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红楼之鸿鹄好看吗 > 第76部分(第1页)

第76部分(第1页)

半的前程,薛家金陵的几房族人都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不管薛王氏如何软硬兼施,直接开革了薛蟠族长的位置,带走了族长的信物回金陵了,薛王氏还想拿王子腾还有荣国府施压,结果几个族老直接来了句,贾家王家再势大,也管不了薛家,实在不行,薛家就开祠堂,将薛蟠这一支族人都直接开革了!惊得薛王氏不敢再说什么了,只得每日里哭天抹泪,还得担心牢里的薛蟠,短短几日,就老了足有十岁!

嫁给了贾宝玉的薛宝钗,婚后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王夫人只指望着她往公中贴补嫁妆,薛蟠出事,她想要回去安慰一下薛王氏,王夫人都不肯,还要教训一番,嫁到贾家就是贾家人了,要守妇道什么的,薛宝钗饶是脸皮厚,也气恼无比。另一点就是,虽说当初嫁给贾宝玉,除了自己别无选择之外,也是因为贾宝玉怜香惜玉,对姐妹们也很是温柔体贴。问题是,他的温柔体贴是随处播撒的,尤其,薛宝钗如今做了贾宝玉的妻子,就要规劝丈夫走正道,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哄着了,结果,贾宝玉对这些一向不耐烦,对薛宝钗自然也没了多少好生气,反而更加亲近几个一贯伺候他的丫环,不说那个一直笼着他的袭人,便是碧痕麝月,也都得了他的青眼,成天一起调笑,气得薛宝钗直拧帕子。

只是她不敢发脾气,薛蟠入狱,还得靠贾家打点帮忙,没有王夫人的同意,她根本出不来荣国府的门,更别说去找王家求救,薛王氏倒是去过,可是看她回来时的脸色,就知道,她那个舅母对她母亲并没有说什么明确的话,估摸着就是敷衍了一番。只是想到就算判了死罪,还得等到秋后处决,总算还有近一年的时间,因此,薛宝钗还算沉得住气,她总觉得,贾家总不能让自家媳妇的娘家有个被处死的兄长吧!

结果没几日,贤德妃也没了,贾家也一团乱,薛宝钗这下子也慌了,贾家到如今,靠的大半就是宫里的贤德妃,贤德妃这一薨逝,贾家几乎半边天都要塌掉了,只有史太君勉强撑着罢了。

贤德妃的事情一出,贾家也没心思帮忙捞薛蟠了,倒是王子腾那会儿接到了消息,尽管心中暗骂这个妹子简直就是讨债的,但是自家的亲外甥,还真不能不管,只得派了人,带了自己的信四处打点,总不能让薛蟠真的被判了死罪,还得提防着,以前的事情被翻出来。

一晃就到了万寿节,史家拿出来的寿礼果然是一鸣惊人,圣上龙颜大悦,在看到附在后面的厚厚一叠种植方法以及各种数据之后,当即大手一挥,给史家再次赏赐了一个裕丰伯的爵位,总而言之一句话,史家这次讨了好彩头,愈发发达了。

第132章

王子腾费了老大的力气;终于将薛蟠的案子给扭了过来,改成了失手杀人,再加上圣上五十岁万寿节;天下的犯人除了不赦大罪,俱罪减一等,因此;薛蟠因为过失杀人,罪不至死;先是要流放一千里;如今减了一等;只需流放六百里就可以了。

薛家犹不满足,薛王氏还去写信歪缠,王子腾早就不耐烦了;写了信臭骂了薛王氏一番,还在心里面说,薛蟠就是一直没吃到苦头,才这般肆无忌惮,等他在外面吃了苦,自然就知道懂事了。不过到最后,王子腾还是安慰了薛王氏一番,只到国家隔上一段时间,便会大赦,过不了多久,薛蟠也就能回来了。

薛王氏哭天抹泪地给儿子准备东西,夏金桂天天在家撒泼混闹,指桑骂槐,薛王氏本来就嘴笨,心里还指望着夏金桂跟着儿子过去,好歹给薛家留个后,因此,还是得忍让。偏偏夏金桂早就憋足了火气,她对薛蟠算不上有多少感情,她是个极精明的人,薛王氏自以为自己将心里的意图瞒得很好,事实上,她看似隐晦地打探夏家什么嗣子之类的事情的时候,夏金桂就知道薛家打什么主意了,心头不由大怒,如今趁着这个机会,更是每日里在院子里说唱俱做,薛王氏一想说话,夏金桂就哭闹不休,弄得薛王氏一口气几乎喘不上来。

