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虽远必诛 > 第54部分(第1页)

第54部分(第1页)

头。

亭独单于与护匈奴中郎将杜崇坚守城池,这场围攻战从九月持续到十一月,达三个月之久。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战役,如果亭独单于与杜崇不能够坚守牧师城,一旦被叛军攻破,那么南匈奴的命运可能是毁灭性的结果,而汉帝国的北疆将永无宁日。

亭独单于与杜崇指挥守军英勇作战,挫败了日逐王逢侯的一次次的进攻,为东汉政府从容组织援军赢得了三个月的时间。

匈奴的内讧与叛乱,使东汉政府大为震惊。因为叛军数量达到二十万人,东汉政府不敢轻视,任命邓鸿为车骑将军,越骑校尉冯柱、度辽将军朱徽为副手,率领左、右羽林军(羽林军为汉中央军的南军系统,汉和帝刘肇诛杀窦宪后,掌控了南、北两军)、北军五校、各郡国的弓弩部队、边境驻兵,护乌桓校尉任尚率乌桓、鲜卑部队,共计四万多人,紧急赶赴战场。

十一月,随着车骑将军邓鸿统率的大军来援,叛军不得不放弃对牧师城的进攻,向满夷谷撤退。

牧师城转危为安。

汉、南匈奴、鲜卑、乌桓联军兵分两路,千里追击。

第一路是车骑将军邓鸿的精锐中央军,会同亭独单于派遣一万多人的骑兵,还有中郎将杜崇的四千骑兵,追击日逐王逢侯统领的叛军,在大城塞打了一场硬仗,叛军被击毙四千余人。北匈奴叛军首领日逐王逢侯心知无法继续久留在汉地,果断下令十五部落二十万人全体向塞外进发,进入北匈奴的漠南故地。

另一路追兵是由任尚率领的乌桓、鲜卑骑兵,抢先一步抵达满夷谷,正好与叛军主力相遇,一心想着逃出塞外的、回到北匈奴故地的叛军又一次遭到重创,被乌桓骑兵与鲜卑骑兵砍杀活靶子似的,杀死了一万七千人。

此一时,彼一时啊,三百年前,匈奴大破东胡,使东胡灭亡,东胡的残部东逃,演化为乌桓与鲜卑;三百年的时间,使民族的命运来了个大轮回,东胡人的后代不仅杀回来占领匈奴人的地盘,而且手起刀落时,绝对是冷酷无情。

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在日逐王逢侯的带领下,这些北匈奴的部落,最终还是成功了逃到塞外,他们最后到了什么地方,史书没有记载。估计是经过展转之后,最后与巴尔喀什湖一带的北匈奴余部会合了,如果这种猜测合理的话,那么这次北匈奴部落的叛逃,就是一次在历史上影响极其深远的事件,为日后匈奴人崛起于西方奠下了基础。

南匈奴在击破北匈奴战役中,战功赫赫,然而最后却不能返回北匈奴故地,反而被世仇鲜卑人捷足先登了,这无疑使得相当一部分南匈奴人深感寒心。继北匈奴降部二十万人叛逃之后的第二年,南匈奴再度出现大规模的叛逃。

永元八年(96年)七月,南匈奴右温禺犊王乌居战,率领自己的部众二万余人叛逃,越过中国的国境,进入北匈奴的故地。乌居战此行的目的,史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或许是准备与巴尔喀什湖附近的北匈奴部会合,或许是他想在北匈奴的故地,重建一个强大的匈奴国。

汉和帝刘肇当机立断,派遣度辽将军庞奋、越骑校尉(北军五校之一)冯柱率兵追击。这里稍提一下汉和帝刘肇,刘肇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一位十分出名的皇帝,但是此人在位期间还是比较有作为,特别是十四岁时的他就以出人的胆色,将窦氏集团一网打尽,足见其能力非同寻常,东汉帝国对外战争最伟大的胜利,包括击破北匈奴、对西域的控制都是在和帝一朝。

