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长沙会战 > 第2部分(第2页)

第2部分(第2页)

第一次长沙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后,日军对中国正面战场采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攻势作战。

1939年9月中旬,日军第11军抽调第6、第33、第106师团主力和第3师团上村支队、第13师团奈良支队、第101师团佐枝支队等共约10多万人的部队,在其司令官冈村宁次的指挥下,以“分进合击”、“长驱直入”战法,从赣北、鄂南、湘北三个方向向长沙发起了进攻。

此次作战,冈村宁次以湘北为主战场,欲在汨罗江畔平江周围地区围歼第9战区第15集团军;以赣北为辅战场,在消灭高安附近守军后,转向修水上游策应湘北方面作战。部署在主战场的兵力有第6师团、上村支队、奈良支队、第33师团(在鄂南方向)等部队。辅战场为盘踞江西之靖安、奉新、高安、武宁等地的第106师团及配属该师团作战的第101师团佐枝支队。此外,直接支援第11军作战的还有陆军航空兵第3飞行团及海军一部。

第9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 (1939年10月1日被正式任命为司令长官)为了保卫长沙,采取以湘北为防御重点,“后退决战”、“争取外翼”的作战方针,调动了30多个师又3个挺进纵队,共约24万多人参加了此次作战。

当时第9战区的兵力部署情况是:

第15集团军在新墙河南北两岸占领阵地,对岳阳方向进行防御;第27集团军在平江以北之九岭、南江桥一带占领阵地,对鄂南通城方向进行防御;第30集团军在渣津、修水一线对赣北武宁方向进行防御;第1集团军在奉新以西,沿溪李——莲花上——罗坊——会埠之线由东向西展开,守备进出九岭山的交通要冲;第19集团军位于南昌西南外围,主力集结于浙赣路樟树镇(清江)地区。

另有6个军又1个师共15个师为战区总预备队,分别集结于长沙以南以东的湘潭、株洲、衡山、衡阳,浏阳,及赣北上高、宜丰、万载等地。

9月14日夜,第一次长沙会战首先在赣北揭开序幕。从18日开始,湘北日军主力第6、第33师团及奈良支队、上村支队等先后向第15集团军发起进攻,双方在新墙河、汨罗江两岸血战9天。28日,当日军突过汨罗江继续向长沙推进时,在福临铺、金井、捞刀河等地,多次受到第9战区军队的伏击、侧击和夹击,再加上补给不济,日军逐渐陷于困境。冈村宁次遂于29日下令撤退。30日,湘北和鄂南日军会合于三眼桥,一部越过捞刀河占领永安市。日军于10月1日开始撤退,第9战区军队随即展开追击。10月9日前后,日军大部兵力撤回到新墙河北岸。10月15日,战场全部恢复战前态势。

1、赣北作战。9月14日夜,日军在赣北开始钳制性攻击。第l06师团以主力由奉新、靖安一线西犯,至18日,已先后侵占第l集团军守备的会埠、上富、村前街等地,威胁高安左侧背。同时,第l01师团佐枝支队从高安东北之大城镇向祥符观第32军阵地做牵制性进攻,并于18日占领祥符观,继续向高安逼近。19日,第32军放弃高安,退至锦江南岸。

日军第106师团主力与佐枝支队在高安会合后,即以佐枝支队在奉新西南地区实行防御作战,以1个旅团开赴武宁,主力则在上富镇附近集结,准备西进。第32军则趁机于22日晨克复高安。

23日,日军第l06师团主力开始向修水方向西进。在随后的两三天内,日军一部攻占上富、横桥、甘坊,一部经九仙汤、沙窝里突进至修水东南约30公里处的黄沙桥。为阻止日军继续西进,第9战区前敌总司令罗卓英调集3个师的兵力向甘坊一带日军反击。虽然未能克复甘坊,但也拖住了日军第106师团的西进步伐,使其未能远行。

随后,第9战区调集重兵,逐渐将日军第106师团包围于甘坊及其附近地区。但是,该师团于10月3日冲出重重包围,并继续西进。

10月6日,日军第106师团在第33师团的策应下,分三路开始向奉新、靖安、武宁撤退。国民党军各部尾随追击。至10日前后,双方逐步恢复原阵地。

2、鄂南作战。在通山、通城地区的日军第33师团于9月21~22日开始出动,进攻第79军前进阵地。随后,日军相继攻占麦市、桃树港,并继续向福石岭攻击。日军第33师团企图楔入渣津,切断第9战区湘北、赣北间主要联络线,尔后向平江地区进攻,协同其进攻湘北的日军夹击国民党第15集团军。

