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人生效率读本:准备赢得一切 > 第2部分(第1页)

第2部分(第1页)

做准备的主管,才是效率最高的主管。”强调忠诚、敬业、勤奋、主动仅仅是工作态度,准备却是方法。高效能的员工都是善做准备的员工。

该书运用大量翔实、生动的案例来说明一个企业在生产、资金、人才、危机管理、市场调研等方面缺乏准备所造成的危害,力图帮助企业找到自己与一流企业之间的差距——缺少准备。

在此基础上,作者告诉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如何做准备,也就是准备的方法和技巧,从目标、计划、要事第一、细节、抓住事情的关键点等方面指导员工怎样才能有效地做准备,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准备工作发挥最大的效益。作者强调,掌握这些准备的方法是成为一个卓越的职业人的决定性因素,它决定了一个职业人能否拥有一个美好的前程,使他们真正明白,在工作中认真准备,提高效率的最终受益者还是自己。

本书的一个特色之处是大量运用了对比,将在同类事项上有准备的员工和无准备的员工进行比较;有准备的企业与无准备的企业进行比较,从他们之间的差距中说明了准备的重要。

21世纪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是学习型组织,而学习型组织的主要特点就是把不断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作为组织发展的关键,由个人学习带动组织学习,又由组织学习带动个人学习。其实,做准备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做准备。无论是学习还是准备,都是为了提高人的自觉性。在当今知识经济和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一个组织的学习和准备越来越成为其持续发展的关键。《准备赢得一切》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值得每一位干部和员工学习。让我们做好准备!准备赢得一切!

一、罗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准备(1)

真正的罗文精神不仅仅是勤奋、敬业、忠诚、主动,最重要的是要一切从准备做起。

任何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成为《致加西亚的信》中罗文一样的人。长久以来,“罗文精神”已经成为了敬业、服从、勤奋的象征。其实,在这些优秀品质背后,还蕴藏着大多数人所没有意识到的更深刻的理念:准备。

有一家银行,分别贷巨款给四位20岁的青年,

条件是:他们必须在30年内还本付息。

第一位青年心想,突然有了一笔款,可以放松了。于是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还不到5年,他的钱花光了——他一无所得。这位青年的名字叫“懒惰”。

第二位青年很兴奋,每天忙忙碌碌,恨不得每周工作8天!但是办事不用脑子,差错不断……他付出的劳动比别人多,得到的却很少。勉强坚持到11年,还是赔了本。他的名字叫“蛮干”。

第三位青年小心谨慎,凡事服从,总是等到命令才动手。常常临时抱佛脚,结果事倍功半。累死累活才在30年后还上本钱。他的名字叫“盲从”。

第四位青年工作积极,他懂得准备的重要,因此工作效率很高。只有他,不仅在第十年头上还本付了息,还可以拿出余款贷给别人。谁都知道,他的名字叫“效率”。

当年,给他们贷款的银行,叫“工作银行”。

其实,每一个人的工作都是人生的贷款,是要自负盈亏的。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需要像第一位青年那样的员工,他都不能为了自己而自动自发,又怎么能期待他为别人服务呢?

同样, “蛮干”和“盲从”类型的员工也不能给企业带来益处,他们缺乏准备的习惯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

为了企业的利益,每个老板只会重用那些名叫“效率”的员工——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具有忠诚、敬业、主动精神的人。这才是罗文精神的核心。

《致加西亚的信》中,关于罗文的故事非常简单,当时正值美西战争(作者注:1898年4月至12月美国与西班牙之间发生的争夺殖民地的战争)爆发。美国总统麦金利(美国第25任总统)有一封极为重要和秘密的信件,要尽快交与古巴起义军领袖加西亚,以期与他取得联系并获得和他的合作。而加西亚正转战在茂密丛林里,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军事情报局推荐了安德鲁·罗文中尉承担送信的任务。故事的结局是:加西亚从与死亡同行了三个星期的罗文手中接过了这封信。

正是这个故事促成了《致加西亚的信》的诞生。这本书被翻译成30多个国家的文字一版再版,甚至在2000年被美国《哈奇森年鉴》和《出版商周刊》评为有史以来世界上最畅销图书第六位。

有一天,阿尔伯特·哈伯德和朋友聊天时,朋友说:“罗文所完成的这件看似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难道依靠的只是敬业和勤奋吗?”这个问题使阿尔伯特陷于沉思。的确如此,当时罗文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敌人的子弹,还有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天气,他甚至根本没有见过加西亚,也不知道他当时确切的地址。要克服这些困难,只凭敬业和勤奋是远远不够的。阿尔伯特认定: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才促使罗文最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那些敬业、勤奋只不过是一种素质的外在表现,而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正是因为他具备一种提前意识——准备,这才是罗文精神的核心和实质。

阿尔伯特在回顾了自己的经历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于是,他决定再写一本书,把罗文精神的核心——准备灌输到大多数对此还没有清醒认识的人们的头脑中,从而帮助他们解决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效率低下。

他开始着手翻阅以前的资料,走访当时一些事件的亲历者,准备静下心来好好完成这一意义非凡的“工作”。遗憾的是,由于那次让人诅咒的海难,他并没有完成这件工作。直到他去世几年后,小伯特才从尘封的阁楼里看到了这部尚未完成的手稿,上面只有一些简单的大纲和零散的感悟,在这些只言片语中,阿尔伯特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准备赢得一切!”

虽然书稿最终没有完成,但阿尔伯特通过查阅资料的发现,印证了他的分析:罗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准备。正是这种时刻充分的准备,才给了罗文强大的自信。尽管任务异常艰巨,但充分的准备让他坚信,他能够完成任务。准备使一些在别人眼中看似不可能、根本无法实现的东西变成了现实。

关于罗文的记载虽然很少,但得到确认的是:他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一个善于做准备的人;他把准备意识贯穿于工作的每一处。正是有了平时的培养,这种意识才会在关键时刻闪现它的光芒。其中就有这样一件事:

一次,罗文和几名士兵接受一项运输一批重要的军用物资的任务。接到任务后,罗文利用出发前的时间,了解了途经道路的情况;查看了途经地区以往的气象资料,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罗文从资料中分析到,途经地区的雨季即将来临。为了安全,罗文决定提前一小时出发。顺利的话,他们可以在天黑之前通过最险的路段,这样就可以避免万一下雨可能造成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

而恰恰是这提前的一小时救了他们。由于行使途中,一辆汽车轮胎被尖利山石扎破耽误了时间。而天气突变,眼看大雨就要来临。他们拼命赶路,等最后一辆车冒雨驶离盘山路不久,后面的一段路就塌掉了。第二天,他们顺利抵达目的地,从众人惊异的目光中得知,昨天他们经过的地方由于泥石流,发生了惨重的伤亡事故。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罗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准备(2)

如果罗文按原计划出发,那事故就无法避免了。正是准备让他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保证了任务的完成。

也许有人会说:准备?不!我们要的是行动!立即行动!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使行动真正有效的,恰恰就是罗文精神的核心——准备。

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在成功的路上少走弯路。有这样一个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