度辽将军庞奋与越骑校尉冯柱率大军出塞,追击乌居战的叛逃匈奴军,经过昼夜兼程,终于捕捉到叛军的主力。精锐的汉军骑兵与乌居战的南匈奴军展开一场激战,大破南匈奴军,阵斩乌居战。

乌居战一死,南匈奴军群龙无首,纷纷向汉军投降,庞奋将二万多名降军安置在安定郡与北地郡。

至此,南匈奴的局势稳定下来。

日逐王逢侯率二十万部众的叛逃与右温禺犊王乌居战的叛逃,是三百年汉匈战争的余波,只是微澜荡漾,并没有引发大的风浪。

从公元前201年,匈奴冒顿单于开始侵犯中国边境,至公元91年耿夔击北匈奴于金微山,汉匈两国大战了二百九十二年,最终大汉帝国艰难地打赢了这场战争。这是一场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漫长战争,也是一场产生重大世界性影响的战争。

我们来回顾一下三百年战争的几个阶段:

匈奴人进攻阶段(前201~前134):历时六十五年,此乃匈奴人全盛的阶段,中国处于被动防御,白登战役(前200年)为汉匈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会战,双方投入的兵力达七十二万人,此战一举奠定匈奴北方霸主的地位,也迫使中国长期对匈采取防御战略。

中国反击阶段(前133~前104年):历时二十九年,这是中国军事全盛的年代。从马邑之谋始,中国军队开始反击,在伟大军事统帅卫青与霍去病的指挥下,先后发动河南战役(前127年)、河西战役(前121年)、漠北战役(前119年),两大军事强国的铁血对抗,胜利的天平开始倾向中国。

中国受挫阶段(前103年~前87年):历时十六年,由于汉武帝后期残暴无度致使对外战争频频失利,致使与匈奴会战中,一败再败。赵破奴兵团于前103年全军覆没;李陵兵团于前99年全军覆没;李广利兵团于前90年也全军覆没。

匈奴衰败阶段(前86年~前36年):历时五十年,匈奴人在内部权力相争、两次毁灭性的饥荒(前71年、前68年)以及汉帝国“断匈奴右譬”战略下联合西域力量的打击,终于一蹶不振,陈汤的万里远征(前36年),击斩郅支单于,终于使匈奴完全臣服于中国。

匈奴臣服阶段(前35年~10年):历时四十五年。这也是中国与匈奴和平的一段时间,然而中国却由于王莽篡汉而面临着四分五裂的局面,王莽预谋分裂匈奴为十五个单于国,最终导致于匈奴的叛变。

匈奴回光返照阶段(11年~45年):历时三十四年。中国陷入内战,给匈奴崛起提供一个良机,匈奴通过扶植傀儡卢芳政权,干涉中国事务,在中国内战结束后,光武帝刘秀出于休生养息以疗治战争给中国的创伤,对匈奴采取防御战略。

中国全胜的阶段(46年~91年):历时四十五年。匈奴的再度分裂使其在一度复兴后迅速衰落,南匈奴成为中国的附属,北匈奴在汉军与南匈奴军的联合打击下,屡战屡败,最后在金微山战役(91年)后,终于远遁到中亚一带,这意味着汉匈三百年的战争,曾经强大无比的匈奴最终战败。

冒顿是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枭雄之一,从他开始,这个坚忍的民族在辽阔的北方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曾有一度它所向无敌,东征西讨,所向披靡。匈奴民族的强悍英勇令人佩服,象一阵风掠过茫茫的草原,其国土之辽阔,可以媲美大汉帝国,这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游牧帝国之一。

匈奴的不幸,只是遇到一个更伟大的国家。

中国与匈奴三百年的战争,其结果绝不仅仅是打赢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这场战争捍卫了伟大的华夏文明。或许匈奴曾经与中国一样的强大,但是它始终不及中国的伟大,因为其文明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那时的中国,已经创造了无数令两千后的人们还为之震惊的奇迹。孔子曾说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而西汉初创之期,面临的北方蛮族的入侵压力,远远大于管仲时代,而反击匈奴的胜利,其意义非同小可。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