至27日,日军第33师团屡攻福石岭不下,便以主力绕福石岭以西向南突进,攻占龙门厂。30日,攻占朱溪厂,主力进入长寿街、龙门厂、献钟一带,在献钟以西三眼桥与奈良支队先头部队会合。此时,尾追日军第33师团南下的第79军,开始由西向东,对嘉义、献钟一带的日军进行攻击;第20军由东向西,向长寿街、龙门厂、朱溪厂日军攻击;第8军则由通山以东地区兼程南下,准备协同第20、第79军夹击日军第33师团。

10月1日,第79军一部连克桃树港、麦市,断敌退路。在献钟之日军窜抵平江,余除一部窜返通城外,皆溃窜于山岳地带中。

2日,第33师团被迫后撤。后经渣津东攻修水策应第106师团撤退。第79、第8、第20军及第30集团军互相配合,多次对撤退的日军进行截击、夹击,并先后收复献钟、修水等地。10日,撤退的日军大部逃回通山、通城一带原防地。

修水之战惨烈场景

修水之战攻城的惨烈场景

第二次作战,日军最初在制定作战计划时,为保密起见,将其称为“加号作战”,1941年9月29日,日军将其正式定名为长沙作战;中方将其称为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9日,突破新墙河防线的日军沿黄市、大荆街、关王桥一带进逼汨罗江北岸,其第3、第6师团各一部则进至汨罗江南岸新市、颜家铺、浯口各附近。第5战区令第20军配合第4、第58军扼守关王桥以东、易水以北地区,从日军后方相机攻击;第10、第26、第74、第79军等由东南向西北侧击,歼灭突进汨罗江以南地区之敌。但第9战区下达作战命令的无线电报,被日军截获并破译,日军遂放弃“将主力用于湘江方面”的原定作战方针,决定在捞刀河以北地区捕捉歼灭第9战区军队。

20日,日军第3、第4、第6师团强渡汨罗江,并将正面逐次向东移动,企图包围汨罗江南岸守军的右翼;其第40师团沿关王桥、长乐街以东山地,经三枣桥向瓮江挺进。当时,汨罗江南岸第37军主力及第99军主力并列守备神鼎山、鸭婆山一线阵地,第26军正向瓮江挺进。

24日,第37军阵地被日军突破,日军第4、第3、第6各师团,跟踪第37军向栗桥、福临铺、金井进迫,并攻击第10军阵地。25日,第10军阵地多处被突破,遂与第37军一起向捞刀河南岸转移。是日,第26军在蒲塘地区被日军包围,陷入苦战,后向更鼓台、石湾方向突围。

26日,第74军由万载到达长沙东面的春华山附近,先后与日军第3、第6师团及第40师团一部遭遇,双方展开激烈的厮杀,均有不小的伤亡。28日,第74军向普迹以东撤退。

27日,日军第4师团一部从枫林港、早渊支队从水渡河渡过捞刀河,继而又有一部渡过浏阳河。奉命由湘西增援的第79军第98师及由广东增援的暂编第2军暂编第7师,在长沙东郊与渡过浏阳河及捞刀河之日军第4师团和早渊支队发生激战。当日下午,日军早渊支队一部自长沙城的东北角冲入城内;当晚,早渊支队全部进入长沙城。28日,日军第4师团主力渡过浏阳河并于次日开进长沙,第3、第6师团在永安市附近击退第74军后,向株洲方向突进,其一部冲入株洲。

在此期间,日军第34师团及独立混成第14旅团主力分别于9月26日向赣北武宁及高安地区进攻,与第30集团军及第19集团军之各一部发生战斗,10月1日前后被迫退回原阵地。

日军占领长沙后,认为已达成战前预定的“严重打击”第9战区主力之作战目的,加之日军经连日作战,粮弹消耗很大,后方供给线又被切断,遂决定结束作战,并于10月1日开始撤退。

10月2日,第9战区军队转入追击和拦截,给日军一定杀伤。10月5日,日军北渡汨罗江继向新墙河以北退却。6日,第9战区追击部队渡过汨罗江,8日越过新墙河。至10日,双方阵地又恢复到战前状态。

第二次长沙会战结束。

第二次长沙会战由于第9战区指导的失误,致使日军一度攻占长沙,并追击到株洲,基本达成战役目的。国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