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谋生记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引子

夏威夷一个美丽如画的夜晚,晚风徐徐拂过海面,多情的海鸥不时掠过水面,消失在遥远的天际,远处的姑娘正跳着草裙舞,甜美的歌声伴着微微起伏的波浪,蜿蜒至左岸的威尔基海滩。五十多位世界级富翁正围着一炉炉篝火,愉悦地交谈。在前一天晚上,他们刚刚完成对非洲医疗、教育的投资。在近三个小时的商业交流之后,大家登上了“弗吉尼亚人”号豪华游艇,伴随着游艇的起航,晚会进入了记者提问阶段。

曲折的故事和传奇的经历永远是记者们关心的主题。年仅24岁的IT首富摩尔埃第一个被提问,“摩尔埃先生,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一个谜,您是怎么在短短几年内取得成功的”?

正如记者所言,摩尔埃对于多数人来说就是一个不可知的谜,或者叫做奇迹。他生于巴基斯坦,幼时父母双亡,一直流浪到14岁,一位欧洲的绅士收养了他,开始教他读书识字。摩尔埃只用了5年时间就学完了大学之前的所有课程,然后被哈佛大学录取。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大二那年,摩尔埃忽然有了省钱之道—— 那些专家、教授写的书稿为他省下了不少厕纸费,然后他主动退学,并叫嚷着给IT界大佬们一点颜色看看。4年后,他改变了人们的IT使用习惯,公司上市后,他本人也成为华尔街最耀眼的明星。因此,当他开始发言时,会场顿时静了下来。

摩尔埃似乎是在跟朋友聊天,孩子般耸耸肩反问道:“你觉得成功跟年龄、时间有关吗?猴子活了一千年还是猴子。谁能让猴子换一种方式来生活,满足猴子不同层面的需求—— 比如教会猴子用汉语写情书,用电脑玩网络游戏,谁就能得到财富勋章!”

摩尔埃的回答立即引起了会场的哄笑,接着是阵阵掌声。好奇的记者又问:“您如何看待退学与您今天的成就?”

摩尔埃说:“其实,不管是我,还是今天在座的各位精英,我们只不过都是在为了谋生而谋生。读书是为了学习更好的谋生技能,而多数教授的讲课除了能让我的耳朵、眼睛保持运动状态以外,别无他效。当读书不能让我得到谋生的技能时,我只能换一种谋生方式。当然,‘谋生’这个话题,最有发言权的是萨姆拉奇斯基,你们应该问问他。”

萨姆拉奇斯基是俄罗斯的“打工皇帝”,他十几岁辍学,在一家红十字会做工,先后做过工厂小工、清洁工、快餐速递员,甚至黑帮打手。20岁那年,萨姆拉奇斯基自学考上了俄罗斯一所普通高校,毕业以后便如鱼得水,游刃于世界500强企业之间。最令人惊叹的是,他一直都在不停地换工作,而且越换工资越高,职位越跳越高,跳到30岁时,年薪已经近亿了。在俄罗斯这个文凭至上的国度,他毫无文凭,又无背景,其成功不能不说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纽约时报》的记者抢先发问:“萨姆拉奇斯基先生,据我所知,您只要看上哪家公司,就可以想到办法去那儿上班,您有什么秘诀?”

萨姆拉奇斯基还没回答,《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就迫不及待地问道:“据说,您曾经的最高纪录是一年换了21份工作。而找一份工作的时间,从来不超过7天,秘诀是什么?”

“秘诀?”萨姆拉奇斯基哈哈大笑了起来。

“是的,是的。”两个美国佬不厌其烦地重复道。

“秘诀倒是没有,感觉倒是不少,你们要听吗?”萨姆拉奇斯基生性幽默,这次也不例外。全场立即紧张了起来。

萨姆拉奇斯基接着说:“企业是否录用你,并不取决于你是否真的合适,真的才华横溢,而是取决于你是否让面试官‘感觉你很适合’、‘感觉你才能出众’,你要让企业觉得你是最佳人选,就像这位先生的妻子当初选择嫁给她,并不是因为他真的能一辈子给她幸福,而是让她感觉到他能……”

“可是,我似乎有点不明白……”记者还在不停地发问。

萨姆拉奇斯基若有所思,沉默不答。

“我是一名刚刚毕业的记者,我很想知道您是怎么突破自己,取得更好的谋生机会的?”一个小伙子问道,“据说您可以帮一家企业从零开始,两年内做到上市,您是怎么做到的?”

