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大宋权相 > 第52部分(第1页)

第52部分(第1页)

“没事,没事,朕并不是怪你,起来吧。”宋理宗挥挥手,“朕只是想问问你,今天蒙古派使求和。这临安城里有没有放灯庆贺?”

“放了,比前几次大捷传到京城时放得更多。”董宋臣板着指头,尖着公鸭嗓子数道:“有龙灯、彩灯、走马灯、翡翠灯、一团和气灯、三羊开泰灯、五子登科灯、八仙过海灯、玲珑九华灯……多得老奴简直都数不过来,看的老奴眼睛都花了。人那个挤呀,挤得地上都是丢落地鞋子。”

“是吗?朕真应该也出宫去看看。”宋理宗颇有些懊悔,又笑道:“不过没关系,等贾似道率领大军凯旋归来,朕让全天下放三天三夜灯,朕到时候再去看热闹。”说到贾似道的名字,宋理宗若有所思。又说道:“宋臣。你是朕身边的老人了,你给朕说说这贾似道的事。贾似道派人求见于朕。说是前方战况对我大宋十分有利,正是一举铲除蒙古主力的大好机会,向朕请求援军。可是忽必烈又向朕求和,希望划江淮为界,两国永结盟好。”

“本来以朕的想法,这仗能不打就不打,乘着这个机会与蒙古议和就算了,免得我大宋士兵战死沙场,国家劳民伤财。可贾似道在奏本里说得也有道理,蒙古鞑子乃豺狼之性,今日求和退让,只为保存实力,将来还要继续攻打我大宋,与其议和,不如一举将蒙古鞑子打疼打怕,这样才能保我大宋长治久安。”宋理宗问道:“和与不和都有道理,都各有利弊,真是叫朕难以决断。宋臣,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尽可以对朕道来。”

“皇上,老奴只是一个太监,那敢妄言朝政?”董宋臣很是吃了一惊,赶紧拒绝道。宋理宗微笑道:“怕什么?朕只是想听听你的看法,又没叫你替朕做主?再说了,前唐宦官杨思勖七十挂帅,以十万新征之兵征战南夷,四战四捷,杀得安南尸横遍野,敌酋心惊胆裂,说明宦官对军事也不是一无所知地嘛?”

“既然皇上一定要老奴说,那老奴就斗胆了。”董宋臣似乎松了一口气,很小心的说道:“回皇上,其实老奴在听到蒙古鞑子派遣使臣求和与贾丞相遣使请求援军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该不该答应与蒙古鞑子议和,而是另一件事。”

“想到什么事?”宋理宗问道。董宋臣轻声说道:“老奴想到了端平入洛,那时候的情景,与现在太象了。”

“端平入洛?!”宋理宗咬着牙,一字一句的说出这四个曾经令他心碎的字。端平入洛那已经是二十五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宋蒙两国联手灭金,河南成为一片空白地带,宋理宗力排众议遣军北上,力图夺回河南,并且在短短五十天时间里夺回北宋旧都开封与西京洛阳,在与蒙古骑兵的大战中也丝毫不落下风,但因为战线过长,粮草供应不上,导致前军全军覆没,后军被迫撤回临安,河南土地又拱手让与蒙古。那一次地短暂辉煌,也成了宋理宗最痛苦的记忆。

“皇上,老奴说错了吗?”董宋臣奸诈无匹,光看宋理宗的表情就知道宋理宗已经被他的话打动,却故意装出一副诚惶诚恐地模样。宋理宗下意识的摇头。低声说道:“你没说错,朕是不能让端平入洛地悲剧重演。”

“皇上英明。”董宋臣一笑,心说光凭这一句话,就非常对得起廉希宪你孝敬给本公公的珠宝了……

……

宋开庆元年腊月初二,酉时初刻,临安皇宫那金碧辉煌的金銮殿上,百官正装云集。宋军前线使者宋京等人与蒙古使者阿合马等人汇聚一殿,决定宋蒙双方主力命运的一刻也将在今天的朝会上诞生。酉时二刻。宋理宗在董宋臣搀扶下,准时入殿登上龙台,端坐在龙椅之上,金銮殿上立时响起山崩海啸般地万岁声,“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宋理宗环视金銮殿一圈,发现头戴小帽的蒙古使者阿合马等人也是跟着众臣一起三跪九叩。心中不由大乐——你们蒙古鞑子也有今天?金銮殿上又是一阵整齐地声音,“谢万岁。”待众臣各自归班之后,董宋臣立即从宋理宗右旁站出,高声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丁丞相,看你的了。”站在丁大全侧面的阿合马低声说道。丁大全冷笑一声,刚要出列禀报蒙古求和之事时,他左面却有一人抢先站出。举圭高声说道:“儿臣赵禥有本。”

