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乱明 > 第40部分(第1页)

第40部分(第1页)

们都以参加弓兵队为荣,很多村民都围着程舒打转,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加入弓兵队。

章节目录 第十二章 乡村琐事'2'

但是,弓兵队的声望高了后,也给我们带来了麻烦。村里的争吵非常多,什么邻里之间、兄弟之间、妯娌之间……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比如田界之争啊,分家之争啊……以前都是董臣泰来处理,他也头疼不已。但现在村民们都习惯于叫上我和程舒,觉得有我和程舒在就能公平处理争吵。我和程舒也仔细琢磨了这些事情,觉得根本就在于村民们人多地少,生活太闲适,每个人事情不多,才有精力去争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要从根本上解决争吵,还得给村民们找一些赚钱的机会,让他们去逐利。

因此,我觉得弓兵队应该扩大,至少需要三十人,而且训练的时间也应该增多,这点需要典史大人批准。另外,鉴于村里的董子才编制的竹篓拿到县城和荆州府销路特别好,我们请董子才多带徒弟,传授编制竹篓的技艺,每收一名徒弟,我们额外补助一两银子,并且编制的竹篓有多少我们收多少。董子才也特别乐意,现在一些村民已经学会了编制竹篓,有了额外的收入。

但这些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来听说百里洲缺人缺的厉害,我想请示典史大人,能否在村里宣传百里洲的好处,引导和召集村民到百里洲谋生路?

另外,滕家河的族长对董家湾的变化相当羡慕,他认为董家湾买东西方便了,村里也更安静了,问我们能不能也在滕家河建商铺和组织弓兵队。这个我和程舒没有直接回答行还是不行,现在汇报给典史大人,请典史大人决定。

另外,滕家河的村民们也涌到商铺来购买东西。在两村的村民购买东西的时候,村民们习惯于拿着实物来交换。我和程舒也很为难,毕竟实物的价值很难评判,稍不注意,会出现估价低损害我们或者村民利益的事情发生。我和程舒调查了原因,原来是村民手中的银子太少,而卖东西价格又太低,远不如实物交换划算。我认为,像这些小批量的交易,最好莫过于用铜钱,银子毕竟称重分割起来太麻烦。但整个大明都没有多少铜钱,很多村民手中用的还是宋代的铜钱。我目前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只好尽可能在实物交换中不让村民吃亏,这也是我们商铺亏损的原因之一。

村民们现在已经很信任我们了,很多村民对我们说,玛瑙河隔开了他们与董市镇的联系,要是能修一座桥就好了。为了方便村民,更为了让村民支持我们,我和程舒决定自己捐资修这座桥。但此事被董臣泰知道后,一直埋怨我们,坚持不让我们出这笔钱,他组织村民自己采石修桥。董家湾有个石匠叫董胜奎,据说修桥技艺相当高超,枝江乃至荆州府的很多桥梁都是他组织修建的,还请典史大人留意。

我和程舒认为,董家湾的族长董臣泰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多,我们能迅速在董家湾打开局面,与董臣泰的支持分不开。而且,董家湾没有出现流民或者饥荒,与董家祖宗定下的家法有关。董家的家法相当严苛,对十五个地痞的处理便证实了这点。董家湾在处理违反家法的事件时,董臣泰只负责弄清楚事实,而判定是否违反家法由三名德高望重的老人决定,如果确定违反家法后,由另外一名董家人决定实施何种处罚。在处理时,村民想围观,不得驱逐。就连我和程舒也可以旁观,甚至可以提出异议,但我们从未提出过异议。

据我们观察,发现村里的差役还是挺繁重的。可笑的是,枝江县统计董家湾的数据还是一百多年前的数据,编为两个里甲。但仅仅是两个里甲,差役也显得过多。按照董臣泰的说法,董家湾当初也被差役逼得没有办法,很多人家家底稍微薄点,便家破人亡。董家的四代祖便约定了族人一同服役,由族长统一来安排。所以,众人互相帮助,才保护了家境贫穷的族人。本来董家湾劳力过剩,单纯的服劳役也能应付过去,但现在县里好点的差役位置被一些人长久占据,而董家湾需要交纳银子来代替服劳役。这样,一年上缴的银子是税收的好几倍,让村民怨声载道。幸好董家湾土地肥沃,还能在河里或者湖里打点鱼,不至于活不下去。

