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红楼之鸿鹄好看吗 > 第79部分(第1页)

第79部分(第1页)

原本的荣国府这边好歹还有几个男人,贾珍他们那一房却是找不出一个男丁了,贾蔷早就分了出去,宁国府的倒台并没有影响到他,但是,贾蔷却很少过来,他平常也就是跟贾蓉贾珍比较亲近,而这个亲近的基础也就是贾珍贾蓉愿意拿钱给他花销,如今那父子两个都被流放了,他才懒得管别人呢。因此,这边就剩下尤氏跟胡氏婆媳两个,这两人也是个悲剧的,都是继室,一个个都没有孩子,可以说,若是贾珍贾蓉出了什么事,宁国府这一脉还真只剩下贾蔷那个正牌的玄孙了!

家里没有男人,尤氏跟胡氏说话声音都大不起来,她们本身都是小门小户出身,因此,只得捏着史太君分给她们的那点私房,拿了部分托人置办了一些田产,好不用坐吃山空。不过如今,还是指着公中的一点出产过日子。

惜春作为唯一未嫁的姑娘,在家中地位也很尴尬,她早就有了向佛之心,贾家还没出事那会儿,就已经跟着妙玉吃斋念佛了,妙玉之前回了南,便再也没有了消息,惜春当时想要跟着妙玉未果,性子却已经拧上了,她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整日里面窝在自己屋里抄经念佛,虽说是孝期,但某种意义上,惜春跟史太君其实已经出了五服,就算守孝,弄个两三个月意思一下也就差不多了,但是她却一直茹素持斋,整日里穿着一身布袍,头上半件首饰也没有。尤氏对她这个小姑子也是没有办法,想要给她找个合适的亲事,偏偏她在那里说自己已经准备遁入空门,不打算嫁人了,旁人也过来劝,偏偏惜春是个固执的,任谁来说,都是充耳不闻。

尤氏无奈,只得作罢,这样的媳妇,说给谁家,谁要呢!尤氏终究不是良心未泯的人,总不能随便找个人家硬绑了惜春出嫁,除了缓缓劝着,指望惜春能够自己想通。只是,惜春早就下了决心,最终一生未嫁。

137、番外 贾家后来那些事(二)

林黛玉再次怀孕的时候;太上皇驾崩;圣上这才换掉了年号;也因此下诏;大赦天下。

贾家被流放的一群人自然也在被赦免之列;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贾赦多年来耽于女色,身体亏虚,因此,流放了不过几个月;便因为艰辛的生活;生了一场大病;他作为主犯,被流放一千里;贾琏并不在他身边,身边没个人照顾,手里头也没有闲钱打点,延医请药,结果,熬了半个月,终于没熬下去,直接去了,尸骨也就是被一床破席子一卷,扔到了附近的乱葬岗上,谁也没个闲心给他收尸,甚至没人想到去知会贾家的人一通,直到大赦的旨意下来,贾琏去打听,才知道,贾赦已经去了,连尸骨也找不着,只得回去之后再立一个衣冠冢了。

贾政他们夫妻两个倒是流放在一起,只是,这两人一点也没培养出什么患难之情出来,贾政这人一向自诩端方,实则伪君子一个。贾王氏老早就没了容貌,之所以在贾家有着仅在史太君之下的权威,一是因为她的儿女,贾宝玉哪怕再不肖,因为带着“衔玉而生”的光环,哪怕贾政嘴上骂着孽障、顽劣之类的话,对贾宝玉也是抱有厚望的,至于元春更是使得贾家走到了顶点,有这样一双儿女,贾王氏几乎是稳如泰山。另一个,就是王家,最开始的时候,所谓四大家族,贾家在四王八公中就占了两个国公之位,因此,一直到贾代善去世,四家还是共同进退,以贾家为尊。但是,后来,因为一系列的事情,史家最先不肯陪着他们玩了。贾家没个顶事的男人,日渐没落,王子腾的异峰突起,给贾王氏带来了最有力的支持。

