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700个熟语典故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怀念患难与共的日子。

今天我们用“足下”一词来表示对平辈或是朋友之间的敬称。引申为睹物思人,感怀昔日之情。

。 想看书来

三字篇 第一章(1)

■ 阿堵物

“阿堵物”是钱的一种别称,具有讽刺意义。

典出《世说新语?规箴》: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

在西晋时期,有一个叫王衍的人,他自认为品德高尚,自命清高,在他的口中你永远听不到“钱”这个字,他的妻子就想试探一下,看看他是不是确实是一个如此清高的人。有一次王衍睡着了,她就叫仆人在床边摆放了一堆钱,等到早上王衍醒了发现了床边的钱阻碍了自己的行动,于是就叫来仆人说:“把这些阿堵物都拿开。”

“阿堵”本是一个代词,指这个,后来经过王衍这么一用“阿堵”就变成了钱的代名词,由于一些自命清高的人不愿提钱字,所以就用“阿堵物”来替代了。

“阿堵物”一直沿用到今天,始终都用作在人们不愿意提“钱”时钱的代称。

■ 哀王孙

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呼!”

汉高祖时期的韩信是一个大将,可是最初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家中非常穷困,韩信本人也没有什么可以维持生计的本领,于是他到处去乞食,时间久了大家都很讨厌他,韩信多次去亭长家乞食,结果人家发现了他的习惯以后很早就把饭做好了,在床上就吃完了,韩信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很生气,以后就不去了。有一次韩信在河边钓鱼,正好河边也有很多大娘在洗衣服,一位大娘见韩信饥饿的样子很可怜,就拿饭给他吃,一吃就是十多天,韩信说:“大娘我以后一定会报答您的。”大娘非常生气地答道:“我不是想要你的报答,我是看你这么年轻却以乞食为生,我是为你们这些王孙公子感到悲哀啊。”

后来人们就用“哀王孙”一词来表示对贵族子弟的同情与怜悯。

■ 安乐窝

“安乐窝”指安逸舒适的生活处所。

典出宋?邵雍《无名公传》: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

在古代知识分子都追求道德上的修养,不在乎物质上的奢华,即使生活贫贱也要保持高尚的情操。宋代的邵雍就是这类人中的一个典型。在邵雍刚到洛阳时,生活十分贫困,他住在破旧的只能遮风挡雨的茅草房里面,白天还要出去砍柴,自己做饭,晚上回来还要侍候父母,生活真的是举步维艰。然而邵雍却是安贫乐道,并且附庸风雅的为自己的茅草房取名为“安乐窝”,字号为“安乐先生”。

从此“安乐窝”一词便开始广泛使用,并沿用至今天。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安乐窝”已经不是邵雍的茅草房了,而是指的舒适的豪宅。“安乐窝”的标准是上为父母,中为己身,下为儿女,做得清方了平生事;立上等品,为中等事,享下等福。

■ 八斗才

典出宋朝无名氏的《释常谈》:谢灵运常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谢灵运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也是我国山水诗派的开创人之一。谢灵运自小聪明好学,八岁时就袭承了祖父的“康乐公”称号,俗称“谢康乐”。但后因在朝廷受排挤,被派到永嘉做太守。谢灵运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所以整日地游山玩水,写出了很多诗。他的诗大多是描写景色的,在当时深受人们的欢迎,大家都竞相抄录。宋文帝也很赏识他的文采,后来就把他召回京任职,这使得他更加自以为是。在有一次谈到三国时期的曹植时,谢灵运说:“天下的才华共分为一石,曹植才华横溢,他独占去八斗,我占一斗,剩余那一斗属天下其他人共有。”这里谢灵运用“八斗才”来称赞曹植的文采,这也足以看出谢灵运的自负与高傲。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三字篇 第一章(2)

自此以后人们便用“八斗才”来形容一个人的才华出众,也常用作对有学问人士的恭维语,亦作“才高八斗”。

■ 百宝箱

“百宝箱”来源于明代冯梦龙的白话小说《警世通言》卷三十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京城名妓,名字叫做杜十娘,她才华过人,但不幸堕入红尘。一心想要随一个爱自己的人从良,重新过回正常人的生活的十娘,深知一个红尘女子为世人接受不易,于是私下积攒了大量的金银珠宝,放在一个百宝箱内,以备不时之需。在这期间,软弱并盲目尊崇礼教的太学生李甲进京,偶然与十娘相识。李甲迷恋十娘的美貌,不顾家人的反对,长期住于十娘处,两人恩恩爱爱,以致李甲与家人反目。李甲借来一百五十两银子为十娘赎身后与十娘泛舟湖上,准备在得到父母的谅解之后双双返家。与家人断绝关系的李甲日益窘迫,靠十娘的救济维持生计,正在这时碰到了好色的孙富,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李甲将十娘以千金转卖给了孙富。十娘得知后万念俱灰,在孙富来接十娘的时候,十娘将自己的百宝箱打开,一层层的珍宝在李甲和孙富面前倒入湖水之中,随之自己也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后人自此便经常用“百宝箱”来表示装有贵重物品的箱盒。

■ 闭门羹

典出唐朝冯贽《云仙杂记》卷一: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传说,在唐朝的宣城有一位名妓,叫做史凤,她生得如花似玉,且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一时之间,名人贵胄、风流才子都不惜一掷千金来一睹芳颜,并希冀博得美人一笑。可史凤见客却自有自己的标准,在通报之时需要递上自己的诗文一篇,并将来客的品貌才学分为三等,有貌无才或是无才无貌的纨绔子弟史凤也从不直接表示回绝,只在待客厅里奉上羹汤一碗,而史凤却不再接见。时间一长,人们都知道了史凤的规矩,每次有人一见到羹汤便自动地拍拍屁股走人,也不必史凤下逐客令了,这样史凤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保全了彼此的颜面。

“闭门羹”便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出的,后人自此便经常用“闭门羹”来表示拒绝客人的求见。

■ 变色龙

“变色龙”是脊椎动物的一种,表皮下有色素块,能随时变成不同的保护色,比喻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典出俄国小说家契诃夫的短片小说《变色龙》。

“变色龙” 学名是蜥蜴,它能通过调整自己的肤色来适应外部的环境。契诃夫就是借用“变色龙”的这一特色写出了小说《变色龙》来讽刺那些没有立场、原则,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人。小说中写道:奥楚蔑洛夫在巡查的时候遇见首饰匠赫留金的手指被狗咬伤的事情,他十分气愤,并且决定要严惩狗的主人,可是当他听说那是将军家的狗的时候,他反倒把赫留金训斥了一顿,这时又有警察说这并不是将军家的狗,于是他开始大骂这只狗,正在这个时候将军家的厨师来了,并且确认了这只狗就是将军家的,奥楚蔑洛夫又满脸笑容毕恭毕敬地把狗还给了将军家的厨师。在短短的时间内奥楚蔑洛夫的三次改变就像是变色龙一样,这一比喻真是形象生动。

后来人们就用变色龙来形容那些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人,今天一直在使用。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