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重生宜室宜家 秋十三 > 第33部分(第1页)

第33部分(第1页)

就又要做出类似当年那样的事。

“灼儿……你可还记得你舅舅?”

想来想去,方氏忍不住开口问道。在她想来,要想女儿以后过得好,最好莫过于亲上加亲,两家是亲戚,侄儿总不会对女儿不好的,即使吵了嘴,也要顾念亲情。

华灼一口粥呛在喉咙里,好险没喷出来,连忙用手捂住嘴巴,强忍了半天,终于把粥又咽回喉咙里,然后才惊诧道:“娘,你为何突然提起舅舅?”

那样无耻贪婪的亲戚,她是死也不会忘记的。

方氏不知华灼心思,她自嫁到华家以后,除了三朝回过一次门,此后就一直跟着华顼在任上,因路途遥远,除了书信往来,便再也没有回过娘家,只有当年灼儿出生的时候,爹娘大老远地带着兄长过来看了她一回,还小住了一个多月,可惜那时灼儿还太小,不会记得自己是见过外公外婆和舅舅的,此时见华灼还记得有一个舅舅,倒是挺开心的。

“娘是想,你长这么大,也不曾见过舅舅舅母,还有几个表兄表姐,心里打算着,是不是请你几个表兄表姐过来玩玩,也让你们亲戚见见面。”

其实方氏更想让华顼见一见自己的侄儿,证明她的侄儿一定是配得上女儿的。

华灼脸色一变,母亲果然是有将她许给表兄的意思,不行,绝对不行,她正要一口回绝,话到嘴边,却又缩了回去,再说出来,却是另一番话。

“都是亲戚,理应接过来,也让女儿认一认人,只是青州路远,怕要辛苦表兄表姐们了。”

如果直接回绝,只怕徒惹母亲不高兴,更无法让母亲知道,她的兄长一家都是什么样的德性,还不如把人接过来,小住一阵子,到那时,她有的是法子让这些人露出真面目,母亲虽可能会伤心一时,但总比一直把舅家当好人,硬将她许给那个令人深恶痛绝的三表兄的好。

最好从此断绝来往,才真正称了她的心意。

方氏见女儿并不排斥舅家的人来,顿时心中更加欢喜,一会儿让华灼回了秀阁,她便将刘嬷嬷叫了来,商议这事儿。

刘嬷嬷也是人老成精,一听方氏想把舅家的几个孩儿接过来小住,便知道她在做什么打算,当年老爷迎娶夫人,到方家下聘时,她也是做为长者跟过去的,当时的方老爷、方夫人倒是极和善的人儿,乐善好施,在青州一带,名声极好,可是方家的那个独生儿子,却叫她看不过眼,华家人呈上聘礼的时候,那个方少爷左一个这件太差,右一个那件没品味,又拿了华顼自己画的一副画儿,说是什么破烂玩意儿,也好意思拿来下聘,实是个上不了台面的人物。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位方少爷自小养在方家太夫人的膝下,宠溺惯了,怕是天上的星星也是愿意摘下来给他的,偏生方家当时并非大富之家,只是祖上有些荫恩,方家的曾老爷有个列侯的爵位,虽然只袭了一代,但好歹也算个清贵世家,祖上留下的荫恩,让方家人补了些不大不小没有什么实权的虚衔,每年领些俸禄,哪里够花销,方老爷常年布施,便去了一半的俸禄,剩下的养活一大家子,虽不富裕奢华,但也吃穿不愁,温饱有余,只是经不住这位方少爷的大手大脚,便有些拙襟见肘,还是华家下的聘礼足够丰厚,才供了方家这些年不曾败落。

更让刘嬷嬷瞧不起的是,因夫人方氏的嫁妆田都在青州,因此托给了娘家代管,方老爷、方夫人还在世的时候,一年七、八百两的田租收成总是有的,等到他们先后故去,那田租便一年比一年少,到今年年头上,才只送来了二百两,说是去年青州那里风不调,雨不顺,收成不好,偏夫人还信了,刘嬷嬷后来私下寻了位青州来的布商,打听了青州去年的年景,那布商说,去年托天公的福,年成极好,粮米大丰收,比往年还涨了一、二成呢。

第六十六章 设宴接风

其实方氏对兄长贪财的性子,也是不是不知道,只是一来,她在闺中的时候,哥哥虽然花钱大手大脚,但也还不算过分,二来嫁到华家这么多年,也没有能回娘家看一眼,在方氏心中,总认为父母过世,哥哥当家,晓得了当家的难处,也该学会收敛,不会再那样挥霍了,三来多年不见亲人,心中难免要美化一下娘家人,只肯往好处想,是绝不会往坏处想的。

