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同室操戈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惨祸首先是从刘据姨表哥公孙敬声开始的。公孙敬声是卫皇后姐姐之子,这个“骄奢不奉法”、时为太仆的达官子弟,仗着父亲公孙贺是丞相,姨妈又是皇后,竟然“擅用北军钱千九百万”。事发后,公孙敬声被关押到大牢。当时刘彻正下令缉捕京师大侠朱安世,公孙贺为了保住儿子,就请命让他抓捕朱世安。朱世安被捕后,在狱中揭发说,公孙敬声曾与刘彻与卫子夫女儿阳石公主私通,又“使人巫祭饲诅上,且上甘泉当驰道埋偶人,祝诅有恶言。”结果,阳石公主和卫皇后姐夫、姐姐、外甥等多人,都被刘彻下令杀了。

对刘据和母亲卫皇后来说,这次变故,其实只是个开头。更大的不幸,正等着他们母子。不久,刘彻因病住在甘泉宫,时任水衡都尉的江充,一手导演的针对太子刘据的“巫蛊”大冤案,终于发生了。这场发生在刘彻统治晚年的“巫蛊之祸”,不仅在统治集团引发了一场严重的政治冲突和危机,同时也让汉王朝陷入了剧烈###。最终,又直接酿成了刘彻和皇太子刘据之间的悲剧。

所谓“巫蛊”术,原是民间一些人加害他人的一种巫术。“蛊”的本义,是以毒虫让人食用,从而致人于死 。《说文?虫部》中说,“蛊,腹中虫也。”《春秋传》中也说,“皿虫为蛊,晦淫之所生也。”后来,这种咒术逐渐被巫士利用。他们将用桐木刻成的人,交给企求用巫术诅咒他人者,作为被诅咒者替身和象征埋到地下,意思将其埋葬,然后再用咒语表达和实现自己愿望。同时又以祭祀祈求鬼神等方式,助法术成功。

由于“巫蛊”术在民间很流行,因此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长安城中,也聚居了很多方士神巫,“方士及诸神巫多聚京师。”这些人到处惑众不法,其中一些女巫,居然“往来宫中”,她们借口“教美人度厄,每屋辄埋木人祭祀之。”那些美人,为了得到皇帝召幸,相互嫉妒,一个个不但攻击对方,甚至还诅咒不理她们的刘彻。刘彻一怒之下,就将几百名美人包括一些大臣杀了。“上怒,所杀后宫延及大臣,死者数百人。”由于宫中一下少了这么多美人,刘彻经常恶梦不断,梦见那些小木人在他床边站着。没多久,神情竟然变得恍惚呆滞,身体也越来越不好。

本来和刘据母子就有矛盾的江充,心想刘彻可能活不了几天,万一哪天去世后,太子刘据嗣位,肯定不会放过他。因此,江充暗中一直图谋除掉太子刘据。

原来在此之前,刘据曾派身边一名侍者,代他到甘泉宫向父皇请安。那个侍者仗着是太子身边人,就不顾朝廷规矩,擅自在只有皇帝专用的御道上驰行。江充知道这事,要向刘彻报告,并准备严厉处理那名侍者。刘据怕因此受到父皇责备,遂向江充求情,让他不要将这事说给父皇。结果江充一点情面也不给,还是向刘彻告发了此事。刘彻从此对江充很信任,江充因此更是“威震京师。”打这之后,刘据和江充矛盾很大。心怀叵测的江充,这时乘刘彻身体有病,索性先下手为强,准备除掉太子刘据。“武帝末,卫后宠衰,江充用事。充与太子及卫氏有隙,恐上晏驾后为太子所诛,会巫蛊事起,(江)充因此为奸。”江充于是以皇帝让他查清并抓捕巫蛊之人为由,对那些不服其诬陷的人,采用“烧铁钳灼”等极刑,逼着他们承认参与巫蛊之事。一时间,从京师、三辅及郡国,遭巫蛊牵连被杀的竟有数万人之众,“坐而死者前后数万人。”

巫蛊祸起父子反目 政变失败母子俱亡(7)

