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明医杂着的枳术丸篇的八味丸组成 > 第14部分(第1页)

第14部分(第1页)

加入乳香、没药,或加羌活、南星末,用之多效。煎调要得法,则如膏药。在手足腰者,用热鞋底熨之。

愚按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丹溪先生云∶大率因血虚受热,其血已自沸腾,或加之以涉水寒湿,热血得寒,污浊凝滞,不得营运,所以作痛。治以辛温,佐以辛凉,流散寒湿,开通郁结,血行气顺,无有不安。若因足三阴亏损,当补元气为主。

敷贴是治皮肤肌肉,针灸是治血脉经络,滋血是兼治筋骨,筋骨无血则不任矣。

瘫痪痿软之病,此是无血及兼痰火湿热耳。古人云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谓小续命汤、西州续命汤、排风汤等药,如羌活、防风、麻黄、桂枝、乌头、细辛等剂,皆发散风邪,开通腠理之药,若误用之,阴血愈燥也。

愚按前症江南之人所致者,多属阴虚气虚、湿热相火。其瘫痪痿软,多属手足阳明等经阴虚湿热,治者审之。

卷之四

拟治诸方

属性:治半身不遂,手足欠利,语言费力,呵欠,喷嚏,面木,口眼歪斜宽弛,头目眩晕,痰火炽盛,筋骨时痛,或头痛,心悸。

川芎(一钱二分) 当归 生地黄(姜汁水炒) 熟地黄 牛膝(酒洗) 橘红(盐水洗) 黄芩(酒炒) 酸枣仁(炒,各八分) 红花(酒洗) 甘草(炙,各四分) 羌活 防风 柳桂(各六分)

南星(制) 半夏(制) 白芍药(酒炒) 白茯苓 天麻(各一钱) 白术(一钱五分) 黄柏(酒炒,三分)

上水煎,入淡竹沥、姜汁二、三茶匙,侵晨服。

四物汤加红花、牛膝,共六钱二分,补血凉血活血。

二陈汤加南星、白术、黄芩,治湿痰、风痰、火痰。再加竹沥、姜汁,以行肌表经络之痰,共五钱九分。羌活、防风、天麻、柳桂,皆行经络肌表,辛温开发之剂,引送血药,流散邪滞。柳桂横行手臂,牛膝、黄柏行腰腿。

白术为君,佐以茯苓、甘草、白芍药、橘红、半夏,又以固脾胃之气血,以营运诸药输送各经。

酸枣仁佐川芎、当归、羌活,入肝治筋骨酸疼湿痹;又佐地黄、当归,入心治心虚振悸。

四物汤得羌活、防风、柳桂、南星、半夏为佐使,则经络肌表筋骨之血,皆补其虚而活其滞矣。

南星、半夏二味虽燥,共止二钱,羌活、防风、柳桂虽辛温,三味止一钱四分,通共三钱四分,温燥之药加于血药六钱二分之内,况又有黄芩、黄柏、甘草苦寒甘寒药共一钱五分,多寡悬绝,焉得燥吾之血耶?此正君臣佐使、分两多少之法。

痰之为物,遍身上下无处不到。故古人用二陈汤通治之,随其所在而用药引导之。今用天麻、南星、竹沥、姜汁导之入手足经,加以白术、黄芩降其膈上之火痰。

冬寒月,减黄芩二、三分,或加炮川乌二分。若用川乌,减桂,只用一、二分。风病减去,可去川乌、桂,减南星、羌活。若素有火,黄芩不必减。

羌活风家要药,若寒凉月,重有感冒,可加至一钱。有汗而恶风,此真感风症也,可加桂枝六、七分,病减则减去之。川乌、桂枝、羌活、防风、南星等药,皆行经络、开发腠理之剂,故治风家必用之。风能燥,故必用滋血润燥药。邪既客于经络肌表之中,则津液不得流通,凝滞而为痰饮,故必用治痰。风也,血也,痰也,三者相因,但各有轻重先后之不同。或先因中风,则治风为重;或先因血虚、血热,则治血为重;或先因痰,则治痰为重。

愚按五脏之病,相乘伏匿,隐显莫测,参以徐用诚先生五脏治要,尤善。详见一卷或问仲景处方药品条内。

张仲景小续命汤,是论风也;刘、张、丹溪诸说,是论血与痰火也。要在随症推移消息之耳!

