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开元风流 > 第98部分(第1页)

第98部分(第1页)

朱鑫觉得自己或许还可以为背后的那位靠山与王维牵一牵线,反正大家都是官场中人,互相照应一下还是可以的。

这个时候,刚刚不少没灵感的诗人,现在也都来了灵感了,王之涣当先写下来一首《宴词》——长堤chūn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其实王之涣写诗的功力真的非常高,若不是因为在历史上遗留下来诗歌太少,他的在诗坛上的地位会更高。

王维看到这首诗,忍不住讶然道:“季凌兄为何写这样一首蕴含着离愁别绪之意的诗呢?”

长堤逶迤,水sè碧明,东风鼓帆,桃花逐波。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七绝所展示的,正是一幅sè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然而,它的主题却是“离愁”。

chūn天万象复苏,生机盎然,可是诗人看到的却是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了。

王之涣从首句起就试着撩拨读者联想的心弦,一个“绿”字点明“chūn水”特sè,也暗示了诗人一片惜别深情。

次句“畎入漳河一道流”,诗人扩大视野,寓情于景,以景抒情,仍以chūn景唤起人们联想。那夹着田亩的涓涓渠水宛如一条细长的飘带,缓缓汇入漳河,一起向远方流去,一望无际的碧野显得非常柔和协调。

然而眼前美景却激起诗人的无限忧思,chūn水犹能跟漳河“一道流”,而诗人却不能与友人同往,感到十分遗憾,想到好景不长,盛筵难再,一缕缕愁思油然而起。由于移情的作用,读者不由自主地和诗人的心绪贴近了。

三、四句,诗人一下子从视觉转到听觉和想象上。尽管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还是不要去理睬它吧。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啊!

诗人以“莫听”这样劝慰的口吻,将许多难以言传的情感蕴含于内,情致委婉动人。诗中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sè寄寓诗人的伤感。至此,通篇没有一个“愁”字,读者却已通过诗中描绘的画面,充分领略诗人的满腹愁绪了。

这首匠心独运的小诗含蓄蕴藉。诗人从“看到的”、“听到的”,最终写到“想到的”,不直接由字面诉说离愁,令人读之却自然知其言愁,意境深邃,启迪人思,耐人玩味。

王之涣看了王维一眼,心中微微讶然,却没想到居然是王维第一个看出他诗中的离愁别绪。

虽然王之涣并不喜欢王维的圆滑,因为他就是一个宁直不弯的人,但他却承认,王维在诗歌上的天分,真的让人佩服。

“只是想起了一些往事而已。”王之涣有些敷衍的说道,“而且,我准备近期去凉州远游。”

王维也没多问,只是在慨叹名传天下的《凉州词》看来很快就会出现了,只是看王之涣这个状态,倒是挺失意的啊,难道也是因为在科举上失败了吗?

想来也是,像王之涣这种出身的人,科举是最好的出路了,可他现在已经三十岁了,家中并无余财……

===========

求收藏票票~~~~~~~

163、启程

()    虽然王维与王之涣的关系并不密切,不过这并不妨碍王维小小的帮王之涣一下,于是他愈发真诚的对王之涣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为季凌兄送上一份程仪吧。”

王之涣见王维语气确实真诚,况且他白身一个,也没什么可以被图谋的地方,所以犹豫一下后便点头答应了,说句实话,他确实囊中羞涩,否则以他的xìng子,断然不会参加这种商人邀请的宴会的。

这个时候不少诗人都纷纷写出自己的作品,希望可以得到王维的欣赏,恍然间,王维才发现,自己似乎在不经意间真的变成了大人物,因为以前的自己,也是通过写诗,希望得到权贵们的欣赏,从此青云直上。

想到此,王维不由佩服王之涣的人品,若是别人看到王维这么欣赏他的诗,肯定就顺势与王维攀交情、打蛇随棍上了,而王之涣最后的选择,却是离开长安去凉州,可见他确实是个宁直不弯的人。

不得不说,这样xìng格的人,虽然值得敬佩,却总是比较难混的。

而其余诗人写出来的诗,都要比王之涣的稍逊一筹,就算是号称“七绝圣手”的王昌龄,现在也还稍显稚嫩,也就李颀写的一首《赠王维》质量还算上乘。

既然李颀写了这么一首,王维当然也要以诗回礼,这也算是作为诗人的交往方式了。

王维见李颀身穿简素道袍,略显仙风道骨的模样,不由想起了李颀好像比较喜欢炼丹,还炼出一些赠给王维过,只是王维不信丹药那一套,所以根本不会去服用。

但王维向来善于迎合别人,使得别人对他观感不错,这样一来,他的人缘就越来越好,于是他想了一下,就提笔写下一首《赠李颀》——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sè。不知从今去,几时生羽翼。王母翳华芝,望尔昆仑侧。文螭从赤豹,万里方一息。悲哉世上人,甘此膻腥食。

这首诗字面上的意思便是:听说你常吃丹药,有着很不错的气sè啊,就是不知道你从现在开始,什么时候能长出翅膀呢?王母娘娘收起了灵芝,在昆仑山那头盼你过去呀。有文彩的螭龙跟随着赤毛黑斑的赤豹,那些仙兽啊,走上万里才会停一下。世间的人们都却甘愿去享受这些荤腥的食物,真是可悲啊,

这首诗表面上就是赞赏李颀的炼丹修道的潇洒,并怀着一种美好的期盼,希望他可以修道成功,最终成仙,最后还讽刺了一下凡夫俗子,又将李颀捧高了一下。

李颀看了这首诗后,自然非常喜欢,他自从信了道教之后,就一直比较虔诚,王维的这首诗可谓搔中了他的痒处,一时间觉得王维就是他的知己,是真的值得结交的好朋友。

不过李颀却没看出王维这诗中包含的一丝恶趣味,那两句“不知从今去,几时生羽翼。王母翳华芝,望尔昆仑侧。”似乎是在祝愿李颀早rì修道有成,可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分明是诅咒李颀早点吃丹药吃死……

这也不算诅咒了,而是事实,古代的这些丹药本就包含了各种有毒的重金属,不知有多少人被丹药毒死,对外自然号称得道成仙了,实际是驾鹤西去了……

不过王维并不会去做这种让李颀心里不爽的事情,他并非那种忠言逆耳式的朋友,或者说,李颀与他的关系,还没有密切到让他去提醒李颀的地步。

而且王维对别人自己的选择,说好听点是一直比较尊重,说难听点就是别人如何关他屁事,以前他还劝过崔颢在女sè上节制一些,或者说在玩女人时别那么高调,可惜崔颢一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到最后王维便懒得管了。

其实人就是这样,对于王维这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十分赞赏,对于那种希望自己好的忠言逆耳式的朋友,却总是觉得厌烦,认为他们太过严苛,唯有到后悔的时候,才明白谁才是真正的朋友。

一行人又互相敬酒之后,才意犹未尽的离去,与王维这种xìng格不错的诗人交谈起来,还是比较融洽的,即使无法得到王维的提携,但能够与王维混个眼熟,说出去也是一种荣耀。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