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开元风流 > 第44部分(第1页)

第44部分(第1页)

源乾曜深知,若是自己真的敢强行伸手的话,那么政事堂的一封堂帖发出,他就是想伸手也伸不了了,平白还会恼了当朝首相,这可不是圆滑的他想做的事情,就让姜皎和宋璟斗去吧,他只想置身事外。

宋璟在知道源乾曜偃旗息鼓之后,不由冷笑一声,心说源乾曜这个家伙虽然才干不怎么样,但嗅觉倒是灵敏,他今rì置姜家不顾,已经可以看出他那白眼狼的本质,若姜家的那一位不看清楚这源乾曜的话,迟早会被坑。

在姜青把他知道的一切都供出来后,哪怕姜家的那位急的直跳脚,那都已经无济于事了,人证物证俱在,姜青供出来的东西,很容易就能够牵扯到那位身上,而若是宋璟真的要一查到底,姜家靠着圣眷,不至于说毁灭,但肯定会伤筋动骨,而姜皎的反击,自然也会让宋璟一派的官员落马不少,这进了官场,谁身上没有些事情啊,要查起来,大家都要倒霉。所以最终的结果肯定是妥协。

此事在长安传得纷纷扬扬的时候,宋璟终于以“皎权宠太盛,恐非久安之道”的缘由上奏弹劾,李隆基起初都是留中不发,觉得大概宋璟是嘴上喊喊的,做做样子,谁都知道宋璟乃是刚正严明的铁相,他弹劾姜皎更能搏得良好的官声,结果宋璟却“屡奏请稍抑损之”,这终于让李隆基重视起来。

李隆基把姜皎再次秘密召入宫中,给姜皎看了宋璟的奏折,姜皎当时的脸sè十分难看,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妥协的话,那么如果从那个让他恨得咬牙切齿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纨绔后辈身上往上查起来的话,那么姜家的势力都够呛。

唐朝宰相的权力是非常大的,更别说像宋璟这样强势的宰相了,副相苏颋说好听点是替宋璟查漏补缺,两人配合得相得益彰,但说难听点,就是个应声虫而已,一旦首相没有副相节制,那几乎可以掌控整个政事堂,也即是行政的力量,到时候一切成了既定事实,皇帝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这个时候的皇帝可真的不是一言定鼎的存在,也不可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最大的优势是掌握着官帽子,有一定的决策权,但宰相也有,皇权是受相权制约的。

李隆基哪怕心中不待见宋璟的不识好歹,但此时却还要依靠宋璟,因为他深知宋璟的才干,宋璟才刚刚当了一年宰相,整个唐朝发生的改变李隆基是非常清楚的,这也是李隆基希望看到的,所以这个时候,他只能站在宋璟这一边,而姜皎也妥协了。

一时的妥协,是为了rì后的再次崛起,姜皎很明智的做出了选择,哪怕他心中真是恨死了宋璟,当然还有那个姜青,他觉得这次真的要好好的约束一下族中的后辈了,再这么放肆下去,姜家迟早会败亡。

抓政敌小辫子就是这样,往往是自下而上,那些管教不好自己后辈的官员,常常就吃亏在后辈的纨绔身上,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一个小小的突破口,深究下去,总能够挖出大鱼。

yīn历七月,阳历八月,李隆基下敕曰:“西汉诸将,多以权贵不全;南阳故人,并以优闲自保。观夫先后之迹,吉凶之数,较然可知,良有以也。太常卿、上柱国、楚国公、监修国史姜皎,衣缨奕代,忠谠立诚,jīng识比于桥玄,密私方于朱祐。朕昔在藩邸,早申款洽,当谓我以不遗,亦起予以自爱。及膺大位,屡锡崇班,茅土列爵,山河传誓,备蒙光宠,时冠等夷。朕每yù戒盈,用克终吉。未若避荣公府,守靖私第,自弘高尚之风,不涉嚣尘之境,沐我恩贷,庇尔子孙。宜放归田园,以恣娱乐。”