此时正在甘泉宫避暑养病的刘彻,神志已有点糊涂,总是怀疑身边的人都在诅咒他。图谋除掉刘据的江充,感到机会终于来了。为此他在刘彻面前诬告说,您的病情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宫中有蛊气。”太子等辈,都在暗中蛊道祝诅,想咒死您。年事已高的刘彻,稀里糊涂听了江充的话,就让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协助江充并入宫查清这事。江充便在宫中到处“掘地求蛊。”他先是装模作样,在刘彻平时很少召幸的夫人住处,胡乱大挖一通。然后又把重点放在皇后和太子宫中。以至皇后和太子宫,被江充挖得连床都没地方放。“以次及皇后、太子宫,掘地纵横,太子、皇后无复施床处。”挖完后,江充对刘彻说,“太子宫得木人尤多,又有帛书,所言不道,当奏闻。”当初那些巫士,说祭祀这些小桐木人,就能消灾免祸。因此不惟太子宫,后宫很多房子也都埋有。太子宫中的小木人,其实全是那些巫士埋的。

明知江充栽赃陷害自己,一时十分气愤的刘据,情急之下立刻找到少傅石德商议如何应对。石德也因为看不惯江充,担心遭他陷害,就对刘据出主意说,如今这事,在皇帝面前说是说不明白了。惟一的办法,只有矫诏将江充抓起来关在狱中,查明他的罪状,这样才能明了事实真相,好对皇帝交待。“今巫与使者掘地得徵验,不知巫置之邪,将实有也,无以自明,可矫以节收捕充等系狱,穷治其奸诈。”因为当时刘彻不在长安,又无法向父皇禀报,刘据只好采纳了石德建议。“太子急,然德言。”

忍无可忍的刘据,万般愤怒之下,决心除掉暗中捣鬼陷害自己的江充。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七月的一天,刘据矫诏并让人抓捕江充。江充同伙、按道侯韩说,“疑使者有诈,不肯受诏”,结果当场被刘据派去的使者杀了。而御史章赣则乘机跑了。韩说被杀掉后,刘据派亲信连夜到未央宫殿长秋门,将自己抓捕江充的想法告诉给了母亲卫皇后。然后率领皇后处的车马士兵,以及武库兵和长乐宫侍卫等,并对百官宣布说江充谋反,很快将江充抓获杀了。对于那些根据江充安排,暗地设计诬陷自己的巫士,刘据更是不客气,将他们抓获后,拉到上林苑全用火烧死。“卫后立三十八年,遭巫蛊事起,江充为奸,太子惧不能自明,遂与皇后共诛充。”

刘据诛杀了江充,一时京师谣言四起,到处又在传说他要谋反。异常愤怒的刘据,遂又带人准备除掉丞相刘屈氂(刘据堂兄)等。刘屈氂闻讯,吓得赶紧跑了。当时还在甘泉宫养病的刘彻,得知这一情况,急忙问刘屈氂下落,要他赶快带兵擒拿刘据。然而,刘屈氂心腹却向刘彻撒谎说,因为这事重大,刘屈氂打算秘密抓捕刘据,因此不敢发兵。刘彻一听,十分恼火,对人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秘密,“事籍籍如此,何谓秘也?”说完,刘彻“乃赐丞相玺书。”书中说,“捕斩反者,自有赏罚。以牛车为橹(盾),毋接短兵,多杀伤士众。坚闭城门,毋令反者得出。”

知道真相的人,都知道刘据这样做,完全是江充逼迫的结果。很多人虽然同情刘据,但又怕受到牵连,所以都在观望。“长安中扰乱,言太子反,以故众不附。”刘彻听到这些情况,便从甘泉宫急急忙忙回到城西建章宫,下令京师周围和近县兵,统一由刘屈氂指挥,迅速除掉刘据。刘据闻讯,则矫制长安中都官囚犯和武库守兵,以及驻扎在长安周围的胡骑等,下命由少傅石德及宾客张光等人分别指挥。然后又“驱四市人凡数万众,至长乐西阙下。”在这里,刘据和刘屈氂带领的兵士相遇,双方激战了5天。“逢丞相军,合战五日,死者数万人,血流入沟中。”由于刘屈氂援兵越来越多,刘据最终大败,只好从位于长安城东南边的覆盎门逃了出去。

