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德才兼备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第一章

德才兼备,用人的第一标准

1。 德才兼备:千古用人第一标准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的用人哲学都认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栋梁,有德无才的人也可使用,有才无德的人坚决不可使用,至于二者皆无之辈,当然是〃垃圾〃了。

关于德与才的关系,历史上绝大多数政治家、思想家都主张德才兼备的原则。

先秦诸子中,墨子极力倡导选用德才兼备的人才。他认为:〃夫义道术学业仁。义者,皆大以治人,小以任官,远施周偏,近以修身,不义不处,非理不行,务兴天下之。利,曲直周旋,利则止,此君子之道也。〃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一个善于用人的大家,他提出了〃治国之道,务在举贤〃的响亮口号。他的人才观主要内容是〃德、才、学、识、能、忠、义、信〃八个字。〃夫治世为大德,不以小惠。〃诸葛亮认为〃德〃包括五个方面:〃一曰禁暴止兵〃,〃二曰赏贤罚罪〃,〃三曰安仁和众〃,〃四曰保大定功〃,〃五曰丰挠拒谗〃。(《诸葛亮集》,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第76页)在这里,诸葛亮把〃德〃的概念具体化为对国家与阶级利益的行为准则,而不是上下级之间的恩怨和利害关系。所谓〃大德之行,天下为公〃,考验〃德〃的真伪标准在于〃公〃。以公利为核心的德政,事业兴旺发达;以私利为核心,则无德政可言,终将导致事业的衰败消亡。

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过:〃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从德和才两方面出发,司马光把人分为四种:德才兼备为圣人,德才兼亡为愚人,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他主张用人应以德为重,这样才能用君子而不用小人。司马光分析人们选拔人才时往往重才轻德的原因,是由于有德的人被人所敬畏,而有才的人一般被人所喜爱;对所喜爱的人容易亲近,对所敬畏的人则容易疏远。因而考察和选拔人才时往往只看到了才能方面,而忽略了品德方面。他提醒后人说,这样的历史教训太多了,〃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资治通鉴》卷1,中华书局1950年出版,第15页)。

有才无德之人不能重用,有德无才之人予以培养,等其展示才华之后,再予以使用。德才兼备论首先倾向于德,只要品德高尚,才干尚可之人,就可以重用。持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还有清朝的曾国藩。曾国藩用人讲究品行,其次才考虑才干。同样,他采用这种用人方式,也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曾国藩曾讲:〃有才无德,近于小人;有德无才,近于愚人;与其有才无德近于小人,不如有德无才近于愚人。〃这段话也反映了曾国藩既强调德才兼备,又注重以德为先。

从古人的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第一,论才必须以德为本,因为德是才之帅;第二,无才而不任,因为才是德之资,否则,德就是空的;第三,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贤〃呢?那就是德才兼备的人。任人唯贤,既不能唯德是举,也不能唯才是举,必须是德才兼备。

只讲德,不讲才,有德无才的人,没有专长和能力,工作没有创造性,工作成绩平庸,不是我们所讲的人才;只讲才,不讲德,有才无德的人,只会钻空子,干坏事,损害他人的利益,也不是我们要求的人才。所以选用人才,一定要坚持选那些品德好,具有一定特殊专长和能力的人,把德和才的要求结合起来,防止只看才不看德或者只看德不看才的倾向。

俗语云:〃有才无德,行而不远,德是人才之本。〃德乃水之源,才乃水之波。若无君子可用,与其用小人,不若用愚人。盖有才无德,其才足以济其奸,重用了很危险;然有德无才,难以当大任,亦不可不慎。故用人贵在德才兼备。

虹←桥书←吧←。←

第2节:第一章 德才兼备,用人的第一标准(2)

一个面向21世纪的优秀人才,必须德才兼备。德才兼备是成才立业、奋发有为的前提。一个人如果志大才疏,固然成不了才,但如果没有优秀的思想品德,也难以成就事业。这里有两个基本观点,一个是:成小事,靠业务本领;成大事,靠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另一个是: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德才兼备之人,其理想、信念、道德、责任才能得以升华。

2。 党政机关用人的根本原则

对党政机关来说,德才兼备是选才用人的第一标准。

德、才是干部素质的两个方面,德强调的是思想、品行,才强调的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才智和能力。德才兼备要求干部既要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又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高的业务水平。德才兼备是辩证的统一体,二者不可分割,不可偏废。在选人用人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既要防止重德轻才的现象,也要防止重才轻德的倾向。