薛宝钗的日子更难过,王夫人一向是喜欢迁怒的人,元春去世,她唯一的女儿就这么没了,跟贾家其他的人不同,那些人只是觉得贾家少了个靠山,见着元春死后还算哀荣,还能放下心来继续挥霍玩乐!便是史太君,看起来,也没有什么悲伤之意,想到当年贾敏死的时候,史太君是何等悲痛,如今却这般寡情,王夫人深恨不已。王夫人对元春,其实怀着很强烈的愧疚之心,说句实在话,这也跟史太君有关,史太君喜欢贾政,偏爱二房,因此,王夫人每次生下子女,便要将人抱到她那里养着,贾珠还好,因为贾珠生下了没多久,贾琏也出生了,那会儿张氏身体不好,史太君便将贾琏抱到了自己身边,王夫人趁机想办法,将自己的长子抱了回来。贾宝玉也差不多,从小养在祖母身边,好在那会儿王夫人已经在贾府根基深厚,也能经常亲自关照贾宝玉了。

可是,元春不一样,作为女孩子,元春刚刚出生,才洗了三呢,就被抱到了史太君身边,王夫人也只有去史太君那里请安的时候,才能见到元春,后来,元春便参加了小选,被送进了宫里做女官,虽说元春进宫她也是答应了的,可是,元春熬了那么多年只能伺候人,好不容易才得了圣上的看重,结果才几年时间,就这么去了,想到之前自己还总是进宫找元春为自己撑腰,王夫人更是愧疚后悔起来。

想到迎春那会儿已经命不久长了,自己还跑过去求她给贾宝玉与薛宝钗赐婚,这会儿难免开始迁怒薛宝钗,尤其,薛家如今唯一的男丁被流放,薛王氏又是个没本事没成算的,他家那儿媳妇倒是有些成算,不过,一个没什么根基的皇商家的女儿,又能有什么能耐,何况,听说那夏氏跟自己那个妹妹也不是一条心呢,如今婆媳两个天天在家里闹着呢!

王夫人对儿媳妇是很有一套的,她能折腾得李纨变成如今的木头人,就能折腾薛宝钗,何况,薛宝钗虽然有些贤名,不过,正因为这个,对付她也容易。贾家如今用度一日不如一日,史太君那里是不能省的,按照史太君的说法,她如今这么大一把年纪的人了,无非就是有好吃的吃一口,有好玩的乐一下罢了。史太君一贯生活奢侈,哪怕她说了什么用度从她那边自己账上走,你难道还真的跑那边去要钱不成,还不是从公中出,尤其如今,公中还靠着典当史太君的私房补贴用度呢!

贾赦那一房,贾赦是省不了的,你要是敢跟他说没钱,他马上就能拉下脸闹得天翻地覆,邢夫人那边倒是能省,不过,你总不能连该有的份例都不给了,二房这边,顶上是公公婆婆,还有寡嫂侄子,这边又是个委屈不得的贾宝玉,你怎么省的下来。薛宝钗一贯要强,又要收买人心,也不肯叫别人说她吝啬,因此,只得缓缓而来,每日里菜的分量不变,但是原本的大鱼大肉,却开始向半荤半素转变,她也有理由,吃得清淡一些,有益养生。

王夫人借着这事敲打了她一番,然后便漫不经心地说道:“袭人那丫头一向是个好的,宝玉也离不开她,之前我便给袭人提了份例,那事你也是知道的,这会儿,也该给袭人正了名分,明儿个,就让袭人给你奉茶吧!”意思就是,要正式给袭人开脸了。薛宝钗一阵胸闷,虽然没嫁过来的时候,贾宝玉房里,袭人对她最是奉承,但是等真的成了宝二奶奶,薛宝钗却对袭人极为戒备,没办法,袭人太了解贾宝玉了,贾宝玉抬一抬手,她就知道他是要喝水还是要说话。薛宝钗哪怕对贾宝玉算不上什么爱情,也决不允许自己的丈夫心里,一个丫头比自己更重要。她本来还想着找个错处,将袭人撵出去,结果就遇上了薛蟠的事情,这事便耽误了下来,结果,这下子,袭人名正言顺地变成贾宝玉的通房了。