问题是,到了这个时候,贾家获罪,贾王氏的所有倚仗,也就剩下了一个贾宝玉罢了。贾政的罪名里面,就有一个叫做内帷不修,贾王氏在外面做的很多事情,打的是荣国府还有贾政的旗号,总而言之,其实坑贾赦比坑贾政的次数多多了,也狠多了,问题是,贾政不这么想,他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只想着,如果不是贾王氏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婆娘,在后面拼命拖他的后腿,他也不会落到这个地步。

贾王氏对贾政其实也不是那么瞧得起,说句老实话,贾家这一家子,女人其实普遍比男人能干,贾王氏心机手段都不缺,也有野心有能耐,按理说,当年王家虽说有些没落,也是伯爵府,按理说,贾王氏嫁个侯门其实没什么问题,结果,因为贾家与王家的交情,主要还是那会儿贾代善心疼贾政,希望给他拉上一个臂助,这才定下了这门亲事。

结果,贾政那就是个绣花枕头,在外面传得很好听,什么才学出众,人品端方,贾王氏一开始还是对这段婚姻有过憧憬的,但后来,贾王氏算是看透贾政了。贾政这人,只知道死读书,功名一直考不到,却被人捧得不知道天高地厚,自矜自傲,自以为是。至于说什么人品,贾政真的有这玩意吗?

作为结发夫妻,贾王氏对贾政一向是不抱什么期待的,因为贾政这个人,极为好名薄情,自私自利,对子女也很不负责。贾政这人就是标准的伪君子,最是看重自己的颜面,看起来像是不好女色的,实际上呢,贾王氏的手段,难道不比王熙凤强,结果,家里不还是有两个姨娘,还让赵姨娘生下了一双儿女。何况,从成亲到如今,贾政身边其实并没有缺过女人,他喜好女色,贾王氏生下贾宝玉之后,颜色渐衰,贾政之后几乎就没进过贾王氏的屋子,就算来了,也就是盖着棉被纯睡觉,有的时候,就是要支钱,还有就是训斥贾王氏不贤,苛待了赵姨娘贾环云云。站在贾王氏的立场上,这样的丈夫,她怎么可能爱重,甚至对他很是鄙视。

贾王氏最恨的就是,贾政当年逼着贾珠读书上进,累死了自己的长子。小儿子聪明伶俐,按理说,应该好好培养,却硬是被史太君给养废掉了。结果,贾政只知道考校贾宝玉,答不出来非打即骂,他难道为了贾宝玉的事情做过别的努力吗?他不曾为贾宝玉延请蒙师,对家学的混乱,充耳不闻,贾宝玉长大了,应该挪出内院,他为了一个孝顺的名头,硬是一声不吭,就知道没事将贾宝玉拎过去打骂一番,别的什么也不做。

因此,夫妻两个自从出了事之后,愣是没有怎么说过话,别人看起来,几乎以为他们是陌生人,而不是夫妻。流放的路非常艰辛,贾政跟贾王氏没一个是吃过苦的,贾王氏吃过的最大的苦,也不过是因为给了贾政以前的一个姨娘一碗避子汤,结果那个姨娘偷偷摸摸怀了孕,因为那碗避子汤流产了,被史太君下令去小佛堂捡佛豆,吃斋念佛的那两个月,饶是那个时候,起码也能吃得到青菜豆腐,还能吃上一两个鸡蛋。贾政更是大半辈子都没吃过什么苦头,当年因为头一次参加科考,结果因为吃不好睡不好,出来就病倒了,之后,家里就没再逼过他。即便是前一段时间在牢里,因为史家打点了一二,他们那会儿已经觉得颇为辛苦,这会儿,却发现,这种事情,是只有更辛苦,没有最辛苦的。

那些差役对于押送流放的犯人这个差事也不是那么满意,要知道,虽说胥吏某种意义上是贱籍,俸禄也非常微薄,但是,他们很容易捞到外快,在市场上随便逛一圈,没准就能挣到一个月的俸禄,而押送犯人这种事情,路上辛苦也就罢了,别的可捞不到多少好处。起码贾政贾王氏身上是榨不出什么油水的,身上就算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抄家的时候被折腾了一通,在牢里面,那些狱吏又过了一次手,贾家当初出事很突然,他们家消息又不灵通,压根来不及再打算,因此,王夫人身上,哪怕是稍微值钱一点的帕子都没有了,更别说金银细软,贾政同样如此。

