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民国政要的最后岁月 > 第19部分(第1页)

第19部分(第1页)

随后,宋子文拜访了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这位在国民党南京政府如鸟兽散的情况下灰溜溜返国的大使对宋子文的组阁计划十分感兴趣,他们密谈了一个多小时,给宋子文很大鼓舞。由于有了美国人的支持,宋子文即着手草拟了一份新内阁名单,总计50人。这份名单通过司徒雷登转交给美国国务院,美国国务院也颇感兴趣,让司徒雷登明确告诉宋子文,说蒋介石太专横,李宗仁又软弱无力,最好是请蒋介石交出政权,出洋考察。美国国务院的态度令宋子文大喜过望,他按美国人的要求,对那份内阁名单进行重新修改,并希望能变成现实。

但是现实无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他的“新内阁”成为“一枕黄粱”,蒋介石败退台湾,重新视事,使得他取代蒋介石的计划也付诸东流。

随着国民党的失败,宋子文在美国的处境也变得难堪起来。很多美国人认为,国民党的失败,应该归咎于它的腐败,于是,美国很多报刊不惜以大量版面,津津乐道地报道宋、孔家族的种种丑闻,美国总统杜鲁门也曾下令联邦调查局对孔、宋财产进行秘密调查,这些,在宋子文心理上造成极大压力,他在惶惶不可终日中度过了1949年。

1950年料峭春寒中,宋子文在曼哈顿公园大街1133号买到一幢豪华公寓,刚刚搬到那儿住下,就收到蒋介石从台湾发来的一份紧急电报,邀请他迅速返回台湾,“操持政府公务”。这让宋子文面临两难的选择,他考虑再三,拒绝了蒋的邀请。

宋子文为什么不愿返台呢,他有自己的考虑。首先,他对蒋的政权已失掉信心,整个大陆都丢掉了,在一个孤岛上能呆多长时间呢?而且美国人已不再支持蒋,认为蒋在台湾不可能坚持一年以上。在此情况下,返回台湾无疑是自寻死路。当时,《纽约时报》曾予以报道:“国民党说,宋子文这位世界上首富之一,宁愿选择辞职,也不愿回到受共产党威胁的小岛。”

其次,他在美国搞过组建“新内阁”活动,有取代蒋之嫌,虽然他与蒋有亲戚关系,但心胸狭小的蒋其他方面尚可容忍,对此类事情是毫不容情的,返回台湾后,蒋显然不会像过去那样信任他了。

第三,宋子文与蒋介石集团中的很多人都有矛盾,他从行政院长宝座上栽下来,就与这些人倒宋有关。这些人随后又提出要宋子文把他巨额财富的一部分捐献给国民党事业。而他到美国后,还是这些人和美国的舆论相互呼应,进行倒宋的“煽情”宣传,在台湾岛内闹得沸沸扬扬。宋子文知道,此时回台湾,这些人是不会放过他的。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宋子文抱定一个主张,坚决不回台湾。

蒋介石邀请宋子文回台湾,自然有他的想法,他虽然知道宋子文在美国的组阁活动,但现在不是算账的时候,需团结一致,共度难关。蒋介石十分看重宋子文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可以通过宋的活动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同时还想从这位世界巨富的腰包中弄些资助。见宋子文并不理睬,蒋介石确实感到了众叛亲离的滋味,

一气之下,让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一项决议,通知宋子文,要求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必须返回台湾,否则注销护照,甚至以“开除党籍”相威胁。

宋子文仍然不愿回台湾,对国民党的最后通牒,他采取一不表态,二不赴台,三不说明原因的“三不”立场,总之,不再理睬蒋介石。一个蒋政权的最大获利者,却在蒋政权最需要他的时候离开了,这给蒋介石留下了重大伤痛。在蒋的授意下,1952年10月,国民党在台湾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提出“党内重大整肃案”,要求通过党员登记,对那些不愿回台的国民党员“严加考核,分别去取”。蒋介石考虑再三后,于1953年圈定标准,将一批不愿回台的国民党员开除党籍,在这份被开除国民党籍者的名单中,宋子文排在孔祥熙之后,列第二位。从被开除党籍的那一刻起,宋子文已意识到,这一辈子不可能回到祖国去了,大陆不可能回去,台湾也去不得,香港是个弹丸之地,去了也没什么意思,只能落魄异国,抛骨他乡了。宋子文在曼哈顿住了不长时间后,即在长岛购买了一套豪华的住宅,通过精细的装修,成为一座宫殿般的建筑,里面藏有大量中国青铜器皿,布置有大量名画,就像一座艺术博物馆。宋子文对此处住宅十分满意,他将在这里度过他的余生。