薛宝钗已经感觉到嫁给贾宝玉并不是一个好主意,贾家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她终于知道,为什么王熙凤那般好权要强的人,到后来都不肯碰管家的事情了,可是,她没有办法,王熙凤还能以调养身子,早日诞下子嗣这个冠冕堂皇的原因推掉管家的差事,她却无路可退,因此,只得咬牙撑着。贾宝玉不是什么有能耐的男人,若是贾宝玉对她死心塌地也就罢了,偏偏贾宝玉是个好色的,这里面或许未必有什么淫邪之意,但是,这年头的男人,对一个漂亮的女人口花花,产生了些欣赏的意思,尤其这个女人还只是家中的奴婢,可以随意占有,薛宝钗已经可以想象,或许,自己得比邢夫人有更多的肚量,才能容得下贾宝玉越来越多想要联系的女人。

薛宝钗性子坚韧,到了这个地步,她已经不能后悔,只希望贾宝玉哪怕是大器晚成,但是总不能一辈子在女人堆里面厮混。

薛宝钗在贾家陷入困境的时候,史家却很开心,先是额外得了个伯爵的爵位,而且还能三代之内世袭不替,也就是说,这个爵位落到史鸿的孩子头上的时候,依旧还是伯爵,尤其,跟战功所得的爵位不同,这个裕丰伯的爵位却是因为史家献上良种得来的,虽说不比蔡伦造纸,但是,这样的功绩,也足够史家在史书上留下重重一笔了。不过,圣上这个赏赐其实算不上厚,毕竟,史鼎本身就有个忠靖侯的爵位,到了史鸿身上,以史家的功绩,应该会降一等,也就是伯爵,也就是说,史家本身三代之内是不会缺爵位的,这些也就是锦上添花罢了,不过,如今不比开国的时候,爵位并不轻授,即便是之前东南那边几乎灭了茜香国,除了史鼐之外,领头的人也不过封了子爵罢了。

另外就是,保哥儿和佑哥儿都已经周岁了,也该抓周了,正好趁着封爵的喜气,史家请了不少人过来,参加两个孩子的抓周宴,而在这之前,两个孩子的名字也已经取好了。史家这一代序齿是火字辈,因此,保哥儿被取名为史烨,而佑哥儿,根据当年的承诺,也正式通知了姑苏林家,上了林家的族谱,按照林家这一代的排名,被取名为林旭,从此,他便是林如海这一支的继承人,原本听从林黛玉管理的林家下人中的主要管事也已经分别过来,给自己的小主子磕了头,他们能留到现在,对林家的忠诚却是极高的,这会儿见林家这一支有了后,几个年老的管家,几乎是又哭又笑,泣不成声。

虽然大名定了下来,不过大家依旧还是叫他们的小名,两个孩子的抓周宴举办得很是盛大,为了避免出现贾宝玉之前搞出来的抓了胭脂的乌龙,在摆上抓周物品之前,从下人到主子,那是看了一遍又一遍,将那些寓意不怎么好的东西都剔了出来,秦夫人还琢磨着事先训练一下,但是林黛玉却阻止了这个想法,依她的意思,这抓周不过是取个寓意罢了,总不能兆头不好,将来就放任自流,或者是抓了好东西,就以为孩子将来一定出将入相,因此顺其自然便是了,秦夫人想着也有道理,便没有坚持。

抓周的时候,并没有出现秦夫人之前的担忧,保哥儿抓住了一块小小的印章,佑哥儿却抓了一本《春秋》,都是好兆头,自然是宾主尽欢,来的人一个个恭贺史家后继有人,将两个吐字都不清楚的小家伙夸得跟朵花一样。

哪怕不喜欢贾家,这样的事情,也是避不开亲戚的,贾家与王家,都有人过来了,贾政在外面看着两个孩子抓周的场景,忽然想到了当年的贾宝玉,心里一阵黯然,只怕贾宝玉真是应了当年的兆头,果真变成酒色之徒了,都成婚的人了,居然还沉迷在温柔乡里,半点不知道家道艰难,不肯进取。王夫人想法却不一样,看着原本以为短命,不好生养的林黛玉一举生了一双出来,看着在一边伺候的薛宝钗便有些不得劲了,她也想要抱孙子啊!虽说有个孙子贾兰,不过,她一心认为李纨克死了贾珠,对于贾兰这个亲孙子,也是没什么好声气的,一向只将他们娘俩当做隐形人,她要的是贾宝玉的儿子,因此,看着薛宝钗显得极为成熟的脸孔,心里就有些想法,听说薛宝钗原本胎里就带了热毒,不会影响到子嗣吧!

