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造化大宋(穿越)——捂脸大笑 > 第113章(第1页)

第113章(第1页)

第113章

“刘老丈,听闻国债就要出了,到底是买还是不买啊?”茶馆里,有个汉子问身边老者。

前几天,《日新报》开始频繁提及国债将出的消息,还转载了《京报》的告示。虽然时间还没定下,但是购买的方法和厘金多少,都已公之于众。对于这些喜欢在茶馆里听报的人而言,可是件大事。难免要寻些相熟的人,问上一问。

“买啊!为何不买?那不需质田的,一年都有六厘的息钱呢!”那老者立刻一拍桌,高声说道,“若是买个十贯的,一年就能得六百文啊,不比搁在家里划算?”

六百文说多不多,说少也不是很少。东京城里的寻常人家,一月辛苦劳作,除了吃用外,能省下的也不过这个数字了。若是家中有钱的,放在哪里不是放着?这等闲钱,还是借给朝廷,吃些利息更划算啊。

对桌有个员外打扮的男子,闻言连连摇头:“在下总觉得这国债不妥啊。堂堂天子,何必跟百姓借钱?当真是荒唐!”

这话立刻引来了不少人反驳。

“怎能说荒唐呢?这是为了边郡修城啊,还不是为了秦凤路安稳?”

“河湟都被人占了,还不修城?你是不想光复汉唐故地了?”

“咱们大宋,就是缺苏老令公那般的人物啊!边郡定要看重才行!”

面对众人呵斥,那员外有些慌神,却仍旧咬死了不放:“连这点修城的钱都没有,晚些修不就成了?若总是借钱,国库早晚要出入不敷!”

他也是听家中账房读过《明德报》的。这国库跟人借了钱,不就欠债了?若是还不起,简直要天下大乱的。哪能不当回事?

那老者哼了一声:“国库空虚,是因地震大水。官家不增赋税,赈济灾民,才无钱可用。况且修城守边,是能拖的吗?你家房子坏了,不赶紧借钱修缮,难不成也等到来年再说?”

他说的话朴质,引得一众听客都连连点头。那员外顿时语塞,他只听过《明德报》的说法,又不会背,哪能辩得过对方?

又有人问道:“那质田的国债呢?还能买吗?”

报上说,国债分两种。一种没有质本,十贯一劵,钱息六厘,为期一年。另一种有质本,十五贯一券,钱息五厘,为期两年。前者到期只能取息钱,后者到期,可以用券换秦凤路的一顷荒地。那可是一顷地啊!谁不心动?

听到这话,刚刚气焰低了些的员外,赶忙开口:“那可是边地!周遭不是羌人就是贼匪,就算买了地,也未必能种啊!”

秦凤路北有西夏,南有吐蕃,周遭又有羌人群居,只想想就让人心惊。听到这话,茶馆里顿时一阵嗡嗡,有不少人都摇起了头。

那老者倒是不慌不慌,捋了捋须:“话虽如此,也可以不要地嘛。十五贯借给官家两年,就能得一贯半的息钱呢,还是颇划算的……”

那员外嗤笑一声:“寻个行人放贷,何止五厘息钱?”

谁料他话一出口,立时惹怒了众人。有人骂道:“你们这些放贷的,最是可恶!报上都说了,那些放高利贷的贼子,一年就要取几十倍的利息。这不是趁人病,要人命吗?到时候抢人田地,夺人妻女,简直该遭天谴!”

茶馆里喝茶的,就算身家不差,也罕少有能够放贷的人。往日不知也就算了,在报上看过几篇高利贷的案子后,听到这话,哪个还能忍住?

“就是!老子有钱也不拿去放贷!还不如借给官家修城。官家这是为国为民,还给咱们息钱,哪有不借的道理?!”

“说的在理!”

“不就是十贯十五贯吗?俺家里也有余钱哩!”

被人骂的抬不起头,那员外哪敢多留,掩面逃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