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时间旅行指南 > 第4部分(第1页)

第4部分(第1页)

本章中的材料大多数来自于《葛罗里百科全书》(The Grolier Multimedia Encyclopedia),参考文献如下:重力学参考文献:

伯格曼?P。G。的《引力之谜》(Bergmann。P。G。,The Riddle of Gravitation,1968),霍金?S。W和以色列?W的《三百年万有引力史》(Hawking。S。W & Israel?W,Three Hundred Years of Gravitation,1987年初版,1989年再版),马修斯等编辑的《万有引力,量子场和超弦理论》(Mathe Fields and Superstrings,1988),米斯纳?查尔斯等编著的《万有引力》(Misner Charles,Gravitation,1973),国家研究委员会出版的《万有引力,宇宙论和宇宙射线物理》,(Gravitation,Cosmology and Cosmic…Ray Physics,1986),索恩?K。S的《引力辐射》(Thorne K。S,Gravitational Radiation,1989),安东尼的《一个老人的玩具》(Anthony,An Old Mans Toy,1989)。

相对论文献:

阿维尼?A的《时间帝国:日历,时钟和文化》(Aveni。A,Emipres of Time:Calendars,Clocks and Cultures,1989),柯文尼?P和海菲尔德?R的《时间之箭》(Coveney。P,Highfield。R。,The Arrow of Time,1991),柯恩?H。J的《时间及其测量:从石器时代到原子能时代》(Cowan?H。J,Time and Its Measurement:Form the Stone Age to the Nuclear Age,1958),戴维斯?p的《有关时间:爱因斯坦未完成的革命》(Davies。P,About Time:Einsteins Unifnished Revolution,1995),埃尔顿?L。R。B的《时间和人类》(Elton。L。R。B,Time and Man,1987),弗拉德?R和洛克韦德?M合著的《时间的本质》(Flood。R,Lockwood。M,The Nature of Time,1987),弗雷泽?J。T的《时间的发生及演变》(Fraser。J。T,The Genesis and Evolution of Time,1982),豪斯?D的《格林尼治时和经度的发现》(Howse。D,Greenwich Time 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Longitude,1980),科普契恩斯基?W和特劳特曼?A的《空间,时间以及万有引力》(Kopczynski。W,Trautman。A,Space,Time and Gravitation,1992),普瓦德万?罗宾和麦克白?莫里合著的《时间的哲学》(Le Poidevin Robin,Macbeath Murray,The Philosophy of Time,1993),欧玛莉?M的《保持警惕:美国时空史》(OMalley。M,Keeping Watch:A History of Time in America,1990年初版,1991年再版),托尔敏S?V和古德菲儿德?J的《发现时间》(Toulmin。S。V,Goodfield。J,The Discovery of Time,1976年初版,1982年再版),惠特罗?G。J的《时间哲学的本质》(Whitrow。G。J,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Time,第二版,1981),安吉尔R。B的《相对论》(Angel。R。B,Relativity,1980),波恩?马克思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Born Max,Einsteins Theory of Relativity,修订版,1962),蔡森?埃里克的《相对论说》(Chaisson Eric,Relativity Speaking,1990),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意义》(The Meaning of Relativity,第五版,1956),加德纳?斯坦的《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认知》(Gardner Stan,Understanding Einsteins Theory of Relativity,1991),罗素?伯特兰的《相对论基础》(Russell Bertrand,The ABC of Relativity,第三版,1969年初版,1985年再版),陶伯?G。E的《相对论》(Tauber。G。E。,Relativity,1988),威尔?柯利弗德?M的《爱因斯坦是对的吗?》(Will Clifford。M,Was Einstein Right,1988)。

量子力学文献:

伯格?曼彼得?G的《相对论的入门》(Bergmann Peter。G,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1942年初版,1976年再版),德维加?H。J和桑德斯?N合著的《场论,量子引力和弦》(De Vega。H。J,Sanders。N,Field Theory,Quantum Gravity,and Strings,1986),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意义》(The Meaning of Relativity,第五版,1956),汉德罗克?查尔斯的《场论及其经典问题》(Hadlock Charles,Field Theory and Its Classical Problems,1979),莫哈帕特拉的《统一和超对称性》(Mohapatra,Unification and Supersymmetry,1986),托里雷特?玛丽的《爱因斯坦的统一场理论》(Tonnelat Marie,Einsteins Theory of Unified Fields,1966),伯恩斯坦?杰里米的《量子剖面图》(Bernstein Jeremy,Quantum Profiles,1991),切斯特?马文的《量子力学的精华》(Chester Marvin,Prime of Quantum Mechanics,修订版,1992),费因伯格?杰拉尔德的《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Feinberg Gerald,What Is the World Made Of,1977),韩?M。Y的《可能的宇宙》(Han。M。Y。,The Probable Universe,1992),希利?R。A的《量子力学的哲学》(Healey。R。A,The Philosophy of Quantum Mechanics,1991),赫伯特?尼克的《量子的真实性》(Herbert Nick,Quantum Reality,1985),杰梅尔?马克斯的《量子力学的概念发展》(Jammer Max,The Conceptual Development of Quantum Mechanics,1966),帕格尔斯?海因茨?R的《宇宙的密码》(Pagels Heinz R,The Cosmic Code,1982),惠勒?约翰和沃依切赫合著的《量子论及其测量》(Wheeler John,easurement,1983)。

