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同室操戈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姊俱输织室。”潘氏姐妹入宫后,被安置在织室做苦役。晋人王嘉所著的《拾遗记》中说,潘氏“容态少俦,为江东绝色。”当时和她一样做苦力的人,都夸她长得如同天仙神女一样漂亮,“同幽者百余人,谓夫人为神女。”后来,有人向孙权推荐她,孙权一听,立马让人为潘氏画像。当时由于潘氏心情不好,“忧戚不食,减瘦改形”,画工就将她面带忧愁的真实面貌,不加修饰地画了出来。孙权一见潘氏画像,顿时十分高兴,连连夸她像仙女一样漂亮。“此神女也,愁貌尚能惑人,况在欢娱。”为贪慕潘氏美色,公元242年(赤乌五年)已经60出头的孙权,很快将潘氏“召充后宫”。没多久,潘氏便“得幸有娠”。次年,又生下了儿子孙亮。在母以子贵的封建社会,潘氏命运从此发生了让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转折。公元251年(吴赤乌十四年)夏,称帝快30年、此前有过六、七位夫人,一直没有册立皇后的孙权,在身体患病的情况下,遂立位居妃位之后的潘氏为皇后,“亮母潘氏立为皇后。”这个罪犯之女,想不到孙权空缺多年的皇后宝座,竟然让她轻易地坐上了。

转眼间大贵的潘皇后,凭着孙权宠爱坐上后位之后,由是变得很不安分。潘皇后首先想到的事,就是要求孙权将她还在织室做苦工的姐姐,放出去嫁人。孙权听了潘皇后话,由他做主,很快将她姐姐嫁给谭绍为妻。“请出嫁夫人之姊,权听许之。”为了巩固自己的后位,潘皇后从此不许孙权宠幸后宫其他女人。“性险妒容媚,自始至卒。”当时,袁术为曹操败后,女儿也沦落到吴后宫,孙权对袁术之女袁氏也很喜欢。为了保住自己后位,嫉妒心很强的潘皇后,根本不许孙权和她在一起。不仅如此,潘皇后对袁夫人等,还大加迫害,“谮害袁夫人等甚众。”当初,孙权宠爱的“性不妒忌,多所推进”的步夫人死后,孙权一度还想立袁夫人为皇后,“权欲立之。”只是袁夫人由于没有儿子,再三推辞,表示自己不愿当皇后。“自以无子,固辞不受。”结果,潘氏当上皇后之后,野心日益膨胀,并大整袁夫人。

姐弟联手陷害太子 父子生疑纷争连环(5)

令潘皇后想不到的是,就在她刚坐上后位半年多,孙权便一病不起。眼看重病在身的孙权活不了几天,自不量力的潘皇后就让中书令孙弘,给她讲述当年吕后专权称制之事。母后当政这种在封建王朝非常敏感的大事,立即引起了众大臣反感。加上潘皇后平时经常搞些小动作大整同辈,对周围人很不好,“左右不胜其虐”。结果,那些常常受她虐待的同辈,面对潘皇后日益暴露的野心,一个个担心孙权去世后,自己和当年吕后迫害的戚夫人一样,很有可能成为潘皇后刀下鬼。这些嫔妃心想,与其以后为潘皇后所害,还不如先下手为强,将不得人心的潘皇后除掉。一天,潘皇后由于劳累过度,昏睡不醒。其她嫔妃乘也熟睡之机,毫不留情地将她勒死了。“诸宫人伺其昏卧,共缢杀之。”(《三国志》卷50)事后这些人又统一口径,一致对外说潘皇后因急病突然而死。后来,孙权知道了真相,将参与谋杀潘皇后的人,全部杀了,“坐死者六七人。”

就在潘皇后被杀不久,71岁高龄的孙权,也因病去世。之后,潘皇后之子孙亮继位为帝。潘皇后从一名罪犯之女,虽然登上了皇后宝座,但是,因为野心和私欲膨胀,树敌太多,终为同辈所杀。对于心理扭曲的她来说,这一点同样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年幼的孙亮刚一坐上帝位,杀机四伏的吴王朝,一场又一场的血腥诛杀接连出现。原来孙权临去世前,考虑到太子孙亮年龄小,孙亮堂侄、侍中孙峻就推荐大将军诸葛恪(蜀丞相诸葛亮侄子)辅政。一开始,孙权还嫌诸葛恪刚愎自用,并不打算让他辅政。孙峻“谓朝臣皆莫能及,极力保之。”不过,孙权也觉得实在没有合适人选,乃“诏诸葛恪为首席辅政,孙弘、滕胤次之。”和首辅诸葛恪关系一直很僵的中书令孙弘,对自己和诸葛恪一同辅政,非常不满,总担心这位对头迟早会除掉自己。因此孙权去世后,孙弘几次想寻机杀掉诸葛恪。没想到对孙弘一直保持警觉的诸葛恪,先下手为强,还没等孙弘来得及下手,反而先将孙弘杀了。孙弘被杀后,一场由孙峻导演的除掉诸葛恪的血斗又开始了。

