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贞观之治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李建成:所以我和父皇同意,主杀。

李渊:二郎,取天下你出力最多,功劳最大。而今得了天下,到治天下的时候了,你脑子要换换。

李世民:不杀窦建德,难道不是为治天下吗?杀他,河北人心会乱。河北历来是最难收服的,我们不能不小心。

李渊:取天下时,为稳住一方势力,可以这样做。不杀某某,稳住某地之人心向背,免得腹背受敌。而得了天下,则正统最为重要。让他承认你是正统,宾服正统,乱起来,去镇服,还是为让天下人知道,我是正统。

李渊停了一下,叹了口气:当初,晋阳起兵,我就是要利用正统,不能让人说我们是造反。我举的是尊隋的旗号,尊杨广为太上皇,架空他,拥护在长安的代王杨侑为隋恭帝,也是架空他,隋恭帝再让位给我。如此一来,唐是继承隋的,隋呢,是继承周的,我们当然就是正统了。不要小看这一点,人心是随正统的。谁犯我,就是造反、谋逆,###他,就是名正言顺。当初,大唐只有关中这一点地方,却也是帝王之业,已经不是群雄的雄,更不是寇。二郎,你手下武将多而读书人少,文史要多知道啊。

李渊开始饮酒,李建成也开始饮酒:二郎,你不能饮就饮些别的吧。

李渊饮着,感慨了:大郎,二郎,咱们李家,关陇出身,统有天下,论起来有点不够。李密来,他经史出身,可是打天下,他未必如我,治天下,我未必如他。不过,我会用人,用读书人。书不必我去读,所用之人去读就行。大郎,我让李纲、窦轨为太子詹事,裴矩、郑善果、友贺德仁为太子庶子,再有魏征为太子洗马,还有王珪、韦挺,他们没有一个是武人,都是读书人,你要明白这里面的道理。

李建成:当然。

李渊:噢,那个魏征怎么样?

李建成:很好。不过他主张不杀窦建德。

李世民看了一下李建成。

李渊:这个魏征,原来是随李密的,李密来长安又离开,他大概是看我们成不了事,随李密走了。李密亡,他又随窦建德,到底是河北出身,总想随河北人成事。看看窦建德不行了,再投回我们关陇人。读书人是这样的。二郎,你想什么呢?

李世民:我还是觉得,杀窦建德,恐怕不妥……

李渊:你不要再想了。明天我就布告天下。慢慢你就清楚了。

李世民:是。父皇,天下太平了,我想在府内设个文学馆,好好读书。

李渊:你准备怎么做?

李世民思考一下说:请一些读书人担任文学馆的学士,一边整理图书,一边教我读书。

李渊:好。看中什么人,你就直接发令吧。

李世民:是。

李世民入院,望到院墙上的草靶,停下思索,取廊下的弓。弓拉满,放弦,中靶。李世民面有忧郁地看着。

怀孕的长孙王妃自室内出,注意到李世民的忧郁:夫君,没有什么意外的事吧?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贞观之治 第五章(3)

李世民再拉开弓:窦建德……要被斩首了。

李世民扶长孙王妃卧下,自己又陷入沉思。

长孙王妃看着李世民。

良久,李世民出了一口气:我在洛阳答应窦建德,可是在长安,我保不住他,言而失信。更要命的是,杀了窦建德,河北可能会乱!

李世民侧头看长孙王妃:可父皇说,现在是治天下了,杀窦建德,一是,要让天下人知道什么是正统;二是,要让出身低微的人不敢造反。

长孙王妃:国之大事,妇人本不应置喙。我只是想问,当初,你觉得我低微吗?

李世民:没有。怎么会!而且,当初提亲的时候,说到你是大魏拓拔氏之后,反而有高贵的意思呢。

长孙王妃撑着坐起,李世民欲扶,长孙王妃轻轻拒绝,低眉正色:如果我不是拓拔氏之后呢?

李世民:那,那就不是吧。

长孙王妃:如果我只会放牛放马呢?

李世民凝视长孙王妃,觉出她的生气,又不知道为什么。

长孙王妃:大魏是鲜卑人的朝代,当初拓拔氏在平城称帝的时候,中原人无不认为鲜卑人只会骑马放牧。

李世民觉得长孙王妃开始正气逼人,自己也危坐。

长孙王妃:拓拔氏平息鲜卑部落之争,道武帝建立大魏。如果当初拓拔氏认为自己比汉人高贵,就不会有学习汉人文化制度的国策了。如果没有那样的国策,大魏怎么会有一百五十年的朝代?孝文帝由平城迁都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皇族的拓拔,改为姓元,我们的祖上,因为管理宗室,改为长孙。当初多少鲜卑贵族反对,宁可留在平城,不改汉姓。

李世民:平常看你读读书,写写字,想不到讲起来,真有意思。

长孙王妃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扶了扶簪。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