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红楼林家有女青鸾 > 第36部分(第1页)

第36部分(第1页)

“男人们三妻四妾,女人们却要从一而终,物不平则鸣……”说到一半收住口,摇头笑道:“算了,说那些做什么。趁着粥还热着,赶紧吃些,都是我亲手煮的,尝尝我的手艺如何。”

徒晏笑笑,端起碗舀起一勺浓稠软烂的米粥,刚凑近嘴边,鼻端却嗅到若有似无的莲子清香,似曾相熟。恍恍惚惚,他忆起正月十五那个晚上,鬼门关前走了一趟,于他而言刻骨铭心,在他绝望之时就曾闻到这种莲子清香,分明极淡,淡的令人以为只是幻觉,却烙印在他心底深处,不曾忘却。

他抬眼看向林青筠,对方正为他添菜,见他如此直视反倒满眼疑惑。

徒晏若无其事的收回目光,吃下米粥,细嚼慢咽,近来饮食极差的人却是将一碗米粥都吃尽了。林青筠见他胃口大开,将剩下的半碗也给他添了,没料到他又吃光了。

“可还要么?今天怎么这样饿?早知你胃口这般好,我就再多煮一些。”林青筠着实纳罕,却也喜欢。“你这些天还没吃的这样多呢,若再吃怕是受不了,你若是喜欢,我下回再做。”

因着要添金莲子粉,林青筠斟酌着米粒下的锅,并不想浪费。

“尽够了。”徒晏着实有些撑着了,放下碗,缓缓靠在秋香引枕上,不知是否错觉,只觉得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暖意,舒适的令他迷了眼,昏昏欲睡。

见状,林青筠轻着手脚为徒晏搭上锦被,其间不小心碰着炕桌,碗碟儿碰的一响,徒晏却未醒,可见是睡的熟了。林青筠有些意外,又想着他吃的粥里头有金莲子,恐怕除了治病养身,也能安神养性。

收拾了碗碟儿,唤来白鹭取走,便拿起徒晏先前看过的书随手翻起来。

月底,庄家遣了官媒去林家提亲,因是早就说好的,林如海端了端姿态,便允了。官媒回复了庄家,庄家便于初二执雁上门行纳采礼。纳采之礼都有定制,依着庄裴的官阶儿,绸缎八匹、首饰八样、果盒十品。待林家收了纳采礼,庄家又打发官媒登门,询问黛玉姓名、年庚、八字,准备合八字,庄家也送来了庄黎的八字,一切顺利,便准备下小定,只有过了定,这门亲事才算真正的定下来了。

因着正值冬月,为单月,不是下定的好月份,便将日子挪到腊月。毕竟腊月一过完就是第二年,两家因着各样缘故,都想尽早定下来。

林家将帖子一发,众人这才惊觉,林家唯一的嫡女竟议亲了,还是选了庄家大公子!不论知不知道庄家的人,一律觉得黛玉低嫁,毕竟庄家再有底蕴又看不见,唯一在朝做官的庄裴不过四品,与林如海这个一品大员相距甚远,依着林如海的官位、林家的名声,林家女儿做皇妃轻而易举,偏生义女做了皇妃,嫡亲女儿反而嫁个举人。

当贾母接到帖子时整个人都呆了,完全不明白自家女婿到底怎么想的,就在前几日还有以前的老姐妹想请她从中牵线与林家做亲,结果……

贾母想到深处,只觉得眼前一片黑影,身子撑不住晃了晃。

“老太太!”鸳鸯吓得变了脸色赶紧将人扶住,邢王夫人、宝玉与众姊妹们都在跟前儿,却是慢了一拍才反应过来。

邢夫人是想着最近贾赦越发的古怪,来时还交代她只管当没嘴儿的葫芦,若是胡乱说一句话,回去有她的好果子吃,不免战战兢兢不敢吭声。王夫人心中则是畅快,觉得林如海做官再高又如何,女儿嫁的人家不过如此。众姐妹们是意外,另有些各自的小心思也无伤大雅,只宝玉呆呆的,只觉得心中空落落的,喃喃念叨着:“连林妹妹也要嫁人了,林妹妹……”

这时候除了袭人,也没人注意到宝玉。

贾母清醒过来,张口便道:“快备车,我要去……”话说一半,贾母又颓然坐下。去了又能如何?黛玉虽是她孙女儿,却更是林家女儿,能为其婚事做主的是她父亲,与她这个外祖母何干呢?况且,林如海这人她也知道,既然将帖子递来,显见得早定了主意,岂会因外人的话更改。

罢了!

