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裴公罪裴钧姜越第几章在一起 > 第15章 其罪十四 结党(第1页)

第15章 其罪十四 结党(第1页)

梅家的半饱炊漆金雕玉、巧笙妙琴,在京中早算赫赫有名,因长日应付官中宴饮、富户排场,偌大楼面儿中便有大小独室、雅间上百。此时由裴钧定下接迎晋王爷的这处虽不算作最宽阔的,却因拿掉了与邻间相隔的花绘墙板而与之两厢联为一室,陡增了不少侧长,当中四壁以金丝描了清丽海棠,叶间嵌了关外进来的彩琅作花色,衬着雕角窗棂中青红的绢画,叫满室素艳之感相得益彰。

室中有三张丈长的素面黄花梨夹头榫方桌以头接尾地拼好了,其两侧与不远外的南座儿里端端围坐着六部诸人与几位大理寺、鸿胪寺官员,甚有些脸生的朝臣夹在尾座或侧坐垂着脑袋,叫姜越一见之下都叫不出名字。

此刻对门而立的西洋自鸣钟恰打过一响,门两侧的玛瑙流苏灯上架着上好的白烛,裴钧发觉,立在门外的晋王爷一容惯带的浅笑早凝在了脸上,看向他的双眸已在身旁的烛火摇映下露出了些微的寒意来,而这寒意,显然是向着他这东道来的。

“……裴大人好兴致。”姜越一面看着他,一面悠悠抬指解下貂裘,递给了身后的梅林玉:“原来今日是裴大人的升迁宴,倒怪孤忘了。”

“非也非也,王爷实在抬举了。圣上赐福泽、朝廷表有功,何尝是区区小臣能料到的?”裴钧侧身抬手把他往里请,脸上的笑殷切又温和,让姜越直觉自己就是只黄鼠狼面前的鸡,“今日朝中诸位大人请得突然,还未提前知会王爷,叫王爷受惊了,望王爷恕罪海涵。王爷先请上座,容臣慢慢儿解释解释。”

眼见晋王爷终于被裴钧哄进了屋,门外的梅林玉捧着貂裘含笑告退,此时伸手一拉雅间门口牵铃的红线,不一会儿,便有鱼贯堂倌端了各色佳馔珍馐上得楼来,一一摆放在屋中长桌上。

裴钧跟随姜越走到北座独放的镂花屏背椅前,还绕到其后为他拉开椅子,抬头见姜越正狐疑看回他,就更殷勤地笑道:“王爷觉得这椅子硬了?那臣再令梅少加个坐垫儿来。”说着还真要去门外叫人。

“……”姜越连忙抬手扯住他袖子,艰难维持笑意道:“不必了,裴大人还是坐罢。”

裴钧自然连连谢恩,待姜越敛袍拂袖坐好了,这才毕恭毕敬落座在姜越右侧近前的第一张椅子上,而等他坐下后,在场所有官员才无声而默契地一一入席,叫这场恢诡谲怪的筵席总算开始。

好酒已成排摆上,裴钧当先自斟一杯端起来,起身向姜越冁然而笑,“臣先自罚一杯。骤然请来诸位大人陪席,让王爷受惊了。”说罢抬手仰头就喝完了手中酒,放下杯盏后又替姜越斟了一杯,再一边替自己满上一边说:“二要谢王爷赏光赴宴,臣不胜荣幸。”

姜越接过他递去的酒,温声回了一句:“裴大人客气,孤也合当敬祝裴大人高升。”说罢遥遥一敬,却垂首浅饮一口,就将酒盏搁下。

裴钧再度自干一杯回过礼,向姜越笑了笑,继而一容镇定地转向满座官员道:“今日请诸位来,请晋王爷来,所为者,一是大家同袍情厚却久未联络、该当一宴,其二,自然也为近日朝中新政之策。今日有王爷在场,裴某便也不怕向诸位表一句大实话了——实则,裴某于新政之事,依旧是打从心底绝然反对的,可朝中圣意难违、恩师在顶,裴某又不得不共诸位一道表票以自保,实在愧于天地,愧于我朝百姓,故对晋王爷敢于持票不表之丹心赤忱,心中是十分佩服的。”

姜越缓缓扭头看向裴钧,听到这儿连眉头都挑起来:“……裴大人过誉了。”

“嗐,是王爷您谦虚了!”裴钧慌慌抱拳,引下座一干官员都向晋王敬了一轮酒,又继续道:“王爷您别看咱几个都表票,但咱们可是和您一样儿的,咱们都不同意薛太傅那些个政见——是吧诸位?”

户部方明珏赶紧带头:“是是是!”说着又撞了一把周身几个年轻的官员和闫玉亮,终至一传十般叫一室都应和起来:“裴大人说得对,说得对。”

裴钧这才低声向晋王柔声解释:“……可王爷啊,咱们是朝班之内的人,个个都有本分,个个都有一大家子待养,同外边儿闲云野鹤也不能一样,没法子躲在深山里骂朝廷,不同意又待怎样呢?难不成要罢了官一家子喝西北风么?天家赏粮食是为皇上分忧,而官为民父,又待为百姓做事儿,这两边儿是伺候了公婆亏待了孩子,给足了孩子又愧对了公婆,实在无法,故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何策?”姜越此时已好整以暇靠在了椅柄上,轻轻抚平了玄袍袖上的一道褶,处变不惊地等着裴钧的狐狸尾巴露出来。

于是裴钧也不再打官腔了,稍思一二,便肃容诚意道:“回王爷,既然于新政一事上,皇上一意孤行,内阁不可向迩,咱们为臣子的不足以让此策转圜,那么便只能表票以求主导其中,待日后再寻机力挽狂澜。可是,随同此策的还有内阁蔡太师一党,早与朝中张大人一流合为一派了,如此,仅凭我等小臣之营,定是绝难应付的。臣今日不揣冒昧请王爷前来,一是感念谢过王爷慷慨赠礼、为臣开眼,二也是想向王爷再求个恩典。”

姜越听言微微勾起唇角来,笑睨他道:“你想要孤帮你。”

“王爷妙思。”裴钧惭愧般垂了头,在周遭陆续开始拾筷进膳的交接之声中再度为他斟上一杯酒,悠然问道:“晋王爷以为,薛太傅与张大人的新政,所为是何?”

