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征战历程 > 第73部分(第1页)

第73部分(第1页)

?0公里,形势十分危急。张仁初和政委刘西元临危不惧,再三研究部署后,对六八六团作了紧急动员。张仁初坚定地说:“我们是久经考验地部队,两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我们一定要守住阵地,坚持到天黑,打到一人一枪,也要保卫师部,保卫地方党组织的安全!”刘西元政委接着说:“六八六团是主力部队,不是第一次和鬼子打交道了,平型关咱们打过歼灭战,义阳镇阻击,我们一个连掩护过友军撤退!同志们,共产党员们!挺起胸膛来,打垮敌人的包围。”随后,按陈光师长部署一营抢占最高点………陆房西侧的肥猪山,特务连、侦察连占领牙山、磨盘岭。撤回到陆房的二营抢占南边的鸠山、横山。敌人越来越近了,日军在炮火掩护下发动了全面进攻,并集中兵力进攻肥猪山。战斗爆发以后,张仁初带着警卫班跑到一营阵地肥猪山直接指挥。敌人的炮弹射向肥猪山,山上弹片横飞、碎石滚滚、硝烟弥漫。一营战士个个沉着勇敢,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寇,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阵地前日军尸体横躺竖卧。直到黄昏,六八六团共击退了日寇九次冲锋,我军阵地岿然不动。坚守牙山、鸠山、横山和凤凰山的我军将士也将敌人的进攻一次次击退。11日夜,敌人在各道路关口燃起篝火,不时打炮射击,防我突围。师部决定连夜突围。六八六团的官兵用布条和草团包住锅碗瓢勺,骑兵用布裹住马蹄防止发出声响,战士胳膊上扎着白毛巾作为联络记号。是夜22点,张仁初指挥六八六团在夜幕下掩护师部和地方党政机关沿牙山庄,刘皮庄之间的山沟向西南疾进,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越过了封锁线。

12日东方露出鱼肚白色,我军已在距陆房六七十里路的无盐村安然宿营了。天大亮时,日军向肥猪山和陆房村猛烈炮击,等日军冲进村里后发现空空荡荡,惊呼:“八路的天上飞去了?!”后来,六八六团回来时,老乡说:“那天我们都急哭了,眼看你们被困在坛子里,鬼子就要按坛口了,你们却长了翅膀飞走了,真不愧是共产党的队伍!”陆房突围的胜利,保卫了一一五师领导机关和地方党委的安全,并使国民党实际上承认了一一五师入鲁的合法地位,对我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鲁南讨顽 喜获良驹

1939年8月,六八六团奉命向鲁南地区转移,于9月初抵达抱犊崮山区,与相继到达的一一五师师部,师直、冀鲁边七团、津浦支队、苏鲁豫支队等部会合,创建了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使当地抗日民主政权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一五师到达鲁南后,加强军政建设,整编地方武装。1940年初,六八六团与参加八路军的国民党暂编第六师第二旅董尧卿旅长率领的部队合编为一一五师鲁南支队,张仁初任支队长兼六八六团团长,董尧卿任副支队长。张仁初率六八六团在当地军民的配合下,向盘踞在冯卯、山亭、文王峪等地的顽军发起一连串进攻,拔除了一些日伪据点。开辟了临(沂)费(县)峄(县)滕(县)边区。鲁南各县纷纷成立抗日民主政府,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围歼顽匪王学礼的战斗,就是鲁南抗日根据地军民协作的范例。

1939年12月28日,国民党费县县长李长胜等人寻机枪杀我抗日自卫团干部、战士,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官里庄惨案。广大抗日群众义愤填膺。根据罗荣桓政委的指示,1940年初地方党政组织成立前线委员会准备讨伐李长胜。而国民党山东临沂保安司令部暂编第九旅旅长王学礼带领三个营,进入我根据地腹地车辋以南,企图夹击抗日自卫团。接到这一可靠情报,地方党政领导当机立断决定先打王学礼。张仁初率领部队于次日拂晓前进入指定地点。第二天早上,王学礼果然带着队伍进入我伏击圈。张仁初一声令下,四面八方响起激烈的枪声和冲杀声,打的敌人乱作一团。王学礼的三个营几乎全军覆没。鲁南军民缴获了机枪四挺,步枪数百支,匪首王学礼的坐骥“花斑豹”也成了我军的战利品。几天以后,部队又包围了李长胜驻地崮口,持久围困使其坚持不住而在一个夜晚狼狈逃走,崮口被我军民解放,讨李战役取得了胜利。

