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欢情与迷乱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有买卖的性质;古罗马买卖婚姻的合法形式是模拟买卖,丈夫以微不足道的一小笔钱,象征性地把妻子买下。古中国和古罗马在婚姻缔结形式方面最大的差异是:古罗马人很强调法律,尽管罗马法建立在维护男权的基础之上,强调男女同居的事实;古代中国人则更强调习俗,不太重视法律,君言就是法、父言就是法、夫言就是法,这种不重视“法治”的风气影响了中国很长的历史时期,甚至在现代仍有残余影响。在婚姻缔结的过程中,古代中国人十分强调“媒妁”,所谓“蓻麻如之何?非媒不得”。认为男女的结合如果没有媒人这个中介,就是不正规、不正派、不合法的;还有,结婚仪式也很重要,拜了天地以后,就是雷打不动的合法夫妻了——这种习俗的力量要比法律大得多。

无论是罗马人还是中国人,都把婚姻看得很美好,寄以美好的希望,也有许多美丽的传说。这是因为不论女方在婚姻中处于什么地位,夫妻总是要朝夕相守、传宗接代。有许多风俗习惯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古罗马在婚礼中新郎、新娘要在亲戚朋友的簇拥下呼喊几声“塔拉西乌斯”,然后才进入洞房。“塔拉西乌斯”是传说中罗马的一个英俊少年的名字,当罗摩路斯组织罗马男子掠夺萨宾妇女时,抢到了一个萨宾美女,罗马人中一个地位较高的贵族想把她占为己有,可是许多平民却加以反对,要把她许配给罗马的美少年塔拉西乌斯。大家都欢呼、鼓掌,表示赞成,于是两个人喜结良缘,婚后生活也很幸福。以后罗马就有了这种风俗,在婚礼上要叫几声“塔拉西乌斯”,表示婚姻幸福美满。

第三章 妇女和婚姻(7)

古罗马史学家普卢塔克还写到罗马婚礼规定新娘不能自己跨过夫家的门槛,必须由新郎或他人抢进门去;还有,新郎要用矛头挑开新娘的头发等等,都是纪念当年萨宾妇女被劫的事件。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风俗是情人节的起源——罗马的牧神节,这一节目在每年2月14日举行。在罗马神话中,“牧神”浮努斯是畜群和牧人的保护神,又是森林和原野之神。他能帮助牧人洗去罪恶,保护畜群不受狼害。但他又是一个放荡成性的神——他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森林和原野中,使用法力引诱他遇到的每一个妇女和他做爱,以使妇女生下她们所期盼的儿子或女儿。

据说,纪念浮努斯的“牧神节”由罗马的开国之君罗摩路斯创立。在公元前8世纪某年的2月14日,他在罗马神圣的巴拉丁山的一个山洞里(后来被称为“牧神洞”),亲自主持了对浮努斯的首次祭祀仪式,祈求他赐福给罗马人民。当时,人们给牧神献上狗和山羊,因为传说中的浮努斯喜欢吃羊肉,狗则表示协助他看护羊群。

“牧神节”的祭祀仪式,带有古老的宗教和神话传说色彩。形成正式节日后,每到2月14日这一天,罗马的祭司们便集中在巴拉丁山下的牧神洞口,他们杀死两头公山羊和一只犬,将它们的血抹在两个青年人的额头上再擦去,然后,这两个青年人就裸着身体,手执动物的毛皮一面大声狂笑,一面在巴拉丁山四周的街道上狂奔,遇人即用毛皮抽打。孩子们见到他们会惊叫着跑开,男青年也躲闪唯恐不及。与此相反,许多成年女子尤其是出身高贵的妇女,却会跑到路边伸出手来让狂奔者抽打一下——她们认为,这会使孕妇减少分娩时的痛苦,不生育的妇女也会因此受孕。

尽管“牧神节”的观念和祭祀形式在今人看来有些不可理解,但由于它表达了与爱情和婚姻有关的、对美好生活的祈求,就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后来,“牧神节”逐步演变成情人节,基督教徒则称其为“瓦伦丁日”。在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中,女主角欧菲利亚向情侣哈姆雷特表述心迹说:“明天是瓦伦丁节日,大家要早起床,看我到你的窗口,做你的意中人。”西方各国2月14日的“情人节”,其实就源于古罗马“牧神节”。

