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红楼之鸿鹄好看吗 > 第37部分(第1页)

第37部分(第1页)

明,还是数贾敏,要是贾敏是个男人,贾家这会儿也不至于沦落到这个地步,不过听说贾珠的儿子贾兰是个肯读书的,贾宝玉那小子是很难指望了,好在贾兰虽说年纪小了些,不过只要贾家没发疯,总能等到贾兰出仕的。

秦夫人半点也没想到贾家如何,她如今对贾家算是没什么想法了,就当做普通的亲戚来往,她一边想着要是林黛玉没有丧母,才算是有福气,一边又担心林家子嗣不丰,林黛玉又是那般纤细袅娜,自家想要个嫡子,只怕有些艰难,忽然又想到,史鸿身边的丫鬟也是不少,按理说,史鸿如今也该是有生理需求的时候了,偏偏身边的丫鬟都没碰过,不会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吧,回头要不要给儿子送两个通房过去。总而言之,胡思乱想了一个晚上,都快第二天了,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饶是如此,听说史鸿回来了,秦夫人依旧精神满满,这会儿见史鸿脸上有些红,身上还带着一些酒气,赶紧一连声地叫丫鬟过来,给史鸿换上家常的衣裳,绞帕子给史鸿擦脸,又让人去端一碗八宝茶过来,等到史鸿在一边坐下,这才问起史鸿琼林宴的事情。

史鸿也就喝了不过二三两酒,并没有醉,用热帕子擦了脸之后,也舒服了许多,便笑眯眯地跟秦夫人说着今天一天的见闻,不时说笑一番,逗得秦夫人嘴都合不拢了。

史鼎很快也回来了,史鼎这天真是春风得意,内阁的人都知道他儿子中探花了,一个个别提有多羡慕嫉妒了,说句老实话,哪怕是世代书香,也不能保证子孙都喜爱读书,并且资质也出色,能够在科举中脱颖而出,要不然,郑家那么大一个家族,平均每代出一个进士,也不至于让人津津乐道了。内阁几位阁臣,家里的事情,也是各有各的无奈,好几个人都有后继无人之忧,这会儿,居然是土财主出身的史家,祖坟冒青烟,冒出一个探花来,而且又有着林如海的支持,史家算是挤进读书人的圈子了。没有意外的话,史家起码还能保持起码四十年的兴旺,这如何不让忧心家族未来的几位阁老羡慕呢!

史鼎这天虽说依旧保持着一贯淡定平和的神情,心里的高兴劲儿却是怎么也压不下去的,哪怕是遇到了之前经常跟他作对的几个人,也不能让他的心情变差一点,走路脚下都要生风了。

史鼎回来的时候,史鸿正在跟秦夫人说游街的时候的事情,说是看到一些生得很漂亮的女人,在路边往新科进士身上扔花还有荷包什么的,秦夫人听说史鸿也收到了不少,赶紧说道:“那些你还留着吗,赶紧丢掉,那些可不是什么正经人家的姑娘,以后你可不许招惹那些女人,听到没有!”这年头,在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的年轻女人,差不多都是青楼或者是教坊司出身的所谓小姐,哪怕这些女人比起寻常的读书人更有学问,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但是,毕竟是贱籍,难免受人鄙夷,一般的读书人,愿意去青楼跟那些花魁头牌弹琴说爱,但是,顶多会将人赎回来做妾,甚至只能做外室,这也是这些女子的悲哀了。

史鸿赶紧信誓旦旦,说自己绝对不会去招惹那些女人的,又在那里油嘴滑舌,说母亲你生得这般漂亮,衬得什么佳人都变成庸脂俗粉了,自己怎么看得上那些女人云云的,史鼎在外面听得好笑,走进来半是玩笑地拍了史鸿后脑勺一下,笑骂道:“从哪儿学的这些腔调,真是不合体统!”话是这样说着,脸上却挂着欢欣之色,这个儿子太给他长脸了。

