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700个熟语典故 > 第4部分(第1页)

第4部分(第1页)

胡同,是北京的一大特色。有的学者认为,胡同是从元人语“忽洞格”——井转变过来的,它应该是元朝的产物。蒙古人把元大都的街巷叫做胡同。据说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指“水井”。

从元大都的实际来看,确实胡同与井的关系密切。元大都是从一片荒野上建设起来的。它的中轴线是傍水而划,大都的皇宫也是傍“海”而建的。那么其他的街、坊和居住小区,在设计和规划的时候,不能不考虑到井的位置。或者先挖井后造屋,或者预先留出井的位置再规划院落的布局。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因井而成巷”。直到明清,每条胡同都有井,这是毋庸置疑的。再从胡同的名字上看,为数最多的,是以井命名的,湿井、甜水井、苦水井等不下四五十个。这说明,胡同与井是密切相关的。

“胡同”,现在也叫“里弄”或“巷”,是指城镇或乡村里主要街道之间的、比较小的街道。

■ 花瓶

“花瓶”一词出自20世纪上半叶的旧上海。

20世纪30年代,女性人格独立和经济独立的意识逐渐加深,她们将自己从深宅大院里解放出来,积极地走向社会,来到社会上的各个岗位。但是一些思想落伍的人实在看不惯曾经每天在厅堂和厨房打转的女人们走向和男人们一样的工作单位,于是他们便将高调地走向社会,并且开始游走在单位机关的时髦女性蔑称为“花瓶”,认为“它们”只能摆在桌子上做装饰品,没有任何的使用价值。

当然在那个时期,“花瓶”也多指那些被各级长官或是富豪推荐进机关,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只是到办公室装装样子,目的不是为了薪水,也不是为了升官,而只是为了找一个行业新贵做如意郎君的女职员。

现在人们也经常用“花瓶”来表示只能供在桌子上当摆设,除此之外别无用处的装饰品。因为花瓶只能用来装饰,起不到实际作用,于是就有人用“花瓶”来讥讽一些单位里不干实事、吃白饭的女职员。

■ 伙计

“伙计”一词,在旧时的店员或长工之类的称呼中被继承下来。

“伙计”的原意有三个。

一是指合作的人。在我国有的地方称同行为伙计,有哥们或同事的意思。二是指旧时的店员和长工。在粤语方言地区,目前仍有顾客在餐馆里以“伙计”来称呼男性侍应,不过仅限在小饭馆或大排档使用。此外,服务行业或小型企业的老板,也常把雇员称为“伙计”。 三是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一带,指兄弟之间的称呼。另外,在北方部分地区,“伙计”也是男性熟人间的亲昵称呼。

这三种用法至今都在沿用。

■ 借光

“借光”一词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齐国。

战国时期,秦国的大将甘茂因遭到奸臣陷害无奈逃往齐国,在逃往齐国的路上,甘茂遇见了当时著名的纵横家苏代。苏代问甘茂要去哪里,甘茂没有直接回答苏代的问题,只是给他讲述了一个故事:在一个江边住着很多户人家。每到晚上江边就汇集很多姑娘在那里做针线活,这些姑娘从自己家里带上灯油,到了江边以后再把所有的灯油都聚集在一起,以便于有个更加明亮的灯光。这个江边还住着一个穷姑娘,她没有钱买灯油,因此大家都很讨厌她,准备把她赶走,穷姑娘就说了:“我虽然没有钱买灯油,但是我可以帮大家做些其他的活,我可以早点来帮大家摆好凳子,打扫房间,这样不是对你们也有好处吗?而你们把落在外面的余光借给我来做针线活,对你们来说也没有损失啊。”大家听她这么一说,都觉得有道理,就没有再赶她离开。

苏代明白了甘茂讲这个故事的目的,于是带甘茂一起来到齐国,并向齐王推荐甘茂,后来甘茂被齐王拜为上卿。“借光”一词也就从此流传下来,并沿用至今,指请求别人给自己方便。

■ 巾帼

典出《三国志?魏志?明帝叡传》:亮既屡遣使交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大军翻山越岭去攻打魏国,按照《孙子兵法》上的说法,这样远道进军是很不利的,而且有很多的不便,诸葛亮就想以速战速决来求胜。可是司马懿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于是不论诸葛亮怎样叫阵,司马懿就是不出兵。后来诸葛亮派人送给司马懿一顶巾帼,来讥讽司马懿像个女人,不敢出来与蜀兵交战,诸葛亮想以此来激怒司马懿。司马懿受不了如此的激将法,多次准备出城迎战都被军师拦住了,最终魏国还是没有中诸葛亮的圈套。诸葛亮也只好作罢。

关于“巾帼”一词,还有家喻户晓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木兰女扮男装从军十二年,并且屡屡立下战功,战争结束了大家才知道木兰是个女儿身,更是对她刮目相看。从此以后“巾帼不让须眉”的说法便流传至今。

“巾帼”原指古代的贵族妇女,常在举行祭祀大典时戴的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头饰。因巾帼这类物品是古代高贵妇女的装饰,人们便把女中豪杰称为“巾帼英雄”,今天我们把“巾帼”作为妇女的尊称。

■ 揩油

“揩油”一词源于古时一个唱滩簧的人编出来的笑话。

据说,在安徽的西部徽州有一个财主,家里非常有钱,可这人生性吝啬,每天都让家里的人吃青菜豆腐、豆腐青菜。但是他又好面子,不愿意让人家知道他每天都吃得很吝啬,于是就买了一小坨猪油放在了自己家的墙角,每天吃饱饭之后,他就把猪油涂一点在自己的嘴唇上,然后走到自己的大门口站定。每看见一个人都笑着跟人家说:“我家今天吃的是猪油炖酱”,后来被人给戳穿了,空留给周围的百姓一个茶余饭后的大笑话。

“揩油”到了旧上海便是营私舞弊的专有名词了,旧上海的电车上,售票员满面笑容的一句“对不住您了”,就表示你多余的钱可能拿不回来了。在旧社会还有妓女的时候,“揩油”还有一个意思,便是妓女卖身援交。

现在,人们经常用“揩油”来表示占别人的小便宜。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两字篇 第四章(1)

■ 楷模

“楷模”一词来源于两种树木。

“楷”,《新华字典》说:“楷树,落叶乔木,果实长圆形,红色。木材可制器具。也叫‘黄连木’。清代诗人金埴在笔记《不下带编》中讲:“楷木生于孔子冢上,其余枝疏而不屈,以质得其直也。”原来楷木形容刚直,堪为法式。

“模”,也是一种树,据淮南王刘安《草木谱》上说:“模木生周公冢上,其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其正也。”因其各季色泽纯正,“不染尘俗”,便为诸树榜样。

因为“楷”、“模”两字引申义相近,所以就合在一起使用。使之更具有法式、模范、榜样的意思。

■ 狼烟

典出《尔雅?释兽》: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