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异时空-解放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说延安方面所控制的地盘基本听不到这些消息,就连一般的党内干部也是不得而知,甚至可以将消息灵通与否作为一个人党内地位的判断依据:一点都不知道,大部分基层党员和干部属于此类,知道一点消息,但不知道全局和规模,属于中层干部,知道中苏两党的部队交战,而且还知道规模很大的,属于高级干部(比如像刘云这种职位),知道任弼时是被派遣出去谈判的,起码要有中央委员(包括候补委员)的身分,而知道任弼时其实不是病死而是让苏联炮火击中要害身亡的,那只限于政治局一级了。

但是,消息再重要,内容再敏感,人死了却不可能封锁消息,封锁时间越长所造成的被动就越大,书记处经过反复讨论,认为还是要尽快给党内一个交待,否则不足以安定民心、军心。也因为如此,借着战胜蒋介石所发起的各地###战役的胜利,中共中央公布了任弼时去世的消息,延安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悼词出自毛泽东之手,高度评价了弼时同志的革命贡献,深刻缅怀弼时同志的点点滴滴,号召全党继承弼时同志的遗志,为建设一个自由、民主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主席,弼时同志下葬已经10天了,从各方面的反应情况来看,声势已经渐渐地小了下去,对于中央的压力也小了,因此,我认为时机已经差不多已经成熟了。”说话的是刘少奇,他所谓的声势,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党内“共产国际”派对于中央的压力,对于哈尔滨战事的不满,对于中苏两个“共产主义”者之间的冲突不满,按照他们的理解,既然苏联老大哥要这个地方,那就交给人家,反正过两天红军撤回去后地方还是会还给中共的,中国革命正进行到关键时刻,不能因此破坏中苏两党间的关系,更不能因此给广大党员造成思想混乱,以王明等人的表现最为突出;二是党内“本土”派对于中央的压力,他们同样对于哈尔滨战事不满,特别像彭德怀这样执掌军权的人看来,苏联的行为再一次地表现了他们的蛮横,表现了他们的沙文主义,中国革命历史上吃“瞎指挥”、“乱指挥”的苦,吃共产国际的亏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中共中央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没有一种旗帜鲜明的民族立场,是注定要付出代价的,其结果只能是带来广大人民对于共产主义的疑惑,造成普通党员对于中央的误解,既然要实事求是,那就不要藏着盖着……

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内领袖,其心情是复杂的,他们在理性上倾向于前者,认为:若是没有苏联的帮助,没有苏共的支持,中国革命要走很多弯路,中国革命胜利的时刻也会推迟很久,即使革命成功了,如果没有苏联的帮助,要想建立起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建立起稳固的国家政权也是困难重重;在同时,他们在感情上又是倾向于后者的,苏联这一手闹得太不像话了嘛,你要哈尔滨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下赤裸裸的推行大国沙文主义,却不是毛泽东这类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感情的人接受的了的,如果事情换个方式,中苏两党直接谈判,苏联在其他方面做出一些让步或者明确表态支持中共,中央是准备在哈尔滨问题上让步的,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嘛!但是斯大林倒好,不仅拒绝谈判而且还要出动大批红军攻打,毛泽东在愤怒之余,写下了“亲痛仇快”几个大字以作为告诫。

正是在这种复杂思想的指导下,中央才对哈尔滨问题含含糊糊、左右摇摆,等到最后下定决心命令撤出的时候,毛泽东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哈尔滨重要,但是坚守哈尔滨的部队更重要,共产主义的“团结”似乎也更重要。而刘云的“抗旨不遵”,正是摸到了党内大佬的底牌,把握住了复杂性,以毛泽东的精明,他怎么会看不出刘云是故意在这么干?但是他也不生气,在某种意义上默许甚至还纵容这么干,说到底还是朴素的民族感情在主导,这才是雄才大略的中国领袖――真实历史上因为拒绝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一直为外人津津乐道,其实殊不知他在延安时期已经就这样了,这一点从王明问题上就可以看出端倪。

王明在七大上作了自我批评,会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主任师哲一起走回枣园,路上毛泽东问道:“你认为王明的检讨怎么样?”