豪门权贵宋子文(4)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子文对政治的兴趣逐渐淡漠。在长岛居住后,他深居简出,交际圈子大大缩小,他在外界的影响也逐渐缩小了。平时读书、看报,偶尔与大陆时代的几个故旧相聚,以打牌消磨时光。虽然生活优裕,但年老孤独,远处异乡,仍感觉十分乏味。

1958年12月11日,已在美国定居9年多的宋子文,终于耐不住寂寞,突然返回香港。虽然当时香港还没回归,但毕竟是祖国大地,宋子文偕夫人张乐怡一踏上香港土地,便感到十分亲切,熟悉的语言,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群,都在热情欢迎他这位海外游子。敏感的香港舆论作了大量报道,都猜测宋子文此番返港是否将重新承荷新的使命。

为了消除误解,表###迹,宋子文破例在私邸设宴,举行了一个小规模的记者招待会。当日,赴宴的记者有20多位,当削瘦、略显苍老、但精神矍铄的宋子文出现在宴会上时,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宋子文恳切地说:“我在香港有很多朋友,广东方面的,上海方面的,多年未见,十分想念。我来此就是为了看朋友,并在香港度一个圣诞节,并无其他任务。”有记者问他是否会去台湾,宋子文沉思一下说:“过了圣诞节,有可能去台湾。”

记者仍穷追不舍,继续问:“返台湾是否有什么新的政治任务?”

宋子文倒是回答得直率、干脆,他笑了笑说:“我已是望土之人了,和政治生活已隔得太久了,不准备再搞了。”

宋子文真的是不想搞政治了吗,恐怕并非那么简单。当蒋介石让他回台湾,他一是考虑台湾不安全,二是考虑到与政敌的恩怨。而现在时过境迁,台湾政治、经济日趋稳定,安全已是不成问题;随着岁月的消逝,他的政敌有的已作古,有的年迈体衰,也遭遇日益失势的命运,已经没有能力和兴趣来顾及他了,时间的长河也逐渐冲刷了过去的恩怨。想到这些,宋子文还是想回台湾,他到香港,只是向台湾方面传递信息,试探台湾的反应。

香港媒体报道认为,宋子文计划重返台湾政治可分为三步曲,第一步以其经济优势,即以一亿美元作为基础出任救济总会会长,取代原任会长谷正纲;第二步进而染指财经界,以重温主掌财经的旧梦;第三步进入蒋氏高层决策中心。但宋子文的三步曲毕竟是一厢情愿,蒋介石正培养太子蒋经国的势力,以便让他接班,岂容宋子文这帮###派人物重返台湾。因此,便以宋氏过去遭到各方面的不良反应,“目前尚非时机”为由,拒绝了宋子文。

台湾既然不欢迎,宋子文只好于1959年1月12日偕夫人张乐怡,绕道马尼拉返回美国,在长岛这个世外桃源中又开始了隐居式的生活。

光阴荏苒,一晃又是5年过去,当宋子文在读书、看报、打牌中消磨余生的时候,突然收到蒋介石让他访问台湾的邀请。因此时宋子文已年近七旬,不可能再造成对小蒋的威胁,而宋在美国高层还有很深的关系和一定影响,蒋介石希望通过宋了解美国是否支持蒋“光复”大陆的考虑,甚至希望通过宋再弄到一些美援。

宋子文虽然知道蒋邀他访台决非善意,但台湾有他的亲人、朋友、故旧,这对一个多年漂泊异国的老人还是有吸引力的。因此,宋子文于1963年2月偕夫人一道回到台湾。5年前,在香港的宋子文具有强烈的返台参政的欲望,蒋介石不让他回去。现在,返回台湾的宋子文却抱定一个决心,不再参与政治。当蒋介石说明意图后,宋子文一口回绝,弄得蒋宋之间十分不愉快。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