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品牌:新闻式传播实战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同时,在广告的提价策略以及报纸成本、通货膨胀的压力之下,广告投放的价位近年来依然节节攀升。以周三到周五《某某晚报》A叠整版彩色广告为例,2005年为240;000元,而2008年广告刊例上的数字上升到了26;4000元。而A叠报眼的涨幅更是离谱,从2005年的48;000元涨到了70;000元。

然而,这样的提价却并非市场的驱动,相比高歌猛进的广告价格广告效果却每况愈下,让广告投放商胸闷不已。上海高端楼盘营销策划企业…美地行总监周海云非常怀念那个可以投了报纸广告就高枕无忧的时代。那个时代不仅给报业大量的利润,也是广告商最大的福音。

周海云回忆道:90年代在《某某晚报》刊登一个整版的广告,第二天就会接到起码500个电话,有时甚至上千。“那时候,人家不停打电话来让我们传真楼盘资料给他们,结果一天下来连传真机也被我们传坏了”。而10年后的今天,如果登一个整版广告还能有这样一半的效果,坏个传真机也是值得的,可惜,周海云坦言,如今,做一个《某某晚报》的整版广告,费用翻了几倍不说,能接到的电话只有50到80个,真正成交的只有个位数,显然,这性价比是太低了。

据报道,美国报业广告在2000年到达48亿美元的顶峰后,一路下滑,经2005年和2006年短暂回升,2007年再度大跌近一成,创美国报纸57年来最大年跌幅,跌至422亿美元的10年新低。2008年更不景气,上半年广告收入惯性下滑,下半年又遭受金融危机的打击。《纽约时报》公司2008年第三季度利润同比减少51%。拥有30家日报和50家周报的麦克拉奇公司,2008年第三季度广告收入减少。

与广告相对应,报纸发行量也继续下跌。据美国报刊发行量稽核局(ABC)公布的数据,全国列入审计的500多家日报,最近半年的平均有价发行量,同比下降(平日刊)和(星期天刊),而发行量前25名的报纸中有16家跌幅超过平均数,其中《亚特兰大宪章日报》跌幅第一,达。为应对危机,各大公司纷纷裁员和削减预算。

数据显示,自从2005年开始,全国各大报社的广告营业额普遍开始大幅下降,平均跌幅达到15%以上。(2006年中国报业的反思与展望—催保国—蓝皮书)

统计数据表明,从2005上半年开始,国内几大报业集团广告实际收入大都下跌10%至30%,平均跌幅超过15%,2005年全国报业广告收入整体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

在报业经营的黄金时期,报纸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获得了巨大收益。一,分类广告是高利润的广告模式;二,整版大卖场广告随报纸附送;三,当时的报纸,因具有巨大的发行量、高广告价值的受众,所以报业本身座山为王,具有强大的讨价还价的资本。

然而今天,这三大优势都已经消逝殆尽。报纸分类广告面临着来自GOOGLE; YAHOO; MONSTER这样的互联网媒体巨人的竞争。而传统的商场销售模式随着超市大卖场的崛起而衰落。报业激烈的竞争瓜分了本就有限的读者群,因而发行量也毫不留情地一路下探,无情地蚕食了报纸提高广告价格的能力。

报业进入广告的冬天,也不得不归因于如今汽车、房地产等广告支柱行业的疲软。

附  未来少数纸媒的特殊存活方式预测

进入暮年的纸媒,还有多久的岁月可以去面对。传媒的本质是信息的移动。传播信息的介质从最早的贝壳、结绳、石头,经历原始和奴隶制社会使用了几万年后逐渐消亡了。奴隶制社会后期出现了以竹简、草纸、泥板、为介质的手抄新闻,也在两、三千年后被淘汰了。中国人发明了印刷术之后,印刷媒介代替了手抄。这一轮的消亡呈级数下降趋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建民提出了“质媒移动灭失规律”。他认为,报纸比纸抄先进,能够大批量生产,是便捷的附载信息移动媒介,但寿命最短,存活的时间不会超过500年。移动介质越先进寿命越短,和IT硬件一样,这也是媒介演变的摩尔定律。这种逆向运动不是媒介本身造成的,而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使更先进的媒介提前出现。网络的迅速普及是报纸的天敌,在30年后,报纸将无可救药。

