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医道三部曲 > 第75部分(第1页)

第75部分(第1页)

哥哥心疼妹妹;给那大夫写了一封‘匿名信’;信中只字未提爱慕之辞;却对那大夫作了一番描述;想引起他的注意…”我忽然想起;刚分配来鹤时;就收到过这样莫名其妙的信;今日司马春一提;我幡然省悟:“那哥就是你吧!那位大夫是我?”“正是。从那时侯起;我就开始注意你了。”“难怪你对我这么了解;你妹妹?”“她挺好;你们没缘;就不必打听了。”我好一阵懊恼;真的相信:冥冥中有个上帝了。

(44一233)

9月20日,矿务局发出了夺煤大战令:人民需要煤,祖国需要煤,世界革命需要煤!多出煤,出好煤,向国庆25周年献礼!矿工们发挥了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地球转一圈,工作两个班。有的干脆连轴转,不歇班。

干部都蹲点到矿井,各行各业全力支援采煤一线。医院也不例外。除少数留值之外,大部分医务人员充实到基层保健站,直接为矿工服务。

我来到了一个新环境——医疗保健站。如果,六七年、六九年我参加农村医疗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一次是走和工人结合的道路,改造世界观了。说真的,在矿井接触黑哥们,能洗涤自己的灵魂;也是我跳出人事纷争的一次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我隐诲韬略的前奏曲。我只有换个环境,才可能跳出是非圈子,改变被动局面。

9月30日是中秋节,10月1日是国庆,两个节日紧挨一起。全局都不放假,为夺煤大战作奉献。这一天,安山矿生产原煤56000吨,创历史日产新纪录。敲锣打鼓向市。局报捷。扭秧歌、放鞭炮,搞得红红火火的。(知情人说:其实是把几日的产量加在一起;虚报产量),中国真是个朴实的民族,党指向哪里,就冲向哪里。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高喊人民万岁的背后,是愚民政策。愚民的结果是弄虚作假。这不该是历史车轮的主流吧?!

安山矿中心医疗保健站——俗称医务段(按煤矿的体制叫段)。设在老矿办公楼的一楼。这是一座建于五八年的两层办公大楼,因地处冒顶坍陷区,墙体发生了倾斜,地基裂缝而废弃。但经加固后,还可以使用。新办公楼落成后,这里就改为辅助部门(保健站、仓库、食堂等)和临时机构(民兵指挥部等)的所在地了。

这个中心保健站,负责二井、三井、五井及开拓区矿工及附近居住家属的防治工作,主要是小病小伤。最重要的一个任务是管理休工,保证出勤率。掌握着发放诊断休工书的大权。有医务人员20多名。还有一名专职的段长(也叫站长,是外行。作领导,协调工作),这是位除了喝酒,吃粮不管事的领导。

老矿楼前是一大片荒地,有冒顶坍陷形成的三个水泡(南方人称为塘),夏天可以养鱼垂钓,冬日可以滑冰锻炼。挨着矿楼之后的有高耸的井架和矸子山,隆隆的机声伴着火车的嘶鸣,把一车车黑色金子奉献给人间。听着振聩欲聋的革命歌声,想着千尺井下苦战的矿工,我坐在安逸的诊室中,油然而生一种疚愧的心情。中餐吃的面包,喝的白酒;都是矿工的血汗。到哪儿也难以免俗。医疗保健站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名利场而已!

郭沫若说过:聪明人是不写日记的。他在*中的表现令人匪夷所思;不管他是否御用文人,毕竟是一代才子。恐怕革命气节一类,不是纸上谈兵那么容易!

关于日记,我又有了新的想法:作为人生历程的写照,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尽管,文字把柄可能成为文字狱的证据。但是,即便有秦始皇焚书坑儒;不也仍然留下浩翰的历史长卷么?而历史正是集腋成裘,滴水成河的。我又有了写日记的萌动,竟蠢蠢欲试了。没关系,反正死猪不怕开水烫。遗忘是可惜的,文字狱也不能永远猖狂。写下来;权当写给自己看,留作晚年的怀旧吧!

总院有医疗队来保健站;他们大都和我认识。聚在一起话当年,总不免有几分感叹!很多老同志,为我鸣不平,替我惋惜,好像是埋没了我这个人才”似的。其实,我掂量过自己的份量,一个小小的专科生,只有当医生的起码学历。谈不上什么人材不人材!虽然我好学敬业,那是起码的从医道德。

到最基层工作;除了诲韬的因素,我更希望自己能经受锻炼,在思想感情上有一个飞跃。矿工的纯朴,坚毅,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正是我应该学习的!当我彷徨时,当我苦恼时,我常常以矿工的牺牲精神作为鞭策自己的动力。人来世间,真正的价值是什么呢?

夜值是清静的,值班人员只有一门卫。一医一护。矿上不出事故,一般没事可做。发药打针是护士的事。所以,我有时间坐在诊室里,看看书,写点什么。

我读了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春歌集),钦佩他对农村的熟悉和写作才华。但对他塑造的高。大。全英雄人物不敢恭维;难以苟同。他深娴文艺为政治服务之道,因而成了*中唯一金枪不倒的作家。

我又重读了高尔基的(童年)(母亲)(我的大学)。这位流浪儿出身的平民无产阶级作家,却没有装腔作势。虽然是俄罗斯的风情,却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除了红宝书,唯一可堂而皇之摆在桌上的是鲁迅的书。这位浙江老乡,虽不是布尔什维克,但因为得到了老人家的肯定,因而成了革命作家。读他的文集,最钦佩他的自我解剖和硬骨头精神。他在冷眼看世界中创造的笔下人物,竞奇迹般地在*中复活了!

从六六年被抄家,迄今已有八个年头没有写日记了。拿起笔来,不知从哪儿写起。想写的挺多,又觉得没啥可写的。这伟大的年代,该记录下来的东西太多了。我想,即使是挂一漏万,也要积累一点素材;不仅是为了创作,而是忠实地写下人生的规迹。凝固这段难忘的岁月。 。 想看书来

(44一234)

气温在零下十度以下,冰天雪地,严酷的冬季已经降临。我将安心在保健站工作,适应基层的生活。

秋忙告一段落。因为我住的是没有暖气的火炕房,我求边福和马师傅按装了土暖气(一种自带小锅炉的简易供热器)。

每年一度的掏火墙扒火炕;是越冬必不可少的;弄得满屋灰尘。屋子是暖和多了,却招来鲁华的埋怨。封冬前还须擦玻璃,糊窗户缝,全家忙乎了一天。

在前院又新挖了菜窖。土豆、萝卜入窖容易,白菜还得搭架子,入窖前,趁着有阳光的好天晾晒,逢阴天下雪,还得码垛苫盖;到大冻时,方能将打蔫的白菜码好在菜窖的架子上。这几天;多亏边福来帮忙。我跟他学到了不少过日子的常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