超弦理论文献:

彼得?弗洛伊德和马汉撒帕?K。T合著的《超弦》(Peter Frenud, Mahanthappa K。T,Superstrings,1988),盖茨和哈怕特拉?R。N合著的《超弦》(Gates,Mohapatra R。N,Superstrings,1987),林德莱?戴维的《最后的物理》(Lindley David,The End of Physics,1993),彼得?F。D的《超弦和对万物理论的搜寻》(Peat F。D,Superstrings and the Search for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1989),伯恩斯坦?杰里米的《第十维度》(Bernstein Jeremy,The Tenth Dimension,1989),费恩伯格?杰拉尔德的《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里切?哈拉尔德的《夸克》(Fritzsche Harald,Quarks,1983),帕格尔斯?海因茨的《宇宙的密码》和《完美的对称性》(Pagels Heinz,The Cosmic Code,1982年初版,1984年再版,Perfect Symmetry,1986),斯蒂文?温伯格的《亚原子粒子》(Steven Weinberg,Subatomic Particles,1983年初版,1990年再版)。

对称性文献:

布洛赫?彼得的《基本的对称性》(Bloch Peter,Fundamental Symmetries,1987),波特曼?艾伦等编著的《对称性及其在科学上的应用》(Boardman Allan,Symmetr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Science,1973),考克斯特的《几何学入门》(Coxeter,Introduction to Grometry,第二版,1989),?艾默生的《在粒子物理学中的对称性法则》(Emmerson,Symmetry Principles in Particle Physics,1972),加德纳?马丁的《通用的宇宙:镜子对称和时空扭转的世界》(Gardner Martin,The Ambidextrous Universe:Mirror Asymmetry and Time…Reversed Worlds,修订版,1979),利希滕贝格的《幺正对称性和初级粒子》(Lichtenberg,Unitary Symmetry and Elementary Particles,1978),路德维希和福尔特合著的《物理学上的对称》(Ludwig,Falter,Symmetries in Physics,1988),罗斯?杰里米的《对科学家而言的一个对称性的全盛时期》(Rosen J,A Symmetry Prime for Scientists,1983),韦尔?赫尔曼的《对称性》(Weyl Herman,Symmetry,1952),耶鲁?保罗?B的《几何学和对称性》(Yale Paul。B,Geometry and Symmetry,1968)。

在旋转的宇宙中被叫做光锥(那金之后,1993年)

未来的光锥点几乎都在+t方位,远离旋转的物质;当物质靠近时,它们开始倾斜。注意:有一条螺旋型的类时线在局部移动,靠近未来…t的方位。换句话说,它由远离物质的观察者进入到过去。(整个世界旋转的物质都在+t方向上螺旋,那金之后,1993年)。

时光隧道和虫洞。这些不可避免地误导了对穿透三维空间的时间虫洞的解释。在a图中,虫洞连接了两个不相接的宇宙,然而在b和c图中,它们在同一个宇宙中相连接了。虫洞的“手柄”和两个洞口的外部距离相比既不太长也不太短。

图片文字4:《易经》(I Ching)的六十四个六角线展示了一个圆和一个方形的传统排列。古代的先知认为具有这种形式的时光穿越,它通过对平行世界的一个二维解释能预测即将到来的事件或者允许使用者改变未来。

图片文字5:1969年,在佛罗里达州(Florida)的基韦斯特(Key West)附近,一个巨大的气旋龙卷风被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航空器捕捉到。漩涡的出现很好地解释了三维的媒质是如何突然变成了横跨两个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维度的一维漩涡丝。

以上出自马里?B。金的《量子真空零点能》

第二章

相对论与时空曲率:从熵到时间的反演不变性以及更多在科学领域里,人们往往会已每个人都能理解的方式被告知一些事情——这些事情以前没有一个人知道。而在诗歌中恰恰相反。

——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

数学家就像法国人:不管你说什么,他们总会翻译成自己的语言,而且这些语言有特殊的意义。

——歌德(Goethe)

对于机械的时间旅行设备的渴望,带领我们进入了相对论和时空曲率的领域。在《星际迷航》中,美国海军想要达到一种“经编”速度,因为拥有能量全满的水晶球,实现光速旅行,他们希望尽可能到达更远的目的地。

