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国宝 > 第15部分(第1页)

第15部分(第1页)

“好好干,偷他个王八蛋!今天外头没说什么?”王喜的语气里依然透着恨意。  “说了,让咱们偷直隶总督袁世凯献给老佛爷的金钟,说那值八千个大洋。”  “那东西在西边的库房里,只有内务府总管耆英有钥匙。”王喜沉默了一会儿,闷闷地说道。  “咱们可以撬窗户进去。”  “不行,窗子是钉死的,再说那有看守。还是得拿到钥匙才行。”  在养心殿外,内务府总管耆英进见,王喜过来扶耆英,殷勤地说:“奴才给大人请安。大人最近身体可好?奴才伺候着大人上殿。万岁爷这两天可有点烦。”  “喜子,你是万岁爷身边的人,这怎么敢当?”耆英不紧不慢地说道。  听总管这么一说,王喜急忙讨好地应道:“奴才有句话,不知该说不该说。奴才觉得庄士敦不是个好东西,他一来把皇上都带坏了,又是配眼镜,又是剪辫子,现在又整天商讨着什么出洋留学的事。就为了这事,皇上他烦。”  “那你就多留点心。”耆英打心眼里也腻烦这个得宠的洋师傅,没准哪天又会给皇上出什么出走的馊主意。要那样的话,现在这样的好日子,也就打水漂了。  

第一章 盗宝狂潮(6)

旁边的王喜并不关心眼前的这个内务府总管在动什么心思,他真正关心的是总管腰里那一串哗哗响的钥匙,无论如何今天都要拿到西边库房的钥匙,再晚就耽误交货的时间了。这样想着,王喜轻轻地凑了上去,小声地问:“对了,大人,您这身上什么啊,这么响啊?”  “钥匙啊。”  “万岁爷最烦铁器动静了。”  这些在万岁爷身边的奴才,最明白皇上的脾气了。最近皇上总是无缘无故地发火,得小心点,别犯了什么忌讳。耆英这样想着,只犹豫了片刻,就解下大串的钥匙递给王喜,心想等从大殿里下来,再挂上也不迟。  王喜一看自己的小伎俩轻易就成了,嘴里推辞着,手却已经伸过去接过了钥匙。看着总管匆匆离去的背影,王喜偷偷地笑了一下。趁着总管大人进殿的这点工夫,王喜迅速地刻下西面仓库钥匙的模子,并打发陈五赶紧去配了。  耆英是因为钱的事情来觐见溥仪的。东暖阁内,皇上懒洋洋地斜靠在床榻上,心不在焉地听着总管大人的禀报。  “禀皇上,春节将至,娘娘们要置办过节物品。可是,府库中实在拿不出钱来了。”耆英恭敬地站在下面,小声地说着。  “民国政府不是还欠我们好多钱吗?”  “都已经催了多次,然而民国政府老说没钱,也实在没有办法。”  “那就告诉那些后宫娘娘们说,国库没钱了,让她们少置办点东西。”  “再少恐怕就太寒碜了,让王爷、大臣们看着也不好看。汇丰银行已经答应给朝廷一笔贷款,只是要几件宫里的文物作抵押。等明年民国政府拖欠的款到了,赎回来就是了。”  “那你到库房找几件拿去吧。”溥仪挥了挥手,闭上了眼睛。耆英答应着慢慢退下,从门口候着的王喜手里,拿了钥匙,匆匆地走了。  深夜,紫禁城里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西边库房的门口两个黑色的身影,摸摸索索地打开了库房的大门。没承想大门里面竟还有一道暗锁。王喜和陈五在黑暗中小声商量了一下。不一会陈五就拿着一块石头回来了。没费多大劲,暗锁就被砸开了,两个人悄悄地踅进了库房。  这西边的库房两个人都是头一次进来,一点也不了解那些宝贝摆放的地点。王喜划亮了一根火柴,四下打量着,寻找单子上预定的那个金钟。陈五在火柴亮光中,顺手拿起几件玉器、古玩,寻思着没准又能换不少银两,偷偷地揣到了怀里。在大殿的角落里,两个人终于发现了那个金钟,只是那个家伙差不多有半人多高,实在不好带出宫去。商量了半天,王喜一拍脑门,想出了先锯成小块,再分头带出去的法子。两人在黑暗中费劲地抬着金钟,悄悄地离开了库房。  慎刑司里,内务府总管耆英威严地坐在中间,两旁站满了内务府执刑的太监。王喜急匆匆地进来,看到大堂上众人脸上严肃的神情,不由得做贼心虚地低下了头。耆英让两边太监退下,悠悠地走到王喜的身边,指着桌上几块金钟的碎片,说道:“小喜子,知道找你来有什么事吗?我找你来是让你看一件东西。”  王喜认出了桌子上的东西正是他和陈五两人一起锯掉的金钟碎片,佯装惊讶地说道:“耆大人,金钟找着了?”  “小喜子,什么时候学会演戏了?”耆英老奸巨滑地看着王喜,命令手下人把打得站不起来的陈五拖了上来。看到事情已经败露,王喜“扑通”一声跪在总管大人脚下,申辩道:“大人,奴才冤枉啊!陈五虽然是我的同乡,可是这事与我无关啊。”  “还敢狡辩,不怕大刑啊?”  王喜看着陈五浑身被打得血淋淋的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哆嗦起来,跪爬到耆大人的脚下,大声地央求着:“大人,饶奴才一命吧,以后奴才就是给大人做牛做马也愿意。”  “你连皇上都敢骗,我怎么相信你?”  “大人只要救奴才一命,奴才以后什么都听大人的。”王喜哀求地看着耆英,不住地磕头央求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一章 盗宝狂潮(7)

