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恶魔奏鸣曲 > 第29部分(第2页)

第29部分(第2页)

";也许喜欢吧,但我更习惯看日落。";我说。

";诞生和死亡有同样的震撼力。";她说,";喜欢看日落的人,大致上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个悲观主义者。其实我是个相当乐观的人,但可悲的是,我身边的世界要比我更为乐观,甚至乐观到了幽默的程度。因此比较起来,我也许的确是个悲观主义者。

离开地下室,沿走廊楼梯来到美术馆的二楼。二楼的展览室有一些其他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如凯尤伯特的《巴黎街道·雪》和雷诺阿的《莫奈的画像》。雷诺阿画中留着浓须的莫奈正漫不经心地边抽烟斗边看报纸,这种形象的人在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每天都能见到。

看完莫奈美术馆,我们冒雨去了位于杜勒里公园的橘园美术馆。橘园美术馆亦有莫奈的部分作品。八幅全景的《睡莲》镶嵌在展览室的墙面上,游客仿佛置身于色彩的花园里。此外还有史丁、塞尚、雷诺阿,洛朗森等人的画作。我还看到了洛朗森画的《夏奈尔小姐》。有人评述现实中的夏奈尔与这幅作品里的苍白形象没有什么差别。

所有这些画里没有一幅看得出与恶魔的音乐有关。

可是也不能说完全一无所获,至少我欣赏到了很多绘画艺术杰作。真正有价值的美术作品和真正能深入灵魂的音乐一样都是人类心灵的结晶。

傍晚从杜勒里公园走出时,雨终于停了下来。街道被雨水浇灌得清洁一新。避雨的人们纷纷走出避雨的建筑。路边的咖啡店店员收起了雨篷,雨篷上积留的雨水如瀑布般垂流而下,同地上的雨水一起汇入下水道。土耳其商贩支起货架,叫卖起自己的货物。大学生气质的青年或是三五成群坐于咖啡店内高谈阔论,或是怀中夹着书本低头疾走。雨后的巴黎有股妙龄少女的青春气息。

";也不是印象派?";薇奥莱特问我。

";不清楚。";我说。

";我看,我们还是按艺术流派的发展顺序一个个来好了。"; 她说。

。 想看书来

第四乐章 雨季 第一节 巴黎艺术之旅 四

周一起,美术馆之旅的行程安排上略有变化。薇奥莱特上午要在文化交流中心工作,因此我们改在下午去艺术馆。

上午在公寓底楼的咖啡馆吃完早餐后,我独自去搜寻画廊,或者是去图书馆查询画和音乐的资料。离住处最近的是圣吉纳维芙图书馆,就在先贤祠对面,走路过去连十分钟都用不了。一座两层的古典式建筑,里面收藏的除现代图书外还有大量的中世纪藏书。大概因为临近大学,从早上起就有人在这里排队领取座位号。一些人干脆就坐在门口的石阶上阅读携带的书籍,间或抬头欣赏吉纳维芙修女的雕像。我在图书馆查阅了两个上午绘画和音乐的资料,然而毫无头绪可言。

走到穆浮塔街,那里的露天市场热闹非凡。学生卖手工艺品和玩具,越南人卖中国春卷,阿拉伯人卖波斯地毯和古董。法国商贩摊上的蔬菜水果都按着静物画的艺术手法排列着。路边的滚球爱好者围在一起痴迷地玩滚球戏。

街道上的巴黎女郎如同春天的花朵一样妩媚,她们无不显得行色匆匆,像鱼一样在人群里自在游动。咖啡店门前的露天座位上,老年夫妻挨着脑袋一起看漫画杂志。西装革履的白领男士边走边舔手里的冰淇淋。男孩们从敞开的茄克衫取出长长的棍子面包相互追打。女孩们头戴粉蓝色发卡,脸上的雀斑也显得异常可爱。鸽群飞舞在巴黎的薄云碧空。

我顺路浏览拉丁区的名胜景点。几天时间里先后参观了毁损的吕得斯罗马剧场、圣埃蒂安纳教堂、先贤祠和克吕尼博物馆。

临近中午,我坐地铁来到克雷街,在文化交流中心附近的咖啡馆等待薇奥莱特。下午我们继续这趟绘画艺术的旅程。

参观了十几家美术馆后,同时也是在薇奥莱特的指点下,我终于有所长进,可以大致分辨画作的风格流派,不至于再将枫丹白露派与巴比松派混为一谈。我相当喜欢泰奥多尔·卢梭朴实自然的风景画。他的画让我想起阿耳戈庄园外那片豪华的森林。