德和才犹如支撑人字的撇和捺。没有德字这一撇,不成其人;没有才字这一捺,人难自立。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资本;德乃人之魂,才乃人之胆。德才兼备德为先。成人比成才重要,为官应重德性。做人要通过做事来体现,来实现价值,来检验成败。做事要通过做人来引导方向,来提供动力,来保证结果。若方向一错,则全盘皆误。因此,做人应先于做事,人性应重于灵性。就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来说,一定要高度重视德性问题,致力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

从德的方面看,党政机关干部要力求做到如下方面:

强化道德意识。大量事实证明,有德才有得,有诚才有成。许多人之所以成功,得益于细微而不起眼的美德。正如伏尔泰所说,〃造就政治家的,绝不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而是他们的人格。〃人格德性是最重要的,能力则总是相对而言的。人格的力量,是最可靠的事业资本。林肯说:〃坚守人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力量。〃林肯之所以享誉世界,重要之点在于他公正自持、廉洁自守。林肯去世后,陆军部长史丹顿说:〃这里躺着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统治者。〃人格比〃名〃更崇高,比〃利〃更伟大。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24小时不停地为我们工作。有了这张绿卡,成功将为我们一路放行。对领导干部来说,要高度重视德的问题,防止懒官、庸官、贪官、淫官占居要职。即便在民主不断扩大、法制日益健全的情况下,也还是要注重选用德高望重、人格完善的领导者,防止觊觎权力、善于伪装的奸佞小人。作为个人来讲,一定要具备履行公职的良好品行和职业操守,做到表里如一、言行如一、始终如一。对组织、对事业、对人民,一定要诚实守信,不偷不吹不装不假。〃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能永远欺骗所有人。〃人格低下的人,最终是要露马脚、被唾弃的。

严格道德自律。〃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领导干部在树立道德新风尚方面以身作则,就是无声的命令。这里有三种境界,其一是不做恶事;其二是多做好事;其三是社会楷模。达到第一种境界是小有所成,达到第二种境界是有较大成功,达到第三种境界是有巨大成就了。领导干部讲重德性,首先要讲大德,即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政治原则,坚持服务宗旨。具体讲,就是要忠于党、爱祖国、为人民。同时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个好职员,在家庭做个好成员。这些都得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在学习科学理论的时候,就深深感到,经典作家不仅具有真理的魅力,更具有人格的魅力。马克思说:〃我们都是坚持为八小时工作日而奋斗的,可是,我们自己的工作时间常常超过八小时。〃1868年4月30日,马克思在写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这样说:〃我在几天之内,就满50岁。如果那个普鲁士少尉对你说:〃服役已经20年,仍旧是个少尉,〃那么我可以说:〃年届半百,仍旧是个赤贫者〃。〃这无疑大大增添了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果说的一套,做的一套,对人一套,对己一套,怎么可能让人信服、跟着来做呢?党政干部一定要处处严于律己、时时做出表率。讲道德自律,不能忽略细节、轻视小事。小和大是相对、相交的,是会转化的。拿遵守〃三德〃来讲,能不能保持〃慎独〃,在无人监督、没人认识的环境里,自觉遵守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做一个文明守法公民?能不能模范执行职业操守,严格行业自律,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办事?能不能弘扬传统美德,善待老人、妻子和孩子,建设和睦家庭?许多细节和小事,常常影响着大节,折射出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白天想上班,晚上想回家〃的人,比那种不思工作总惦念着牌局、不顾家人总沉醉于饭局的人,要健康得多、高尚得多。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搞得家庭四分五裂的人,在人们心目中也是要丢分的。〃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我们常犯的错误有4种:知识不足的错误,经验不足的错误,能力不足的错误,德性不足的错误。这几种错误,都应当努力避免,尤其要着力防止犯德性不足的错误。

▲虹▲桥▲书▲吧▲BOOK。

第3节:第一章 德才兼备,用人的第一标准(3)