身为内务府的总管,耆英是太了解这些奴才们的狡猾之处了。打定了主意要王喜和陈五替自己办事,总管大人语气一转,轻言细语地说道:“看在你平时侍候我也还挺勤快,我就不告诉皇上了。不过,你得帮我办几件事。这第一件事,我要你多留神皇上和身边的人,他干什么,什么人跟他说了什么话,你都来告诉我。第二件事,我最近在地安门新开了一家古玩店,需要几件像样的东西撑撑门面,你要是把这件事办好了,我也不会亏待你。”听见总管大人这么一说,王喜急忙磕头谢恩,旁边一直趴着的陈五,也挣扎着跪在地上,跟在王喜的身后,拜了又拜。  养心殿里,听说庄士敦师傅要过来,溥仪特地换上专门定做的西装,打扮得好像一位风度翩翩的英国绅士。仔细看了皇上身上的衣服、裤子、鞋子的质地,庄士敦连声称赞。溥仪不由得得意起来,“朕打算到大英国走一走。上回给民国政府的电报上,朕说得明明白白,只要他们答应每年给我四百万元,我愿意放弃宫中一切权力。民国政府对我的要求怎么答复呢?”  “徐总统回复说,无法答应。其实,只要皇上出了宫,到了使馆,无论清室和民国政府就都管不着了。只是,皇上身上要带点钱才成。”庄士敦一向赞成溥仪出走,趁机怂恿说。  “这好办,我明天就从库房取些宫中的收藏,让溥杰带到使馆就行。”  “那皇上先准备着,我回去就跟大使馆联系。”说完,庄士敦匆匆地走了。  一直在旁边侍候着的王喜听到这个谈话,找了个机会悄悄地溜出去,飞奔着给耆英报了信,然后又被耆英打发着将皇上要出走的消息,禀报给了摄政王和后宫的太妃和娘娘们。  溥仪牵着德国警犬“佛格”,在两三个太监的带领下,朝建福宫而来。紫禁城建福宫里收藏的都是乾隆皇帝当年最心爱的各种古玩宝贝,后来嘉庆皇帝为了纪念乾隆爷,才下令把建福宫封上的。  太监们揭开门上的封条,大门被打开了,里面琳琅满目的各式古玩,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长期无人进入,满屋子的金佛、字画、古书都积满了灰尘。溥仪随手拿起一个紫檀木制成的“百宝匣”摆弄着,挑选了几箱玩艺儿,命太监们抬出了建福宫。王喜跟在皇上身后,目睹了从来没见过的稀世宝贝,不禁露出了贪婪的目光。  得知皇上要出走的消息,摄政王载沣偕同后宫的娘娘、太妃们来到养心殿,一起跪在溥仪的面前,哭喊着劝说皇上千万不要抛下他们离宫出走。  皇上正在和皇后婉容练习吃西餐,看着眼前这些哭天抢地的王爷、贵妃们,不耐烦地敷衍地说:“朕不出去就是了。”谁知大家依然跪着不起来,非要等到皇上发誓不可,溥仪一听勃然大怒,“岂有此理,那你们就跪着吧。”说完,也不去理跪倒的一大片皇亲国戚,气愤地离开了大殿。  雄伟的养心殿,黄琉璃瓦闪烁金光,斗拱飞檐,彩绘承尘,金殿中央设一朱红檀木描金镂花皇位,上铺黄缎坐褥。一缕阳光顺着天窗照射进来,洒在溥仪面前的书案上。庄士敦看着一脸阴云、唉声叹气的溥仪,疑惑地问:“皇上有什么不顺心的事?”  溥仪沮丧地说:“前些天宫里过节缺钱,内务府向汇丰银行借了一笔款,抵押了宫里的一些收藏。现在到期了没有钱赎,他们想把文物拍卖掉贴补宫里的用度。”  庄士敦说:“又是开支不够?都是这帮内务府大臣搞的鬼。皇上可知道宫外的人怎么形容他们?说他们是痨虫,附人骨肉,不钻死皇上不歇手;还说最大的痨虫窠便是内务府。”  这时有太监进来禀报,内务府总管耆英求见。总管大人呈上拍卖宫里宝物的账目,溥仪简单地浏览一下后,递给了身边的庄士敦。庄士敦仔细地查看了账目,忍不住大骂道:“这简直是得寸进尺。你们那哪是拍卖啊?哪有把一人高的金塔称重量卖的,那可都是艺术珍品。这种事只有傻子才干得出来!”  