总归林家早有疏远之意,两个玉儿的亲事已是不可能,只是义女能做亲王妃,她的外孙女如此低嫁,传出去岂不惹人笑话。

王夫人努力压着上翘的嘴角,口中极是恭贺:“恭喜老太太,没想到林姑娘这么早就定了亲事。这庄家也曾是煊赫一时,庄家老太爷还做过内阁首辅、吏部尚书等职,都是清雅文人,怪不得能入林大人的眼。”

王夫人是奔五十的人,废太子当年事败时她正年轻,所以对于庄家是知道的,更知道庄家的家训家规,但却不喜欢庄家女眷,偶尔遇着了也没甚话说。

贾母便是心里再不看好这门亲事,但也容不得旁人幸灾乐祸,当即含笑点首道:“你说的不错,庄家虽不如老太爷时鼎盛,却是几百年传承的世家,底蕴深厚,门第根基倒是配得上。如今庄家大老爷虽只是四品官儿,却在监察院,那里可是极好升迁,况且庄家大公子刚中了解元,今年才十四岁,真是少年英才!”

一旁的邢夫人没忍住,开口附和道:“老太太说极是,据说庄家还有条男子不得纳妾的家规,外甥女儿在家清静惯了,也受不得后院儿里头烦乱,庄家倒是家风清正呢,可见林姑爷选这门亲也是费了大心思的。”

贾家姐妹们是清楚的,毕竟与庄家几位姑娘聚过几回,知道庄家内宅里清静,除了正夫人,再没个姨娘通房在跟前碍眼,娘儿们又能随意做诗做词,甚至与父兄们一比,这样的日子她们却是不敢想的。如今听到黛玉定了这样一门好亲事,如何不羡慕。

没料到邢夫人居然说出这么得体的话来,又正值这个当口儿,贾母便没理会话音里的酸味儿,破例给个好脸色:“老大媳妇说的是,这确实是门好亲事,若是敏儿泉下有知,必定为玉儿喜欢。”

说着贾母忍不住滴下泪来,心头感慨万千。若抛开家世根基,那庄黎确实是说亲的好人选,文章出众能得解元的俊俏儿郎,又系出名门,哪家主母不喜欢?哪怕贾母嘴上不说,也知道庄家有心,便是尚郡主也能行。

再看宝玉,如今也十二岁了,仍是不肯读书,她又下不去狠手管教,将来若她去了,两房分家,宝玉可怎么办?

贾母暗暗下着主意,等过了年便将宝玉挪到外头,让贾政管教去。

小定的日子在腊月十二,林青筠提前过来帮着料理。这样的事她也是头一回经手,早先请教了身边的嬷嬷,嬷嬷们在宫里时间过公主们出嫁,大面儿上的流程都一样。小定这日女方是要预备针线的,从庄家拿了庄黎的尺寸,黛玉做了一套衣裳一双鞋,另有精致荷包,这是小定的回礼。

林青筠拿起这套衣裳一看,忍不住夸赞:“妹妹好巧的手,这花草纹样活了似的。”

这是一套青色春衫,上头绣着兰草,清雅精致,极费功夫。黛玉的针线是自小就练的,又是生于江南,心灵手巧,刺绣、配色、裁剪等事无一不会无一不精。这些回礼里头最出彩的莫过于蓝缎荷包,虽是个小物件儿,用的心思却最多。荷包一面绣着虬枝梅花,一面却是一首诗: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首诗好,技法更好,选用黑绒线,笔锋起落转折自然流畅,恍若书写的一般。这诗虽是前人所做,但这字却轻灵飘逸,出自黛玉之手。

林青筠瞥向黛玉,眼中满满的戏谑之色。

“姐姐不许笑话人!”黛玉脸色绯红,却强自镇定。

“我哪里是笑话妹妹,是嫉妒那位不曾谋面的妹夫有福,我都不曾得过妹妹这样用心做的荷包。”

黛玉知她是打趣,仍是说:“姐姐若喜欢,等几日我为姐姐做一个。以前我也不会这种技法,绣上的诗词总是生硬不自然,就没拿出来惹笑话,这还是得了周嬷嬷的指点。周嬷嬷说在皇宫时见过一个宫女在帕子上绣诗,也跟着学过,知道一点儿小窍门儿,便教了我。”

这时恰好周嬷嬷进来,听了这话笑道:“姑娘可是谦虚了,我哪里懂得那些,不过是听那宫女讲过几句,说是此等技法最不易学的地方。那时我还年轻,但也知道技多不压身,便记在心里,可惜自己没那个天分,都要忘了。这也是见姑娘绣东西,一时想起来,不过说给姑娘听听罢了,谁知姑娘聪慧,竟是一点就通。”

正说着话,小丫头禀报贾母领着邢王夫人并姊妹们来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