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金融风暴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程联系在一起,如果工程有个什么闪失,对于国王的声誉来说也是很大的损失。向公众担保这些名字的明智举动现在已经创造出一些积极的效果了。

因而他们申请召集更多的工程师为国家效力,包括著名的卡尔·盖亚(Carl…Gheya);要求蒸汽机的进口免税,还再次要求批准将铁路延伸到普利斯堡(Pressburg)的申请,这些都有助于巩固整个方案。随后所罗门对反对派们做了迎头痛击,他们此时还身处管理层中,所罗门明确告知他们,要么停止他们的反对,要么走人。

障碍终于被消除

1836年10月19日,所罗门召开了第三次会员大会,要求会员们对铁路工程是否应该立刻开工,以及是否让公司破产的问题做出决议,如果真的让公司破产,罗斯柴尔德男爵可以通过转让这家公司轻松收回自己的投入,然后自己掏腰包付清所有最近的费用,大概是五万七千弗洛林。投票结果是罗斯柴尔德大获全胜;在八十三位投票者中有七十六位支持修建整条铁路。管理层中的反对派——包括西纳、艾斯克勒斯和佩雷拉——放弃了投票。投票的另一个结果就是,西纳和艾斯克勒斯被清除出了管理层。工程开工道路上的障碍终于被清除干净,但是西纳手中的两家银行和罗斯柴尔德结怨更深了。

米特洛斯基伯爵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整个工程。当诺德巴赫委员会要求最好的测量员弗朗西斯科尼(Francesconi)参加时,巴尔达奇男爵(Baldacci)认为“有一千个理由否决这个要求”,他觉得这个工程已经被允许享有陛下的名字,不应该得寸进尺,再要求更多了。

米特洛斯基伯爵激动地给他去信:“陛下已经对诺德巴赫工程表示了支持,并赋予其代表陛下名义的特权,你应该向工程提供配得上陛下名誉的一切帮助。

“诺德巴赫工程是奥地利国内第一条大型采用蒸汽机车的铁路,它的成功对其他同类铁路的建设有着决定性作用,唯有如此,建设其他铁路的请求才能被批准。”

此次诺德巴赫事件清楚地显示了在这个国家中,近些年一直遭受谴责的高层阶级远比大众更富有进取心和远见。如果听从大众的舆论,那么这样一个在欧洲大陆历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铁路工程永远也不会结出果实。

当诺德巴赫工程稳步发展时,西纳男爵开始向南部修建通向格洛格里茨(Gologgnitz)的铁路,以及从多瑙河右岸通向拉波(Raab)的铁路,他的这一举动彻底打消了罗斯柴尔德掌握南部铁路的念头。然而,诺德巴赫的修建完全在经济上击败了它们。维也纳到布鲁恩路段在1839年开放,外出的旅行过程充满了快乐和成功。在返回的路上出现了一次碰撞,这也是奥地利第一次铁路事故。

官方也开始逐渐变得更加温和。首先,起初要想买一张火车票,必须事先得到公安部门的批准或乘客证,这些都不得不在德国瓦格拉姆(Wagram)这个临时的铁路终点站签准,返回时还要交还给警察部门。布鲁恩段开放之后,这些限制都被废除了。

修建铁路的花销大大超出了之前的预算。佩雷拉说对了,铁路修建到莱普尼克,长约四十二英里,才达到总长度的三分之二,就比预先设想的一千四百万基尔德预算超出了两百四十万,罗斯柴尔德家族继续一掷千金才让整个工程得以继续。到了五十英里时,所罗门·罗斯柴尔德再次向政府请求财政援助,不过一无所获,以目前情况看来,十年以内铁路工程都无法完成。然而政府同意可以延期竣工,最终直到1858年整条铁路才全部完成。

利润滚滚而来

度过修建铁路的艰难岁月之后,利润很快滚滚而来。1842年还低于票面价值的铁路股票,1843年涨到了103,1844年到了129,1845年居然翻到了228。很明显在这些年间投入进这些工程的大量资本,最终会创造出无穷无尽的财富,那些铁路经过的地区也会跟着沾光。