第一章 盗宝狂潮(8)

耆英本来对这位多嘴的洋师傅就没什么好感,当着皇上的面,也不好多说什么,解释道:“回皇上话,臣初涉拍卖事宜,经验不足,可能有诸多疏漏。然如庄先生所言,恐怕有些夸张了。”说完冷冷地看了庄士敦一眼。溥仪也没有打算详细地了解拍卖的事情,挥了挥手,让耆英下去了。  耆英走后,太监又引着郑孝胥进到养生殿。鉴于宫中宝物大量被盗,郑孝胥受命于危难之时,负责清查宫中文物的流失状况。但这个即将灭亡的王朝,即使再怎么尽力也无法改变它的穷途末路之势了。  溥仪拍了拍郑孝胥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先生,多多拜托你了。”  郑孝胥急忙跪下,“臣得皇上知遇之恩,粉身难报。”  “现在宫中的东西和颐和园的产业都在流失,郑爱卿的责任重大啊!”  “皇上,国安则宝聚,国乱则宝散。值此乱世,臣不知道能不能挽狂澜于既倒,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内务府总管向来是旗人自己担任的差使,这回派了先生的懋勤殿行走,管着内务府,请先生放胆去做。”溥仪说着,走过来拉着郑孝胥的手说:“难为先生了。”郑孝胥激动地跪倒在地上,颤抖地说:“臣惟尽忠,别无二话。”  走出大殿的郑孝胥一脸沉重。  清查自然首先从内务府开始。郑孝胥首先召集内务府各堂官会议。明知道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面对着众堂官冷漠敷衍的眼神,郑孝胥艰难地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大清国变为民国,可是,这些宝贝可是祖宗留下来的。孝胥和各位,同是侍奉溥仪皇帝。希望各位待郑某以诚。从明天开始,我就要开始点查皇产,请各位配合。”众人沉默着,一言不发。就在这时,耆英被人搀扶着走了进来,众堂官站起来,毕恭毕敬地行礼。郑孝胥急忙上前招呼说:“耆大人,我等你很久了!清点皇产,还得靠耆大人啊!”  “让郑大人久等了。在下前天着了风寒,你让他们帮你吧。”耆英说完,也不等郑孝胥答话,就离开了内务府,回家养病去了。冷落在一旁的郑孝胥,明白这是内务府故意和他作对,给他拆台,只能无奈地摇摇头,没有说话。  宫中各处,郑孝胥领人清点皇产,查看账簿,清查库房,一个月后将清查的结果呈报给了皇上。溥仪看着郑孝胥呈上来的折子,气得将桌上的茶碗摔到了地上,“我大清代明自立,到现在二百来年了。祖宗一代代攒下来的东西,想不到便宜了这些奴才。”  “万岁爷,内务府的官员不是塞责推诿,就是故意捣乱。很多地方,连底账都已经失踪不见。所以,现在清查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  “这样下去,岂不是让他们偷光了?对不起祖宗啊,对不起祖宗!”溥仪沉痛地说。  “万岁爷此言,并不是危言耸听,其实弊端都摆在台面上。内务府总管大臣耆英,武昌之变的时候,家产已经典卖一空。可是,现在东西城,南北乡,皆置有巨产。这还只是明的,暗中……现在内务府已经成了偷盗集团。