愚按前症多因饮食失节、起居失宜,亏损元气,腠理不致,外邪所侵,或劳伤元气,怒动肝火,皆属内因所致也,前药亦当审而用之。

太宜人,年七十五,遍身作痛,筋骨尤甚,不能伸屈,口干,目赤,头眩,痰涌,胸膈不利,小便赤涩而短少,夜间痰热殊甚,遍身作痒如虫行。此肝经气燥而风动也。用六味地黄丸料加山栀、柴胡治之而愈。

一男子,时疮愈后,遍身作痛,服愈风丹,半身不遂,痰涎上涌,夜间痛甚。余作风客淫气,治以地黄丸而愈。

一老妇,两臂不遂,语言謇涩,服祛风之药,筋挛骨痛。此因风药亏损肝血,用八珍汤补气血,用地黄丸补肾水,乃佐以愈风丹而愈。

一妇人,因怒吐痰,胸满作痛,服二陈、四物、芩、连、枳壳之类,不应,更加祛风之剂,半身不遂,筋挛痿软,日晡益甚,内热,口干,形气殊倦,此足三阴亏损之症也。余用逍遥散、补中益气、六味地黄调治。喜其谨疾,年余诸症悉愈,形体康健。

倒仓后脾虚痰盛,宜先理中治痰,且将风药、血药减去,俟中气复,然后通用。

白术 白芍药(各一钱半) 陈皮(八分) 白茯苓 人参 半夏(姜制) 栝蒌仁(各一钱)

甘草(炙) 黄芩(酒炒) 枳实(麸炒,各五分) 香附米(盐水炒) 桔梗 麦门冬 麦芽(炒,各七分) 黄连(姜炒,四分)

上水煎,入竹沥三匙、姜汁三匙服。

若寒月觉胃中冷,易泄,加炒干姜一、二分。

愚按前云倒仓后脾虚痰盛矣,然而方内芩、连、栝蒌、枳实之类,苦寒泄气克滞之剂,虽兼六君子之调补,恐所益不偿所损,虽加干姜一、二分,亦恐未能济其寒也。盖痰之为病,有因热而生痰者,亦有因痰而生热者,有因饮食积滞而得者,有因肾水亏损津液败浊而似痰者,有因肾水不足阴火上炎而生痰者,有因脾肺气虚不能摄涎而似痰者,不能枚举,当各推所因而治之。然倒仓之后而痰反盛,必因中气复伤所致,故治痰用峻厉之剂而痰愈甚者,乃脾气愈伤,津液不能运化而然耳!前症当补脾胃调中气,则津液各归其所,而为元气矣。

倒仓后大便燥结,头晕、眼花未除,加当归身尾、桃仁(去皮尖)各一钱,川芎五分,山药一钱。

愚按前方若因酒面炙爆致痰胶固,脾气无亏者,宜用之,若因肾气亏损,津液不足者,宜用六味丸;因脾气虚弱者,宜用六君子汤;因中气虚者,宜用补中益气汤;因肾气亏损,水泛上而为痰者,宜用六味丸;曰脾肾虚寒,小水不调,肚腹膨胀者,宜用金匮肾气丸。

儒者王录之,素痰甚,导吐之后,大便燥结、头晕、眼花等症,尺脉浮大,按之则涩。此肾气虚而兼血虚也。四物送六味丸,四剂,诸症悉退,仍用前丸月余而康。

佥宪高如斋,素唾痰,服下痰药痰去甚多,大便秘结,小便频数,头晕眼花,尺脉浮大,按之如无。

余谓肾家不能纳气归源,前药复耗金水而甚。用加减八味丸料煎服而愈。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