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长安大道连狭斜 > 第19部分(第2页)

第19部分(第2页)

率性方卤莽,理生尤自疏。

今年学种瓜,园圃多荒芜。

众草同雨露,新苗独翳如。

直以春窘迫,过时不得锄。

田家笑枉费,日夕转空虚。

信非吾侪事,且读古人书。

——韦应物《种瓜》

时隔不久,别人的田地里一片生机,他的园圃里还是杂草丛生,苗稀草盛,惹得农民们一阵发笑。韦应物虽写得一手浑然天成的田园诗文,庄稼活做得却并不体面,他自己也曾自嘲过,“园庐既芜没,烟景空澹泊”。他常常是,闲望着田地里的星星豆苗,一转身,又走进书斋,读古人书去了。很显然,种瓜于韦应物,只是一种闲情与乐趣罢了。

少年韦应物,对于种瓜之类的事情,应当是毫无兴趣的。出生于韦姓豪门(有唐三百年间,出了十多个贵为宰相的高级人才,时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俗语),虽然家道式微,韦应物也还是仰仗祖辈门荫,进入宫廷,成为唐玄宗身边的一名侍卫。豪门出身,累世高官,衣食无忧的贵族生活有时也会贻害无穷。少年时代的韦应物,是个十足的问题少年,据他自己后来的一篇怀旧诗可以得知,在这一阶段由于极度的“尚侠”,沾染上了很重的流氓习气,窝藏罪犯,赌博偷姬,不学无术,整日花天酒地,虚掷年华。本来这样下去韦应物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高级泼皮。

但“安史之乱”,叛军临城,大兵压境,唐玄宗仓皇出逃,平日里所有的生活与秩序,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日出入宫闱、扈从游幸、无事生非的皇家侍卫,突然失去了靠山也纷纷下岗。“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这一巨变,想必给年少的韦应物当头一击。大约是想起了祖辈家训,想起了理想情操,韦应物幡然顿悟,浪子回头,开始折节读书。

很奇怪,有时影响我们一生的重大改变,恰恰就是那么一件事,一个人,或者一句话。

从性格外向张狂,到含垢忍辱,含蓄内敛,再到后来的高雅闲淡,一个不良少年自清污渍,立身高洁,终成一代名家。这期间,韦应物走过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心路历程。

一个人要想学坏,很容易做到,但浪子回头,却需要相当的毅力。皇家侍卫不当了,韦应物放下刀枪,进入书房。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书生,就得要接受礼仪习俗的熏陶,和横直竖平、内圆外方的规矩。好在韦应物还年轻,悟性也很高,祖辈们在血脉里积累延续的文化因子,又适时地萌发涌动了出来。在文字的熏陶之下,他渐渐削平癫狂,复归平静。“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进入太学读书几年,朝诵晚读,青灯黄卷,出来时韦应物已是脱胎换骨,杀伐之气全无,练得一手锦绣文章。他的笔下,已经能够看见碧绿的山水,青青的禾苗,潺潺的流水。韦应物的成长与转变,在整个唐诗史上,几乎是一个奇迹。他应该感谢两个人:一个是当年让他就业又失业的唐玄宗,一个是让他想到种瓜继而恋爱山水的陶渊明。

◇欢◇迎访◇问◇。◇

第65节:韦应物: 今年学种瓜(2)

而随后的出仕与远行,韦应物走出书斋,放眼看天下,看到了更为壮阔的山河,看到了更加湛蓝的天空。

从模仿陶渊明的诗歌开始,韦应物也渐渐感悟到大自然给予他的悠闲神韵。滁州西涧,一个幽僻的去处,他兀自躲在那里,品味春光: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短短几行诗,一个悠闲自若的太守形象,立刻跃然纸上。随着不急不缓,张弛有度的语言节奏,我们感觉到的,是一派融融春意。而他,也似乎物化成那一蓬碧绿的幽草,独自享受着一个明媚的春天。

最好的文章得自神来。韦应物心向自然,忘机之间,觅得了诗歌与人性的真谛。他赋予文字清幽与灵动,文字也给予了他宁静与淡泊。

在所有的前辈诗人中,他有一个相去千载的朋友——陶渊明,他在天地之间,与斯人共通心气。要闲,就悠闲到极致,散淡到无为之境。韦应物在陶渊明的文章里,得了陶氏这一脉精髓。除了独坐西涧,他还会像当初饶有兴致地学种瓜一样,欣欣然地“种柳西涧滨”,带头植树,累得满头大汗,忙得不亦乐乎。或者,在闲暇的日子里,将满院的花草一一修芟。再或者,取道东冈,捕杀野雉。当然,他的箭法和农技一样,很是糟糕,但韦应物毫不在意,哈哈一乐,露出射翁之意不在雉的样子。

很有趣,陶渊明这样的角色,官不大,位不高,就因为辞官隐居,种田写诗,却换得了无数官场人的神往。在讲求建功立业的盛世里,隐士没有什么市场。但随世事变迁,总会诞生一批又一批仿陶隐士来,影响朝朝代代。韦应物所处的年代,已经是盛世之后的低潮期,他担当太守一职,负责一郡民众的吃饭生计,所面临的棘手问题,也不可谓不多,但韦应物当得也还算称职,从政与赋闲的两不相误,“世有征战事,心将流水闲”,实行劳逸结合的办法,适当减轻精神负荷,留给自己一定的时空境域,将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责任尽量协同一致,繁忙的政务之后,也能充分享受闲来种瓜,酒后做诗的乐趣。

几经进退,韦应物到了苏州做太守,这当是他最为惬意的人生时光。文人多好聚。翻开唐诗,文人之间,总有聚不完的酒会,说不完的闲话,叙不完的旧情。韦应物也如此,且看他为诗人顾况专门安排的一次聚会,焚香郡斋,嘉宾满堂,风雨飘洒,池阁清凉,“俯仰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吴中盛文章,群彦今汪洋……”韦太守端坐在席上,朗声劝菜,鲜鱼大肉为时下所禁,请大家谅解,但蔬菜水果尚且丰厚,敬请大家多多品尝啊。这席上,说不定就有瓜果出自韦应物亲手栽植浇灌的呢。倘若是,韦应物可称为种瓜太守了。文章太守,自后来愈多,白居易、苏东坡,这些人,对于韦氏,无论人诗,俱是十分推崇。白居易《与元九书》说:“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澹,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苏东坡对韦应物的五言诗更是激赏不已,曾有“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字诗”的句子,甚至模仿着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就用原韵和了一首,寄给罗浮山中的邓道士。但苏东坡这曲煞费苦心翻唱的新词,还被后人嘲笑为一点也不比人家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