递到姜越手中的酒盏轻轻一晃,叫杯中色泽绯红的酒水微微动荡起来,溢出一丝清甜的红梅香。

姜越垂眼看着杯中,笑了笑,轻轻开口道:“自是为财。”

此时所在的元光八年,正是朝廷与赫哲战事结束的大半年后。战事的损耗与持久,在年初又恰赶上了南隅一地频发的天灾,赈灾抚民与添补军用亏空便极大程度地暴露了朝廷经年无补的积贫积弱,而姜氏王朝内骨的颓丧,又掩盖在裴钧带着巨额战利返朝后举国同庆的喜悦表象下,一时好似蒙蔽了世人原就不清的眼睛,叫他们看不见这万丈高楼下蚁噬的腐木,还大有人以为朝廷更可出兵四方扩宽疆域,却未知九府国库早已独木难支、捉襟见肘。

可敏锐的人自然也有,一如当朝薛太傅。战事完结后的第二月,薛太傅便从内阁收到的各方票据中看出了王朝盛中转衰的气象,于是在阁中据理商议后,就匆匆于朝会上提出了对财政的担忧。

然而朝中替君分忧者里,除却他这样兢兢业业操劳实事的,自然也有辛辛苦苦粉饰太平的。很快就有人站出来道:赫哲战败议和后也有每年三十五万两银子与货物贡上,那难道不是添补财政吗?薛太傅此言将裴大人功劳置于何地?

此言无疑是想引裴党记恨清流,又想让晋王一脉重忆被裴钧冒功之耻,可薛太傅却未接这勾心斗角的阴招,只提声怒斥道:“三十五万两,你以为就够了吗?我朝万千官员还养不养?海事兵防还造不造?南北官道还修补修?便是眼下拿来往天下一撒,西南万民共争、军中众口同张,哪怕不算那河堤重建、百废待兴,三十五万两亦是杯水车薪也!况赫哲一地蛮不开化,如今竟已揭旗反了一次,就不可不料其不堪贡银重压再反一次——若要盼着从养不熟的虎狼口中找来颐养天下的粮食,那我朝百官未免也太过宽心了!”

言之凿凿切切,没有一点假意,一时叫那些还意欲挑事者都一时没了言语——毕竟若是朝廷都不在了,诸官各部勾心斗角又往何处去斗呢?岂不笑话么?

这样的境状下,不仅是清流一党,就连裴钧都意识到了改弦更张之必要,可还不待他裴党帮姜湛仔细议出个好歹来,次月的一次早朝上,占取先机的薛太傅却已让文华殿大学士张岭作了谏臣,与他一道提出了一套早有所备的改弦之策,此策一经提出,便经由蔡氏一党大力支持。

薛太傅出身户部,打的多是一文钱掰成两半儿花的主意,就有延缓工期、澄清吏治等节流之策,而博陵张家世代为法,乃本朝第一法学世家,本朝现行法度就是他们主导修纂,因此张岭协同薛太傅提出新政时,便阐明:“天下之弊溯其原本,在于法之弊。”所以在新政谏言中,张岭大部分的政见都关乎厉行法治,要民知法,官守法,故而需严明官员升降、限制恩荫滥进,甚至要加强考核、敢于废黜,一条条读来肃穆板正,几乎可称为冷酷。

而张岭还更无畏上疏道:“诸地长官、按察使肩负重任,更不可姑息养奸,若翻阅班簿,发现不称、不法者,便需一笔勾去,绝不留情。”

那日下朝后裴钧曾站在御阶下问张岭道:“师父只道一笔勾去便是,可那一笔勾下后却是一家人哭、一族人愤,这难道就不会乱?乱起来师父又管不管呢?”

可张岭却说:“一家人哭,总比天下人一起哭好。”

裴钧笑道:“师父的打算学生未尝不知。师父此策如若奉行,二十年中,朝廷上下换去各地任上的不过是些为法是尊的书呆子,可这样的人能有什么决断和长进?不知权者又如何用权?到那时,不过是您的法学有了更多门徒、张家新策得以万年永芳,可于天下、于皇权,真就是个好吗?”

其时百官外行的嘈杂人声中,张岭听言,一张冷脸愈加铁青,转头向他冰冷怒斥道:“裴子羽,我再同你说最后一次——为官、为政,不是弄权!”

裴钧笑得更深了:“师父此策若是下行,最后地方上的所有未决之策又要放还给朝中京官掂量,而就连朝中京官的任用与否、升降与否,到时也要交由上位判处,而朝中上位者何人呢……皇权之下,不就是内阁吗?师父所为的,不过是用法学滋养内阁壮大,表面看是治国以法,实际却是拿法度凌驾皇权,将更多权势拿捏在了内阁手里,这手段是何其清净,何其高明?如若师父这都不算弄权,那天底下就没有敢说弄权的人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