第67章

秦夫人因为儿子中了探花;光是告诉祖先怎么成呢,这得好好庆祝一番才是,因此;见史鼎回来,便跟史鼎商量着;要不要大办一场。

史鼎琢磨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史鸿是探花;上头还有状元榜眼呢;因此;虽说要庆祝一番;但是限制在小范围之内便是了;不必大张旗鼓,惹人别人的眼。另外,请官媒去林家提亲的事情也要加紧了。

秦夫人对此深表遗憾,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身在天子脚下,史鼎又是朝中重臣,一举一动就都得小心谨慎,要是这会儿史家还是金陵那边的土财主,就算大摆三天的流水席,又能如何。

秦夫人很快便给各个亲戚家下了帖子,内院外院都摆了席面,史鸿如今可是真正的金龟婿,一些人已经开始打听史鸿是否订亲,恨不得将自家的姑娘吹得天花乱坠,尤其听说史鸿至今还没有通房的时候,很多夫人眼睛都要放光了。

不过很可惜的是,秦夫人一句话就将有意者的梦给打醒了,秦夫人也不说什么史鸿命里不该早娶的话了,直接就说,史家已经跟林家说好了,就等着下定了,这让在座的很多人都大失所望。

贾家的人自然也在其中,史太君当时脸色有些变了,不过很快就恢复了原样,笑眯眯地问道:“竟是这样啊,哎呦,你们瞒得可真够紧的,要是不说,我老婆子还不知道呢!”

秦夫人也是笑眯眯地说道:“姑母这话说的,表姑爷一向爱女如命,对女婿的要求又高,之前我家鸿儿虽说有了点微末功名,我们也怕配不上探花郎家的嫡女呢,总要考个进士的功名才好。好在鸿儿争气,又蒙圣上青眼,这一下场,居然点了探花,表姑爷再不乐意,也得认了!这才将事情定下来了,就等着选个黄道吉日,我们家才好找人上门提亲呢!”

秦夫人这番话给足了林家脸面,大家一下子知道,虽说贾敏没了,可是,林如海如今也是二品的大臣呢,果然跟史家颇为般配。只是贾家的人脸上未免有些不太好看,这话说得,贾家人对史太君的想法都有些心知肚明,知道史太君想着亲上加亲,将贾宝玉跟林黛玉配成一对,王夫人只觉得林黛玉配不上自己儿子,却从来没想到,到头来,人家林家在史鸿中了举之后都不肯松口,等到史鸿中了进士才许婚,可见,林家其实是瞧不上自家儿子的!这下子,王夫人简直气得心肝都疼起来了,哪怕想到自己的儿子再也不会被贾敏的女儿勾着,也不能缓解了她的怨愤,她的宝玉,生有异象,将来前程不可限量,林家一个断门绝户的人家,居然还敢瞧不起自家宝玉!

王夫人差点端不住一贯的菩萨面孔,指甲都陷进了手心里面,脸色却更是木然了。邢夫人跟她做了多年妯娌,纵然手段上差了点,也不太会说话,不得贾家上下的喜欢,但是,她跟王夫人作对虽然屡战屡败,这会儿却还是发现王夫人心情不好,她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当下笑吟吟地在一边开了口,在那边说史鸿年少有为,林家姑娘又是如何知书达理,温柔娴静,可谓是天造地设的一双云云。她反正也不讨史太君的喜欢,既然再如何讨好也无用,何必又半点好处也落不着,在这里跟史家人交恶,如了别人的意。

不管贾家人怎么想,史家人心情都很好,史鸿踏上仕途,眼见着又要结亲,可谓是双喜临门了,秦夫人这些年对贾家一直不舒服,这会儿见贾家人不痛快,对于儿子要娶一个丧妇长女的意见也没了,回头就开始准备礼物,又找官媒过来,准备去林家提亲。

史鸿虽说知道自己要跟林黛玉订婚了,心里只是惊讶了一下,毕竟林黛玉这会儿年纪也不大,觉得早了些。他并没有破坏木石前缘的罪恶感,林如海还在,贾宝玉能娶到林黛玉才怪呢,何况,就是在原著里面,木石前缘不也是没成么!不过,这会儿他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首先就是要趁着这个机会,跟自己的同年打好关系,不管将来用不用得上,起码不能落个恃才自傲,孤高不群的名头,再者说了,这会儿打好关系,总比以后再联络感情强,谁知道哪片云上有雨呢,说不得,将来就用得上呢!

