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记住,它叫唐朝!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为了纪念的天才 02

动手

杨玄感起义了。

当他进军东都的时候,连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伟大创业。

而有些人,总是有个毛病,那就是容易飘飘然。

估计杨玄感是太年轻了,打了几个胜仗,连杀死的隋军人数都还没到一万,就开始进入“梦幻状态”,老是有这么一种想法:天下就要响应自己了! (自谓天下响应,功在朝夕)

而在攻城的过程中,杨玄感抓住了一个隋朝官员——韦褔嗣。也不知道是不是吃错了泻药,杨玄感一见到韦褔嗣,就顿时觉得他是个大人才,也不搞什么政治面貌审核,也不划一划成分,立马就把他丢到了自己的智囊团里,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心腹。

真是的,做事也不想想,人家有饭吃,哪来的空去造反!虽说杨广不在京都,但凭借老虎的威望要吓住几只猴子实在是绰绰有余。

毕竟被拉下水的比不上自愿游泳的,韦褔嗣虽然“被成为”了杨玄感的心腹,但他又不想跟着造反,所以他不管参与什么事情的谋划,不管再怎么重要的事情,他的态度都很简单——混。用一个成语来讲,那就是首鼠两端。

具体描述起来,那就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碰到事情往往动不动就是“大概”、“可能”、“也许”之类的事情,顺便动不动再吼几声“杨玄感万岁万岁万万岁”,反正还是那句老话: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能混下去,绝对不出声。冻死不张口,饿死不多嘴,大概就是这类浑人的最终本质。

但有些事情不能混,杨玄感紧接着就感受到了韦褔嗣那装出来的对造反事业的炯炯诚心,于是就让韦褔嗣写一篇檄文,也就是什么“当今圣上无道,我等替天行道”之类屁话满章的官场文章,也就骗骗小老百姓小市民,起到威慑众人的效果。

然而,就是这种大家都知道是骗骗人的文章,韦褔嗣居然还不肯写!

李密不是傻瓜,自然不会上当把韦褔嗣的所作所为当成谦虚,他直接找到杨玄感说,韦褔嗣又不是同盟,不过是来观望观望的,奸人在侧,必为所误,明公您还是斩了他以谢大众吧!结果杨玄感急了,说了一句:“何至于此!”

碰了一鼻子灰的李密只好当自己是自作多情,自认倒霉回去了。回去的路上,内心充满了愤慨,懊恼地和自己的心腹讲道,唉,楚公(杨玄感)要造反又不图胜利,到底要干什么啊!我看我们是死定了。

但是牢骚归牢骚,既然上了贼船,那也没办法了,只好死马当做活马医,继续干下去。

对了,顺便再说一句,后来杨玄感战败了撤退,韦褔嗣一见没油水了,便立刻脚底抹油溜回了东都,并且声泪俱下说了一大通什么自己是被迫的之类的狡辩。而此除了证明李密对事物认知的准确性,还说明了一点:

有种人,永远也不能推心置腹,比如说韦褔嗣这样的混蛋。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为了纪念的天才03

终结?

还没早几天反,杨玄感先激动了起来——可以当皇帝啦!

具体说来,这还要怪李子雄——这位大哥是隋的将军,出了点事情本来要被逮捕归案,结果半路杀了使者逃了出来,但跑出来了以后,这位李大将军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自己该去哪里呢?自己是通缉犯啊!

想来想去,去投杨玄感吧。

而这位李将军也是个不厚道的人,估计是想在新主子的面前表现一把,一转眼就把隋朝的旧恩忘得一干二净,劝杨玄感赶紧称尊号,估计也说了不少肉麻话诸如您是人民的福星啊、我夜观天象发现您是某某神仙下基层啊……(参见李渊称帝时的内容)

这种事情就要商量了,于是杨玄感记起了自从韦褔嗣到来后就被自己冷落已久的李密。李密倒是个聪明人,并没有把这个问题看做简简单单的二选一单选题。

“以前的陈胜要称王,张耳去劝结果被冷落在一边;魏武帝(曹操)也想这样,荀彧去劝也被疏远。我要是正言,还怕重蹈他们的覆辙呢!”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的想法和你不一样,你不一定要听,你自己看着办。

杨玄感带着好奇听了下去。

李密站了起来,在房间里一边转着圈一边说:阿谀奉承,绝非李密所图。杨兄啊,你倒是想想看,我们起兵以来,的确打了不少胜仗,但你再想想看,一路上有郡县响应我们吗?你再看看东都的守备情况,天下的救援之师即将到来,你不身先士卒定下关中,干吗先急着现实你的心胸狭隘呢?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