董家湾建立了私塾,村里的孩童交纳一定的程仪后,可以在私塾读书。这个程仪也不高,根据学田的收成,平摊到每个孩童身上。因此,董家湾自从洪武爷开始,就出了二个进士、五个举人和众多秀才。这与学田的制度不无关系。现在还有两个董家子弟在外为官。我认为,在百里洲我们也可以建立学田制度,让小孩子能上学,也算一大德政。

……

洋洋洒洒的上万字,让林纯鸿感叹不已,他恨不得马上召集核心人员过来商议,把一些措施落到实处。但最终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只准备叫来周望和李崇德,毕竟其他人散步在各地,也很忙,老是跑来跑去容易耽误事儿。

第二天下午,当周望和李崇德过来后,林纯鸿就扬着一叠汇报炫耀道:“还是要进了乡村才知道做什么,您俩看看,这二十个人一个比一个出息了!”

周望和李崇德各自拿起一份看起来,他们也越看越心喜,周望忍不住说道:“以前老觉得事情已经做得很完美了,现在看来,问题很多啊,这下又要接着忙了!”

林纯鸿拿起剩余的汇报,就犹如抱着易碎的珍珠一般,说道:“哈哈,这里面全是宝贝,以后咱们做事情可有的放矢了,不再瞎猫碰死老鼠了。”

李崇德看着手里的汇报,一句话都不说,直到看完。看完后,李崇德摇了摇头。林纯鸿问道:“难道秀才公对汇报不满?”

李崇德嘿嘿笑道:“哪里不满,他们这些人能写出这个东西已经很不错了,更何况还有一些真知灼见。我是觉得这个汇报看到的东西、建议还有想法都混杂在一起,现在只有十个村,我们还能应付,要是以后有上百个村,我们看都看不完咧!”

林纯鸿笑道:“这个好解决。既然汇报是宝贝,咱们对宝贝可得有珍惜的样子。我看不如这样,咱们成立专门的档案室,拨几个人专门管理档案。当汇报来了后,他们就负责将现象、建议和思路都分别摘抄出来,写个节略给我就可以了。你们想去查看也方便。”

李崇德拍手笑道:“这个法子好,我看不仅这些汇报要放到档案室,就是我们平常的行文也要这么管理,否则以后还真难找到。”

周望说道:“哈哈,就这么办,反正我们现在也不缺能写会画的人,纯鸿,这个事情不要拖,马上派人先做着,规矩可以慢慢完善。”

林纯鸿点了点头,说道:“既然这二十人进展不错,要不我们现在就将枝江县所有村都派两人过去?”

李崇德摇了摇头,说道:“这事不要这么急,以前你挑选的二十人都是能力比较出众的人,现在急切间可找不出这么多人出来,要不先派二十人在这十个村里跟着他们学学,过三个月后,再派出去,就这样循环,明年就差不多在每个村里指派两个人了。”

周望同意李崇德的意见,还提醒道:“以后难保会有人在村里作威作福,这个要未雨绸缪。秀才公,你得想个法子如何确保这些人不会祸害乡里,败坏我们的名声。”

一说到监督,林纯鸿和李崇德都没有什么好办法,三人讨论了半天,也找不到立竿见影的法子。最后,林纯鸿提议定期派不相关的人到乡里寻访众人风评,方才让周望和李崇德勉强满意,但也觉得问题多多,以后还得着重解决这个问题。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但三人根本就忘记了时间,直到周凤闯了进来,拿着一件事情审问林纯鸿,周望和李崇德方才离开,至于周凤是什么事情,且听下回分解。

章节目录 第十三章 红颜“祸水”'1'

腊月的夷陵城从黎明中醒来特别晚,刺骨的寒风和逼人的潮气尤其让人眷恋被窝的温暖。但这个享受只属于闲适的人,卖菜的农民一大清早就大老远的挑着担子准备进城,期望着能够卖点碎银子,过一个好年。更别说清理州城的掏粪工了,他们寅时便收集城里的污秽之物,趁着市民还未醒来,运往城外。所以,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也不少,都捂紧了衣服,将自己遮盖得严严实实,唯恐寒风侵入**。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