“忠王?忠王殿下有本?”金銮殿上一阵喧哗——公认地白痴王爷有本要奏,这可是一件希奇事。而一向视赵禥为己出地宋理宗更是又惊又喜,连声说道:“皇儿有本?快快奏来,快快奏来。”

“启禀父皇,近日来右丞相、枢密使贾似道率我大宋天军在鄂州连战连捷,已大破蒙古水军。使我鄂州城池高枕无忧,接下来的,仅是如何扩大战果而已。”赵禥地声音里虽然还带着些呆滞,可话里地意思却没有人敢把他当傻子对待,“鉴于如此情况,儿臣恳请父皇拨兵五万,由儿臣率领增援鄂州,儿臣定能与贾丞相齐心协力,全歼蒙古入侵之敌!保我大宋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皇上……皇上……高兴。”

“我儿变聪明了。竟然知道会抢功劳了。”宋理宗乐得怀疑自己听错了。虽说赵禥最后一段话不那么流畅,但宋理宗心中还是一阵舒坦。心说朕总算没选错人,我儿平时里不声不哈的象一个傻瓜,到了关键时刻,却比任何人都精明和清楚。而对此事各怀鬼胎的满朝文武表情迥异,或是惊讶于赵禥之精明,或是偷笑贾似道将要被一个傻子掣肘;或是为前方十几万宋军担心,或是恼怒赵禥摘桃子比谁都快,总之是心情复杂。而阿合马与察必自然是对视暗笑,心说宋国皇帝如果真派这么一个傻子去统兵,那蒙古主力才可以高枕无忧。

“皇上,忠王以言极是,若是忠王率军亲征,我大宋前方将士定然士气高涨,定能一举破敌。”靠着宋理宗的默许甚至暗中纵容下,赵禥在朝廷里也还是有几个党羽的,大儒汤汉就是其中之一。不过身为赵禥的启蒙老师,汤汉也很清楚赵禥的才能,补充道:“当然了,忠王此去并一定要指挥部队或者亲临战场,只需坐镇后方,指挥军队之事仍由贾丞相负责,贾丞相之神妙用兵配之忠王皇家天威,定能一扫敌寇,驱逐鞑虏,建立不世功勋。”

“汤大人所言极是,臣附议。”“忠王已及弱冠,是该出去历练历练了,臣附议。”赵禥的另两个老师杨栋和叶梦鼎也出来赞成,汤汉、杨栋和叶梦鼎三人都是儒学大家,他们地话自然有一帮子儒臣赞同。而宋理宗本就是个优柔寡断且耳根子软的人,加上一心想让亲侄子赵禥继承自己的位置,见此情景不由有些动心,心说让禥儿去前方在贾似道的帮助下打几个胜仗,朕再立他为太子,阻力必然小上许多,再说贾似道也是赞成立禥儿为太子的人,他不可能不分些功劳给禥儿,这可是一个好机会。

“丁丞相,快想办法啊。”阿合马急得赶紧向丁大全求援,心说要是宋人皇帝真派这个白痴王爷去前方没什么,可指挥权还在贾似道手里,那可就大大不妙了。而丁大全也是坚决反对立赵禥为太子的——这倒不是丁大全为了大宋江山作想。而是丁大全另有拥立太子地人选,自然不会让赵禥去立这么大的功劳。丁大全也不愧是当朝第一奸相——贾老贼目前还比不上他,眼珠子一转已然计上心来,佯做亲热的对赵禥说道:“忠王殿下,王妃教你说的话,说完了吗?说完了就该下官说了。”

“王妃教我的话已经说完了,你说吧。”赵禥在这方面倒挺老实。一句大实话惹来满朝轰笑,也让宋理宗开始动摇的心沉了下去。心中长叹,“呆侄子,始终还是那个呆侄子啊。”

“皇上,老臣丁大全有本。”戳穿了赵禥的白痴本质,丁大全便得意洋洋地准备给忽必烈代言了。谁知他的话音未落,贾似道地走狗兼丁大全死对头陈宜中便从右侧最下班站出来,举圭高声道:“启禀皇上。微臣陈宜中也有本要奏。”

“两位爱卿同时有本啊,该让谁先说话呢?”宋理宗微笑,迟疑后命令道:“陈爱卿自千里之外归来,让陈爱卿先奏吧。”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