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岁月无痕:中国留苏群体纪实 > 第15部分(第1页)

第15部分(第1页)

时隔半个世纪,李滔同志仍然感慨不已:

“少奇同志对待子女,一如对自己一样严格。他不为子女护短,信任和依靠党组织,对孩子爱而不娇,严而讲理。这些文字,可以看作一位严厉的父亲对子女的管教,也可以看作是一位老革命家对青年一代的谆谆教诲。这些要求,对于今天的年轻人也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同志,非常重视留苏学生的管理和使用。

1957年邓小平同志访苏期间,在繁忙的政务活动中,非常认真仔细地听取李滔同志对留学生情况的汇报,并不时提出问题。他关切地说:

“这些学生都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要很好地爱护、严格要求他们。不但要努力学习专业技术,还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政治思想坚定,为增进中苏人民的友谊做出贡献。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劳逸结合,智力体力双丰收,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针对一部分留学生学成回国后没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1961年邓小平在中央书记处讲话,提出大胆提拔年轻的技术干部。他说:

“好多大学毕业生,工作了几年还当见习技术员,为什么不能大胆提拔当工程师?留学生回来后,使用得怎么样?我们再没有钱,也要把这批人提上来。” 54

除了周总理、刘少奇主席、邓小平同志外,五六十年代的其他国家高级领导人,如朱德、李富春、胡耀邦等,都对留学生管理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当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中央领导人率团出访苏联,必定要安排时间接见当地的中国留学生。在很多留苏老学长的相册里,至今还保留着当时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55

1957年11月17日。

一个让万千留苏学子铭记终生的日子。

一个永远载入新中国留学教育史册的日子。

就在这一天,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接见了中国留苏学生代表,表达了“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殷切希望。

五十年过去了,主席的音容笑貌,至今铭刻在每一位有幸亲临现场的学子心中。老人家的谆谆教诲,更是成为整整一代留苏学人赤心报国、矢志不渝的动力源泉。

或许是因为毛主席浓重的湖南口音,或许是因为年代久远记忆模糊,或许是因为大家当时情绪格外激动,以至于现在很难找到当时关于主席讲话内容的准确记录。

在此,我综合了几位当事人的回忆,试图再现当时的场景。

这是一个星期天的清晨。莫斯科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整座城市银妆素裹,在明澈的阳光下奕奕生辉。

就在前一天晚上,莫斯科各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得到通知,第二天上午全体同学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集合,由###部长陆定一向大家做国内外形势的报告。一个令人无比振奋的消息如同一缕清风,刹那间掠过所有的校园:毛主席有可能会来看望大家!

大家都知道,11月2日毛主席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苏联,参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祝活动,并出席六十四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自从毛主席踏上苏联的国土,大家就像过节一样,兴高采烈地关注代表团每天的活动。每天上课头一件事,就是买一张真理报看看有什么新消息。

早上八点刚过,全莫斯科的中国留学生便从四面八方赶到位于列宁山上的莫斯科大学大礼堂。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九章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7)

陆定一同志的讲话在十点钟开始。此时,能够容纳三千人的大礼堂已经座无虚席了。

陈国藩回忆道:

“我们几个同学是最早赶到会场的,占据了第一排正中的好位置。得意了没多久,一批穿着整齐军装的军事留学生进场了。刘晓大使宣布,为保障会场秩序,请前两排的同学把位置让给军事留学生,留学生要服从纪律听指挥。”

“我们怀着惋惜无奈的心情,不得已站到左侧走廊上去。还好,我们紧靠主席台,只是偏了点。新华社摄影记者拍摄毛主席讲话的照片,其背景就是大礼堂左侧走廊。照片中可看到站在第一个柱子前的就是我。”

陆定一同志的报告很重要,可是所有学生都无心听讲。大家都在低声议论一个问题:毛主席今天究竟会不会来?

大家表达心情的小纸条像雪片一样飞向主席台,不一会儿就在主持人刘晓大使面前堆成一座小山。刘晓大使笑着对大家说,这当中百分之九十五是关于和毛主席见面的问题的。

当第一次休息时,大家都涌上了主席台,把刘晓大使包围起来。

刘晓大使向大家解释:“几个月来大使馆不知收到了多少信,接到了多少电话,都表达了同志们极其热烈的心情。同志们对我们的党和领袖热爱的心情我是很理解的。但我们也应当体谅我们的领袖。毛主席今天早晨八点钟才就寝,昨晚他工作了一整夜,我们不能使毛主席太疲劳了。”

下午三点多,陆定一结束了报告。这时,刘晓大使带来一个喜讯:毛主席将参加一个极其重要的国际会议,会后很有可能要到这里来和同志们见面。大使还没结束讲话,同学们就欢呼起来,把大使的话打断了。大使接着说:“但是,这个会议不知道会开到什么时候,有可能开得很晚。”同学们齐声高喊:“等到什么时候,我们都愿意!”

下午六点刚过,大礼堂里已是人山人海。大厅的座位上坐满了人,两厢、廊柱之间也都站满了人。在前几排,一个座位上甚至挤进了三个人,有的人干脆在走道上坐了下来。一部分同学实在坐不下,被安置在旁边的学生俱乐部听实况广播。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