战后,征得罗政委同意,地方党政领导特将缴获的“花斑豹”配发给张仁初,作为对他指挥果断,作战有功的奖赏。张仁初骑上这匹宝马良驹真是如虎添翼。“花斑豹”载着这位勇猛的战将驰骋在山东抗日战场,屡建奇功。那是在190年鲁南天宝山根据地反“扫荡”时,一个日军头目驾着汽车突围逃跑,时任鲁南支队支队长兼六八六团团长的张仁初飞身上马冲了上去,“花斑豹”四蹄腾空,如离弦之箭,紧追不舍。敌人向他开火,他伏在马上,手握两把匣枪,左右开弓,车上的几个鬼子全被击毙。他看着紧追而来的警卫员和骑兵班,一手勒着“花斑豹”,一手用力拍着汽车顶蓬笑着说:“哈哈,日本小娃娃,走山路看你快还是我快,看到底谁厉害!”张仁初格外爱护这匹马,五年以后马老了,张仁初虽然不骑它了,但仍让马夫好好喂养,舍不得杀掉。又过了两年,这匹曾经驰骋沙场的战马终因年老体衰,几天不吃不喝病死了。张仁初知道后很难过,吩咐部下将他好好掩埋。

三打白彦 声威大振

1940年春天,为巩固抱犊崮根据地,一一五师决定攻打白彦,挺进天宝山,打通与鲁中的联系。

费西重镇白彦,位于抱犊崮与天宝山之间,是鲁南通往沂蒙山区的必经之路。当地地主民团勾结日伪,断绝交通,阻挡我军北上。1940年2月14日,六八六团、特务团等向白彦反动武装发起进攻,激战两昼夜,摧毁白彦及周围据点,切断费滕公路,歼敌1000多人。开仓济民,建立了白彦抗日民主政府。

3月7日,日军100余人向白彦进攻,被我特务团击退。12日,日军调集700多人分三路向白彦进攻,张仁初指挥六八六团与特务团、苏鲁支队一起奋力抗击,日军损失惨重。下午,我军主动撤离百彦。是日夜,六八六团趁敌立足未稳,以小分队化装进入百彦,里应外合,一举攻入镇内,张仁初率部与日军白刃格斗,歼敌200余人。13日拂晓,日军仓惶逃跑,张仁初率部与特务团急追又歼敌一部。

3月19日,日伪军出动3000多人向我进攻,于21日再次占领白彦。当日晚,张仁初指挥六八六团与特务团,苏鲁支队一大队在夜幕掩护下从西北,东南方再次攻入白彦,与敌展开激烈巷战、白刃战,敌节节败退,至22日晨,日军被我击退,残敌卑鄙地借施放毒气方才逃脱。

三打白彦,共歼日军800余人,伪军千余人,缴枪数百支,解放了费西广大地区,使鲁南和鲁中、鲁中南根据地连接起来了。

抗日力量的发展,使日寇坐卧不安,急于寻找我主力决战,摧毁抗日根据地。自1940年4月14日起,日军纠集了独立混成第六、第十旅团的部队及伪军共8000余人,多路出动,由外向内,步步为营,向我抱犊崮山区扫荡。张仁初遵照一一五师首长的指挥意图,率六八六团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与其他部队一起转至外线,内外结合作战,粉碎了敌人历时20天的“扫荡”,共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

5月中旬,张仁初率六八六团给配合日军“扫荡”的伪第三十六师刘桂棠部以重创。1940年5月4日,一一五师决定将六八六团、六支队第七团合编为鲁南支队,张仁初任支队长兼六八六团团长;刘西元任政委兼六八六团团政委。六八六团下辖六八六团、第七团。