“不深刻。”师哲回答得很干脆。

“你说得对。不过他的核心问题是对自己的事(中国问题)想得太少,替别人想得太多了。”师哲听了,哪有不心领神会的道理?这话与其是说给他师哲听的,倒不如说给党内“某些”人士听的。

抗战时期,斯大林要求中共战时一切服从国民党,战后继续与国民党合作,共同建国,忽视中国革命中许多复杂问题和流血的教训,只求拖住日本,减轻对苏联的威胁。对此,王明全盘接受,而毛泽东的评价就意在言外了。

但是,话反过来说,正是因为刘云摸到了党内高层的脾气,毛泽东才要把他千里迢迢地召见到延安来,刘云这种出乎意料的举动已经不少了,毛泽东觉得有敲打敲打的必要,在私底下,他不止一次和周恩来谈及:“……刘云同志的能力是强的,各方面表现也是突出的,战略眼光和把握全局的能力也是可圈可点的,但是在政治上还不成熟,或者说,还欠缺那么一点火候……但即使这样,革命立场是很坚定的,比某些同志要强。”

周恩来同意毛泽东的评价,并且补充道:“这是一个优点和缺点都很鲜明的同志,在党内高级干部中具有典型性,既然政治上还不成熟,那就需要帮助他尽快成熟起来,要在合适的岗位下继续锻炼……一句话,他还年轻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也正是因为这个表态,刘云获得了东北局委员等职务,这也是中央在给他压担子。

中共中央当时是没有政治局常委的,书记处的五大书记其实就是隐隐约约的党内核心,因此,任弼时过世后,中央需要一个新的书记,这样才能构成单数么。按照党内惯例,这等事务首先需要上层统一意见,刘少奇刚才所说的时机成熟,也包括这个方面。

毛泽东大口大口地抽着烟:“我看可以让陈云同志来担纲。陈云同志多年在中央工作,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干部中的威信也很高,能力上完全不是问题,在另一方面,他现在已经是政治局委员(七大时排行第六)同时刚刚被选举为书记处候补书记(8月份的事情),资历和地位上也是合适的……”

“我赞同主席的意见,陈云同志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况且现在抗战告一段落,我们党面临着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任务,这一块也是陈云同志最得心应手的。”周恩来表态支持。

刘少奇和朱德交换了一下意见,开口道:“我们也赞成主席的意见。”

四人既然一致,就这么迅速决定了下来,毛泽东开口道:“目前局势复杂,我们需要召开一次临时的中央全会,讨论今后的革命方略,陈云的补选也可以安排在临时全会上进行。全会的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联合政府,另一个是和苏共的关系,这两个问题不解决,人们的思想误区就不能克服,无论短期长期,对于革命事业都是非常有害的……”

“主席说得很对,蒋介石最近发动了几次###高潮,都让我们打退了,现在又变换新花样,要求我们去重庆谈判,这既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挑战,他的如意算盘大概是这样的:不去,可以把发动内战的罪名安在我们头上,去了,可以使出各种手段和压力,反正就是要软硬兼施逼迫我们交出军队和地盘……”

毛泽东风趣地笑道:“我们的蒋委员长,算盘可是打得很精明哦,看来这么多年也学了不少东西,还知道放和平谈判的烟幕弹了,他以为我们不敢去,我们偏偏要去,而且还要谈出成果来……我已经下定决心了,去!要去!我去!”

“主席!”刘少奇和朱德同时表示了对蒋介石卑劣手段的担心,“张学良将军还被他扣在手中呢。”

“不要怕,要相信我们党的力量,相信人民的力量,再说了,我去了,不是还有你们嘛。”毛泽东挥了挥手,“还是请恩来谈谈访美的感受。”

“我到美国转了一圈,和杜鲁门等美国政要举行了会晤,他们对于联合政府的构想是支持的,对于实现中国和平、民主也是期望的,不过他们提出的方案,还基本上是赫尔利的五点草案:一、中央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共同合作;二、各方均承认蒋介石为中华民国的主席及所有中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三、中央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共同拥护孙中山先生的主张,在中国建立民有、民治、民享之政府;四、中国政府承认中国共产党并使之成为合法之政党,所有国内政党,将予以平等、自由及合法之地位;五、中国只有一个中央政府及一个军队,共产党之官兵,经中央政府编定后,将依其阶级,享受与国军相同之待遇。”在中共领导人看来,这个方案绝口不提联合政府,代之以含含糊糊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又要放弃军队来换取“合法地位”,并非一个好方案,刘少奇和朱德的眉头开始皱了起来,毛泽东倒是很沉得住气。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