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开元风流 > 第77部分(第1页)

第77部分(第1页)

明明放在后世是非常烂俗的桥段,但在王维妙笔生花之下,却让崔璎珞这个唯一的读者看得津津有味,这还是她第一次对这种文学xìng的书籍感兴趣,像王维那些遭到闺中女子追捧的诗歌,她则毫无兴趣。

若不是崔璎珞有事没事就催稿,王维估计早就会太监烂尾了,这毕竟只是一时的兴致而已,他又不准备拿这种书赚钱,那些回到唐宋朝却能够将四代名著完全抄袭出来的穿越者,其实不能对那种古白话写出来的“名著”抱有什么期待。

因为时代问题,这所谓四代名著,就算放在明清时,也难登大雅之堂,更别说唐宋这两个被唐诗与宋词统治娱乐的时代了。

毕竟无论是唐诗、宋词抑或是小说,所面对的对象是读书人士大夫这个并不算大的群体,而不是那一大批连字都不识的人民群众。

王维的改编已经尽可能贴近唐朝士大夫们的审美,但这个“荒诞”的《三国演义》销量也十分低,连五本都没卖出,还好王维也就印了十本,但这成本即使经过了改良,但相对来说依旧很高,毕竟还是雕版印刷。

而王维本来抱有期望的“活字版印刷”却在崔璎珞这个技术达人的解释下,终于明白它为什么到明清时都不是主流的印刷术了。

因为从制作工艺上,雕版虽然工程浩大,但是只要是熟练的木工都可以进行雕版的活计,印刷技术容易普及;而活字印刷工艺要求高,如后来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所言,“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火烧令坚”,排版后要“字平如砥”,没有高超的手工艺人,是非常困难的,工艺本身有很大的局限xìng,推广价值就不大。

而从人工考虑,活字印刷时,无论何种检字排版,都要求排版工人必须识字,这在人力成本上要求就非常高,就这个时代来说,有哪个读书识字人会愿意去当排版工人?但是雕版印刷则不同,雕版的木工无须识字,只要能按照文字范模,照葫芦画瓢地雕刻即可。

从印刷质量来看,雕版印刷出来的书籍,其印刷质量和美观程度,普遍好于活字印刷,雕版印刷还能印插图的。

这却是事实,王维这个总是喜欢想当然的文科僧,被他自己率先“发明”的活字版印刷打脸了……

不过这活字版印刷也不是一点意义都没有,这个思路是正确的,只是材料与技术跟不上而已,首先需要寻找一种最佳的字模材料,崔璎珞正在试验中……据说已经寻找到一种名为“铅”的材料了,还要熔炼一些其他金属,至于油墨,则必须是脂肪xìng的。

总之王维这个文科僧是完全插不上嘴了,他只能期待崔璎珞能够有很大的突破。

“小说处女作”扑街是在王维的意料之中,毕竟世家子弟是基本上不会去书店买书的,因为家中都有藏书,一个名门世家凭什么成为名门,就是因为对文化知识的垄断,所以大规模的书籍与印刷,实际上是在撬名门世家的底,王维不敢大肆印书,也怕某些势力联合起来反制。

而去书店买书的寒门子弟,却又绝对不可能买这种“杂书”“地摊文学”,而是买对科举有用的书,所以可以想象“名著”《三国演义》这受众是多么低了。

别提什么平民百姓了,连吃都吃不饱,字都认不全,还有闲情逸致去看书?

当然了,这与王维的没有进行宣传也有很大的关系,不过他现在确实也没把太多心思放到这上面,作为一个热衷于权势的年轻人,他从来都分得清主次。

时间并不早了,王维准备去杏园赴探花宴了,而书店的掌柜则暗暗松了口气,王维可是一句话就能决定他去留的存在,而他现在则对报酬十分满意,可不想被炒鱿鱼。

“王公子。”一个略显僵硬的声音在王维耳边想起,语气中的紧张让人很容易就能察觉的到。

王维不由循声望去,才发现是个稍稍眼熟的平民少年,穿着土里土气的短衫,面黄肌瘦,不过浓眉大眼的样子并不算难看,给人的感觉倒是挺忠厚老实的。

还好王维的记忆力确实不错,很快就想起这少年是那个“进士团”中的一个小厮,比较沉默寡言,当rì去王维与崔璎珞的那座古宅时,都没有提起勇气和王维说一句话。

此时王维倒是比较好奇,这个明明是平民子弟的少年为什么来到这个书店,还鼓起这么大的勇气和他说话。

当然不是说平民子弟不能进书店,像王维所开的这个书店,不像其他书店那么不近人情,不买书就赶人,他的这个书店比较像后世的书店,允许客人待在这里看书,只可惜这古代的读书人真心要面子,从来没见过“厚颜无耻”的待在书店看白书的。

只是对这个看起来连温饱都不能满足的少年来说,买书无疑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王维很好奇,是什么促进这个浓眉大眼长相忠厚老实的少年明白“知识改变命运”这个道理。

============

求收藏票票~~~~~~~

128、找茬

()    秀兰在叫住王维后,似乎勇气都完全用光了,整个人的脸上浮现出了紧张的神sè,她紧紧的攥着自己的衣角,脑中一片混乱,明明刚刚已经想好要说的东西,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没办法,这身份的差距实在太大了,王维虽然非常平易近人,但“平易近人”这个词一般都是用在上位者身上的,没有绝对的俯瞰,何来平易近人?

善于察言观sè与洞察人心的王维,自然一眼就看出了“少年”的紧张,他倒是非常明白其中的缘由,这封建帝制社会的等级制度早已深入人心,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在后世那个生产力十分发达的现代,隐形的等级制度依然存在。

但王维对这个面相忠厚的“少年”倒没有什么讨厌之心,少年那纯澈的大眼睛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这让王维稍稍触动。

其实王维本人的上下尊卑意识比较淡,不觉得与平民少年说话会“有**份”,那种硬要认为自己比别人高一等的人,其实心里都很自卑。

王维和善的拍了拍少年那瘦弱的肩膀,十分温和的说道:“这位小郎君,有什么事吗?”

秀兰被王维那温和的态度所安抚下来,心里倒是愈发佩服这个传说中的名门公子xìng格真的很好,并不是在作秀,毕竟现在只有她一个人面对王维而已,要作秀也应该到人多的地方,那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等等,他叫我什么,小郎君?

秀兰脸上有些发烫,觉得很丢脸,虽然她有时候因为自己都不在意男女之别,而把自己的xìng别都忘了,但她确实是货真价实的小娘子啊……

其实王维更想叫这个少年“小朋友”,因为这个少年实在过于瘦弱了,而且他总觉得唐朝“郎君”“娘子”的叫法非常别扭,大概是穿越者的现代灵魂在作祟吧。

“我想买一些蒙学的书,王公子能够帮我推荐一下么?”秀兰再次鼓起勇气问道,她倒也豁出去不在意什么“郎君”或是“娘子”了。

她甚至还突然心中一动,觉得自己默认是“小郎君”的行为也没什么不妥,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向来流行,因为女人都是“赔钱货”,嫁出去时如果嫁妆不丰厚的话,自然会遭到夫家的鄙视,而作为正妻如果没有嫁妆作为自己的资本,那rì子也相当的难过。

除了名门望族出身的女子,谁有那个机会去读书习字?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