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迷途笔记 > 第24部分(第1页)

第24部分(第1页)

朴瘾i,拍屁股走人就是。”

老林道:“二弟,不可鲁莽。你难道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吗?咱们要找到秦王墓容易,可东西没到手就被人黑了,岂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铁蟋蟀说:“大哥说得不错。我们以静制动,再等待一段时间看看再说。”

三人就在此地安营扎寨,也不急着行动,就休息了下来。一连等了三天,什么动静都没有,仍旧摸不到那帮暗中潜伏者的踪影。到了第四天,山中大雾,伸手不见五指。老林大喜道:“天助我也,要有所斩获就在今日。”

秦岭深处每每有大雾涌现,遮天蔽日,两人面对面地站着都很难看见。有这样的大雾做掩护,对于伺机背后下手的跟踪者来说简直是一道天然屏障。老林就是要趁着这个时机,神不知鬼不觉地把秦王墓这票给做了。

老林不靠眼,也不靠鼻子,而是靠着易数迈起步子,寻找起秦穆公墓穴的具体地点来。他这套功夫叫“寻龙点穴”,整个龙脉已经寻着了,剩下的就是点穴了,也就是测出墓葬的具体方位。道上有句话,三年寻龙,十年点穴。意思是说,学会寻龙需要很长时间,而要懂得点穴,并且还要测得准,更是难上加难,甚至要学习“十年”的时间。如果没有得过真传,方法不对,就算学习过百年也点不中风水穴心聚气的真点。

但这难不住老林,他施展起家传的风水本事来,结合阴阳易数,在山里确定了一处位置。他蹲下身来,用手扒开土壤表层细细检查了一下,说:“是龙砂。”

铁蟋蟀和二和尚听了,心中都觉靠谱。龙砂是一种特殊的土壤,因为矿物质的含量达到一个特殊的比例,所以在其上生长的植物多呈现一种略微反常的颜色。当然,这种颜色的细微差别一般人也看不出来。古人在选择墓葬地点的时候,多以有龙砂的土质为佳。老林选了一个地方,让二和尚下几铲子试试。

二和尚身躯庞大,膂力过人,使用洛阳铲是把好手。没多大工夫,就打进了地下五六米去,而后再也难以深入,地质层开始变得十分坚硬。铁蟋蟀道:“莫不是打到下面的山石了?”

二和尚有些沮丧,若真是打到了下面的山石,那就说明地下根本没有墓葬,而是坚硬无比的山体。老林接过洛阳铲,用手捏了一些铲子从地下带出来的土。只见那土质非常奇怪,似石非石,似土非土,搓之如粉,并且隐约地出现了一圈圈像树木年轮的花纹。老林道:“这不是太极晕吗?”

铁蟋蟀和二和尚听了之后,兴奋得差点没跳起来。干这行的人都知道,古人事死如事生,在下葬前都要举行祭祀仪式。从现代科学来说,这些祭祀表演都是一种舞台剧,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其中有一个环节是符合科学规律的,那就是焚烧结印册。结印册是一种竹木制作的卷轴,上面会加有结印,结印是用多种植物和矿物混合制成的物质,这个物质高温下会和“龙砂”产生化学反应,使之变得坚硬而不容易被盗掘,并且会产生太极晕。

太极晕的出现,说明下面的墓葬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当下铁蟋蟀和二和尚便欣喜异常地道:“得手了!”

老林也是兴奋异常,但他作为老大,必须得沉着冷静,不能得意忘形,再说身后还有不知底细的跟踪者,秦穆公墓虽然已经找到,但里面还不知道有什么危险。像这种王侯大墓,肯定少不了弓矢崩石一类的机关暗器。

老林又让二和尚用洛阳铲在四周下了几铲子,以确定下面墓葬的格局,以及“墓眼”的所在地。但凡王侯大墓,在规划设计的时候都留有墓眼,若能找到这个墓眼,事半功倍,活也干得轻松。要是找不到的话,那就累大了,巨大的青石板自不用说,光是用沙石、桐油和糯米浆调和出来的三合土都要比水泥坚硬十倍。所以土夫子都随身带着炸药,就是为找不到墓眼的情况准备的。

老林自恃家学深厚,自然要找到墓眼才能下手。要是在这里找不到墓眼而用了炸药的话,就算能把活做了,以后传出去也让道上的人笑话。不过老林不敢肯定的是,这风水秘术虽然屡试不爽,但对这春秋秦王墓好使吗?