原来孙亮继位后,诸葛恪大规模地出兵和魏交战,特别是吴兵围攻合肥城时,因为久攻不下,加之天气炎热,士兵病死了近半,一时民怨四起。正好这时,诸葛恪外甥女、原太子孙和的张妃,一天让人捎话向舅舅问好。诸葛恪顺便也让捎话人转告外甥女,让她好好生活并照顾好孙和。结果这事很快被泄露出去。一时间,到处又传说诸葛恪要迎孙和回来,“民间或言欲迎和。”孙峻乘机又诬陷说诸葛恪准备谋反,于是假借宴请之机,将诸葛恪杀了。诸葛恪的两个儿子闻父亲遇害,和母亲一起前来收取诸葛恪遗体,结果也为孙峻杀了。

孙峻残忍地杀了首辅诸葛恪,此后便由他独揽大权。为防止废太子孙和东山再起,孙峻很快又将屠刀对准孙和。“及恪被诛,孙峻因此夺和玺绶,徙新都。”之后,孙峻“又遣使者赐死。”孙和临死前,和张妃等人告别,张妃觉得丈夫死后,孙峻之流肯定不会放过自己,与其苟生,还不如和丈夫同归于尽。张妃对孙和说,“吉凶当相随,终不独生活也。”说完“亦自杀”。只有孙和小妾何氏,即后来继位为末主的孙皓之母,因顾念儿子才没有自杀。

自从孙峻专权,吴王朝内部,顿时陷入了更加混乱的血腥局面。利用权势,胡作非为的孙峻,不但乘机“奸乱宫人”,甚至和堂姑孙鲁班乱伦通奸,“与公主鲁班私通。”孙鲁班和孙峻有了奸情后,越发变得不安分。将军孙仪等,对孙峻勾结孙鲁班祸乱朝政,淫乱作恶十分反感,准备诛杀孙峻。孙仪之谋泄露后,为了保护情夫,孙鲁班又在孙峻面前,诬陷同母妹妹孙鲁育是孙仪同谋,孙仪气得无奈,只好自杀。在孙鲁班教唆下,先后有数十人为孙峻所杀,“将军孙仪、张怡、林恂等欲因会杀峻。事泄,仪等自杀,死者数十人,并及公主鲁育。”不过,作恶多端的孙峻,后来下场也不好。公元256年,(吴五凤三年)孙峻率军攻打寿春(今安徽寿县),回到石头城后,因为心虚而梦到诸葛恪杀他,竟然因惊吓而病,没几天就死了。“遂梦为诸葛恪所击,恐惧发病死,时年三十八,以后事付(孙)綝。”

姐弟联手陷害太子 父子生疑纷争连环(6)

孙峻死后,他的堂弟侍中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的孙綝又开始统掌朝政大事。“负贵倨傲,多行无礼”的孙綝,根本不把孙亮放在眼中。公元257年(太平二年),年方14岁的孙亮开始亲政。老谋深算的孙綝,常常故意难为这位小皇帝,“孙綝表奏,多见难问。”孙綝还私下精选了三百多名15至18岁的壮男,将他们集中起来,并让专人教练习武,“选大将子弟年少有勇力者,使将之,日于苑中教习。”(《资治通鉴》卷77)孙亮一些诏令,孙綝根本就不听。

