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大明皇太孙 > 第86章 土地改革分田令(第1页)

第86章 土地改革分田令(第1页)

朱允熥一向敢说,所以说出来的话并没有让三杨感到吃惊,只是让他们非常认同的点了点头。毕竟之前,随朱允熥一路走过来,在不少地方也都看到了,地主、士大夫对百姓们的压榨。他们不是没有粮食,而是不能把这些粮食给那些底层的穷人。若是让他们吃饱了,谁还愿意给这些士大夫地主们干活呀?若是让他们吃饱了,谁还能用粮食控制住他们呀?就是因为要让他们吃不饱,让他们感到饥饿,然后再给他们少量的粮食吊着他们。这样一来,这些百姓们才会为了一口吃,而努力的拼命的给他们创造价值。说起来这很残酷,但这就是事实,不争的事实,容不得任何人反驳的事实。所以,其根本原因还是出现在了这个社会制度上面,出现在了士大夫阶层和地主阶层。地主阶层要比士大夫阶层稍微低一档,或者说地主他们压榨百姓,然后士大夫他们又从地主这里获得利益,支持地主,继续压榨百姓。形成了这么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已经许多年了,从非常久远的时代就已经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尽管期间有过一些改革,也只是换汤不换药。说直白一点,主要是士大夫阶层太过团结。不过说来也是,毕竟涉及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必然是会团结一致的。他们团结起来压榨百姓,百姓们也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若是在某一个朝代,百姓们被压迫的实在是苦不堪言了,那么便只能爆发农民起义,来推翻这个制度。然而事实证明,成百上千年以来,尽管有很多压迫,导致许多农民们起义,但到头来不管失败还是成功,这个制度依旧在继续延续。哪怕是起义成功了,他们推翻了一个王朝,可是当他们接替这个王朝以后,却依旧没有动摇原来那一套体系。包括原来的那些士大夫,原来的那些地主,也依旧还是原来的那些。根本没有发生过太大的变化!就好比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从当初做农民的时候,便只是为了一口吃的。颠沛流离,一度去当了和尚。也是在这种只想吃一口饭的求生状态之下,他才走上了起义的道路。他起义的目的也是想要推翻那不好的制度,然后能够让底层的百姓有一口饭吃。可是他做到了吗?并没有。元朝灭了,明朝诞生。可士大夫阶层还是那一批。贵族也还是那一批贵族。有钱人还是那一批有钱人。甚至连在这个阶层之中,相对比较低的地主们,也依旧是那一群地主。在前朝被压榨的农民们,到了明朝依旧被压榨。改变的仅仅是换了个朝代,换了一批统治者。可这些统治者,依旧需要借助士大夫、地主、贵族们对于地方的影响力,来帮助他们巩固皇权,管理地方。而贵族士大夫阶层和地主们,则是依附于皇权之下,继续毫不收敛的对普通百姓们进行剥削压榨。朱允熥坐在上面,面色凝重,缓缓开口说道:“皇爷爷起义的目的是什么?那么这天下的百姓们,他们想的又是什么?皇爷爷起义成功了,或许他想起来曾经的自己,也只能无奈地叹一口气。然后约束自己,约束皇族,节约一些,但这有什么用呢?普通百姓们,不会因为皇爷爷和皇族节约,便会多吃一口饭。那不现实,也不可能。”

杨士奇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太孙殿下慎言啊,这件事情,您虽然说的有道理,但皇上没错。历代帝王,都改变不了这个局面,也不是皇上一人不去改变。”

“所以我今天叫各位来的目的,便是要改变这个局面。你们能不能懂我的意思?”

杨士奇和杨荣以及杨溥,都露出惊讶的神色。他们显然,对于朱允熥这话感到有些震惊。就听杨溥开口说:“殿下,这自战国时期,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历经无数朝代,有无数的皇帝治理天下。可是如您方才所说,想要改变这个大环境的,却无一人能够做到,纵然是,汉时刘秀,曾提出这个观点,实行了度田令。可也并没有真正的,能够取得多么好的效果。甚至土地兼并的现象,当时依旧存在。至于后面,被继续发扬光大。”

朱允熥哼了一声说:“刘秀当时提出这个概念,目的也是想要让百姓们,都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田地。遏制住地方强绅们,对于田地的掌控。虽然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效果,但也足以说明这件事情是行得通的。之所以效果不好,无非是因为当时的局面不好,无法能够持续的进行下去。但现在不一样,大明开国没多久,就算要实行这项制度,进行改革的话,实际上也正是好机会。哪怕是对于各地的贵族士大夫们动用强硬的手段,也完全是有把握的。毕竟他们在这个新的朝代之中,还并没有达到根深蒂固的局面。明朝也未必,需要依靠他们来共治天下。若是再晚一些,等到以后朝廷和士大夫阶层真的相互形成了依赖的话,要想要再动他们,就真的困难了。所以这个制度必须得实行,越快越好,而且必须是现在。”