惟有痛加整顿,否则不足以清除积弊,防止国宝更多流失。”  “现在的朝廷,不比从前了。外头有个民国,朕只是宫里的一个小皇上。你愿意替朕分忧?”  “臣万死不辞。”  溥仪激动地说:“那好,朕就从今天起削去总管内务大臣耆英的职务。任命郑孝胥为总理内务大臣,佩戴内务大臣印钥,赏头品顶戴,全权整顿内务府。”  郑孝胥磕头谢恩,“皇上信任之专,信臣之诚。臣定厘清弊端,维护皇产。”  前一天融化的积雪,到了夜晚就成为冰。在这个严寒的冬天,每个台阶都铺上了一层坚冰,被踩过的地方,已经变成暗灰色。瓦上的雪经太阳一照,悄悄融化,虽然屋檐上不见滴水,却有冰凌柱垂挂下来。  此时鼓楼一家古玩铺子里真是热闹非凡:每张八仙桌都坐得满满当当,客人中有穿长衫的,有短打扮的,还有穿香云纱衫裤的,胸口都挂着闪闪发亮的表链。几个着白纺绸衫的熟客,手托着鸟笼,悠悠地走进店里。伙计们急忙上去迎接,顺手接过鸟笼子,挂在走廊的架子上。客人坐下来和旁边的熟人打着招呼,店里卖花生、卖香烟的小姑娘,一瞬间就围了上去。突然,门口传来伙计的喊声:“仲爷来了,仲爷来了。”说话间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来如意馆的行家余恩仲,后面跟着还在如意馆学徒的小舅子牛得禄。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盗宝狂潮(9)

掌柜的拿过一件非常漂亮的成化斗彩鸡缸杯,恭敬地对余恩仲说:“我说仲爷,您总算来了。您给掌掌眼,这件东西您可得看仔细了,一万三千多大洋呢。只要您帮我出手了,回佣按一成走。”  余恩仲笑着调侃道:“最近咱们这鼓楼一带怎么老出宝物啊?我看琉璃厂快被比下去了。”  “行了,您就大张法眼,是真的是假的,您照直了说。”众人听说仲爷要来评判这宝贝的真假,都好奇地围了上来。余恩仲拿起鸡缸杯,里里外外地仔细瞧着,慢慢地脸色变得沉重起来,“掌柜的,买主是谁呀?”  “您问买主,嗨,现在中国人谁买这个啊。乱世买黄金,太平才弄古董哪。这都是外国主顾。”说着,掌柜的指了指坐在靠窗户一桌的客人,原来是日本古董商藤野之人。余恩仲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掌柜的,对不住您了。”余恩仲语气沉重地说道。  掌柜的一听,不由得一惊,“怎么着,是假的?不能够啊。这个,这可不是从底下收来的,这碗可是有来历的,它是……”掌柜的欲言又止地看了看仲爷。  “甭管哪儿来的,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乾隆爷爱古董吧?可是,他也走眼。《富春山居图》,他就把一个很差的赝品当成真的,把真的当成假的。”余恩仲看了看日本买主藤野,接着说:“这是康熙爷的时候仿的。官仿官,也算件东西。”藤野一听说这个玩艺儿是假的,抬脚就要走。掌柜的急忙追出去,试图说服他做成这个买卖。  众人看完热闹,唏嘘一片地散开了。余恩仲看着垂头丧气走进来的掌柜的,轻描淡写地说: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