作为一甲的特权已经出来了,三个人分别被授了翰林院修撰和编修的职位,也就是从六品的品级,不过已经比诸多同年超出一步了。起码那些同年还需要再次经过考试,才能授官,选到翰林院做庶吉士的还算好的,虽说庶吉士没什么品级,不过,人家是本科升研究生,出来之后就是硕士了,怎么着也能混个七品,其余的人,运气好的能混个七品,不过外放的七品跟京中的七品可不一样,不管是升官速度,还是其他。那些三甲的,更要差一些了。

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就决定了这些二甲三甲进士未来的前程,反正就是继续考试,考不过还得培训,接着再考,不过这样的情况很少就是了。翰林院每三年招收一批庶吉士,便是从二甲三甲里面选,六部也需要一部分低级官员补充,多半也就在八品九品之间,那些不入流的小吏却不会是用进士来当的,再有的,差不多就是外放了,外放也有很多种,能一开始就做七品县令的已经是很不错了,多半是做县尉主簿之类的,最悲剧的就是暂时没有缺,你就只能顶着一个候补的帽子慢慢等了,若是不好好打点,候补个半辈子都不稀奇,虽说也有俸禄,不过,谁当官靠俸禄过日子了,而且一开始还是那么芝麻大点官,俸禄简直是微不足道,若是放在偏远的地方还能过,放到长安,能干什么。不是没有时运不济的,到死都在候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国家才需要多少官员呢,开国也差不多百年了,三年就有三百个进士出来,还不算各种各样的恩科,虽说也有不少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丢官去职,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供大于求的,尤其很多官位虽说算不上世袭,也有一大堆都是关系户上来的,进士又不可能去当胥吏,因此总有一些没背景,又没身家的进士们要苦逼地候补的。

好在新科进士无论是考试还是上任,都有半个月的假期,这段时间里面,大家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好好联络感情,总不能明明是同年,回头你连人家长什么模样,叫什么名字都说不清楚,将来要是想要结交,结果道左相逢,人都认错了,那才是笑话。说起来,史鸿对于这年头同年之间的交情真是不怎么理解,全国各地的考生跑过来,同一个考场里面考试,最后一起中了,这里面绝大部分人你听都没听说过,以后也很有可能继续天各一方,没准再也不会见面。但是偏偏,这年头,同年之间的交情十分稳固,同年之间相互提携是正常的事情,这是一个看似不牢靠,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又无比牢靠的利益同盟。

而作为前三甲,肖劲节、孙文涛、史鸿他们三个人,就算得上这一批人的领头羊,肖劲节出身姑苏,肖家固然在姑苏也算不大不小的望族,不过,他能够有今天,不得不说,很大程度上是占了一个好丈人的光。他岳家是姑苏李氏,本就是书香世家,这一任的家主做过一省布政使,因为李家下一代人才凋零,不得不选中了少时便有才名的肖劲节做了女婿,大力支持肖劲节,肖劲节中了秀才之后,便动用自家的影响力,将他送进了白鹿书院读书,肖劲节也的确没有辜负岳家花费的代价,在白鹿书院的时候,功课就很是出色,中了举之后,又听了自己老师的话,再潜心读了好几年书,这才进京参加会试,最终在殿试上一举夺魁。

孙文涛出身山西孙家,不过他这一支却是后来迁出来的,孙家前朝的时候,便是山西数一数二的大商人,族中也出过不少读书人,得以入朝为官,为家族提供庇护,后来太祖起兵,孙文涛这一支的先祖便要响应,前往投奔支持,孙家当时的族长担心惹怒了当时的朝廷,便开了祠堂,将他们这一支给分了出去,也是因为这个,孙文涛这一支虽说后来因为从龙之功,得以崛起,却跟本家有些不睦,少有往来。

