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地产战争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生活,而是注重生活的可能性。

这个事实上适合于很多楼盘的目标客户描绘,在海杭这个小城市却显得卓尔不群。另外他们还提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建议:中资的主要消费心理是,他们追求的不是生活的品位,而是生活的品位让人看到。那么,再没有比直接住在远郊,直接住在与众不同的建筑里更能让人看到品位的了。

他们认为:如果从市区出发,让回家的路上充满惊奇,甚至有历险的乐趣;如果找到这里不容易,但这个地方的鲜明特征又能立即让他一眼发现,那么,它就会深受有钱人的喜爱。从这个角度看,本案相对偏远的地理位置是一大优势,本案狭长的形状起伏的地貌以及池塘与溪流同样是一大优势。项目要做的,是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因此,在园区规划布局及建筑形式上,要痛下决心,创造一个奇迹般的生活社区。

由此,项目的一个口号是:让我们创造一种前所未有而又深受欢迎的生活方式。项目的核心理念就是:创造艺术的生活。规划理念是:打造这个城市前所未有的充满历险氛围和艺术气息的新型住宅区。支持的理由是:本案所在地原名为受降镇,既有史书的记载,又着很多民间传说,人文底蕴可谓丰厚;本案交通不便,进入社区的道路曲折起伏,道旁多民居,有野气;本案背后群岛连绵,云缠雾绕,充满自然的神秘气息;本案地块地貌多变,地形起伏,形态多样。所有这些因素,都将转变成为项目开发的优势。因为,本项目的园区定位是:充满冒险气息和艺术氛围的休闲社区。由此,确立建筑理念:让艺术的建筑照亮这个城市。

这份报告还附了文案。亚斯写道:艺术建筑就是以形式美为先导,将形式与功能进行全新组合。在艺术建筑中,空间功能服从于审美的前提,由此导致使用空间的空前自由。建筑的形式主要集中在其外立面上,然后是材质、色彩、构造及空间设计。虽然功能主义也是很重要的,但如果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奢侈品,那么,审美就必然上升为主流。也正是由此推导,得出案名:东坡传奇休闲社区。解释是:1。东坡一词有双重性,一为园区有山坡之意,突出独特的地貌特征;一指苏东坡,曾经到过海杭的伟大古人。2。传奇,现代枯燥的都市生活,需要注入传奇!3东坡传奇,暗喻产品的传奇性(艺术建筑照亮这个城市!)。艺术建筑自然是一种生活的传奇。4。东坡传奇,案名奇崛,能让人过目不忘。5。本案具有交通不便农居混杂地块狭长三大缺陷,但“传奇”一出,缺陷立即转变为优势!且此地原名受降镇,有传奇色彩。此案名包含了当地的历史人文内涵,具有神秘的魅力。。 最好的txt下载网

地产战争  第二部分(15)

38

想来这个案子的操作,亚斯觉得当真可笑。除了上面提及的广告平面来自于《北京泡泡》的事实以外,它的整个策划案则来自于另一本《地产泡泡》。完全是那本书中的假想,现在把它搬到现实中,实在让人惭愧。坦率说,这个策划案很差劲,不切实际,天马行空,真的不怎么样,太差劲了。但是,偏偏冲着这个方案,邹祥辉对和胡保义联合操作海市蜃楼水上乐园项目也有了信心。没办法,现在的开发商,就这个素质。

因为唐娜的缘故,亚斯曾经和天府房产有过合作。当然,合作并不愉快,这全是因为亚斯当时因愚昧而导致的偏执所致。亚斯的偏执甚至使他在一次给天府的员工们开营销讲座的时候,因为房价问题当堂发了火,最后挨了唐娜一记耳光。这些事情后来都写在了《地产泡泡》里面。事后回想,其实亚斯根本没有资格那样偏执,但当时年轻气盛,没有办法。

好在现在一切都过去了。老邹并没有记恨他,他甚至也不在乎唐娜在北京时曾经和他有过一段。是他经历的事和女人太多了,这种事无所谓,还是另有阴谋在?不得而知。

老邹的企业是当代社会中最典型的企业,老邹是这时代最典型的企业家。亚斯一直认为,只要了解了老邹和他的企业,也就基本上知道了这时代的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还是改制中的国有企业,甚至是上市企业—的本质。