萨姆拉奇斯基顿了顿,缓缓说道:“不管是谋求机会还是企业上市,这都是一个谋生的话题,如何谋划生存!今天上午,就这道题,我与一位中国的慈善家有过交流,随着沟通的不断深入,我被他的解题方法所深深吸引了,他具有独特的东方智慧,时而让我沉思,时而让我恍然大悟。”

萨姆拉奇斯基看着邻座的刘备,继续说道:“我们知道刘先生是知名投资人,但不知道他出身卑微,高中开始一边创业一边读书,毕业以后求职从来不带简历,也无须出示学历证明,找到工作的时间从不超过3天。而后,他开始创业,3年企业上市,业务遍布世界。我想,他才是真正的谋生高手,如何谋划生存,他能给大家想要的答案!”

灯光闪烁,摄影机瞄准,长长短短的话筒一齐伸过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刘备,提问声音迅速飘满游艇的每个角落。

一位染着黄色长发的记者抢先发问:“刘先生,请您谈谈……”

刘备笑道:“这是一个很长的话题,我不知道从哪里谈起,可能比您五彩斑斓的头发还要长……”

这位记者也很幽默,做了一个手势说:“我们不需要那么长,只要半个版面就够了!”

刘备说:“可是,您可能要等一小会儿,您愿意吗?”

“非常荣幸。”

“可能要一两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我将把我的故事写下来,用多个版面来回答你的提问。”

两年以后,刘备抱着文稿,找到一家出版社,出版社编辑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随手翻了几页,很奇怪地问:“全文只有小标题,没有书名?”

刘备说:“还没有想好呢!”

编辑又翻了翻,说道:“这本书从头到尾讲的是一个人从零开始,如何谋划生存、谋划爱情、谋划事业和谋求壮大的故事,不如叫《谋生计》或《谋生记》吧?”

刘备想了想说:“嗯,我觉得《谋生记》好!”

第一章 能把报纸卖给乞丐吗(1)

刘备来求职

话说中国的教育一向是以培养儒生为己任,它不是培养强势的老板而是培养老实听话的员工;不是培养各行业的老师而是培养只会埋头做事的学生。长江地质大学畜牧系蔬菜专业,是以培养种菜高手、牧羊专家为己任。当然这是校方的宣传广告语。私下里,外系的学生都管畜牧系叫朽木系,意思是这个系的学生一个比一个迂腐,大学混了三年,既不会打网络游戏,也不会泡妞、斗地主,实在迂腐至极。蔬菜专业则是一个例外,他们被外系学生誉为朽木专业的一朵奇葩—— 梳彩专业,意思是这个专业的学生种菜不行,梳妆打扮、谈情说爱倒是一个比一个专业,堪称全校各系学生谈情说爱的楷模。但该专业的学生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一位伟人说过:人世间最大的高尚莫过于纯真的爱情,最伟大的莫过于把自己的一生献身到农村事业中,所以他们觉得自己既高尚又伟大。

刘备正是从这个学校里毕业的。

毕业后的第一天,刘备揣着畜牧系蔬菜专业的文凭,赶到了省人才市场。他举目四望,心中的火焰顿时熄了一半。求职人群就像暖春“赶集”的蚱蜢,排得密密麻麻,蔚为壮观。刘备这只赶集的蚱蜢,老老实实地从后边排起队来,好不容易挤到了人才大厅的门口,漂亮的守门阿姨和蔼地建议他下次再来,因为时针已经指向了下午五点。

第二次去人才市场,刘备早早地排起了队。可是在里边转了几个小时也没有塞出一份简历,最后只好行贿般送出了四份,其中三份是“需要的话,再给你打电话”,另外一份是“代为推荐”。

第三次去人才市场就像杨白劳找黄世仁借钱,好说歹说,结果是一份不成。

第四次去人才市场倒颇有战果,一口气投了十家单位,那些漂亮的小姐甜甜地让他“在家等电话”,只是这电话像是被人勾了魂,压根儿就没有响过一次。

第五次来到人才市场,倒是有几家做人寿保险和直销的公司,面如桃花、笑似花菜般的招聘人员让刘备即日上班。刘备心中一百个不愿意,可事到如今也别无选择,只能“骑驴找马”先上班看看。这么想来,顺手要了份当天的《大汉人才报》。新闻头条报道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今年喜获丰收,平均就业率高达99%,刘备瞟了一眼翻到第二页,只见上边写着 “求职专家”的金口点评,谈到当今冷门专业求职就像节庆日买体育彩票,中奖率是千年等一回,所以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原则上不是在找工作,而是在寻找彗星撞地球一样的千年奇遇。

刘备苦笑了一声,翻到最后一版,一则《大汉都市报》招聘资深记者的消息跃入眼帘。刘备勉强打起精神,睁大眼睛,只见上边写着: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