杨士奇,杨荣他们都被朱允熥的几句话,说的频频点头。虽然都知道干这个事情,需要强大的魄力和决心,以及铁一般的手腕。同时也会冲困难重重,很难实现。但是他们不可否认的明白,朱允熥的想法是绝对好的。于是户部尚书张山站起来,对朱允熥说:“那不知殿下,是准备如何实行?具体要怎么做?”

朱允熥站起来,表情严肃说道:“废除土地兼并,同时废除以后朝廷对官员们进行赏赐良田的制度。包括已经赏赐的,也必须收回来。由户部下令,各地方的户部官员们,严格执行土地丈量。把天下各地方所有可用的田地,全部丈量起来,并且登记在册。然后再进行各地方的人口统计,随后由朝廷的官员,如户部、工部,以及一些其他部门,联合起来。把天下所有土地按照人口比例,进行平均分配,或者根据每个地方不同的条件,进行不同的分配。人多土地少的地方,那就每个人少分一点。或者可以组织当地的百姓,开荒养地。开垦出足够的土地,让他们用来平均的分配。如此一来,保证每家每户平均分,并且尽量保证人均土地有两到三亩以上,绝不能低于这个水平线!”

朱允熥说到这里,忽然严肃起来:“这个改革土地的政令,我便暂且将它称为:分田令!”

朱允熥说完之后,三杨和张山全都激动起来。就听杨士奇振奋的说:“虽然感觉这个事情干起来很难,但同样也充满了挑战性,若是干成的话,必将载入史册,成就一番大事业。”

朱允熥笑着点头,说:“不错,所以你们有没有信心,协助我干成这件大事,从而利国利民?”

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及张山,全部都激动的看向朱允熥,一个个都认真的点了点头。朱允熥满意的笑了笑,接着对张山说:“”你回去之后,就以我方才所说的方法,写一个具体执行的提议出来。交给我先看一看,没问题的话我就交给皇爷爷。只要皇爷爷一点头,这个事情就立马干起来。”

张山点头,赶紧离开去执行这个事情。而朱允熥又在屋子里来回走了两步,又对杨荣说:“我知道你的性格,你这个人能力很强,不过有一点高傲,有时候这是一个优点。”

杨荣有些疑惑,心想朱允熥突然提这个干什么?紧接着便听朱允熥又说:“接下来,我需要你做一件事情。你想办法,给我把刑部尚书扳倒!”

杨荣说:“户部尚书?把他扳倒,这是为什么?”

朱允熥说:“既然要实行土地改革,那么必然各地方都会出现一些反抗的人。我的想法是,对于这种情况,要强硬的解决,手腕一定要硬,所以这刑部必须得掌握在我们的手上。到时候如果有要阻拦这分田令实行的地方贵族士大夫等等,只要他们稍微有些过分,便要对他们痛下杀手,以表达我们的决心和我们的态度。这刑部,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够完美体现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

杨荣立马明白了,朱允熥的意思掌握了刑部,那么到时候有人闹事的话,便由刑部出面解决。否则光有户部,工部这两个部门去执行的话,遇到的阻力肯定很大。而他们又没有执法的权利,必然会相对麻烦许多。杨士奇笑着说:“殿下常说,我们三杨有多么多么的厉害能干,可眼下却能看出,殿下才是那个心思细腻,考虑周全的人呀。我们三个加起来,也比不上殿下一个,不服不行。”

朱允熥笑着摆了摆手说:“我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有些东西还是需要你们来协助才行。好了,这刑部的事情就交给杨荣去处理。杨士奇和杨溥,你们平日还是要多操心一下那个递上来的奏折。我没有那么多精力,放在这些事情上,你们可不能疏忽。若是有什么疏忽的地方,皇爷爷责怪下来,我这个太孙脸上可是挂不住呀。毕竟,你们亲自找来的人才,不能给我丢人。”

听到他的话,杨士奇,杨荣,杨溥都哈哈大笑起来。他们三人心中都非常的感激朱允熥,朱允熥不仅让他们一步登天,直接到了文华殿做官,处理朝政大事。同时,还让他们一起来实行分田令这个事情,一旦干成,那可真的是名垂千史。所以他们干劲都非常的大。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