当所罗门把自己的名字同欧洲大陆第一条大型蒸汽铁路联在一起时,他的兄弟詹姆斯在巴黎也没有闲着。那里的公众舆论也在大肆反对修建铁路,一些“专家”撰文宣称:“火车头的火会烧毁森林和庄稼。火车的噪音会搅得附近的人家不得安宁,把周围的牲畜变疯。”

然而也有一些进步和具有远见的工程师热情拥护在法国修建一条客运铁路的方案,直到1835年法国还没有这样的铁路。其中的代表人物是艾米里·佩雷热(Emile Pereire),原籍葡萄牙,因为家乡对犹太人的迫害不得不来到法国。他住在法国哲学家和第一位社会主义者圣西门(Saint Simon)建立的学校中,开始和他的兄弟伊萨克(Isaac)合作当记者。佩雷热的一篇文章引起了詹姆斯的注意。佩雷热热情地宣称应该在巴黎到圣杰曼(Saint…Germain)之间修建一条铁路,詹姆斯在所罗门和内森的一再劝说下已经开始考虑建设铁路的方案,佩雷热的文章正中詹姆斯的下怀,詹姆斯立刻向他的教友表示自己资助这样一个项目。通过在别处的活动,佩雷热的主意已经得到了支持,詹姆斯转而和当地政府谈判关于修建铁路的问题。然而官方却严肃地拒绝了这个方案。

他们评论道:“我们给巴黎人造了这么个玩具,但是它却不能运载一名乘客或者一个包裹。”就连法国著名的医生和天文学家多米尼克·弗兰西斯·阿朗格(Dominic Francis Arago)也致信议会,宣称奥地利曾发生过乘客在火车通过隧道时窒息而死的事件。

然而这件“玩具”最终得到了批准,1837年8月26日巴黎到圣杰曼的铁路开通,并且很快获得了成功,这也使得1835年拒绝修建铁路的议院看起来十分愚蠢。这下在巴黎罗斯柴尔德家族也在铁路业中独占鳌头。不过他们倒也不是没有对手。这条正在计划中的铁路是从巴黎到凡尔赛,罗斯柴尔德和福德(Fould)同时想到了修建这条铁路的主意。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忠实仆人艾米里·佩雷热,在塞纳河右岸建造了这条铁路,1836年开工,1839年竣工;福德则出资修建了塞纳河左岸的铁路。这两家铁路公司变成了竞争对手,而且这种对抗扩展到其他领域,两家公司都倾尽全力来赢得这场战争。

最终詹姆斯成功得到了在法国北部修建并且经营铁路的许可,在整个40年代,这个庞大工程都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巨大经济负担。1845年7月21日,法国北部铁路的通车终于成为可能。

30年代中期内森敏锐地接手比利时的铁路工程。比利时那位具有远见的皇帝莱昂伯德在登基时就对铁路很感兴趣。在和乔治·斯蒂文森的合作下,他计划建立一个以布鲁塞尔为中心的铁路系统;比利时的议会也比法国议会明智许多,早在1834年就通过了这项提案。启动这个工程一开始就让比利时掏出了一亿五千万法郎。其中的一大部分是通过罗斯柴尔德家族筹集到的,在1836年、1837年和1840年,小国比利时已经在全欧的铁路建设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一点可以用下面这个事实证明,在同比例的国土面积下,比利时拥有全欧洲最多的铁路英里数。

在罗斯柴尔德家族运营的第一批铁路成功之后,效仿者如雨后春笋,不计其数。我们应该看到之后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如何把曾经失去的掌握奥地利南部铁路的机会抓回手里的。