至于田租一年比一年少的事,方氏心中有数,但想一年也不过那么几百两银子,华家又不缺这点钱用,全当她补贴了娘家,老爷都不说什么,自然是默认了,也就没当一回事。

眼见夫人已经拿定了主意,刘嬷嬷也不好劝阻,只得接过方氏写好的书信,出去交给了二管家华仁,派了两个稳妥可靠的下人,带着信去了青州。

因路远,这封信送到青州的时候,已是五月底,春暮之际。

方家收到了姑奶奶的信,自然是活络了心思,虽然方氏的信里,只是说这么多年未见亲人,怪想念的,请兄长带了侄儿、侄女到淮南府做客,但是信中又特别提了,说女儿与三侄儿年纪相近,正好能玩到一处去,暗里的意思,稍有些心眼的人都能瞧出来。

姚氏当场就动了心思,这日晚上把方孝和叫到房里,道:“小姑嫁了这么多年,年节礼物从未间断过,这可是头一回请咱们去做客,你说去是不去?”

方孝和翘着二郎腿,饮了一口茶润喉,才笑道:“去,怎么不去,虽说荣安堂已经败落了多年,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妹妹嫁到华家这么多年,我这个做兄长的,总要去看看她过得好不好。把孩子们都带上,几个姨娘也去,人越多越好,要让那华家的小子知道,我妹妹也是有娘家人撑腰的。”

姚氏白了他一眼,打秋风就打秋风,说得光冕堂煌的,还带着姨娘,那些个妖媚的狐狸精,算是哪门子的娘家人。

不过她也没直接反对,只是道:“青州到淮南府,要二、三个月的路程呢,人多了,这一路上的花销可也多了。”

想让她把钱花到那些狐媚子的身上,门儿也没有。

方孝和瞪了她一眼,不满道:“不过才三个姨娘,能多出多少花销,等到了华家,你还怕讨不回来。行了,你那点小心思我懂,这事就这么定了,你把宅子里安排好,等过了七月半,天气凉快些就动身。”

“把人全都带走,你留谁看着这个家?”姚氏气道。

方孝和一笑,道:“把悯柔叫回来先管几个月,反正她在夫家日子过得也不顺心,回娘家来散散心也好。”

悯柔是方家的长女,不是姚氏亲生,而是方孝和身边一个通房丫环所出,可惜那丫环是命薄的,生下悯柔后就得了血崩,死了。方孝和膝下有四个女儿,唯独最喜爱这个长女,只因为悯柔不管做什么事情,总是以父亲为先,就连出嫁以后,也是顺着夫家的东西往娘家带,所以夫家对她很是不喜,悯柔却是不管不顾的,只要得了什么好东西,还是往父亲跟前送,因此方孝和对这个长女也是极为信任,自己一家子去华家打秋风,他也怕家中下人趁着主人不在家,偷拿东西出去卖,把长女叫回来看家,他才走得放心。

姚氏轻哼一声,没再说话。虽然她对这个庶长女看不顺眼,但老爷信任她,还胜过她这个妻子,既然老爷都决定把嫁出去的女儿都叫回来管家,显然是铁了心,她再反对也没用。

就这样,经过一番准备,方家两夫妻外带三个姨娘,还有除了庶长女之外的嫡庶总共六个孩子上路了,一路跋山涉水,直到十月头上,才到了淮南府。

正是金菊飘香、肥蟹甘美的时候。

方氏准备了上好的螃蟹宴,在绘芳园里招待了兄长一家,华府宅子毕竟小了些,方氏也没料到,自家哥哥竟然几乎把一家子人连姨娘带庶子、庶女都带了来,原先准备的客院小了,住不下,华家宅子又腾不出那么大的院子来,只得急忙把绘芳园西北角上的望山阁收拾了,安排他们住下。

秋天的绘芳园很美,菊花是极易生长的花卉,落地就生根,哪里都能长,但若要花开得好,却需要精心照料。假山后面,突然冒出一丛浅黄色的,凉亭边上,数枝深色花在秋风中摇曳,屋前檐后,纯白、淡粉、金黄,或枝叶招展,或滚圆若球,说不出的娇美可爱。

“原是想在重阳的时候赶过来聚一聚,不想这几个不争气的孩子,在路上犯了病,因此耽误了日子。”姚氏一边说,一边招手让几个孩子过来拜见姑母。

至于方孝和,自然是陪着华顼在书房说话,要等到开宴才过来。虽说华顼心底颇看不起这个舅兄,但表面上还不至于失礼,便是看在方氏的面上,总要卖些面子。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