在古罗马,新婚之夜的首次性交也有一套庄严的习俗。伴娘把床铺好并且给新娘以必要的指导,然后新娘独自向主司婚姻和生育的女神朱诺祈祷,并且在女神辛西娅面前献出她神圣的玉体。做完这一切后,丈夫才能解开妻子的紧身褡。妻子则要坐在生育之神穆图努斯?图图努斯的###图像上。在远古时代,初次性交很可能要当着证人们的面进行。甚至于在最早的时候或许会由丈夫的朋友们先与新娘性交。据巴霍芬说,这是原始社会残存下来的婚前卖淫自由。“自然和肉体的法则与婚姻关系是不相容的,甚至是对立的。因此,即将结婚的妇女要为违背孕育万物的大自然作出补偿,经过一个自由卖淫的阶段。在这段时间内她以婚前的不贞换取婚后的贞操。”后来这种习俗演变为丈夫的朋友往洞房里扔核桃、橡子或栗子之类的坚果。据说新婚夫妇的房事受到一系列神的监督,这些神的名字代表房事过程的不同瞬间。

尽管古罗马人性格粗犷,感情不够细腻,但是对于美好的爱情依然推崇向往。在古罗马流传着一些神话,从中可以明显看出希腊文明对于罗马的影响。在希腊神话里,有一位爱与美的女神阿美洛狄威,而到了罗马神话里就转化成了维纳斯,其他情节都原封不动。

第三章 妇女和婚姻(8)

罗马帝国时期,有一个叫阿普列尤斯的人编出了丘比特和普赛克之间的爱情故事。据说普赛克是人间的公主,由于非常美丽,人们把她当成了下凡的爱与美之神维纳斯去景仰。这使维纳斯感到十分气愤,就把自己的儿子派到人间去陷害普赛克。但当丘比特见到了普赛克后,完全被她的美丽迷住了,反而爱上了她。丘比特把普赛克带到了他的宫殿中,每天有仆人为她服务。但是丘比特却不公开露面,因此普塞克从未见过丘比特的样子。只有在晚上,普赛克才会感到令她幸福的爱抚、拥抱和亲吻,丘比特告诫她不要在意他的相貌,只有这样才可以维持两人长久的爱情。在宫殿居住了很长时间后,普赛克感到十分孤独,在她的一再要求下,丘比特同意她把她的两个姐姐带到这里来。她的两个姐姐则要求妹妹必须看到情人的相貌。一天晚上,普赛克终于看到了自己情郎的相貌,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在自己面前的竟然是爱神丘比特。这时,油灯里滚烫的油滴到了丘比特的翅膀上,丘比特被惊醒了。由于普赛克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丘比特离开了她。

更不幸的是,维纳斯发现了丘比特与普赛克的爱情。维纳斯在宙斯的同意下,想尽办法来迫害她,为此普赛克历经了种种磨难。最后,丘比特为了帮助普赛克,求助天神宙斯。宙斯召开了一次包括维纳斯在内的会议讨论这件事。在天神的帮助下,二人终成眷属,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婚姻,既有结合也有解除。在古罗马早期,经过麦饼联姻礼结成的夫妻不能解除婚姻关系,而在那时麦饼联姻礼又是唯一被认可的结婚形式,因此人们不曾经历过离婚。狄奥尼西奥斯在《罗马史》中说:“史学权威们一致认为,古罗马经历了520年之久,未曾有过解除婚姻关系的事。可是在第137届奥林匹亚竞技会期间,即庞波尼乌斯和帕皮里乌斯任执政官时,据说有个名叫斯普里乌斯?卡维里乌斯的人,颇有点名气,他与妻子分手了。他是古罗马第一个离婚的人。监察官要他发誓说,他是为了要孩子才无法与妻子共同生活的,因为他妻子无生育能力。尽管必须离婚,但是他却因此一直遭到平民百姓的憎恨。”狄奥尼西奥斯还说,妻子如果犯通奸饮酒罪,家族会议将决定对她处以死刑,而且丈夫应出席会议。据普卢塔克说:“罗摩路斯制订了几项法律,其中有一项很严厉。它规定妻子不得抛弃丈夫,但妻子如果毒死子女,仿造丈夫的钥匙,或与人通奸,丈夫可以休妻。”在通奸这个问题上,妻子不得“休”夫,而丈夫却可以休妻。因为古罗马早期是一个由男人统治、为男人谋利的国家,法律上不承认丈夫的行为有碍婚姻关系。

古罗马的法律规定,依据不端行为,即通奸、饮酒以及未能更具体地分列出来的有悖常情、令人厌恶的行为,丈夫有权休妻。休妻一般都由丈夫说了算,但是休妻也不能太随便,丈夫必须先召集家族的人或朋友开会才能声明休妻。

这种离婚的权力控制在男方手中的现象不是古罗马所独有的,而是在男权社会中普遍存在。中国古代就有“男不要女一张纸,女不要男只有死”的说法。但是,为了稳定家庭、稳定社会,法律对离婚也有所控制,例如中国就有“七出”的规定(即妻子如果犯了“七出”中的一条,即可被休。“七出”是:不顺父母,无子,淫,姤,有恶疾,口多言,窃盗)。古罗马在法律控制这方面似乎比古代中国更严格一些,当然,它的实质还是保护男子在婚姻中所享有的权利。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三章 妇女和婚姻(9)