因此,那些差役自然不会对他们夫妻两个另眼相看,一路上骂骂咧咧,推推搡搡,一不顺心,甚至一鞭子甩过去也是寻常,两人养尊处优了大半辈子,这会儿却只能忍气吞声,哪怕为了一块以前连家里的下人都不吃的干巴巴的野菜窝头,也得对那些差役软语恳求才能得到。

熬了一路,终于到了地方,夫妻两个刚刚被安排了各自的差事,又安排好了住处,因为是夫妻两个,因此,两人再次被安排到了一起,也就是一个矮小的小屋子,结果,两人当晚就发生了冲突。贾政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之后见贾王氏的模样,想到一路的辛苦,就想到了贾王氏做出来的诸多事情,立刻就忍不住,对贾王氏训斥起来,发狠说要休妻,不愿跟贾王氏住在一个屋檐下面。贾王氏也撕开了原本贤良和善的面具,狰狞着憔悴苍老了许多的脸,尖声对着贾政破口大骂,言辞之刻薄,语言之丰富,半点不见从前的木讷,简直如同市井泼妇一般。

贾王氏早就受够贾政这个伪君子了,这会儿破罐破摔,将贾政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全部掀了开来,从贾政之前科举落第,到后来贾政强占了当时荣国府的监生名额,还拿捏着架子,仗着父母的宠爱,教训自己的兄长什么玩物丧志,好色荒淫,自己却转身勾搭上了母亲身边的丫环。贾王氏在贾家当家多年,什么事情查不到,这会儿连贾政年轻那会儿,记恨兄长能够袭爵,又得了祖母的绝大部分私房,在史太君那边告状哭诉的事情都抖了出来。

总而言之,在贾王氏嘴里,贾政简直是伪君子中的伪君子,道貌岸然,比败类更败类,说自己当初是瞎了眼,居然嫁了他这样一个连自己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废物点心,自己一心为了他筹谋,他心安理得地享受自己为他争取到的钱财地位,却翻脸不认人……

贾政听得脸上青白交加,青筋直冒,哆嗦着嘴唇,直接一巴掌扇过去,贾王氏一开始是被打蒙了,很快反应过来,哑着嗓子尖叫道:“贾存周,你算什么东西,你还打我!”说着直接伸出手,一把抓上了贾政的脸。

总而言之,那天,夫妻两个被人看足了笑话。因为史家之前打过招呼,因此,给他们安排的地方,就是安排给那些被流放的犯官以及其家眷的,这些人之前也都是知道贾家的,有的甚至跟贾政也有个交情,这会儿目瞪口呆地看着两人互相厮打,比较不幸的是,贾政还落了下风,加上贾王氏这会儿其实已经差不多要半疯了,嘴里简直是不断爆料,一个个听得目瞪口呆,瞠目结舌,对于这对夫妻,大家几乎要没话可说了。

哪怕两人撕破了脸,但是最终,他们还是得捏着鼻子住在一起,繁重的劳作,让他们已经没有了对骂对打的力气,因此,很快,两人便形同陌路,每个人都当对方不存在,等到大赦的旨意下来之后,两人得知自己可以回去了,神情都是一片木然。

第138章

哪怕已经撕破了脸;两人对对方都极为嫌恶,恨不得对方死而后快,但是;偏偏贾政发狠发了这么多年,也没真的休了贾王氏,贾王氏同样有着顾忌,因此;两人最终还是不得不一起返回京城。

京城这边;贾琏已经先回来了;他可比贾政与贾王氏过得舒服得多。王熙凤固然是个胭脂虎,平常对贾琏也算不上温柔,但是;她对贾琏却是真心实意,她当年就给自己攒下了不少私房钱,被放出来之后,就偷偷摸摸地从以前偷偷置办的产业里面,将那些钱财取了出来,然后,又赎回了自己的几个心腹,比如说,如今已经嫁给贾芸的小红,托了人带了钱财去给贾琏上下打点,贾琏又是个会来事的,能说会道,也低得了头,弯得下腰,没几个月,就摆脱了繁重的劳役,换了一个轻松的差事,甚至还帮着军营里的人做些小生意,居然还攒下了一些钱,因此,他是雇了一辆骡车回来的,他本来就只流放了三百里,离得并不远,因此,很快便到了长安,与王熙凤久别重逢,想到自己被流放,最终还是王熙凤惦记着他,找人送了东西,又帮他四处打点,在家里也将一对儿女教养得很好。王熙凤瞧贾琏从以前的翩翩公子,如今鬓上竟有了白发,人也憔悴佝偻了一些,想到贾琏这些年受的苦,两人不由抱头痛哭。

