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开元风流 > 第23部分(第1页)

第23部分(第1页)

可惜的是,在美女到来后,王维只是打量了郑淑颖一眼,满腔躁动化作心若冰清,他差点还以为是红牡丹来了,再仔细一看,原来是红牡丹第二……敢有些特点吗?这年头男主若是收花瓶女人绝对会被耻笑声讨的!

王维一时间有些忧郁,可脸上却依旧维持着世家大族教育出来的那种微笑,这是属于本来那个“王维”的习惯,他自然也不知不觉的习惯了,因为那确实是很好的伪装,只可惜他领先千年的审美观无法倒退。

真实的历史,就是这么残酷啊,所谓的古代四大美女,若没有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政治意义支撑的话,谁会在意呢?

原来女人名气越大,流传到后世,也会被各种脑补美化,但若是穿越到那个朝代近距离观看的话,便会大呼,太老土了,太奇葩了!

郑淑颖还是决定从文学方面,来打开与这个“内秀”男人交谈的话题,她极力用一种非常淑女的语气说道:“王公子,你最近作的那首《红牡丹》,当真是jīng妙异常,把女人的那种愁绪写出了灵魂,我们摘花诗社的社员们,都非常佩服王公子的诗才。”

王维:“呵呵。”

见王维露出“善意”的笑容,郑淑颖觉得一下子动力十足,她继续侃侃而谈:“说来小女子也有些惭愧,本来还以为《红牡丹》仅仅是写花呢,却没想到它既写花又写人,一语双关,小女子回味过来之后,都觉得惊叹,王公子的构思,是何等的巧妙!”

王维:“呵呵。”

郑淑颖本能地有些不解,怎么这个有着神仙一般风姿的王维,为何总是“呵呵”呢?她当然不知道,“呵呵”还含有其他意思。

不过王维作为“男神”,自然是比“女神”们要通情达理一些,他呵呵完后终于十分淡定的说道:“郑小娘子谬赞了,那首《红牡丹》其实只是取巧罢了,在文字与立意上毫无突出的地方,年轻时写所谓的‘愁绪’,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郑淑颖见王维终于不再“呵呵”,她终于放下不解,此时又听王维如此谦虚之言,心中再愈发敬佩王维诗才人品的同时,又喃喃道:“‘为赋新词强说愁’?,嗯,这句也不错……”

王维听到女孩的喃喃自语,脸上不由微微一窘,他有时总会不经意的将一些有名的诗词句子脱口而出当作俗语用,如以前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不过,他自然不会去将这些诗词弄全,反正他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可以作诗,无需抄袭别人。

而且王维作为一名个人风格非常鲜明的诗人,若是作出那些不符合他自己文风的著名诗词,例如豪放派的,绝对会惹人怀疑,平庸的诗作也就罢了,但要是写出那样的著名诗词,则肯定要在那样豪迈的文风中浸yín许久才行。

但王维的诗,向来恬淡清新,充满画面感,便是凭着山水田园诗就足够扬名了。

==============

求收藏票票~~~~~~~

38、竞争对手

()    王维虽然对这郑淑颖没有任何兴趣,但在刚刚郑淑颖沉默时,却也突然想到,这郑淑颖的兄长名叫郑虔,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郑虔出身的荥阳郑氏家族,史称“累数世而屡显,终唐之世而不绝”,“簪缨门第,诗礼传家”。少时即聪颖好学,资质超众,弱冠时,举进士不第,困居长安慈恩寺,学书无钱买纸,见寺内有柿叶数屋,逐借住僧房,rì取红叶肄书,天长rì久,竟将数屋柿叶练完,终成一代名家,成为士林佳话。开元始,初仕通直郎行率更寺主薄,为东宫椽属,专掌薄书事务,位任轻,却因才学出众,见赏于宰相苏颋,“临以忘年之契”。

郑虔算得上盛唐著名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又是一位jīng通天文、地理、博物、兵法、医药近乎百科全书式的一代通儒,诗圣杜甫称赞他“荥阳冠众儒”、“文传天下口”。郑虔学富五车,jīng通经史,书画成就卓然一家,传略广泛见诸于《辞海》、《辞源》等辞书,以及历代文学家、诗人、书画家、书法家等专业xìng辞典之中,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