姜皎的结局是“放归田园,以姿娱乐”,让不少人都大吃一惊,因为不少人都猜测姜皎会明升暗降,却没想到他退得这么彻底,就连王维在这件事上都猜测错误了。

与此同时,姜皎之弟吏部侍郎姜晦也迁为宗正卿,这倒是真真正正的“明升暗降”了,正四品上的吏部侍郎怎么说都比从三品的闲职宗正卿权力要大,要知道,一般侍郎才是具体主事的人,而尚书则往往不管事,因为大多已经是政事堂中的宰相了,常常会是“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样的情况。

在这次**中,姜家全面落于下风,但主动避让使得他们的实力并没有下降多少,仍有起复的可能,尤其是姜皎,虽然职事官被去,但身上的散官品佚仍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因为正三品的太常卿实在连升的空间都没了,所以不如干脆直接退隐,等下一次起复再从实权的职事官做起,或许还有入政事堂的可能。

而姜皎此人,可是非常想“宰执天下”的,暂时的蛰伏,不过是为了rì后的起复而已!

反正姜家在朝中的势力尚在,只要保持联系,到时候肯定可以轻松起复,姜皎所没有考虑的是,此一时彼一时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心总会变的。

首相宋璟无疑在这次事件中大出风头,在某些官员眼中,宋璟不过是轻描淡写的上了几封劝诫皇帝的奏折,居然就能将得宠的姜皎搞下去,这说明宋璟更得皇帝的支持啊,原本某些阻挠宋璟“革除积弊”的权贵,纷纷改变了本来的主意。

这个宰相实在太强势了,连姜皎都被他轻松搞下台……还是不要忤逆他的政令比较好,某些利益,舍弃就舍弃吧,总比丢了官要强,有权力,才有利益的保障啊。

这是许多权贵心中的想法,经过此次事件,他们再也不敢动小心思了,可以想象的是,宋璟接下来政令畅通,这才是首相嘛。

其中,王维这个年轻人,除了得到了裴耀卿的赏识外,也终于进入了宋璟的视野,这位刚正严明的宰相,准备见一见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当然,宋璟更看重的,是王维的品xìng与悟xìng。

===========

求收藏票票~~~~~~~

73、尘埃落定

()    能够见到当朝首相,这对王维来说,实在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消息,虽说这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他在裴耀卿面前极力表现自己,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宋璟。

不过在这两个月的时间中,王维并没有重点关注以他与姜青之间的冲突为突破口的**,而是形影不离的陪着受伤的崔璎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件事能够这么顺利,崔璎珞的受伤也占了一个很大的因素。

虽说其父崔璩在官职并不算大,但怎么说也是一个从五品上的朝官,本身更是名义上博陵崔氏的家主,再加上他属于那种清流的文人,所谓的“公知jīng英”,影响力巨大,这对姜皎的服软妥协有极大的帮助,而崔家也因此获得了好处,来自当朝首相的补偿。崔璩有望在官场上更进一步了,这几乎抵得上他几年的努力。

姜青的命运也已经定下来了,他成了姜家的弃子,因为他身上犯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或许每件事单独来看都是小事,而且针对的都是底层百姓,但这个时候自然就是“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了,他直接被判了个流放,不过却也因此把整个姜家都摘了出来。

流放看似比直接斩首轻一些,可事实上,身体不好的人往往都会死在流放途中,像姜青这种从来没有吃过苦,因为声sè犬马而导致身体素质不怎么样的存在,其结果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还是在路上慢xìng自杀……

由此可见,得罪王维的下场是多么悲惨,王维这个暴打他的人反而搏得了良好的名声,其“侠义”之名更为人传扬,士林之中更是赞声一片,而姜青则是人人喊打,几乎几方势力都要他死,姜家要他死,因为他死了之后就没了人证,姜家便也少了一个定时炸弹,姜家也不会怕家族之人寒心,因为姜青只和姜皎之子姜庆初交好,其他的人缘并不怎么样。

宋璟也要他死,因为这既给了崔家一个交代,还愈发彰显了他那刚正严明的官声,毕竟严惩纨绔的富二代官二代什么的,确实很得民心。

王维也要他死,原因最简单,因为崔璎珞而已,可谁都没有发现这一点,他也不会宣扬自己为了一个女人会那样睚眦必报。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