刘据逃出京师后,刘彻十分愤怒,又把气撒在其他人身上。很多为此受到牵连的人,死的死,贬的贬,长安城中,顿时一片恐怖。刘屈氂觉得,刘据之所以得以出逃,是因为城门司直田仁网开一面所致,要将田仁杀了。御史大夫暴胜之劝刘屈氂先请示皇帝后再说,“当先请,奈何擅斩之?”正在气头上的刘彻听了,更是怒不可遏,立即让人责问暴胜之:“司直纵反者,丞相斩之,法也,大夫何以擅止之?”暴胜之一听,吓得只好自杀,“胜之惶恐,自杀。及北军使者任安,坐受太子节,怀二心,司直田仁纵太子,皆要斩。”刘据很多宾客,因为常出入宫门,也一同被杀。参与刘据起兵的人,则以谋反罪诛其族。而被刘据胁迫者,全被发配到敦煌郡。为了防止刘据再度回到长安,刘彻下令屯兵长安诸城门严密防守。

巫蛊祸起父子反目 政变失败母子俱亡(8)

孤立无援,有口难明的刘据,逃出京师后一口气东跑到了湖地(当时县名,后又改为湖城县,约在今陕西潼关以东、河南灵宝西一带),臧匿在泉鸠里一个贫户之家。这家主人因为生活贫困,只能靠卖点自做的麻葛鞋供他生活。刘据不忍心打搅这户人家,正好当地还有他一个熟人,家境比较富裕,刘据就让人去找他,结果为一直捉拿围捕他的官兵发现。“吏围捕太子,太子自度不得脱,即入室距户自经。”有个叫张富昌的山阳籍士兵,“足蹋开户,新安令史李寿趋抱解太子,主人公遂格斗死,皇孙二人皆并遇害。”刘据其他子女,一个个也惨遭不幸。“太子有三男一女,女者平舆侯嗣子尚焉。及太子败,皆同时遇害。”

一直蒙在鼓中不明真相的刘彻,在刘据死后,又对皇后卫子夫非常愤怒,“上怒甚。”于是下诏让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等人,先将卫皇后废了,“奉策收皇后玺绶”。明知受人诬陷的卫皇后,无奈之下,以自杀结束了生命。卫皇后死后,苏文、姚定汉将她尸首“盛以小棺,瘗之城南桐柏。卫氏悉灭。”多年后,当时因为尚在襁褓中的刘据之孙、后继位为汉宣帝的刘询上台后,“乃改葬卫后,追谥曰思后,置园邑三百家,长丞周卫奉守焉。”

之后,这场因刘彻听信江充谗言酿成的惨剧,很快引起了一些大臣不满。一些人认为,“皇太子为汉适嗣,承万世之业,体祖宗之重,亲则皇帝之宗子也。”刘据之所以要杀掉江充,完全是刘彻怂恿袒护江充的结果。“衔至尊之命以迫蹴皇太子,造饰奸诈,群邪错缪,是以亲戚之路鬲塞而不通。太子进则不得见上,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无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恐惧逋逃,子盗父兵,以救难自免耳。臣窃以为无邪心。”因此大家对刘彻“骨肉至亲,父子相疑”的昏庸做法很不满。时任高庙卫寝郎官的车千秋,公开上书为刘据鸣冤。刘彻得知太子冤屈后,心里也很后悔,“上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为此,他还提拔车千秋为丞相。对已经死去的江充,刘彻更是无比怒恨,遂下令诛灭其全族。对参与诬陷刘据的苏文,则将他烧死在横桥上。在围捕刘据时,有个曾捅了刘据尸首几刀的人,因功被封为北地太守,之后也被灭族。随着事情真相大明,刘彻更是悔恨交加。为了以示对太子怀念,刘彻特意在长安修建了一座思子宫,还在湖县修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企盼太子之魂能归来和自己团聚。“上怜太子无辜,乃作思子宫,为归来望思之台于湖。”不过这一切来得太晚了,因为刘彻无论怎么想补上对太子的思念之情,这场由他制造的、使得数万人头颅落地的惨剧,却再也无法挽回!