1940年5月24日,一一五师向费北天宝山区开进。天宝山封建武装头目廉德三在我感召下接受改编。不久又率部叛变,残害我抗日干部和群众。9月,六八六团与特务团、苏鲁支队等部将廉部反动武装全歼,天宝山获得解放,打通了鲁南与鲁中根据地的联系。

1940年10月,根据八路军第四期整军训令,鲁南支队与独立支队第一团、苏鲁支队合编为第一一五师教导第二旅,张仁初担任副旅长,旅长曾国华,政委符竹庭。

10月下旬,正当鲁南抗日运动日益深入,根据地建设不断发展的时候,日本侵略军纠集了近千人,从临沂出动,对郯城的重坊一带进行疯狂扫荡。我党政机关被迫转移,群众也在我部队掩护下向安全地带转移。驻守在重坊的教导二旅指战员目睹此情,对侵略者展开奋勇回击,著名的重坊战斗打响了。

战斗进行的是十分激烈,日寇动用了坦克和装甲车,在密集炮火的掩护下,一次又一次地冲锋。在敌人的疯狂炮击下,我军不少指战员倒下了。担任指挥战斗的教二旅副旅长张仁初见此情景怒火万丈,他高声呼喊着:“同志们,是共产党员的跟我来!坚决和鬼子血战到底,冲啊!”接着,他跨上战马“花斑豹”,像利箭一般带头冲进了弹雨火海之中。张旅长“马踏坦克”的奇勇,成为无声的命令,鼓舞着战士们奋力冲杀,打得鬼子人仰马翻,取得了毙敌300多名的胜利战果。日寇狼狈溃退,敌人“奔袭合击”的阴谋破产了。重坊战斗的胜利,人民群众欢欣鼓舞,八路军在临郯一带的声威大振!

战地姻缘 罗帅主婚

1940年10月,张仁初已经30岁了。还是孑然一身,罗荣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对张仁初可说是严厉有余,关爱有加。

张仁初认识罗政委是在红军长征到陕北的时候。当时他已由红四方面军的团长编入红一军团二师四团任二营营长。由于红四方面军的领导张国焘犯了分裂中央的严重错误,在和一军团第四团合并以后,张仁初觉得脸上无光,有点抬不起头。这时,罗荣桓同志找他谈话,安慰他说:“张国焘犯错误,是他政治上的错误,四方面军的广大指战员都是革命的好同志。你放心工作,大胆负责,谁不服从领导,你找我来。”一席话给了张仁初莫大的鼓舞和帮助。抗日战争开始,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收了蒋介石的限制,只编了三个师,许多干部都降级使用,师长当旅长,团长当营长,营长当连长。罗荣桓同志当过军团政治部主任,降为一一五师的政治部主任。1938年4月张仁初由营长提升为副团长。他心里不安,跑去找罗荣桓,说道:“罗主任,我干不了哇!下面三个营长原来都是团长,我反而升副团长,怎么领导得了?”罗荣桓同志回答道:“组织上决定你当副团长,就是看你领导得了,你放手干吧!该管就大胆管,不要束手束脚有顾虑。不过要注意:凡事依靠组织,依靠群众,多和大家商量,不要个人说了算。特别要记住,不要乱发脾气,动不动骂娘!”