注意道德积累。我们经常会对自己的记忆力不满,却从来不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很多人都能根据自己身体部位的问题去看医生,但少有人认为自己的脑子出了问题。人们往往在自认为最清楚的事情上犯错误。谁都觉得自己缺钱,包括那些不缺钱的;谁都不觉得自己缺德,包括那些缺德的。一个人的德性,无论好与差,均为日常思想和行为的〃零存整取〃。正所谓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得;衰时罪孽,都是盛时作得。某些人的下场,如罗柯斯所说:〃他们收割的,正是他们种下的。〃我们要使自己的道德品行达到较高层次,有时需要从改变生活习惯开始,从日常小事逐步做起。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每天都早起,怕睡过头,给自己做了一个圆木枕头,稍微一转动,头就落在木床上,人就惊醒起来。司马光把这枕头叫〃警枕〃,意在鞭策自己,不可松懈懒惰。一个人对他人讲信用相对容易,因为受到外在力量的约束、监督,会迫使其恪守承诺。而对自己讲信用则要难得多,因为那只是自己内心的声音,唯一能监督的只有自己。但唯有持具这样一种坚定心力的人,才会出类拔萃,因为这是他超凡脱俗的地方。齐白石的成功在于对自己讲信用,始终固守着一个对自己的承诺。他规定每天作一幅画,从不间断。85岁那年,有一天连画了4张条幅,已经很累了,又画了一张后,写了这样的话:〃昨日大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朝制上一张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正是雷打不动的行为准则,造就了他炉火纯青的画艺。德性需要积累,有积累才会有升华。

坚持道德修养。〃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效法上等的,仅得其中;效法中等的,不免得其下。如果我们为人处世要达到〃不褪色、不染色、有特色、很出色〃的境界,就应当把目标定得高一点。如果我们想要得到更多的玫瑰花,就应当种植更多的玫瑰树。在前进的道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在为自己铺路。专栏作家哈里斯的朋友对报贩说了声〃谢谢〃,报贩却冷嘴冷眼,没有理会。哈里斯问:〃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朋友说:〃他每次都是这样的。〃〃那你为什么还对他那样客气?〃〃为什么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这是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如果每个人都能这么想、这样做,可以减去多少无端的烦恼。一个人只要自身有教养,不管别人举止怎么不适当,都不能伤他一根毫毛。以德报德是正常现象,以怨报怨是平常现象,以怨报德是反常现象,以德报怨是超常现象。能忍别人所不能忍,方能为别人所不能为。加强道德修养,很重要的是能够有效驾驭自身欲望。人都有七情六欲。巴尔扎克说:〃欲望是支配生命的动力和动机,是幻想的刺激素,是行动的意义。〃欲望具有两重性,它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东西,既能使人进步,也能使人堕落。你不想占有,你囊中是空的,但你身轻如燕;你若占有了,身心会受到挤压,就得付出代价。〃欲〃字与〃火〃字常连在一起,表明两者有着相似的热势与疯狂,控制不好,就将毁掉一切。事因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控制欲望,可以得到财富;控制餐饮,可以得到健康;控制情绪,可以得到快乐;控制感情,可以得到幸福。学会控制,可以获得很多。在自我控制中加强自我修养,我们就能够获得更好的德性。

从才的方面看,党政机关干部要做到:

博览广学。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宽,考虑的问题就越全面,对事物的反映就越敏捷,越容易在工作中体现出艺术性和灵活性。要获得知识,就必须学习,这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了。党政干部要肩负起时代赋予自己的重任,不仅要学习政治理论,还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与工作相关的各类专业知识。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精神素质、知识素质,以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

潜心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也是党政干部提高素质的重要环节。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要勇于承担艰巨的工作任务,乐于做开创性的工作,甘于做打基础的工作,既能经得住挫折和打击,从错误和失败中学习和提高,又能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使自己的整体能力跃上更高的层面,进入更新的境界。

BOOK。←红←桥书←吧←

第4节:第一章 德才兼备,用人的第一标准(4)

持之以恒。社会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学无止境,贵在坚持。作为党政干部必须坚决克服那种向书本学,不求甚解,一曝十寒;向实践学,走马观花,浮漂不实的现象。面临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新机遇,将学习作为一种社会化、制度化、生活化和终身化的成长进步行为。牢固树立〃只有毕身,没有毕业〃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3。 企业聘用人才的基本标准

在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有能力的人,那种既有能力又品德高尚的人才是每一个企业最理想的人才。

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曾经这么说道: 我把人品排在人才所有素质的第一,超过了智慧、创新、情商、激情等。我认为一个人的人品如果有了问题,这个人就不值得一个公司去考虑雇用他。

〃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