第七区有众多公立美术馆和古董画廊。首屈一指的就是火车站改建的奥塞美术馆。美术馆与卢浮宫隔河相对,收藏了许多印象派大师作品。馆内以年代顺序排列从一八四八年到一九一四年间的艺术作品,便于游客了解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绘画艺术发展过程。

我们按领取的路线说明图从一楼看到三楼。三楼的屋顶是透明的玻璃,在自然光下看印象派作品如同在森林里听长笛一样和谐。我在此看了安格尔的《泉》、,摩洛的《幽灵》,马奈的《吹笛少年》、《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煎饼磨坊》、《阳伞下的女人》,凡高的自画像,卢梭的《弄蛇女》、《亚当鸟的林荫》,亚历山大·卡拜纳的《维纳斯的诞生》。还有罗丹《地狱之门》的石膏模型。

地狱之门。

我在石膏模型前停留许久。可这不是一幅画。

";接下来去罗丹美术馆,好吗?";我对薇奥莱特说。

";好啊。";她看着我微微一笑。";不过那里可都是雕塑,没有画。";

";去看看好了。";我说。

罗丹美术馆所在的比隆公馆位于荣军院的右测。公馆幽静的玫瑰花园里摆放着罗丹一生的佳作。漫步其间,随意便可见到像《思想者》、《行走的人》和《青铜时代》这样不朽的雕塑作品。然而最吸引我的仍然是院墙前的那道《地狱之门》。

《地狱之门》浓缩了罗丹的大部分重要作品。人类的三个影子痛苦地合而为一,迷失的沉思者矗立于天堂和地狱之间,纯洁的伊卡尔斯堕海而死,保罗和弗朗西斯卡缠绵而吻。这道门包含了人类所有的永恒主题,生与死,爱与恨,灵魂与肉体,苦痛与热情,希望与绝望,天堂与地狱。

我伫立在地狱之门前,却不知这道门何时会为我敞开。有谁能为我指点地狱之路呢?

有个年轻人正在描摹《地狱之门》。我们站在他身边看了一会。美术馆里常常可以见到正在描摹大师原作的学画者和艺术家,这也算是美术馆独特的风景。年轻人画完后,向我们微笑了一下,走出了公馆。

我们离开《地狱之门》,走进美术馆内部。在美术馆里,无论地上,镜子上,还是窗户旁都有罗丹的雕刻。站到《吻》前时,薇奥莱特问我是否读过但丁的《神曲》,我说读过。

";《吻》是从《地狱之门》里独立出来的一部分。在《神曲》里,但丁在地狱里遇到了因爱而死的弗朗西斯卡和保罗。两个人因为不伦之爱而在地狱遭受痛苦的折磨。";她说,";可罗丹雕塑里的吻却让人觉得非常美好。恋爱中的女孩都希望得到这样缠绵的吻。";

";我想这是因为艺术的魅力。";我说。

";不只是艺术。";她说。

漫步在巴黎街头,美仑美奂的雕像柱和镶嵌壁画随处可见。四月的巴黎春寒料峭,四五度的气温仍旧像是冬天般寒意侵人,协和广场喷泉里的六座人鱼雕像看起来也冻得瑟瑟发抖。香榭丽舍大道两旁碧冷的树木从巍然的凯旋门一直延伸到圆点广场。一对对男女流连在凝绿欲滴的树下相依相偎,让人不由怀疑巴黎的梧桐树都是为了恋人们亲吻而种植的。男子的脸颊被恋人的口红染得通红。到处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盛开。有殷红的樱花、素白的梨花、嫩黄的蝴蝶兰,纯白的郁金香和紫色的鸢尾花。

傍晚时的塞纳河畔,夕阳的金色光芒映照在河水之中。河水闪烁着温驯的光泽,堤岸上情侣们的身影依依。不时有客轮或汽艇缓缓驶过面前,船上的游客向岸边的情侣们挥手致意。不期而至的细雨给这一切增添了朦胧的意境。雨雾里有圣母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