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80后亿万富翁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李: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摸索。

叶:网上操作的一些心得?

李:也不是网上操作,高二的时候还没有上网呢,高三才开始上网的。那我会非常非常认真地去研究这些电脑,研究它怎么用能更好,怎么选择会更好,并把这信息通过媒体与大家分享。

叶:你是一个计算机方面的天才吗?

李:我觉得这个市场没有什么天才不天才的。

沉思李想

男人廿五

25岁,如花一般美好的年纪。

25岁,大侠马云(阿里巴巴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在杭州一个校园背英语单词;军师丁磊(网易公司联合首席技术执行官)刚从旱涝保收的电信局辞职;“QQ之父”马化腾正在用5条电话线、8台电脑,组建家庭局域网。

这些前辈算是“少年得志”、年轻成名、事业有成的代表人物。可是25的李想,已经拥有近200人的团队,正在琢磨着上市。

“他使60年代人感到恐惧,他是70年代人的压力,是80年代人的偶像——不,在他的拥趸者中有小到小学六年级的少年,也有年近花甲的成功台商,还有一个50年代生人来Email说想在人生谢幕前加盟他的公司,最后一次奉献自己拼搏的豪情。”对于媒体的这些溢美之辞李想怎么看?李想说,我基本上不看,因为他们把我夸的太厉害了,就像神一样。李想因此而不好意思。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七年老鸟(4)

比较相同年龄阶段占有的资本,比较影响力,李想赢了,“80后”赢了。

其实不然。

1997年5月,丁磊创办网易公司,2000年6月网易登陆纳斯达克;1998年年底阿里巴巴网站推出,1999年3月团队领袖马云正式回杭州创业;1998年12月,王志东的公司成功与华渊合并,成立新浪网;1999年,陈天桥创办盛大公司。纵观今天这些IT风云人物,他们几乎全部在1999年左右触网。没办法,互联网的发展到此时才略具雏形。原新浪CEO 、董事兼总裁汪延清晰地记得他在巴黎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和美国的同学交换电子邮件)的情形,他说:“我激动得说不出话,那是我第一次通过Email和我在美国的同学通信,感觉就好像我拿到大学通知书时那般激动。互联网让我觉得世界太奇妙,太充满诱惑了。”

这种感受与李想最初接触电脑、接触网络的感觉何其相似。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互联网的诱惑力让所有人身不由己几乎在同一时刻投身其中。1999年,李想开始使用论坛;2000年,李想开始在免费论坛上发表硬件测评文章;2001年,李想自己开发论坛“显卡之家”。。。。。。财富随着理想的步步实现而逐渐增长。可是,如果以1999年为起跑线,李想在他的同行中奔跑的速度并不算快。甚至可以说,李想落后了。正是因为这种落后,他在先行者的打压下难以挣到行业第一的位置。

这是大人和孩子的较量,本来就不公平,是吗?别忘了,高二,李想的“显卡之家”已经在业内赫赫有名,当时许多人甚至还没听说过Google;高三,李想已经在计算机世界组织的DIY大赛给许多年长的人当评委。在计算机构建的世界里,年龄从来没有成为过值得考虑的问题。在纯粹商业竞争的环境里,更没有人会因为对手年纪小而心慈手软。

网络的世界没有尽头,却存在出口。如果失去与现实的链接,网络终究只是归于虚无。所以,在互联网世界的较量,最终还是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个人阅历、经验、才艺的比拼。这时候,年龄真的是一个要命的问题。PCPOP走过弯路,李想非常坦率的承认这一点。

就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高手,如果沉溺于网,在现实中将一事无成。李想说,我在现实中找到了足够的乐趣,所以我不会沉迷。

这种乐趣是什么?是令前方领跑者不时回顾的恐慌,是自身经历磨难后成长的喜悦。我年轻,所以我没有压力。李想这样告诉全世界,也宽慰自己。

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致富亦然。最近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29岁以前,属于青春〃保质期〃,29岁以后,就Time out(过期)了。因此,如要在青春岁月里有所突破,创出一翻事业来,就宜赶在青春〃过期〃之前。据说,绝大部分富翁在30岁前已经完成了自己财富的初步积累。换言之,如果30岁还没有找到方向,此生很有可能与富裕无缘。

李想看淡财富,但是看重方向。

少年成功的背后是少年老成。

。 最好的txt下载网

2。游戏成才(1)

叶:王志东(原新浪网首席执行官兼总裁,编者注)告诉我说,他第一次看到电脑是在大学里,他坐在那儿,老师跟他说这是键盘,教他怎么样去操作。他当时根本就没有见过电脑,老师问他你摸过吗?他说摸过,其实他是完全茫然的,之后才踏进了IT的大门。你好像通过书本、因为兴趣爱好开始关注这方面,实际上操作经验也不是很多。

李:不是很多,初一开始第一次接触电脑。当时电脑非常贵,家里不可能掏两万块钱给我买一台。初一上半学期是有电脑课的,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初中的三年,我就买所有电脑方面的杂志、报纸和书籍,把所有能买的都买到,把自己所有的零花钱都花在买这种杂志上。我觉得可能很多东西没有什么天才不天才的。我在高一的时候买了电脑,因为有了过去三年的这种电脑知识的积累,所以我把那个经销商都给说晕了,一台电脑要赚2000块钱的利润,他最后只赚了我300块钱。

叶:当时可能不是整机搭配好的,自己去配是吧?

李:对,自己去配,结果他只赚了我300块钱。

叶:是不是因为你杀价杀得特狠?

李:不用杀价杀得特别狠,因为它进价是多少钱我都知道,我最后只不过告诉他你赚我300块钱就可以了,他就很无奈地赚我300块钱。当电脑装好了摆在那里的时候,他发现其实我连鼠标都不会用,因为我们在上初一的时候用的电脑根本就没有鼠标,初中这三年我只看杂志,有人教我们怎么样去用键盘的热键,但是没有一本杂志教我们鼠标应该怎么去用。我当时就很好奇,这鼠标到底应该怎么去用,因为按照游戏机的惯例就是我摁左键往左走,摁右键往右走,当时还有几个同学,也有懂电脑的跟我一起去买,大家就以为鼠标摁左键往左走,摁右键往右走,把鼠标拎起来就往上走,当时那个场景非常有意思。

叶:那个卖电脑的肯定到现在都记得你,能报出行价、连进价都说得清清楚楚的那么一个人,实际上只是在纸上谈兵。

李:那个经销商后来跟我的关系一直非常好,后来我做了网站,认识很多厂商,他的经营也开始越来越大,他有很多的品牌代理权都是我帮他去介绍去谈下来的。

叶:很有意思。你对计算机的这种兴趣最开始是从哪里来的,怎么看杂志就会如痴如迷地去钻研?

李: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母给我买了一台游戏机。很多人觉得家里人给买游戏机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父母就很出乎意料地给我买了一台游戏机,他们不但不限制我玩游戏机,还会和我一起来玩……

叶:你父母跟其他父母不一样。让孩子考到双百分给买一个,这是一般家长的做法。

李:我的父母这方面做得非常好,我也并没有因为他们让我随便去玩游戏机而沉溺其中,我只是喜欢。我是特别特别地喜欢游戏机,包括到今天为止,我不会去拿电脑玩游戏,但是我仍然会拿游戏机来玩游戏,所有的新游戏机我都会去买一台。

叶:你说的很喜欢跟沉迷当中是有完全不同的性质的?

李:对。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