第133章

那次抓周宴之后;薛宝钗过了几日居然上门了,这让史家极度惊讶,须知;自从第一次上门不欢而散之后,薛家的人可是再也没有登过史家的门,便是贾家那边;等闲没事也不会递帖子过来,史太君自认自己是长辈;等着史家两个侄子上门还不够;怎么会往史家跑;做主的王夫人对史家也没什么好感,又自诩国公门第,瞧不起史家这个侯府;甚至逢年过节,也是史家人去拜访,他们却是很少上门的。

薛宝钗这次过来很是没有来由,当年在闺中的时候,薛宝钗就多有踩着林黛玉彰显自己贤德的事情,因此,林黛玉待她极为疏远,不过是表面上的客气罢了。林黛玉后来也没在贾家住,自然薛宝钗也不能对林黛玉收买人心,弄点什么燕窝冰糖之类的去施恩,还要白白赚林黛玉一个姐妹的名分。因此,两人除了小时候在一起借助在贾家的关系之外,竟是半点亲密不起来。

不过人家上了门,你也不好赶人家走,秦夫人是懒得见薛宝钗的,自然还得林黛玉前去应付,薛宝钗在那里提到前些年的事情,林黛玉毕竟是主人,不能失礼,只得打起精神应对。

薛宝钗贸然上门也是无奈,她娘家已经式微,哪怕婆婆是亲姨妈,那还是婆婆,尤其王夫人哪里是什么会顾及骨肉亲情的人物,除了自己的亲生儿女,她一概只当做是可利用的对象。这会儿见薛家顾不上薛宝钗,薛王氏只知道在家替儿子打算,夏金桂也在家中吵吵闹闹,堵着门骂街,自然就开始磋磨起薛宝钗来。她也不用多做,作为婆婆,礼法上已经孝敬的对象,已经荣国府真正意义上的当家人,随便几句话一说,就能让薛宝钗做事束手束脚,再周全也没用,然后再鸡蛋里面挑骨头,

薛宝钗在贾家过得艰难,她急需要有人帮忙撑腰,结果就想到了林黛玉。林黛玉这人看似清高,目下无尘,实际上最是心软不过,要不然,也不会贾家都不管迎春,她却几次三番帮忙,因此,她琢磨着跟林黛玉打好关系,以后也好有个后路。

为了达到目的,薛宝钗还带来了厚礼,当然,名义上是说,自己婚后无子,想要向林黛玉讨教一下养身心得的。薛宝钗还拿林黛玉当做从前那个刚刚来到荣国府的半大孩子,林黛玉再聪明,那会儿也是个比较好哄的,毕竟,出身再高,也得见过一些世面之后,才真正懂得人情世故,那会儿的林黛玉,进京的时候,放到后世还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自然没多少心机。何况,就算那时候,对于一个比自己大好几岁,却在自己面前拿乔充大,非要将自己比下去,显示她如何大度贤良的人,林黛玉也是提不起多少好感的。

何况,林黛玉原本在林家主持内宅中馈,到了史家之后,哪怕一开始守孝,秦夫人在类似的事情上也是会时常指点她的,见了这么多人,知道了那么多事情,薛宝钗的心机在她眼里就昭然若揭了。

毕竟,薛宝钗与贾宝玉成婚还不足一年,谁家在这个时候就为了子嗣的事情烦心了,何况,贾家的事情,林黛玉也是知道的,袭人已经是正大光明开了脸,贾宝玉身边不缺女人,薛宝钗即便暂时无子,也算不上什么妒字,这会儿跑过来问什么生子心得,就显得有些古怪了,何况,贾家有儿子的人不要太多了,王熙凤纵然小产过两次,也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