正如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英国运营第一批铁路工程的态度证明的那样,罗斯柴尔德家族并不是出于先知似的预见或者对进步事业的热爱投身到欧洲大陆的铁路冒险中的;他们在英国的初步成功证明了大量可观的利润总会在其他地方合理地得到实现。然而,尽管在这起事件中罗斯柴尔德家族像往常一样是受商业上的利润引导,但他们毫无疑问是欧洲大陆最勇敢最具有革新精神的先驱者,这一点也许比我们时代的其他文化事业更有意义,而且在启蒙广大人民的事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皇位之争

经历了七月革命剧烈风潮的涤荡之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富仍然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而且企业的规模和信誉都有了稳固的发展。他们不停地在为积累下的巨大财富寻找值得投资的地方。当他那几个在法国和奥地利的兄弟都忙于承揽政府的铁路项目时,内森正在四处拓展他的贷款业务——并且谨慎地与英国的对外政策保持一致。在各个需要经济支持的国家里,西班牙是问题比较突出的一个,并且当时它还陷入了极其复杂的政治漩涡之中。

1823年时,处于波旁王朝统治下的法国还曾干预西班牙的事务,帮助在革命中失势的费迪南德七世(King Ferdinand Ⅶ)恢复对西班牙的绝对控制。然而,随后两国的关系就彻底改变、今非昔比了。七月革命后,查理七世(Charles ⅹ)被流放,路易斯·菲利普被拥立为法国国王。从那以后,费迪南德七世就非常沮丧地发现自己再也得不到法国的支持了。然而,对西班牙而言,更要命的是内忧而非外患;国王去世后,皇室对继承权的问题产生了分歧,引起了长期的内讧。

费迪南德七世的前三个妻子都没有给他带来一男半女;第四个妻子是玛利亚·克里斯蒂娜(Marie Christine),这个来自那不勒斯的美丽女子给他生了两个女儿。然而,在西班牙,女性向来都没有继承权,于是这样一来,费迪南德七世的弟弟卡洛斯(Don Carlos)——这个像梅特涅(Metternich)一样顽固的保守派——便成了王位合法的继承人。

皇后劝服国王颁布了一项法案,规定公主也有权继承皇位,使得她自己的女儿能够名正言顺地登基。然而,卡洛斯却不买这个账,于是一场漫长而激烈的皇位之争就此拉开了序幕。卡洛斯是旧体制的拥护者;于是自从1833年9月国王去世后,皇后便开始向改革派寻求支持。渐渐地,整个欧洲都卷入了这场争斗之中。

历来以自由开放著称的西欧各国在这件事上保持了一贯的开明政策,都站到了皇后的一边。支持皇后的这一派被称为克里斯蒂娜派。他们的态度比较含蓄,基本上不直接干预。而相对保守的东欧国家——尤其是在梅特涅掌控下的奥地利——则毅然决然地选择支持卡洛斯。1835年初,局势看起来对克里斯蒂娜皇后略为不利。卡洛斯派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展,1月份时还策划发动了一场革命。革命还波及到了邻近的各国。在奥地利,公众对政府在西班牙的政策非常不满,民愤不断高涨,以致于4月11日弗朗西斯(Emperor of Francis)国王去世时,宫廷里都无暇进行哀悼;并且,政府走马观花似的倒台、重组,纷争一直都没有平息过。

两派都需要大量的军力和资金作为后盾。至于资金,许多强国都慷慨解囊,但是这些钱由于使用不善、过度挥霍,大部分都被白白浪费了。为了筹集经费,到1823年,西班牙政府就已经发行了近30亿里亚尔(real;旧时西班牙的货币单位)的债券。然而,仅靠官方资源实在难以维系巨额的开支,最后不得不请私人银行给予援助。同时,双方都竭力阻挠银行向自己敌对的党派提供贷款。

