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双枪老太婆 > 第52部分(第1页)

第52部分(第1页)

!?br>

老邓说:“怕啥子,你们干都干得,我们说不得呀?”我转过话题,说现在生意不好做。

陈树安说:“我晓得不好做,那些一心钻进了钱眼儿里的人都喊难,莫说你这样对我们工人慷慨大方的老板了。有难有啥关系?大家设法家解决嘛。”说着一招手,就把工人们都喊了过来。

大家闹闹嚷嚷的,有的说:“我们三个月不要工钱。”有的说:“我们自己拿饭来吃……”接着这个几十元那个几百元,看样子凑个千把块钱没有问题。

我看着大家,不住地摇头。服装店的事,真让我左右为难。

第二天,徐清浦引来一个人:三十四五的年纪,矮胖矮胖的,团团脸,光着头,穿一套灰布中山服,说起话来很幽默。他见了我朗朗一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开口就说:“久闻其名,未见其人,今日相见,不胜荣幸。”随后说出他自己的名字:“林竹栖。”

过去经常听到清浦谈起有关林竹栖的情况,他是云阳人,同清浦在杨森办的万县军事学校同过学,当时朱德、陈毅正在那里当教官。毕业后他当了本县团练局长。时值北伐,他经常带着队伍到四乡去打土豪劣绅,不顾情面地杀了几个大恶霸,震动了全县。老百姓说他有胆量,封建老头子骂他是“疯儿”,土豪劣绅更是恨之入骨,骂他是“危险分子”。蒋介石叛变革命之后,四川也掀起了反共高潮,劣绅们联合起来。以“共产党嫌疑分子”的罪名,把他关进了万县监狱。经人保出来后他又参加了家乡的武装暴动,又坐了一年的牢,其中几次都险遭杀头。幸亏他的几位要好的同学身居要职,从中周旋,才幸免于死。

林竹栖生性开朗大度,在官场混了一场,自己两袖清风,连惟一的儿子也养不活,寄在妹妹家里。后来给雷忠厚当了参谋长,这时就与玉璧认识了。以后雷忠厚、李荣华靠拢我们,他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红军入川时,他当时是下川东民团总指挥。一看红军占领城口、万源,就准备带领下川东四十几个中队的民团到开县杨柳关起义,与红军会师;后因被内部叛徒告密事败,又几乎被捕。清浦和我会到李荣华和雷忠厚时,就经常摆他的龙门阵,一直担心他的安全,万不想在今天见了面。

林竹栖的到来,使我眼前一亮:这不是接替服装社的最佳人选吗?这人生性爽直,活动能力强,社会关系也多,同雷忠厚、李荣华又是老交情,再加上个徐清浦,重庆的事情就完全可以放心了。

当下我们就商量,清浦觉得很合适,林竹栖也满口答应。我们高高兴兴到隔壁“四海丰”吃了顿饭,我的一颗心完全放下来了。

腊月,我回李子坝,陪两个孩子好好玩了两天,就起程回华蓥山了。

宝顶宣誓

正是腊月十几头上,天气很冷。我穿了一件旧的青布棉袍,头上包了一根青丝帕,装成一个病人,同李士民一道,喊了一乘滑竿,赶到太平场,住到我们一个老王同志的家里。

这里是罗平精的老家。谈起罗平精牺牲后的情况,老王只是叹息,说他家里被抄了好几次,手下的人大多上了山,这次也有少数逃回来的,都被夏马刀的人捉住杀了。我问起他的女人和孩子,老王摇摇头,不知道去了哪里。我不由得想起罗平精临刑前托给我的事情,心里茫然若失。第二天清晨,老王喊来短程滑竿,我们走一截,换一乘,经过赛龙场、肖家场、罗渡溪……都是走的场背后的小路。过去在这些路上,总是大摇大摆的,现在革命失败了,路上冷清清的,见到的都是些生人,偶尔一两个熟面孔,有的把头转过去,有的站着想喊我,又不敢开口。我干脆用铺盖蒙着头,闭着眼,想那些难忘的往事……到了罗渡溪场背后,把滑竿打发走了,我和李士民步行,赶到太阳坪家里,已经夜深了。母亲来开门,一见是我,手抖抖的,哇地一声就哭了。我扶她老人家在桌边坐下,没有流泪,也没有说话。

玉喜来了,哑坐了一阵。才把我引到了门前的黄桷树下,指着树前的一块平地说:“哥哥的尸体,二姐夫他们几个偷回来了,暂时浅埋在这里,怕敌人知道了,不敢堆坟。”

我一看,这哪里是坟,分明是一块刚播下种子的松土。

四周死一样的寂静,腊月的寒风吹着,黄桷树的枝叶沙沙地摇动。我站在这里,就像站在玉璧的面前,我在心里对他说:你拿着枪杆和他们斗了一辈子,难道死了还躲他们不成?

玉璧在我心里微笑,不回答我的话,却说:“玉屏,你终于回来了,我一直在等着你。”

我坐下来,捏了一把松软的泥土,就像捏着他温暖而宽厚的手。我在心里说:“玉璧,我回来了,我已经把你的那封信刻进了心里,今生今世也不会忘记。”

玉璧仍然微笑着,说:“玉屏,你成熟多了,你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看见你我就放心了。”

我禁不住了,一下子扑在他的坟上,喊着:“玉璧,你英雄一世,怎么会死在这姓曾的手里?总有一天,我会提着叛徒的脑袋来见你。”

玉璧仍然很平静:“玉屏,你回过头去,看看你身后站了多少人啊……”

我捏着一把眼泪浸透了的泥土,慢慢站起身来。夜已经很深了,寒风吹得更紧,玉喜在我身后轻轻地说:“嫂嫂,莫受凉了,回去吧。”

回到屋里,母亲坐在孤灯前,泣不成声。我说:“妈妈,你别哭了,有我在,就有为玉璧报仇的那一天。”说着收拾了几件衣服,就和李士民一起上山了。玉喜拿了一把燃着的香火,送我们一程。

十年来,白天黑夜,上山下山,哪里是沟,哪里是坎,也记得清,数得出。走了一截,叫玉喜转去,把香也弄熄,丢了。下了雪,路上滑溜滑溜的,黑夜里对面不见人影。我沿着荆棘丛生的毛狗小路,攀着枯藤,抓着小树,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李士民在我后面跟着。

走到半山腰,穿过一片密林,进了乱草丛生的背静的山弯里,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有人在问:“谁?”

我立即听出是李仲生的声音。脚步声乱了,还夹杂着笑声和呼喊,李仲生、陈仁勇、范永安带着人把我迎住,七嘴八舌地说:“大姐,我们在这里,等了你两天啦!”

大家拥着我,把我们引进向老大的家里,我却在这“家”门口愣住了。这是什么家啊:几根竹子搭着人字架。上面盖了些杂乱的茅草,什么都没有,只有个石头搭的灶,灶上搁了一个半边锅。一个烂箩筐里铺了些棕丝,里面放了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另有一个七八岁的女孩,裤子也没有穿,坐在火堆旁边。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