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大明鹰犬 > 第152部分(第1页)

第152部分(第1页)

如今这么一个清官,竟然上吊了。这个消息简直算的上是超级炸弹。更别说在府里来人验看时,县令的爱妾洪姨娘拿了一封老爷的绝笔出来。上面的内容老百姓自然无从得知,可是很快据说就有消息灵通的人,查到了绝笔内容,乃是因为林县尊为了国法体制,前去客栈索要倭酋徐海未果,反被锦衣卫五品千户严鸿殴打。回来后,悲愤交集,自觉无颜面生于世上,愤而悬梁。

要说挨顿打就上吊,林知县是不是太脆弱了点?那肯定有人会跳出来说,你懂什么,士可杀,不可辱!堂堂国朝进士、翰林出身,被个锦衣武官外加纨绔膏粱殴打,这乃是奇耻大辱,如何还有颜面活在世上?更别说这里还有倭酋的事,据说严鸿已经偷着把徐海放了,徐海如今正在海上召集旧部,要血洗绍兴,以报当ri被擒之仇。

更有人传言,倭寇徐海无耻之极,献妻于严鸿,甚至三人同屋,做那龌龊的勾当。而严鸿私访倭寇,约定了倭寇洗城之时,偷开城门以为内应,绍兴财物二人平分。前些ri子严鸿yu趁夜出东门,就是去与倭寇干这勾当。虽然被李老府尹带兵截住,可是他暗派的信使,终究是把消息送到了倭寇那边。

这倭寇一进城啊,不但一班儿百姓遭难,富的劫,穷的烧,男的杀,女的激ān,而且沈炼的族人以及沈炼当年的故交好友,更是要杀个干净,为严嵩、严世藩雪恨。

那时候虽然没有手机互联网,但一城中口口相传却也很迅疾。于是各sè谣言不胫而走。老百姓本来就是最容易被这种不着边际的小道消息所愚弄,其中还搀杂着一些真实的信息。所谓半真半假,确实最难甄别,更何况普通百姓哪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又有人在其中兴风作浪,推波助澜,消息顿时高速扩散。整个绍兴城犹如一座火山,不知何时即将爆发。

倒不是说绍兴百姓都这么愚昧。比如那些沈炼的旧友、故交,不乏大儒名士,文才过人,也并非愚顽之人。还有一些本地富商、退休官员等,也并非目光短浅之辈。他们在本地深得民望,如果肯有人站出来振臂一呼,未必不能压制谣言,平息舆论。只是这些人却似有了什么默契,全都装聋作哑,只是命令自己家人严守门户,又令健壮家丁持棍棒巡哨家中防范盗贼而已。

这城中古怪气氛,最早影响到的就是云来客栈。自从开始构筑防御之后,徐文长依然每天派几个锦衣官校,跟着胡宗宪家将一起出门去采购物品,只是都走正路,不去那僻静胡同。这一则是为了顺便探听消息,同时也迷惑对方。如今,这些外出的人发现,自己再也无法从城中商户手中买得米粮柴薪。迎接他们的是,老百姓的横眉冷对,甚至是怒目而视。幸亏徐文长有先见之明,客栈之中积蓄甚多,倒不至于断炊绝粮,而随徐进城的三百营兵,除了几十名在客栈之中外,余下二百多人散居城中,身穿便装,绝不暴露,仗着带的盘费甚足,也不至于有什么短缺。

徐文长听得锦衣卫回报消息,不由长叹道:“想不到,林养谦终究还是没能逃过这一遭。我只道李文藻还要恋着这官身,不会行此鱼死网破之计,最多让林养谦抱着被武官殴打的委屈来个当众撒泼。没想到,他竟直接下了毒手。看来,海上那边逼迫的甚紧,容不得李老贼不如此了。李文藻既然连一个七品县尊的命都肯舍出来,接下来,怕是要和咱们见个死活。”

徐海也知道如今局势颇为紧张,在一旁道:“徐老先生,既然如此,还是让我去绍兴府衙投首到案吧。想来李文藻要的只是我一人xing命,杀了我徐某,自然也就撤围了。到时我的两位兄弟自会到海上去见老船主说明真情。想来老船主也会识得大局,不会一意孤行。”