血气方刚的孙亮,从此对专横跋扈的孙綝十分不满。感到这个颇有野心的家伙,迟早会作乱。孙綝也觉得,孙亮肯定也不会放过自己,心里也很害怕。“綝以孙亮始亲政事,多所难问,甚惧。”为了防止孙亮对他下手,狡猾的孙綝便“称疾不朝,筑室于朱雀桥南。”然后又让弟弟威远将军孙据、武卫将军孙恩、偏将军孙干等分别入苍龙宿卫,“分屯诸营,欲以专朝自固。”孙綝所作所为和反常行为,越发引起了孙亮警觉。一天,孙亮得知姐姐孙鲁育为大姐孙鲁班所害的真相后,就追问孙鲁班,让她说出事情原委。做贼心虚的孙鲁班,却狡辩说自己不知道,并将责任推给他人。“我实不知,皆(朱)据二子熊、(朱)损所白。”在朱鲁班诬陷下,信以为真的孙亮,一怒之下,将朱熊、朱损兄弟二人全杀了。朱损妻子因和孙綝家是亲戚关系,孙綝得知朱损之死,很不高兴。孙亮便决定除掉孙綝,“遂与公主鲁班、太常全尚、将军刘承议诛(孙)綝。”

如此重大的密谋,却被孙亮信任的全皇后之父全尚、全纪父子透露出去。本来,孙亮让全皇后兄弟全纪,将此通报给时任卫将军的父亲全尚。为此,孙亮再三告戒全纪,绝不能将此情况告诉给他的母亲孙氏(孙綝堂姐)。“卿宣诏语卿父,勿令卿母知之。女人既不晓大事,且綝同堂姊,邂逅泄露,误孤非小也。”对于孙亮再三叮咛,全纪父子却不当回事。全尚从儿子那里知道这事,遂将孙亮一再警告切勿泄露的机密,透露给了夫人孙氏。孙氏又立即将这一重要情况,告诉给了孙綝。“以语(全)纪母,母使人密语。”

孙綝得知孙亮密谋,连夜发兵,并于天亮时,包围了皇宫,准备废掉孙亮,“綝夜发严兵废亮。”孙亮闻讯皇宫被围,十分愤怒,“上马带鞬执弓欲出”,准备和孙綝拼个死活。同时大声对人说,“孤大皇帝适子,在位已五年,谁敢不从者。”侍中近臣和孙亮乳妈等,怕他敌不过孙綝,“共牵攀止之。”孙亮气得两天连饭都不吃,并大骂全皇后说,都是你父亲坏了我的大事。“尔父愦愦,败我大事。”孙亮又让人叫全纪来,准备责问他为何不听自己话。全纪吓得不敢见孙亮,只是让人替他回话说,我父亲不听陛下的话,有负于您,我现在还哪有面目见您。“臣父奉诏不谨,负上,无面目复见。”说完,万分羞愧的全纪,只好自杀。

孙綝包围了皇宫,又派光禄勋孟宗祭告太庙,同时宣布“废吴主(孙亮)为会稽王。”为此,孙綝召见群臣并对他们说:“少帝荒病昏乱,不可以处大位,承宗庙,以告先帝废之。诸君若有不同者,下异议。”慑于孙綝淫威和事发突然,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的众大臣,“皆震怖。”只好附和说,我们只有听你的了。于是孙綝遣中书郎李崇“夺(孙)亮玺绶,以亮罪状班告远近。”尚书桓彝,不肯在孙綝炮制的孙亮“罪过”布告上署名,“綝怒杀之。”之后,孙綝又让将军孙耽,将16岁的孙亮送到封国。同时将全尚在贬往零陵途中杀了。孙亮从此就再也没有下落。

孙亮被废后,孙綝拥立孙亮的哥哥孙休上台,是为景帝。23岁的孙休,表面上对孙綝比较宠信,暗中却一直谋划除掉这个恶棍。就在孙亮废后3个月,孙休便以孙綝逆谋为名,不动声色地设计好了诛杀他的计划。“十二月戊辰腊,百僚朝贺,公卿升殿,诏武士缚綝,即日伏诛。”(《三国志》卷48)时年28岁,野心勃勃,祸乱朝廷的恶棍孙綝,终于成了比他还小、又为他所立的孙休刀下鬼。

姐弟联手陷害太子 父子生疑纷争连环(7)

不久,孙休以和孙峻、孙綝同族为耻。下令从孙氏族中除掉他们,只称他们为故峻、故綝。而对惨遭他们迫害致死的诸葛恪等,孙休让人重新予以安葬,各为祭奠。对因受诸葛恪牵连发配到外地者,全部召还,以示平反。

不过,被野心家孙綝推上御座的孙休,称帝后日子并不好过。鉴于以往教训,大臣们多次建议他尽快册立皇后、皇太子,但孙休却以“涖事日浅,恩泽末敷,后妃之号,嗣子之位,非所急也”为由,一直拖着不立皇后和皇太子。直到在位5年后,即公元262年,才立外甥女朱氏(朱据和孙鲁育女儿)为皇后,儿子孙X(“雨”头下面繁体“单”字)为皇太子。