在晚期罗马共和国,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离婚变得更容易更常见了,终止婚姻关系只要双方宣布一个协议就行了,这就难免产生许多轻率的后果。瓦勒里乌斯?马克西穆斯在《善言懿行录》中谈到,有一对夫妻因为妻子去看竞技没告诉丈夫而解除了婚姻关系。西塞罗在一封信中讲过这么一件事:有个妇女趁丈夫去外地还没回来,抢在前面获准了离婚,真实原因是她结识了另一个男人,而且要嫁给这个男人。所以,当大家听说苏拉结过5次婚,庞培结过5次婚,奥维德结过3次婚,就没有什么理由大惊小怪了。但是,也不能认为轻易离婚是罗马帝国才有的事,只不过罗马帝国时期人们对待结婚和离婚确实是越来越轻率了。

在古罗马的中后期,妇女的地位又经历了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即从被奴役的从属的地位走向相对独立,这种变化是古代中国所没有发生过的。

这种变化是由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引起的。古罗马人东征西讨,到处建立殖民地,胜利归来的军队,特别是从东方归来的军队,带回大量财富和奢侈品,罗马从一个局限于淳朴农民的小国转变为由富裕而没有文化的地主、商人、武士、金融家和游民组成的国家。旧的道德准则被抛弃,许多人陷入奢侈淫佚,忘记了厉兵秣马,终日悠然自得,无所事事,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这种从美德向邪恶堕落不是一个渐进的变化过程,而是迅猛地突如其来。

这正是古罗马妇女发生变化的社会背景。一个社会的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妇女的思想和性格不可能不发生变化,尤其是新的财富和机遇对妇女性格的影响要比对男人的影响强得多。当时罗马的普通妇女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她们固有的虚荣心、名利欲和对感官享受的追求将会得到满足。同时,家庭文化背景较好、性格较为深沉的妇女则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教育,发展她们在舞蹈、音乐、演唱和诗歌等方面的才能。

萨卢斯特在《喀提林战争》中描写了当时一个叫森普罗尼娅的妇女,她是执政官布鲁图的妻子,参与刺杀恺撒的布鲁图?阿尔比努斯的母亲,在当时十分有名。她出身名门,貌若天仙,婚姻美满,儿女成群。她精通希腊和拉丁文,会弹竖琴,舞姿优美,颇具魅力,非一般妇女可比。可她毫不重视名誉和贞操,对于金钱和名声,很难说哪个她更不在乎。她欲火中烧,常常主动向男人求爱。她犯过伪证罪,挪用过委托管理的财产,还与人合谋杀人。由于挥霍无度和挥霍之后的贫困,她曾陷入可怕的深渊。尽管如此,她仍然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形象,会写诗,会说笑话,谈吐谦虚,充满活力,十分迷人, 而且非常勇敢。萨卢斯特对这位贵妇人的描述带有几分偏袒,不过可以看得出森普罗尼娅一定是个非同寻常的、有文化修养的妇女,远远超过普通妇女的水平。她意识到自己作为女性的权利,根本不在乎那些坚持贞洁但麻木的姐妹们的偏见。这种女人自然有时会背上伤风败俗、奢侈淫荡的坏名声。即使放在今天也依然如此。

古罗马妇女的变化并不只表现在轻浮放荡,开放也增加了她们的美德。普林尼曾经赞美妻子说:“她脑子机灵,爱好很单纯。她爱我,这证明她贞洁。此外,她喜欢文学,那是出于对我的感情。她对我的书小心保管,认真阅读,有些段落甚至会背诵。我要去处理案件时她忧心忡忡,待我处理完毕她便喜笑颜开。她指定专人向她汇报:我受到什么样的欢呼,裁定的结果如何。我若当众朗诵自己的作品,她便坐在旁边的帷幕后全神贯注地倾听大家对我的赞美。她还演唱我写的诗,甚至把它们谱成曲子。并无乐师指点,全靠爱情启发。爱是最好的老师。”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妇女和婚姻(10)

然而,不少人与此同时却指责罗马妇女伤风败俗。古罗马的一个执政官皮索?弗鲁吉则痛惜罗马没有贞操了。

萨卢斯特在《喀提林战争》中说,苏拉时代之后,“男人沉溺于违反常情的淫乱,女人则公开地出卖贞操”。贺拉斯的第6首罗马颂诗中有一段著名的哀诉:

罪恶的年代首先玷污了

纯洁的婚姻、家庭和血缘世系,

于是灾难犹如洪水泛滥,

一个个妙龄少女都喜欢上

轻松的希腊式舞蹈,懂得偷鸡摸狗,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