对于“巫蛊之祸”,很多人都将原因归咎到江充身上。实际上,酿成这一悲剧的真正元凶,就是刘彻本人。唐代很多诗人以此为题材,对刘彻听信奸佞之辈谗言而导致的这场内乱,进行了辛辣抨击。汪遵、郑还古等人先后在他们《望思台》的同题诗中说:“不忧国家任奸臣,骨肉翻为蓦路人。巫蛊事行冤莫雪,九层徒筑见无因。”“谗语能令骨肉离,奸情难测事堪悲。何因掘得江充骨,捣作微尘祭望思。”而同时代另一位诗人权德舆,则在题为《盘豆驿》的诗中写道:“盘豆绿云上古驿,望思台下使人愁。江充得计太子死,日暮戾园风雨秋。”清朝康熙帝玄烨在他批注的《资治通鉴》中认为,“充虽大奸,岂能谋间骨肉?芽特觑易储之萌,足以乘机窃发耳,物先腐而后虫生。”可见,这种在专制体制下父子之间发生的不信任和猜疑冤案,关键在于封建政治本身和统治者本人。为了权力,即便象刘彻这样还算比较有为的统治者,也不能饶恕对自己权力构成威胁的人,包括亲生骨肉!不管这种威胁是真是真假,他们都会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严加处置。至于江充,如果没有刘彻庇护,在家天下的时代,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不过,自从经历“巫蛊之祸”后,每每想起凄惨而死的皇后和太子,70高龄的刘彻,早已失却了当初立志马踏匈奴的勃勃雄心。尤其因为自己听信奸佞之辈谗言,导致亲人之死给他的巨大打击,使得这位进入垂暮之年的老人,终于以理智的心情,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了一番审视。公元前89年(征和四年),经过一番忏悔,刘彻为此下诏罪已,检讨自己多年的过失。他在罪己诏中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资治通鉴》卷22) 此后,刘彻又采取了停止征伐,减轻徭赋,重视农业,推行代田法等一系列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措施。对此,历史也曾给予充分肯定。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废太子引发外戚、宦官交锋对阵乱朝政(1)

——章帝刘炟皇太子刘庆及刘庆子、安帝刘祜皇太子、废而再立的顺帝刘保

外戚和宦官轮番擅权,干预朝政大事,是东汉王朝大多数帝王统治期间,最为头痛和无奈的一种现象。在两大政治集团激烈残酷的拼搏较量中,不仅有几位帝王,成了两大势力争斗的牺牲品。同时还有一些皇太子,也在这种较量中败北,最终成了成了野心家股中玩物和牺牲品。

公元75年(永平十八年)八月,东汉明帝刘庄去世后,时年19岁的皇太子刘炟嗣位为章帝。刘炟即位第四年,便立一岁多的儿子刘庆为皇太子。然而仅仅过了3年多,刘庆就被外戚挑起的冲突吞噬。刘庆被废后,刘炟又立儿子刘肇为皇太子。面对外戚势力肆无忌惮地干预朝政,刘肇极为不满。在他上台后不久,很快又依靠宦官力量,果断除掉了以大将军窦宪为代表的外戚势力。从此之后,宦官势力又不断上升。最终,东汉王朝在外戚和宦官轮番干政的恶性循环中,再也不能自拔,直至灭亡。

依靠皇后控制皇帝及朝政大权,是外戚势力集团最高目标和愿望。刘炟皇太子刘庆之所以无端被废,正是以窦皇后和哥哥、大将军窦宪等人为首的外戚势力,为控制朝政大权制造的一个阴谋。

刘庆是刘炟和贵人宋氏的儿子。出身显赫的宋贵人,其家族和东汉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的姑奶奶,就是明帝刘庄马皇后外婆。凭着这种关系,宋贵人姐妹双双同时进入了后宫。“马后闻杨二女皆有才色,迎而训之。”之后,姐妹俩同时成了皇太子刘炟的太子妃。刘炟对出身高贵的宋氏姐妹很喜欢,“甚有宠。”公元76年(建初元年),嗣位不到一年的刘炟,同时封姐妹俩为贵人。两年后,大贵人宋氏生下儿子刘庆。“大贵人生庆,明年立为皇太子。”刘庆立为太子不久,宋贵人靠山、马太后便因病而逝。从此,宋贵人和儿子、皇太子刘庆,备受刘炟窦皇后折磨。在窦皇后诬陷下,刘庆终于被父皇无情地废了。

窦皇后之所以要挑唆刘炟废掉皇太子刘庆,完全是为了她和家族集团利益。和宋贵人姐妹一样,出身非同寻常的窦皇后,其家族和东汉王朝,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她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