两派都向罗斯柴尔德家族请求援助,这使罗斯柴尔德家族左右为难,因为他们的商业活动涉及到东欧和西欧的各个国家,他们麾下的银行遍布两个阵营——哪一方也不能冒犯啊。我们都知道,罗斯柴尔德几兄弟虽然分别驻守在欧洲几大相隔遥远的城市,但是,一旦有什么重要的消息,其中一个就会通知其他的几个,所以在任何事上他们总是能够协调一致。这一传统使得他们在信息获取方面能处于领先地位,这也是其家族崛起的秘诀之一。事实上,罗斯柴尔德企业凭借替达官显贵们打理财产的机会,建立起了四通八达的关系网,因此,他们无需行贿,就能得到最新最可靠的消息。

然而,这种“国际化”有时也会使他们陷入尴尬的境地。对于西班牙王室的皇位之争一事,由于种种原因,五兄弟就没能取得一致。尤其为难的是内森;英国政府倾向于积极干预,而兄弟们又希望不涉足西班牙事务。他感到很无所适从。法国尽管加入了所谓的“三国联盟”(于1834年4月22日签署协议,至此成员国有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奥地利驻巴黎大使从詹姆斯·罗斯柴尔德(James Rothschild)那里得到了第一手消息;为此,内森专门派了信使去通知詹姆斯——但路易斯·菲利普可不愿火中取栗,去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因此,尽管他的前任路易斯十八(LouisⅩⅧ)曾倾力支持费迪南德七世,路易斯·菲利普却并不想继承这种“光荣传统”,自始至终他都没有一点要帮助克里斯蒂娜皇后的意思。

尽管法国奉行自由开放的政策,但这种政策是强加在路易斯·菲利普身上的;他在信念上绝不是一个立宪主义者。并且,他心里明白:不能与东欧诸国的意愿相违背,如果没有这些保守国的支持,他的皇位也就摇摇欲坠了。另外,他还酝酿着一个不为人知的计划,那就是让王位继承人奥尔良公爵娶一位奥地利皇室公主。作为国王的密友和心腹谋士,詹姆斯·罗斯柴尔德深知这位君主的想法,因此他觉得如果不想惹怒国王的话,自己最好不要理会西班牙那一团难缠的乱麻。远在维也纳、法兰克福和那不勒斯的几个兄弟受梅特涅的影响;也不想牵扯进去。那时,这五个兄弟还属于同一公司,于是冲突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内森心中的算盘

尽管考虑到了各方的阻力,内森还是力排众议,坚持接受西班牙的贷款请求。对于这一决定,他自认为有两个相当充分的理由。首先,如果答应借款给西班牙(实际上也就是借钱给克里斯蒂娜皇后),他将与英国政府的积极干预态度保持了一致,并且还将有利于他的那一项正在策划之中的事业——一项前景非常乐观的事业。那时,汞(quicksilver)还非常稀有,海外的产量非常微不足道,而欧洲大陆上仅有两处产地。一处是奥地利的伊德里亚(idria),已经被罗斯柴尔德买下来并开采多年了;另一处是阿尔马登(almaden),该矿的产出构成了西班牙国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部分。要是哪个公司能将这两个矿场都纳入囊中的话,就完全可以形成垄断了,能够随心所欲地左右这种金属的价格。

这就是内森心里打的小算盘。他想以经济援助为砝码,取得阿尔马登汞矿的经营权。16世纪时,该矿处于富格尔(Fuggers)家族(15至19世纪德意志著名的工商业和高利贷家族)控制之下;这一点对于内森很有诱惑力——富格尔家族当初也是权倾朝野、富甲天下的,这与他们多么相似啊。内森派儿子莱昂内尔(Lionel)去马德里(Madrid;西班牙首都)按照他的计划行事。

西班牙政府根据摄政皇后的意思,决定拍卖阿尔马登汞矿的开采权,希望通过引进外资提高汞矿的产出。政府将与中标企业签订期限为五年的合同。那时,该矿的年产量仅为16000到18000英担(hundredweight;衡量名;在英国等于112磅),每英担价格为37比索(peseta;西班牙货币单位100分)。财政部收到了一大批投标书,一一地进行对比。

罗斯柴尔德家族采用了一贯的伎俩,他们的报价比其他公司只高出5里亚尔——他们预计其他公司的报价不会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