孙家虽说跟薛家有些像,但是孙家的先祖就比薛家有见识多了,他们毕竟是走的后勤的路子,开国的时候,不过得了个子爵的爵位,但是也挤进了士族的行列,因此,便不再让家族子弟亲自插手商事,也就是让自家管事在外出面,反而开始让子孙读书了。孙文涛就是这一代中最出色的子弟,家族在他身上花费了大量的心力,不过好在如今已经到了可以收回成本的时候了。

因此,真正说起来,背景最硬的倒是史鸿了,虽说史鸿年纪小了点,但是所谓学不分先后,达者为先,史鸿能中探花,有能耐的人家还听说这是圣上亲口点的,可见史鸿前途光明。而且,史鸿并不是什么让人觉得讨厌的人,反而,史鸿虽说年纪比较小,但是为人处世就已经非常老练,身上也没有那种出身富贵养出来的纨绔之气,是个值得交往的人。

因此,史鸿即使没有在同年中混得如鱼得水,但是也给了他们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一些有心思的人,已经琢磨着,是不是要走史家的门路,看看能不能留在京城,哪怕在六部打杂,也比外放之后,几十年都未必能入京来得好。

第68章

读书人之间想要联络感情;其实也就是吃喝玩乐四个字而已。因此,这半个月;史鸿过得异常*;虽说不曾去了青楼;但是;好几次聚会,都找了教坊司出来的歌姬舞姬;教坊司里这些人素质比起一般的青楼要强上许多;毕竟;教坊司里面出色的女子,多半都是犯了事的官员家的女眷;她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可不是什么野路子出身的人能比得了的,中等人家的男人也未必强的过她们。

进了教坊司,很多人干脆改了姓名,这也是为了防止家族蒙羞,不过,史鸿看着这些青春年华的少女,言笑晏晏,出卖着自己的色相与才华,心中难免生出一些感慨来,按照她们的出身,若是没有问题的话,她们这样的年纪,应该嫁给了门当户对的人家,成为正妻乃至当家主母,但是在这个年代,女人就是纯粹的附属品,就算本朝也有女户,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各方面都会受到限制,遭人欺压。官宦人家的女眷,享受了家中男人带来的荣华富贵,自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如联姻,再就是,在家族出现剧变的时候,同时沦落,这也是这个年代的悲哀,不如此,不足以让人产生戒惧之心,这其实也就是这个年代的法治了。

史鸿在这样的场合里面,表现得还算游刃有余,倒是让一些人失望了,本来以为史鸿之前十几年跟书呆子一样,光顾着读书了,要不然也没有这样的成就,少年人初涉风月,会贪花好色,易于沉迷,结果史鸿表现得跟花丛老手一般,调笑归调笑,却绝不会越雷池一步,一些人难免将对史鸿的评价提高了一些。

林如海对此极为满意,作为男人,他并不觉得三妻四妾有什么不是,他虽然与贾敏琴瑟相谐,夫妻情深,但是,他成婚之前也有通房,婚后也有姨娘侍妾,在扬州的时候,底下的人甚至送过两个调|教好的扬州瘦马。若是史鸿只是学生,林如海甚至愿意传授史鸿一些花丛技巧,问题是,史鸿是他的女婿,为了自己的女儿,林如海自然希望史鸿洁身自好,即便史鸿不能真的做到一生一世一双人,但是起码也要以自己的女儿为重,因此,史鸿能够坐怀不乱,林如海自然心怀大畅。

在史鸿正式上班前,秦夫人已经找了一个在行内名声很不错的官媒,跑去林家提亲了。没个正经的女主人就是不方便,林如海不得不请了一天假,留在家里接待官媒,毕竟,别的事情,可以让教养嬷嬷出面,这种事情,还是得家长出场的。不过他对此也不后悔,他虽说算不上什么怜香惜玉之人,但是也做不出为了自己的女儿,就毁了另一个女人半辈子的事情,没有可以养老送终的儿子,丈夫还不够长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