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02徐海东 > 第71部分(第1页)

第71部分(第1页)

从组织安排。”于是,他与黄克诚同志商量后,又把我送到一个外国人开办的教会医院治疗,直到完全恢复了健康,才重新给我安排了工作。

只要与徐海东同志有过接触的人,无不为他那种平易近人的高贵品德而感动。他虽身居要职,但从来不摆架子。无论是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还是在建国以后的环境里,他始终保持了普通一兵的本色,时刻注意接近和深入群众,关心和爱护同志。徐海东同志的职务先后变动多次,可他对同志的满腔热忱却分毫未减,记得在一九四七年,他在大连养伤期间,有一位同志带着孩子路过那里去看望他。临别时,徐海东同志轻轻地拍拍孩子,笑着对她说:“孩子是革命的后代,你们可要把她抚养好、教育好哟!”随即从口袋里掏出了几块银元,塞到她的手里,接着说:“我也没有什么送给孩子,请把这一点心意收下。”这几块银元,凝集着徐海东同志对下一代寄予的无限深情和对部下的一片厚意,感动得这位同志热泪盈眶,不知说什么好。在那艰苦的年代里,徐海东同志省吃俭用,并没有什么积蓄,而他对同志却给予慷慨帮助。

徐海东同志在待人接物中,始终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只要你有事找到他,他都会热情地帮助解决。因此,大家有话都愿意对他讲,有事也愿意找他商量。战争年代里他与干部战士同甘共苦,亲如一家。住进北京后,许多老同志、老战友开会或去北京办事,凡是到他那里去的,不管职务高低,他都热情接待,勉励大家勤奋学习,积极工作,从各方面关心同志,给他们以温暖。

徐海东同志对别人是热忱相待,可对自己从不作特殊照顾。他先后九次身负重伤,可总不当一回事,拼命为党工作,终因积劳成疾,病倒在战场上。正因病魔缠身和林彪、“四人帮”这伙恶魔的残酷迫害,致使我们的好军长徐海东同志过早地离开了人间。

我们一定要学习徐海东同志襟怀坦白、大公无私、爱憎分明的无产阶级品德;学习他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献身革命的精神。为实现先辈们的遗愿,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战友情——徐海东和陈赓 张麟革命的火焰,在鄂豫皖三省各个山区燃烧。一支又一支游击队迅速地发展起来了。为了壮大革命武装力量,党中央派来了许多党政人员和军事将领。张国焘、沈泽民、曾中生、徐向前、陈昌浩以及郭述申、陈赓等先后到了大别山。随着红军一次又一次扩编,地方武装一批又一批升级,1931年3 月,徐海东率领的鄂东警卫团也发展成为红军第四军十二师了。

徐海东打了三年多游击,如今脱掉长袍,戴上八角帽,尽管身上还不是一色整齐的军装,仍穿着黑棉袄、蓝布裤,可是扎上绑腿,系上皮带,已经很像一个武装军人了。看到红军大发展,从中央来了许多人,其中有的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有的是南昌起义军的指挥员,有的还是留过洋的——莫斯科东方大学的学生,一个个文武双全……徐海东高兴得整天笑,笑得脸上那一对酒窝显得特别深。可是,一天傍晚,师部一位负责人突然通知他,要他准备到三十八团去当团长。徐海东一听,要离开老部队,到一个新的部队去,打心眼里不乐意。他觉得那里人一面不熟,不好开展工作,便跑去找师长陈赓,陈赓正巧在洗脚,看见徐海东进屋,笑着说:“来来来,趁水热,烫烫脚。”

徐海东沉着脸说:“我洗过了,找你是想说说,我不想去三十八团。”

陈赓一怔,问道:“你想干什么?那就来替我当师长,我正找不到一个人来顶替哩!”

徐海东只听说陈赓是个将才,参加过南昌起义,北伐战争中当过第二方面军特务营长,却不知他爱开玩笑,以为师长疑心他想要个大官,着急地说:“师长,你想到哪里去了,我不是想当官!革命嘛,哪能想自己,我是说,到新部队人不熟。我……”

“谁和谁熟?”陈赓拉着长音说,“我来到这大别山熟人更少,照你说,那只好不干了。”说着穿上鞋袜,在地上走动着。

“我是想,人熟好工作……”

陈赓突然打断他的话,严厉地说:“乡土观念!只想抱着老婆、孩子在家门前转圈圈,这算什么革命分子!”

陈赓这几句话,说得徐海东很难受。若不是刚认识不久,真要和他大吵一顿了。他觉得师长这人太不留情面,劈头盖脸乱批评人,谁有乡土观念?谁又想抱着老婆、小孩闹革命啊!我徐海东为革命,家破人亡了,我恋家?

徐海东压住心头的怒火认真地说:“我不是那号人!我是不想离开我那个老团。”

陈赓瞪大眼看着他,问:“你那个团?哪个团是你的?”

徐海东说:“我是说,我和警卫二团人熟,我也不是那意思……”他解释着。

陈赓不说话了,看着徐海东,微微地笑了。他那张笑脸带着几分顽皮,又带着几分歉意,好像说:刚才说话不客气,实在对不起。徐海东这才觉察到了师长的友好态度,也笑了笑,说:“师长,你不了解,我徐海东是个粗人,脾气不好,熟悉的同志,会多多包涵的。”

陈赓说:“你是‘粗人’,谁是‘细人’?今后,我们都要多包涵。”说罢向徐海东做了半敬礼的手势,走了。

这一次短短的谈话,使徐海东一眼就看透了这位师长的性格:陈赓是那么直率,那么爱天玩笑,玩笑之中,又含着同志的深情。徐海东自己就是这种性格,他自然也最喜欢这样的领导。

谁知,过了不久,一次接受任务,他又和陈赓师长说“崩”了。那一次,师长、政委召开会议,正在作反对敌人第二次“围剿”的部署。徐海东认为,这次打仗,会把他们这个团放在重要位置上,没想到,领导要他们去发动群众、筹粮,还要他们设法去搞五百双军鞋来。前几年,徐海东任黄陂区委书记、第五教导队党代表兼队长,多是做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婆婆妈妈的事不少,几乎天天都要和妇女、儿童打交道。他对这项工作虽然很熟悉,如今却有些厌烦了。他觉得干这个事杂、罗嗦、憋气又难办,真不如在战场上冲锋杀敌痛快。他当着师长、政委的面,气呼呼地说:“为什么叫我们团去干这些?”

师政委却不动声色地说:“同志,这是革命分工嘛!不发动群众,不筹粮,我们吃什么?没有鞋怎么跑路!”

徐海东还是想不通,又说:“为什么不能派别的团去?”

陈赓师长在一旁发火了,说:“你这个老虎,就是意见多!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命令!通不通,三分钟,你再考虑三分钟!”

徐海东心想:考虑三分钟我也还是不通。可是他到底是一个经过北伐战争的老兵,愍者“命令”这两个字的分量,虽说是思想不通,还是向师长、政委打了个敬礼,说了声“执行!”便转身要走。

陈赓微微一笑,眯起眼睛说:“想好了?军人嘛,就是要服从命令。”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