不管怎样,他确定了位置之后,三人组装起旋风铲,开始打起盗洞来。此时已经正午,但大雾却迟迟不散,反而有愈来愈浓的迹象。老林虽觉有异,但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三人都是挖山掘墓的行家里手,加之有旋风铲这般利器,半天工夫就将盗洞打到了墓顶上方。铁蟋蟀仗着身手灵活,顺着绳子就下了盗洞,到了底之后打探了一番,上来道:“奶奶的,竟然是青铜穹。”

青铜穹是春秋战国时期一种极少有的墓葬规格,它比后代的“黄肠题凑”还要高上一个等级。所谓青铜穹便是在墓室上方的“罩门”处熔炼青铜以遮盖,水火不惧,坚硬无比,上面再雕刻以日月星辰的图案,意为以青铜为墓室的穹顶。这样做一方面是显得墓室主人的身份尊贵,另一方面因其坚硬无比,还有防盗的功能。

有青铜穹的墓室十分稀少,道上有句谚语“翻遍十万山,不见一铜穹”,可偏偏就被他们给碰上了。老林心里明白,这是碰到点子上了。他算得没错,打下盗洞的地方,正是这秦王墓的墓眼,然后遇到了这青铜穹。二和尚急得跳脚直骂:“妈的,好不容易找到了地方,却又是这么棘手的硬货!”

二和尚的暴躁是有原因的,青铜穹虽然少见,但大家都知道,这玩意儿坚硬无比,旋风铲、工兵铲根本就没用,就连炸药都不好使。遇到这种情况,要么是玩个大工程,跟考古开发似的,明目张胆地把墓室全给挖开了,但对于盗墓贼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要么就只有铩羽而归了。

老林心里早有算计,他当下便安慰道:“二弟莫急。”说着便从装备里掏出两瓶药水,按一定的比例勾兑了,让铁蟋蟀拿着重新下到盗洞里面去,将药水倒在青铜穹上。

约莫过了一根烟的工夫,从盗洞里飘上来一股刺鼻的销熔金属的味道,同时还有微弱的“刺啦”声。又过了一会儿,铁蟋蟀下去打探了一番上来,大喜道:“成了,青铜穹全熔成铜水流下去了。”

老林得意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我这销金水就是为了这个准备的,没想到还真派上用场了。”

接下来就是干活了。二和尚在上面留守,他体格魁梧,孔武有力,万一出了状况,还可以抵挡一番。而老林和铁蟋蟀就从盗洞下去,去寻那传说中的“龙纹玉玦”。

两人顺着绳索,一前一后地从青铜穹下到了墓室里面。刚落地,老林就在墓壁墙角处点了两根蜡烛。这是土夫子在工作的时候一种基本的“仪式”。如果蜡烛不灭,说明没有什么状况;如果蜡烛忽然灭了,那就说明是有什么东西经过带起的风熄灭了火苗,或者是墓穴内缺氧了,这就是传说中的“鬼吹灯”。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墓葬里面就算是有金山银山,也得立刻想办法从里面撤退。

凑着黯然的火苗,老林观察了一下墓室。他们下到的地方应该是个腰坑,因为在旁边立着一具身披铠甲的执戈武士,在他脚边还依次摆放着六个成人头骨。这样的陪葬风格是腰坑的特色,它扼守着墓室之间的通道,通常用武士将军一类的人做殉葬。而这具执戈武士早已腐化成干尸,依旧屹立不倒,可见当年的勇武。

老林依据墓室的构建,推断整个墓葬大约成一个“品”字形,主墓室应该在腰坑的前方。他正想招呼铁蟋蟀去前面看看,忽然听到那执戈武士的盔甲发出了一阵轻微的响动。

刹那间,老林的头发根子都竖了起来!

他一点一点地转过头去,同时慢慢拔出了腰间的虎牙匕首。正当他做出了最坏的思想准备的时候,却看到是铁蟋蟀在拨弄那副盔甲。

“你大爷!”老林一脚将他踹到一边,“吓得老子魂儿都差点出窍了。”

铁蟋蟀匆忙躲开,笑嘻嘻地说:“我是想看看这盔甲是用什么原料做的,结不结实。”

老林骂道:“你少整幺蛾子,也不看看这里是什么地方,非得整点动静把不干净的东西招出来是吧。我告诉你死蟋蟀,像这种春秋王侯墓里,到处都是奴隶的殉葬坑,成百成百的奴隶都是被活埋的,怨气极深!不用动的东西千万别动!”

“知道了。”铁蟋蟀讪讪地说。

两人经过腰坑,正要往主墓室而去,却在墓室通道处看到摆着一张石桌,石桌表面光滑如镜,上面什么都没有,只恭恭敬敬地摆放着一支竹筒。老林和铁蟋蟀面面相觑,不知在这儿摆放一支竹筒有何深意。铁蟋蟀终究按捺不住好奇,走上前去,慢慢把竹筒拿了起来。

什么都没有发生。没有机关,没有暗器,没有陷阱,没有流沙。

这竹筒是中空的,顶端有个木头塞子。铁蟋蟀晃了晃,里面好像还有东西在滚动。铁蟋蟀暗道,莫非里面装的是什么价值连城的珠子?想着便要将那木塞子拔掉一看究竟。

老林急忙劝阻道:“不要乱动。”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