在家休养了几天,贾琏便又出门,要去接贾赦,因此,错过了贾政他们夫妻两个回来。

贾政他们回来得时候非常狼狈,两人这么多年在外面苦熬,不过勉强混了个温饱罢了,他们年纪大了,干不了什么活,贾王氏还好,她当初在史太君那里不知道装了多少年的孙子,如今自然也放得下架子,很识时务,除了做上头安排下来的事情之外,还帮着缝缝补补,浆洗衣裳什么的,勉强攒了一些钱下来,贾政呢,到了那个地步,还抱着从前的清高,因此不知道吃了多少亏,被人暗地里下了多少绊子,他能顺利活到现在,都是老天保佑。

没钱没能耐,两人到最后,几乎是一路行乞,还得躲着一些流氓混混,路上还走错了几次路,结果折腾了足足两个月,两人才算到家了,一开始拍门的时候,差点就被当做乞讨的人给赶了出去。

回来之后,两人还是不消停,贾政不知怎么地,又提到了休妻的事情,贾宝玉还想在一边苦求,结果贾王氏如今是彻底不要脸面了,直接跟贾政大吵起来,说到路上贾政的落魄,靠着她攒下的那点钱,才能吃上饭,如今倒是要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了,直接就威胁贾政,只要你敢休妻,回头我就在大街上宣扬你的丑事!贾政最是好脸面,只得铁青着脸罢休了。

到了后来,贾政与贾王氏两个依旧同前几年一样,哪怕看到对方,也当做没看到,贾政在知道李纨带着贾兰去了江南之后,难免痛骂了几句,回头也便不当回事了,一心督促着贾宝玉读书,贾王氏对李纨母子两个却没什么感情,听说之后,只是点了点头,便撒开不管了,她在外面吃够了苦头,这会儿,就安心住在家里面,享受儿媳妇的服侍了,一边还要念叨着问薛宝钗什么时候才能给自己生个孙子。

薛宝钗心里面也很苦,贾宝玉固然上进了,在女色上却看得极淡,似乎大彻大悟了,之前是守孝,可是等到出了孝,他也鲜少与薛宝钗同房,贾宝玉不肯播种,薛宝钗这块地再好,又怎么样呢?这些话,又不能跟贾王氏说,说了,只怕贾王氏只当贾宝玉不喜欢薛宝钗,回头就给贾宝玉抬一个妾回来。

贾王氏和贾政回来后不久,贾琏戴着孝将贾赦那些不知道真假的遗物带了回来,贾赦尸骨已经找不到,因此,只好立个衣冠冢。贾琏只觉得疲惫和愤怒,要说起来,好多罪名其实是二房的,只是因为没有分家,贾赦又是袭爵的人,这才担了最主要的罪名,看着贾政夫妻两个都好端端地回来了,贾赦哪怕对他并不算慈爱,但那也是他的生父,贾琏看着好端端过日子的贾政夫妇,只觉得异常刺眼。

跟贾琏有同感的人也挺多,起码贾邢氏也是如此。因此,操办了贾赦的丧事之后,贾琏顾不上什么颜面之类的了,直接就开了口,大房二房从此分家!

原宁国府的人也同意了,贾蓉已经回来了,贾珍当初在流放的路上便去世了,没办法,他跟秦可卿这个身份很有问题的儿媳妇有些首尾的事情,知道的人其实不少,虽说不能明面上说,但是皇家对他自然是杀之而后快,因此,在流放的路上,贾珍便顺理成章地染上了重病,路上便死了。好在他还算有些怜子之心,临死前,悄悄将自己之前留下的后手交代给了贾蓉。

宁国府跟荣国府不同,人口少,开销也不算大,贾珍父子再花天酒地,也不可能真的将家当都败掉了。尤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