然而,在乔治?卢卡斯(Gorge Lucas)导演的《星球大战》(Star Wars)系列中,飞船是通过快速的跳跃从一个太阳系到达另一个太阳系。他们是跳跃穿过超空间,而不是用高速奔跑。它不是比光速还快,而是另一个存在。它是通过跳跃从一个维度达到另一个维度,而且在同一时间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没有任何方法能计算出到底有多远。它能够一瞬间抵达任何地方,这也是一种时间旅行。为了征服超空间,我们渴求一种关于相对论与时空曲率的更深远的知识。

从熵到时间掌控

熵是一种科学序列,指的是体系的混乱程度,在物理科学中,熵主要是用来描述热力学、心转移性质、分子、热力发动机甚至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宇宙。在社会和生活科学中,它也作为一种媒介理论运用于不同的领域。

1865年,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Rudolf Clausius)在萨迪?卡诺(Sandi Carnot)和开尔文男爵(Lord Kelvin)早期实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熵的概念。克劳修斯发现,即使在“完美的”或者是“完全可逆转的”物质系统内转换热能量也无法避免有效能量的缺失。他称这种缺失为熵的增加,并且把这种熵增加定义为在这个过程中绝对温度下热能量的转化。因为只有极少过程是真正可逆转的。真实的熵增加甚至比这个量还要大。这个原理是基本自然规律之一,被称作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说能量是守恒的。能量在转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不会超过其本身的能量,或者说有效能量不会超过100%。第二定律更具有限制性,它是说能量在转化过程中由于废热导致不可避免的熵增加,从而使得能量少于100%。例如,大的煤电站不可避免地浪费了煤总能量的67%。其他热力发动机,比如说汽车发动引擎和人类的身体效率甚至更低,浪费了80%的可用能量。假想的永动发电机为了追求效率公然藐视自然规律。在这样一个机器中,其产出的能量来自于本身,在操作过程中有100%的有效能量都被保存了下来。因为有摩擦,所以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摩擦会把一部分能量转化为废热。

时间之箭

熵的另一个表现是系统的趋势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更加混论和无序。自然状态下,物质会变得平衡和均一而失去其有序的状态。例如,一块方糖在咖啡里溶解后不会再重新聚合成一块方糖,空气中的香水分子不会再重新聚合到香水瓶里。同样地,化学反应是自然地存在于包含了更多无序状态(熵)而不是反应物的物质当中。另一个例子是普通燃料的燃烧。这样的反应不会自发地转化自身能量,它会趋向于无序的自然状态——我们称之为“时间之箭”。

自然连续的熵增加的结果可能最终减少了宇宙中所有有效的能量。物理学家认为宇宙最终会达到一个温度的平衡,这样一来就达到了无序的巅峰,有用的能源不再维持生命或者运动。这种“热寂说”唯有在宇宙被物理定律束缚,并且作为一个整体被地球上观测到的热力学定律支配时才有可能存在。

熵的概念在现代学科的信息理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暗示了交流的趋势,由于噪音或者静电变得混乱。美国数学家克劳德?E。香农(Claude E Shannon)在1948年第一次使用了这个专业术语。信息论的例子是复印材料。像这样的材料被不断地复印再复印,它们的信息不断地被削弱直到变得模糊不清。类似的削弱也出现在电子通信和音乐录制上。为了减少这种熵增加,信息可能用成串的数字0和1编码,这样即使是在高“噪音”的层面也能识别出来,也就是说,在一般状态下是无用的信号。

对于一些观察者来说,地球上的生命和文明的开始和发展的过程是与第二定理的熵从不会减少理论相互冲突的。其他人回应说,地球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因为它从太阳那里获得有效的能量,然后第二定理允许局部的熵减少,只要这些熵能和其他的的熵相互抵消。例如,尽管熵在一个运行的冰箱里减少了,但是由冰箱排除的废热在厨房里引起了整个熵增加。地球上的生命可能在宇宙中出现一个局部的熵减少,但是宇宙整个的熵总是增加的。

比利时化学家利亚?普里高津(Ilya Prigogine)和其他人一起正致力于扩展传统热力学的研究范围使其包括生物有机体,甚至是社会系统。

时间或者说持续时间的实验在文学和哲学上获得了很大的关注。由于其主观因素,这种实验在个体中的变化可能是前后矛盾的。在科学工作中,数值度量会用来观测事件顺序。假如“现在”是一个有效的数值0,然后按照惯例把它分配给早期消极价值观和后期积极价值观。为了获得一个时间标度,一些以恒定速率重复出现的周期现象会被不断地细分和计算。

在20世纪以前,不用怀疑,一个单一的,通用的,统一的时间度量是存在的。对于两个在空间被大大地分隔开的事件而言,这种说法在定义同时性概念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也就是说,假设,对一个观察者而言,事件同时出现,之后其他所有的观察者都会同意事件的确是同时的。但是在20世纪初期,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意识到,由于宇宙中光速的不变性,时间的测量取决于?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