罗荣桓的谆谆教诲成为张仁初战胜困难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张仁初非常尊敬和爱戴罗荣桓同志,罗政委也最了解张仁初,他为张仁初的进步和成绩高兴,一发现他有点毛病也会毫不留情,这体现了老一代革命家的博大胸怀。这次,罗政委对张仁初的个人生活问题关心备至,特地找了鲁南区党委书记赵镈商量,帮助张副旅长找个对象。张仁初英勇善战,屡打胜仗的故事在鲁南抗日军民中已传为美谈,从地方女同志中找个对象并不困难。但因张仁初连年征战,无暇顾及,况且抗日战争正处在非常艰苦的时期,从没提及此事。罗政委的关心使张仁初非常感动,经过赵书记及夫人李琰(时任鲁南区党委妇女委员会主任)的热心帮助,1940年12月,张仁初与在鲁南区党委妇女委员会负责宣传工作的刘浩同志结婚。刘浩,原名刘瑞徵,山东沂水人,生于1916年5月,在济南读高中一年级时因家境贫寒而辍学,后在沂水瑞麟小学教书。思想进步,经常在课堂上宣传革命道理,曾勇敢地掩护我省党的领导人之一——邵德浮同志,在邵老被捕以后,转移并销毁党的秘密材料,使敌人未能取得证据,为保护党的组织作出了贡献。事后邵老等人在回忆录中还特地指出“刘浩立了大功”。刘浩1938年5月参加八路军二支队,同年7月入党。曾任中共山东分局岸堤干校宣传科长,山东鲁南区党委临郯费沂四县工作团副团长,一一五师教导第二旅宣教干事,鲁中军区司令部协理员,二十六军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军后方留守处办公室主任,青岛市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等职。1989年7月病故于济南。

当时八路军及地方党组织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很少,女同志中更上是凤毛麟角。刘浩工作积极,朝气蓬勃,只见她穿一身可体的灰布军装,腰间束着黄皮带,匀称的身材,留着齐耳短发,脸色白里透红,明亮的双眼不时闪动着热情聪慧的目光,真是才貌双全,飒爽英姿。刘浩的上级和同级干部中,不少男同志倾慕她,但她觉得自己正值青春年华,好学上进,不想过早谈婚论嫁。当李琰同志给她介绍张仁初时,她开始也不同意。李琰说:“张副旅长是红军老大哥,参加过长征,是打腊子口的英雄,是咱们学习的榜样,这样的人不找,要找什么样的呢!”又说:“这也是组织和领导的意见。”刘浩仍然想不通。数天后,刘浩参加一个抗战形势报告会,只见主席台上一个军人正在作报告,洪亮的南方口音,风趣幽默的谈吐,加上形象的手势和动作,使大家听的聚精会神,还不时引发出会心的笑声。刘浩入神的听着,不由的赞叹:“这个首长报告太生动了,他是谁呀?”“他就是张仁初副旅长,有名的战斗英雄。作战勇猛顽强,敌人听见都吓破胆,外号“张疯子”,你还不知道嘛!”邻座的同志迫不及待地一口气告诉她。刘浩“哦”了一声,眼前一亮,脸上现出微微红晕。

第二天晚饭后,李琰约刘浩散步,迎面走来一位军人,“李大姐,吃过晚饭罗?”又是那洪亮的南方口音。“我来介绍一下,”李琰对张仁初说:“张副旅长,这是刘浩同志。”又对刘浩说:“这就是张仁初副旅长。”面前的张仁初中等偏高身材,穿一身草绿色军装,随已褪色却是干干净净,打着整齐的绑腿,面貌清秀,目光深邃,俨然一名标准的军人,略高的颧骨带着南方人的特征。刘浩很难把眼前这位清秀干练甚至有点文静的人与在战场上敢打敢拼的“张疯子”联系起来。“来到家门口了,走,到我那里坐一哈。”张仁初的话打断了刘浩的思路。他两人走进了一间不大的砖房。“这就是我的办公室兼宿舍。”张仁初说着端来两杯开水。“请喝杯水,休息一下。”他们环顾四周,顿感耳目一新,东西不多,却非常整齐、干净,正面墙上挂着大幅军用地图,一张铺板上,草绿色棉被叠的方方正正,刚从腰间解下的驳壳枪挂在床头,长条桌上放着一部手摇军用电话机。刘浩心里对张仁初的敬慕之情油然而生。1940年12月,张仁初与刘浩结婚,罗荣桓政委、赵镈和李琰夫妇都来参加婚礼。在简单的酒席宴上,罗政委举杯祝贺说:“这一杯,祝你们夫妻团结一心,白头偕老,革命到底。”大家喝完酒,罗政委单独给新娘子斟酒,举起酒杯,风趣地笑着说:“新娘子,以前我是张副旅长的文化教员,从今天起,我辞职喽。往后你就是他的老师了。给你一个任务,在一年之内,你包教他能读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