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庆余年 > 第645部分(第1页)

第645部分(第1页)

这是叶轻眉当年写给庆帝的一封信。从信中的内容,他知道了白绢是什么。这是当年太后赐给妖女叶轻眉自尽用地白绫,而…当叶轻眉在太平别院接到旨意之后,直接将这方白绫原封不动地送回了宫中,送到了太后地床前。

想必只有五竹叔才能做到这件事情。想必太后那天吓地极惨。所以她一直把这方白绫留着,以加深自己对于叶轻眉这个妖女的恨意?

然而除了以顽笑地口吻讲述这件事情,以表达自己地强烈不满之外,叶轻眉地这封信里便没有其它地值得留意的内容。通篇只是些家长里短,五竹如何,范建在青楼如何,配上那些拙劣而生硬地字迹,实在是不忍卒睹。

好在只有薄薄地两页纸,范闲愈发地不明白,为什么皇帝老子会如此珍视这封信。甚至最后还要留给自己?难道说自己先前想错了,不论是白绫还是钥匙,还是这封信,其实都是陛下藏在含光殿,而不是太后藏的?

他摇了摇头,不再去想这些注定要湮没在回忆里。没有任何人知晓答案的问题,紧接着却注意到了第二张信纸后面地那些笔迹。

这些笔迹道劲有力。却控制着情绪,写得格外中正有序。很明显是陛下地字迹。

范闲仔细地看着。看了很久很久之后。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双手一紧,下意识里想将这封信毁掉,接着却是小心翼翼地将信纸塞回信封,放入怀中收好。

“朕没有错。”

这是庆帝留在信纸后面最后地几个字,看似是异常强大骄傲的宣告,然而在信纸上对着一个逝去的女人的宣告,实际上只可能是一种幽幽的自问。

然而谁也无法解答这个问题。除了历史之外。不,就算是那些言之凿凿地史书,只怕也无法评断皇帝陛下这一生地功过是非。

由叶轻眉而发。陈萍萍而发。他对皇帝陛下只有仇恨,然而他与皇帝老子之间地关系。又岂是仅仅的血缘这般简单,他内里地灵魂可以不承认血缘。却无法摆脱这些年的过往。这种情绪复杂至极。以至于根本不是文字所能言表。

皇帝陛下死了。而范闲直到此刻,依然觉得从身到心一片麻木寒冷,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他总觉得那个男人是天底下最强大,最不可能战胜的人,怎么就死了呢?他似乎有些宽慰,却没有报仇后地壹l悦,他似乎有些悲哀。却怎样也哭不出来。他只是麻木,麻木地站立着这寒冷地风中。

由信中可知,世间真的没有真正地王道。原来皇帝老子地身体这一年里已经不行了。原来就算如叶轻眉所说。让每个人成为自己地王,也不是王道…范闲以及他所坚持地信念更不是

正如那个风雪夜。他对皇帝陛下所言。他所要求的只是心安,只是私怨了结罢了,并不牵涉到正确与否地大命题。要知道人类本来就不是一种追求正确地物种。正确并不是正义。因为正义总是有立场的。

他忽然想起了靖王爷珍藏着地叶轻眉地奏章书信。想到当年叶轻眉给皇帝地信里总是在谈关于天下,关于民生地事情。像今天这样寻常口吻地信倒真是只有一封,或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皇帝陛下才格外珍惜?

一念及此。他地唇角不由泛起了一丝苦笑,皇帝陛下与叶轻眉,毫无疑问是人世间一等风流人物。说不尽地风华绝代。然而二人一朝相遇。却真不是什么幸福的事情,陛下遇着叶轻眉这样地女子。何尝不是一种痛苦。然而叶轻眉遇到庆帝。则更是怎样也难以言喻地悲哀了。

范闲有些木然地站在夜宫之中。站在长草之间。看着小楼地遗痕发呆。直至此时。他依然不知道叶轻眉葬在哪里。父亲范建当年的话。如今知晓,那只是一种安慰罢了。小楼里那幅画像地黄衫女子已经化成灰烬随风而去,皇帝陛下也化成灰烬随风而去,或许在天地间地某一个角落,他们会再次碰触在一起?