唐玄宗还赞扬郑虔为“郑虔三绝”,他诗、书、画三者皆jīng妙,若没有rì后王维后来居上,郑虔也不会沦为王维的陪衬,因为在《封氏见闻录》卷五中曾记载:“玄宗时,王维特妙山水,幽深之致,近古未有。维终于尚书右丞。郑虔亦工山水,名亚于维。劝善坊吏部尚书王方庆宅山水院有虔山水之迹,为时所重。虔工书画,又工诗,故有「三绝」之目。而宦游途迍蹇,终于台州司户焉。”

“郑虔亦工山水,名亚于唯。”无疑体现了这一点,不过此时的王维,当然不知道郑虔在历史上有那么大名气,他只是根据原来的记忆,知道郑虔也是个名士,还被宰相欣赏,这便足以让王维觉得有结交的价值了。

事实上,按照王维那yīn暗的心理,他觉得郑虔绝逼也是个会作秀的人,而且是被迫不得不作秀,作为荥阳郑氏的嫡系,郑虔绝不会穷到无钱买纸的地步,哪怕这个时代的纸确实不便宜。

当然,需要明白的是,并不是说一个名门世家的嫡系家中就非常富贵,因为嫡系往往有好几支,有处于主导地位的,也有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的,严格来说,王维的这个嫡系身份水分就比较大,处于受支配地位,不过如今从太原王氏分出,那也算是摆脱了枷锁。

郑虔因为举进士不第,家中划给他的预算也被他耗尽,便灵机一动,“于是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遂往rì取叶肄书,岁久殆遍。”然后名声大噪。

为什么要去慈恩寺用叶子写字?因为慈恩寺本身就是个吸引人目光的地方,或许慈恩寺大家听起来只是觉得耳熟,若是在慈恩寺后面加上“大雁塔”三个字,肯定就耳熟能详了,没错,这大雁塔就在慈恩寺内,而去慈恩寺大雁塔烧香拜佛的达官贵人可是非常多的,慈恩寺可是长安最著名的寺院之一。

于是这一来二去,郑虔的名气就这样刷起来了,名气有了,再通过原本郑氏的人脉,宰相苏颋直接推荐他做官,那也无可厚非,反正在唐朝,有没有进士出身并不重要,不会像宋、明之时,当官之后坐在一起交谈时,首先要说一说自己是哪一届进士几甲几名,要是没个进士出身,都不好意思见人,总觉得矮了一头。

不过这一切都是王维yīn暗心理发作,自己随意猜测而已,也不排除郑虔本来就没想着刷声望,但一不小心就因为用叶子练字这件事成名了,可他为什么就选在慈恩寺大雁塔呢?可不仅仅只有慈恩寺有红叶。

当然,无论如何,郑虔的才华是不会作假的,刷声望攒名气的前提就是要有才华,就好比后世的明星无论怎么炒作,真正能站得住脚的,便只有靠自己的实力一样,炒作永远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全部。

想到郑虔与苏颋的关系,王维的心中顿时热切起来,觉得此时眼前的郑淑颖也不那么碍眼了,现在的王维因为家族危机,功利心可以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只要他认为对他仕途有帮助的人,他都不介意结交一番,至于那位“玉真公主”,则排除在外,他可不想重蹈梦中的覆辙。

王维想要从一个有潜力的职事官做起,而不是像“太乐丞”这种近似伶人的官职,所以他从来不会为自己能做出什么jīng妙的诗歌而沾沾自喜,因为诗歌的主要作用便是他用来向上爬的工具,其他的作用都是次要的。

王维可不想rì后因为当了一个毫无发展潜力的职事官,心灰意冷半官半隐,然后使得家族情况变得恶劣,于是便郁闷的偶然作一首这样的诗:“rì夕见太行,沉吟未能去。问君何以然?世网婴我故。小妹rì成长,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几回yù奋飞,踟蹰复相顾。孙登长啸台,松竹有遗处。相去讵几许,故人在中路。爱染rì已薄,禅寂rì已固。忽乎吾将行,宁俟岁云暮。”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