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乱明 > 第36部分(第1页)

第36部分(第1页)

自己分内的事情都没有做好,连一个典史都胜任不了,还在大田硬插一手,留下了一个隐患!”

林纯鸿站着低头受教,待先生喝茶的功夫缓了一口气,插嘴辩解道:“学生也想在枝江做生意,就是怕别人背后嚼舌根。先生肯定比我还清楚,每个县里的吏员都是地头蛇,动一个便兔死狐悲,这个势力太强大了,学生想想都怕,确实不敢动。”

(你的收藏和票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章节目录 第八章 趁虚而入'2'

张道涵听说后,更是生气,用手指敲着桌子说道:“在大田杀人放火都干了,还怕枝江这里的嚼舌根?生意做大了,每个官吏都来求着你,看谁还来嚼舌根?再说谁要你动这些吏员了?你上次给我的信里说,大明对乡村完全是撒手不管,你可不可以管?要是你早点想办法管起来,何至于兴师动众,大海捞针般的去寻找绑匪?真是气死我了,问题是看到了,就不去解决?这么好的一个乘虚而入的机会都不把握,你是不是变傻了?”

林纯鸿愕然道:“还请先生明示。”

“你是典史,管着一县的捕盗和牢狱,弓兵也归你管,捕头和捕快你不敢动,弓兵都是你发工钱的人,怎么不用起来?每个村派一两个弓兵,以维护治安的名誉进驻村庄,查探民情、维护治安、捕盗、组织乡民习武……什么事情不能办?还需要我多说?你要是早点做了这事,余家溪里的人贩子窝早就被发现了,还等着他们闹出绑架的事情?”

林纯鸿一听,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豁然开朗,他激动万分,向先生拜倒:“先生指教的是,学生的确是固步自封了,惭愧。谢谢先生!”说完,又拜了两拜。

张道涵手捏着胡须,微笑道:“别忙着谢我,先把事情做好。以后一定记住了,知行合一!”

林纯鸿点头答应,张道涵又说道:“阳明先生倡导的‘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你知善知恶,唯有格物不够,做事便落了下乘。明知县里的人苦于匪盗,却不想办法去解决,或者想解决,却瞻前顾后,不知变通处理。阳明先生区区一万多人马,面对宁王二十万兵马,要和你一样,岂不是什么都不做?”

林纯鸿一直跟着张道涵修习心学,进展不大,今日张道涵一席话,也算用事实证明了心学的可贵之处,让林纯鸿窥到了心学的门径。林纯鸿拜道:“先生不出来做官,可算大明朝廷的损失,要不先生也出仕吧!”

张道涵呵呵笑道:“做了官,应酬多了,反而不能沉下心来做事,做幕僚也不错,责任不用担,出出主意,倒也为老百姓做点事情,不当官喽!”

林纯鸿不再劝,留先生下来仔细聆听教诲,师徒二人从钱谦益谈到周延儒,从周延儒谈到温体仁,又从温体仁谈到张缚,又从东林党谈到复社,天下人物无所不包,二人都受益匪浅。接着林纯鸿又和先生仔细商讨弓兵进驻乡村的细节,说到高兴处,林纯鸿大叫道:“大丈夫立于世,当带三尺长剑立不世之功。”

张道涵满意的看着被自己激发了锐气的徒儿,含笑不语,林纯鸿是他的希望,这个家伙锐气十足,甚至有点冲动,而且视野开阔,就是有点瞻前顾后。不过这也不算什么缺点,大丈夫当有所畏惧,否则就是一个恶魔。

离县城大概二十多里有个村庄叫董家湾村,玛瑙河从董家湾村穿过,并在这里形成一个面积不大的湖泊,并且董家湾的大部分男人都姓董,所以这个村被称为董家湾。董家湾的村头有一棵古树,这棵古树被村民为誉为神树,树底下,有几个老人正对着两个年轻人谈着树的来历:“当初洪武爷的时候,我们董家的祖先,也就是文龙公和文毕公从南昌府迁移到这里,那个时候啊,都流传一句话,叫我的家在大槐树下,文龙公和文毕公便在村头种了这棵大槐树,权当自己回了家乡。二百多年啦,哎,整整两百年拉!”

这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倪新泽,一个叫程舒。倪新泽是林纯鸿以招募书吏的名誉招募过来的人才,前段时间一直跟着卢诗源学着货栈运营,而程舒则一直在护卫队中,善于言谈,武艺精熟。两人在林纯鸿亲自上阵培训了一段时间后,便被派到董家湾工作。林纯鸿选择了十个村庄,作为弓兵进驻的试点。而且派出的二十人也是精中选优,都是大伙认可的可造之材。

这便是张道涵和林纯鸿所定的弓兵进村之策,经林纯鸿和大伙商议完善后,开始试点。按照规定,倪新泽的任务是开设一家迷你型货栈,村民需要什么就卖什么,并且将村民手中的货物收购,统一到其他货栈销售,并且两个月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向林纯鸿汇报这里的所有一切。林纯鸿规定,汇报内容是看到什么就写什么,甚至可以写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而程舒的任务便是组织村里的壮丁进行基础武技训练,兼管村里的治安,如果村民认同,甚至可以代替官府或者族长进行调解或者处罚。林纯鸿为了吸引村里的男人参加弓兵,规定每个弓兵可以一年拿三两银子的工钱,如果武技出众,甚至可以参加护卫队,成为林氏集团的一员。

林纯鸿培训时反复强调:进村的所有人等必须以获得老百姓的认同为切入点,绝对不允许在村里作威作福,要是谁敢在村里胡作非为,定不轻饶。所以,倪新泽和程舒到了董家湾,便到大槐树下听老人们聊天,力图让老百姓接受他们。

开货栈是林纯鸿的主意,他甚至做好了亏本的打算。他认为,只有从经济上将村民都纳入林氏集团的末梢,才算真正从基层上控制了乡村。实际上他更深远的考虑是试图打破几千年来的自然经济,让交易充斥乡村,让村民了解到交易的好处,而不是什么都自给自足。这个打算没有人反对,便付诸实践。

倪新泽和程舒和老人们一样,找了一块树根,便席地而坐,这与林纯鸿培训时所倡导精神一致:到了村里,就把自己当村民看,要让村民习惯你们是他们中的一员。倪新泽问道:“老太爷,您老人家买东西一般上哪里啊?”

“啊?你问买东西啊?我们这里也不需要什么,即使需要,就让去县城的人帮忙带回来呗。去趟县城不容易,一来一回就是一整天,不方便啊!”

“哦,老太爷,以后您老人家需要什么东西,就说一声,我帮您带。”倪新泽诚恳的说道。

“呵呵,你小伙子骗我了吧?你能有多少时间应付我老头子的?别说大话了。”老太爷对倪新泽的话不屑于顾。

倪新泽大急,这正违背了取得村民信任的目的,忙说道:“真的,老太爷,你可要相信我!”

“呵呵,小伙子哄我开心了,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要多,能看不出来?”

程舒见老太爷不信,便指着玛瑙河边的木材和石头说道:“老太爷,你看,我们都准备建一个小卖部了,您老人家还不信?”

老太爷这才点了点头,说道:“这还不错,以后买点东西也不用出村啦!”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