当时,亚斯一直以为天府房产是邹祥辉创办的民营企业,后来才知它是由市政府某局下面的一个国营房地产企业改制而来的,前身是天胜房地产开发总公司,邹祥辉当时以该局副局长身份担任总经理。事实上邹祥辉至今还保留着该副局长的职务和公务员的身份,工资、福利也一直以局级待遇享受着。天府公司的土地全部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取得,即使在中央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依然如此。

和现在的海杭一样,当时的杭州,掀起了一轮圈地高潮。就在那股高潮中,邹祥辉这个部门搞了个房地产开发公司。无一例外,他都是和许多部门进行联合,用象征性的价格圈占土地,然后转手获取暴利。就那样,天胜房产发展迅速,短短几年便成为业内颇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那年年底,邹祥辉提出改制。结果,一番交易之后,邹祥辉和他的大老婆及弟弟成了新成立的天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绝对控股股东,成为董事会核心成员。一些中层干部和部分员工加起来的股份总和只有17%的股份。而当时轰动一时的“两幢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建筑竟被评估为330元人民币”的新闻,就出自天胜房产公司的改制过程中。曾经有职工怨声载道,说要上告,却很快被邹祥辉摆平了。而有关部门及媒体对此改制也三缄其口,终于不再提起。

这就是邹祥辉的发迹。原始积累的过程就这样过去了。现在,作为著名的企业家,他也经常搞些慈善活动,把钱捐给希望工程和残疾人协会。企业继续发展,目标无边无际,海杭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放弃,再加上胡保义在负责招商引资,他也就挥师而来,与胡保义暂时会合,以举大旗。

和他们一起举“天行”大旗还有程继承。程继承原来是政府的一个小办事员,在一次办公事的时候,与国土局一个副局长发生了某些关系,结果,竟然以每亩3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弄了一块地,而他实际付的,只是每亩地的价格10%,其他全部来自于银行。然后,他立即辞职注册公司。公司刚刚注册,那一带的土地价格已上涨了一倍,房价则直追城市近郊。后来,他以类似的方法搞到两个小地块,再后来,他又以类似的方法搞到一个大地块,就这样,慢慢地也发起来了。 。 想看书来

地产战争  第二部分(16)

如果说邹祥辉的起家,对于年轻人来说难度太大,因而不具备榜样作用;程继承的发迹又太平淡,缺乏戏曲性和可读性,那么,王光明的发迹就很有启示和借鉴的意义了。

那年,王光明以东借西挪的12万人民币,在其担任某银行支行信贷员的舅舅的帮助下,贷款100万元开办了一家房地产公司。他的目标首先瞄向了工业用地。他看中的市郊的一块土地,当时是工业用地,七通一平后每亩只需要8万元,而同一地块的商业用地是每亩40万元。于是,他又通过政府里面的熟人,用行政审批的方式,把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他以这种方式拿到了50亩工业用地,共用去400万,其中土地成本200万,关系成本和手续成本200万。

接着,他用这50亩住宅和商业用地,向银行贷款2000万,开始搞开发。当时基建成本价约为350元一平方米,他开发了一部分,共1万平方米,78户,结果以每平方米2800元的价格销售一空。这样,公司的资金就有了2800万。这就是他的第一桶金。接着,他又用这2800万,用同样的方法,搞到了300亩工业用地,又是一番运作,把它转为住宅用地,又借此抵押贷款,又开发,一轮下来,公司资金变成了4亿。

等到他有了4亿以后,更大的机会也正到来,政府开始控制土地的销售量,有实力的开发商趁机屯积,倒买倒卖,大发土地财。这以后,他就专门买下土地,放在那里,大部分不做开发,只做其中一小部分给政府看。接下去几年,土地接连翻番,有时一年可以翻好几番,就相当于几年之中,4亿变8亿,8亿变16亿,16亿变32亿,就这样一直到他有了200多亿以后,宏观调控来了,他开始转向内地,转向其他中小城市,转向海杭。

这些经验丰富、野心勃勃的开发商进军海杭,将为海杭带来怎么样的经济风暴,是可想而知的。

39

时间飞速旋转。在政府会议的屡次召开和媒体的反复鼓噪之后,整个海杭已经从搅动变成沸腾。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