自从朱氏坐上后位,慢慢知道母亲孙鲁育,最终死于大姨妈孙鲁班阴谋之中。每当想起故去的母亲,心里十分伤感。《搜神记》中有个故事说,孙鲁育被孙鲁班和孙峻暗害后,草草埋在石子冈。朱氏成为皇后之后,想重新安葬母亲,“将欲改葬之。”由于石子冈是个乱坟场,墓冢比较多,朱皇后一时竟找不到母亲坟墓。她让人查问,知情的人也说不出具体是那一座坟。只有一名宫女,还依稀记得孙鲁育“亡时所著衣服。”朱皇后于是“乃使两巫各住一处以伺其灵”,过了好大一阵子,这两个人说,他们看见一位30多岁的女人,“上著青锦束头,紫白袷裳,丹绨丝履,从石子冈上半冈,而以手抑膝长太息,小住须臾,进一冢上便住,徘徊良久,奄然不见。”朱皇后按俩人所说,挖开墓冢,果然是母亲,遂将母亲重新安葬。此事显然为人枉撰,不足为信。但从朱皇后母亲之死看,在封建社会,骨肉同胞之间,一旦为了各自利益,相互间是何等无情!

朱氏在后位上仅坐了两年,孙休就因病而死。孙休死后时间不长,因为太子幼小,争夺帝位的斗争,又开始呈现白热化。

原来孙休病重期间,准备传位于已被立为太子的孙(雨下繁体单)。这时,左将军张布找到朱太后,认为在内忧外患俱存的情况下,应由一个年龄大点的人继位,这样才能保持吴王朝稳定。于是有人推荐孙和之子、时年23岁的乌程侯孙皓继位。张布遂找到朱太后,让她定夺。目睹吴王朝内乱的朱太后,无可奈何地对张布等人说,“我寡妇人,安知社稷之虑,苟吴国无损,宗庙有赖,可矣。”(《资治通鉴》卷78)意思说,你们既然不打算让太子继位,那你们爱立谁就立谁吧,我还能说什么。朱太后这种态度,使得孙皓继位后,非常生气。结果孙皓上台仅一个多月,就下令不许称朱氏为太后,而贬她为景皇后。没过几天,这个残忍无道的恶棍,又“逼杀景皇后。”之后,孙皓还将孙休4个儿子中两个年龄大点的,毫不客气地杀了。此时距孙休之死才一年多时间。

应该说,孙皓即位伊始,还曾有点励精图治的决心。“发优诏,恤士民,开仓廪,振贫乏,科出宫女以配无妻者,禽兽养于苑中者皆放之。”(《资治通鉴》卷78)一时百姓视其为明主。但是没多久,其劣性便暴露无遗。“及既得志,粗暴骄盈,多忌讳,好酒色”,因此又使百姓大失所望。孙皓还常常滥杀无辜,公元273年(凤凰二年),其“爱姬遣人至市夺民物。司市中郎将陈声素有宠于吴主(孙皓),强之以法,姬诉于吴主。”孙皓听了十分生气,就找了个借口,“烧锯断(陈)声头”,并扔到四望山下。更为荒唐残忍的是,孙皓设宴招待群臣,要求人人皆醉,宴会结束后,“或剥人面(皮),或凿人眼。”孙皓后宫蓄有大批美女,一旦看不中那个美女,他先是让人推到水中折磨,继而再将她们杀死。“后宫数千,而采择无已。又激水入宫,宫人有不合意者,辄杀流之。”大臣多次劝谏,孙皓根本就不屑一顾。

当孙皓沉湎于酒色而不能自拔时,吴王朝和他的死期终于到了。公元280年(天纪四年)三月,雄心勃勃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发兵20多万,又命益州刺史王睿,造了许多高大战船,率水军8万沿长江顺流而下,直逼吴都石头(今江苏南京)。孙皓闻讯,让丞相张悌督战。然而面对“旌旗烛天,威势甚盛”的西晋军士,吴兵溃不成军,节节败退。不久,王睿水军攻入石头城,孙皓无计可施,只好“面缚舆榇,诣军门降。”随着孙皓投降,存在了50多年的吴王朝从此而亡。

吴亡二百多年后,刘宋朝裴松之在他所注的《三国志》中认为,吴王朝灭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孙权废了太子孙和;另一方面,则因为孙皓暴虐所致。“横废无罪之子,虽为兆乱,然国?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