什么样的纸媒可以存活下来

纸媒的存活关键在于要和网络媒体的优势针锋相对。网络媒体的必杀武器就是几乎同步的时效性和几近零成本的发行。传统媒体需要做的就是避重就轻,扬长避短。

1.新闻报道“深度挖掘”型的纸媒可以生存

在龟兔赛跑中完败的纸媒完全没有理由再和网络硬碰硬。扬长避短才是硬道理。尽管在实效上无法打败网络,但是在深度报道上面,纸媒的资质绝对高于网络一筹。

《南方周末》是一个很好的生存案例。作为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他居高不下的发行量让整个报业眼红。南方周末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底层民众和精英群体两大读者群。《南周》主编向熹在2008年2月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南方周末目前处在一个转型期,它将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严肃周报。”

《南周》是一种以“精神缘”纽带团结读者的严肃类报纸,是中国大陆的唯一,也是不可取代的优秀的品牌。向主编雄心壮志地说过:“南方周末的目标,就是要从‘百万大报’发展到‘百年大报’。”

2.在特定人群中“派送型”报纸

人手一份《时代报》挤地铁,是每天可见的壮观场景。随手一份,即便柔皱了,回到了单位也能垫垫餐盒,何乐不为。

2004年3月16日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时代报》在上海地铁沿线免费发行,现在已经成为上海上班族每日必看的报纸。《时代报》在地铁车站做的广告尤为吸引人——报社号称每日发行的《时代报》厚度要远远超过上海昔日制高点420米的金茂大厦。《时代报》以白领为目标受众,内容以出行信息、吃喝玩乐、休闲娱乐和八卦感情为主线,在上海大受欢迎。

免费报纸已经成为全球盛行的发展模式。新西兰奥克兰的所有华文报纸已经全部采用了派送形式,而美国德克萨斯州也用免费发行取代了售卖的形式。

当然更加普遍的是各个城市都有的地铁报纸。华盛顿邮报公司在华盛顿出版了的《快报》,而《纽约时报》也与瑞典地铁报公司合作的《波士顿地铁报》,法国巴黎的《早间快讯》等都广受欢迎。

其他的免费报纸尝试也获得了成功。自2002年10月以来,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甘尼特公司(Gannett)推出了自己的免费报纸模式,被称为“甘尼特”模式。该集团退出了多达9家的免费报纸,如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推出的《火花报》、在密歇根州兰辛推出的《声音》,在印地安那州推出印第阿波利斯的《CINWEEKLY》等。

这些报纸都是周报,小报开本,色彩鲜艳的大幅照片封面,大标题,富于动感和色彩的版式设计,不报道一般性新闻,以目标读者感兴趣的生活方式类特写为主,并辅之以大量实用的生活信息和图表,如酒吧、餐馆指南。

3.传统报纸和新媒体“结婚”避难

从传媒产业的角度观察,互联网在问世之初便孕育着惊人的潜力,并释放出巨大的爆发力。从媒介受众数量的成长来看,获取5000万受众所需要的时间,报纸是50年、广播是30年、电视是15年,而互联网仅仅用了3年。

然而,互联网所不具有的,便是媒体十几年、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品牌资源。而这一资源正是年轻的网络媒体所无法具备的。纸媒拥有网络不可比拟的采编经验和人力资源,若纸媒能够主动“触网”,必是网络和纸媒的双赢局面。

纸媒“触网”方法有二。其一为报纸自行建立自己的网站。这一举措能把报社原有的资源发挥到极致,然而,对于刚刚启动,甚至尚未启动网站的报社,却只有亡羊补牢的意味。毕竟,像新浪搜狐这些全国著名的门户网站已经拥有了各自坚实并数目极其庞大的读者群,这些网站集结的不仅仅是一份报纸而是全国千百份的报纸,不论是从新闻内容还是从读者习惯,都是难以撼动的。

当然,并非没有优秀的实例。人民网的“强国论坛”便是其中之一。“强国论坛”这一始于1999年5月8日北约轰炸我驻南大使馆时推出的“抗议论坛”近年来人气越来越旺,成为无可争议的“中文第一论坛”。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人民日报》这块牌子作后盾,来发表评论的有专家学者高官,还有众多有想法的网民。所谓新闻评论,正是很好利用了网络的互动性,还有《人民日报》的精品资源,打造了“强国论坛”这一品牌。

“触网”的另一种方法是与开拓新的媒体渠道,其中手机媒体是目前发展较为健康和稳定的新媒体。手机短信,让随时随地了解新闻的可操作性变得很强。随着彩信手机的普及,新闻文字和照片结合变得更加生动了。手机媒体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报纸的寿命。手机新闻以短小精悍见长,意在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关键信息,而往往意犹未尽。这样,读者就有更多的可能通过阅读报纸来获取更加详细的信息。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