徐文长把脸一沉道:“胡说!李文藻逼的紧,正说明如今海上局势一触即发。你以为李文藻下这么大成本,真的只是为了要你徐某一人的首级?他是要坏了胡老督宪的招安大计!只要你这边一投首到案,李文藻就会要你xing命,而取你xing命之后,自然会将此事广为传播,并且与胡老督宪扯上关系。汪直听到这消息,必然以为胡老督宪的招安只是诱降处决之计,海上就会发兵!那何、章二鲨这等混人,他们说的话,屁用都没有!再说,还有陈东、叶麻,他们根本不需要等汪直的号令,直接就会起兵登陆!徐海你如今就给我老实待着,切不可出头露面!须仔细暗箭伤人,饮食也必要再三检查,虽然说都是自己人马,却也要防范有人下毒。”

王翠翘这段时间原本很少露面,待在房中安抚丈夫,休养jing神。徐文长和严鸿怕她cāo心太多,伤了身体,一般也不叫她议事。只是如今消息太过耸人听闻,情形危急,她终究还是放心不下,在绿珠搀扶下走出房门,站在徐海身后。见有徐文长指挥若定;倒是多少放了点心。只是不知这一番风波要闹到什么地步,紧张的死死攥住绿珠的手。

至于三公子胡柏奇,听到这消息,却是溜的比兔子都快,一溜烟的跑到两个美人房中躲起来了。没多久,里面又传来阵阵**的声音,让严鸿听得牙根发酸,恨不得冲进去把这三个狗男女都绑起来,用皮鞭狠狠抽上一顿。

第二百五十二章民情汹汹

()    不说客栈里面紧锣密鼓地关注事态发展,这绍兴城内的戏,也是越演越热闹。按说林养谦既死,应该把灵柩送回原籍。只是他的亲属全不在这里,只有一个小妾洪姨娘即从良的小红宝陪同。发丧之事,全由知府李文藻一力cāo办,端的是白幡如林,纸钱遮天,办得甚是肃穆。到场的本县官吏,本府同僚固然唏嘘不止,前来围观送行的老百姓,也是纷纷落泪。

这种花费公家是不会报销的,全是李文藻自掏腰包支付,倒真不愧是浙江官场及时雨。这份同僚情义,谁人不竖大指称赞?更别说李老知府还亲身前往吊唁,并对那洪姨娘说道:“你家老爷乃是堂堂朝廷命官,山yin正堂。他为了江南百姓,追逼倭寇,力抗权激ān。这般忠直之士,自不会平白枉死。他的冤屈,自有老夫一力承担。定叫凶徒自有报应,倭寇就地正法!”

这种公开的表态,与其是说给那从良的小红宝听,不如是说给绍兴的乡宦士绅听。李府尊这是真要和这严小相公对上了。这一番,堪称龙虎风云会。一个是过江蛟龙,一个是坐地猛虎,倒不知是谁人手段更高明。

百姓正在议论纷纷的当口,事态却又进一步激化了。就在李知府吊唁的第二天,有人发现洪姨娘没出来支应吊唁之人。正在疑惑,结果不多时有丫鬟急忙跑出来说道,“不好了,洪姨娘随老爷而去了!”

小红宝出身青楼,倒是能写能画。她留下了一份绝笔书,书中说明,今有李知府急公好义,肯为老爷出头,惩戒恶人,诛杀倭寇,想来老爷不会含恨九泉。自己于世间再无牵挂,当随老爷而去,到yin间侍奉。又在绝笔中痛斥权宦子弟当道,凌虐士人,逼死自家老爷,死后到yin间,必要在阎王面前告上一状。

这份遗书当真称的起声声血,字字泪,见者落泪,闻者伤心。不知怎的,这遗书的内容迅速在城中流传开。街头巷尾,都是人在议论。很多人在说完血书这事,最后都纷纷感慨道:“洪姨娘一娼ji尔,尚且如此刚烈,我绍兴城中,岂无男儿?”类似的煽动xing语言,点燃了积蓄的怒火。老百姓纷纷来到云来客栈四周,对着客栈怒目而视。

不过,绍兴不是什么险山恶水的地方,百姓生活不错。他们自然没有造反谋逆的念头。要说他们义愤填膺,发一声喊,自动打进客栈去,目前还真没有这个胆量和魄力。他们只是被煽动着,满怀愤怒,聚到这里,想要做些什么,却又想不出能做什么。

本来,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集会,官府应该迅速派人前来驱散,免得聚众之下,生出事端。而此时正值明朝中叶,人心思定。虽然沿海百姓为了生计,下海通番cāo刀子玩命是一回事,但在这光天化ri之下,府城闹市之中,压根不敢与官府争斗。

这时候,如果官府真想弹压,只需派几十名差役拿着水火棍过来一通乱打,自可将百姓赶的四散奔逃。可偏生,这次山yin、会稽两县及绍兴府的衙役半个也无,任由百姓在此汇聚。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