静静地站立了很久很久,他借着黑夜地遮掩,向着太极殿地方向行去,准备出宫,于夜色之中见皇宫***,听见御书房里略显青涩的声音,看到那些面露哀戚,实则心有所思的新晋大臣,不由若有所感。

第一百六十四章 很久很久以后

很久很久以后的一个春天。

美丽的杭州城内,一位年轻的公子哥骑于大青马上,身后跟着许多伴当仆役护卫,阵势颇大。这位年青的公子行于西湖垂柳之畔,时不时抬起手撩开扑到面前的柳枝,面容含笑,却没有那种故作潇洒的做作,反透着一股儒雅贵重感觉,说不出的自在。

湖上偶有游舫行过,却没有传闻中的美丽佳人在招摇着红袖。这名公子哥身旁一名管家模样的人尖着嗓子笑道:“都说西湖美人多,怎么却没有看见?”

大青马上的公子哥微微皱眉,大约是觉着这名管家说的话太**份。另一匹马上一位高手模样的人,冷冷说道:“抱月楼倒是开遍天下,可如今有人天天要在西湖钓鱼,还谁敢在西湖里做这营生?

这话说的有些古怪,还带着一丝抑之不住的冷意。如今的南庆依然是天下第一强国,京都监察院虽然被改制,连院长一职也被撤除。然而皇帝陛下对吏治的监管,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严苛地程度,凭侍着国库的充盈,也学了某个前人的法子,大幅度地提升了官员的俸禄,横行乡里之事虽说不能完全杜绝,但在杭州城这等风流盛地,难不成还有人敢霸占整个西湖不成?

坐在大青马上的年轻公子微微皱眉,看着远处避让自己一行人的百姓,注意着他们的服饰与面色。将心神放到了别的地方。

数年前庆帝北伐,不料大战一触即发之时,京都皇宫内却发生了一件惊天的变化。南庆叛逆范闲入宫行刺陛下,陛下不幸身死,此事一出,天下震惊,国朝动荡不安,已然攻到南京城下的南庆铁骑不得已撤军而回,白白放过了已然吞入腹中地美食,只是后来依然是占据了北齐一大片疆土。

南庆北伐之事就此延后。然而待新帝整肃朝纲,培植心腹,令庆国万千百姓重拾信心之后,北伐却依然没有被摆上台面。似乎竟有永远这样拖下去的感觉。

然而北齐方面也并未因为南方的动荡,就放松了警惕,在战家皇帝的精心治理下,北齐国内一片欣欣向荣,在一场战乱之后。国力正在逐渐的恢复之中。若再这般僵持下去,只怕南庆再次北伐,便会变得格外困难。

对于那一场震惊了整个天下的行刺事件的细节,所有的知情人,包括南庆朝廷在内都讳莫如深,只是用最快的速度,将范闲钉上了耻辱柱。

关于这一点,没有人有疑问,毕竟如今的新帝是皇帝陛下地亲生儿子。虽然世人皆知如今的陛下与范闲有兄弟之情,师生之谊,然而总不可能放过杀父之仇。

令所有人奇怪的只是,为什么南庆朝廷没有把这件惊天之事与北齐人,或者东夷城拖上关系,借着举国之愤。披素而发。直接将北伐进行到底,反而有意无意。将北齐东夷从这件事情中摘了出去。

没有谁知道,大青马上的年轻公子哥,便是如今南庆地皇帝陛下,自然也没有人能够认出,此时陪伴在他身旁的高手,便是南庆如今的第一高手,枢密院副使叶完。

如果北齐人察知了这个消息,知道了南庆皇帝与叶完同时出现在远离京都的杭州,只怕会派出大批杀手,来试一下运气,毕竟如果南庆皇帝和叶完若同时死了,南庆的元气只怕要伤一大半。

如今地南庆皇帝便是先帝与宜贵妃所生的三皇子李承平,他今日敢远离京都来杭州踏春,自然不担心这些安全问题,一来身旁的叶完本来就是天下极少的九品上强者,二来他的身旁四周不知道隐藏了多少大内高手,最关键的是,在这片西湖边上,李承平根本不相信这世间还有谁能够伤害到自己。

“十来年前,应该是庆历六年,朕在江南呆了整整一年。”李承平坐在大青马上,眼光望着波光温柔的西湖水面,眼波也自然温柔了起来,“虽说在苏州华园呆的时间久些,但西湖边上的宅子也很住了些日子,如今想来,这竟是朕此生最松快地日子了。”

“陛下肩负天下之安,万民之望,自不能再如年少时一般轻松快活。”叶完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话,此时二人身处西湖柳堤之畔,身周尽是宫里来的人,行人都远远地避开,所以君臣间的说话,也没有怎么避讳。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