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金钱统治 > 第10部分(第2页)

第10部分(第2页)

靠着铸钱收益和前朝罚没积累,杨广开始施展自己的抱负,中国历史上又一次规模宏大的开疆拓土开始了。

隋炀帝当政期间,中国才第一次成为一个东起大海、西至西域(东西四千多公里),南抵云南、北接大漠(南北七千多公里)的帝国,后世中华民族的疆域就是这个时候奠定的,不但强于秦汉,也大于唐宋。

杨广确实几次征伐高丽,而且以失败而告终,可是他同样征伐突厥,征伐南岭,从来没有人指责,因为,青海就是那时纳入版图的,指责杨广征伐高丽是以成败论英雄。

还有人指责杨坚修运河,不过也有人赞美京杭大运河,只是无人再把两者联系在一起。修筑运河并非在地图上凭空挖出一条河道,很多地方用天然河,杨广真正只挖了全河道的30%。沿着这条运河看一看,就会明白,这条运河几乎集中了当时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唐代繁荣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这条运河。

运河终于修通了,杨广征伐高丽也失败了,他在位期间过度使用民力,最终民怨沸腾。

即使到了这个时候,杨广仍旧没有放弃,而非终日沉湎于宫室之中。隋末,天下大乱,士族私铸货币蔚然成风,即使在国力衰弱至此的情况下,杨广仍然试图推行“曲笔五铢钱”整理货币,重振隋朝曾经的辉煌。

可惜,曲笔五铢虽然是一种精美的足值货币,却不适合于乱世,这就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曲笔五铢几乎都被士族高门弄去重铸了,以至于至今现存文物相当少,成为现代一种价值不菲的收藏品。

其实,开疆拓土、修渠挖井都会极度耗费民力,如果杨广只完成其中一项,他必定是名垂千古的帝王。

无论怎么评价,隋朝仅传两代就在杨广手中灭亡了,而且他广造行宫、秽乱宫廷也确都是事实。他想做的太多,在权力统一前提下,没有人能质疑他这种不切实际的雄才大略,这个图景在后来中国历史上不止一次地出现,也不止一次给中国人留下伤痛。

第二章 西汉的财富(21)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开元通宝

唐朝是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世界各地华人至今仍以“唐人”自居。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不可磨灭。这个时代,确实值得中国人骄傲。唐朝鼎盛时期,中国农业劳动力人均原粮产量是4524市斤,一直到1978年这个数字仍未被超越。如果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那就看一看现代相关数据:清中叶,也就是所谓康乾盛世,这个数字为2262市斤;1949年,这个数字只有1150市斤,1978年也只有2214市斤。现在美国不过占世界GDP不足14就找不到北了,而盛唐时占世界GDP却足足超过了50%。

626年,李世民导演了玄武门之变,他是唐朝最优秀的皇帝,职务座右铭是“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身,犹割股以啖腹”(《贞观政要·君道篇》)。

与杨坚一样,李世民同样是偶然。

不仅李世民,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明君和清官都是偶然的,因为偶然,所以才值得纪念。只要没有人能制约弗远无界的皇权,这种偶然和必然将永远存在。在权力集中的制度下,必须靠近权力中心,手段肯定是无所不用其极,没有制约的权力又怎么会产生明君和清官?仅靠个人修养和儒家思想,又能有多少偶然?

李世民之所以能这么想、这么做,是因为他少年并不得志,因为不得志才了解民间疾苦,因为了解民间疾苦才知道自己不能胡来,个案不能推广。

现在,让我们看看唐初的货币吧。

“开元通宝”是唐初货币,往往被认为是贞观盛世的代表。实际上,“开元通宝”是李渊在武德四年(621年)所铸,属于非计重货币,10枚为1两、1两等于10钱的衡制即源于此。这种货币终结了西汉以来的五铢钱,中国货币由计重钱转为非计重钱。

开元通宝用于小额支付,说白了就是零钱,使用者主要是自耕农。

但是,开元通宝并没有满足小农需要。原因很简单,官府铸钱没什么收入,铸一贯钱(1000钱)大体费用在900钱左右,稍有不善就会赔本。赔本生意,官老爷们是不会有兴趣的。此时,私铸货币又有了新的理由,官府铸钱不够用,就得自己铸。出土货币证实,唐初流通中的钱,很大一部分是私铸的货币,恐怕当时私铸现象就已经非常严重。本来,私铸货币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物价上涨,可唐初物价却平稳得出奇。

原因在于李世民挑动农民自发脱离士族,成为自耕农,自耕农多了,钱就不够用了,物价也不会涨了。

有人说,中国封建王朝的根基是地主和豪强。

这个话,最好反过来说。

纵观中国历史,能拉杆子造反成功的,除了一个朱元璋,其余都是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反而是农民。

好人,谁去造反啊。

强势封建集权必然对应松散的根基,因为一个强势的中央、一批硬朗的地方,放在一起那是一定会出事情的。

与士族豪门相比,自耕农不能形成统一的势力,皇权才可能统一事权;寒门子弟没有门阀利益,出仕执行诏令也不至于推三阻四。

不过,李世民登基时全国只有200多万户小农,到不是战乱把人杀绝了,而是自耕农托籍于士族门下,不接受统计。李世民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法子,“狭乡迁宽乡”,去狭乡的人,都白送土地。作为代价,自耕农要向朝廷纳税服役,这叫租庸调。

第二章 西汉的财富(22)

授田、租庸调,缔造了唐朝统治基础——自耕农,自耕农又维持了盛唐国家的绝对权威。有了这个绝对权威,开元通宝才可能由计重钱变为非计重钱,此时,交易者此时已经信任国家。

这是一个良性自我循环“……→国家信用→货币稳定→生产力发展→……”,理论上这个循环是可以自我维持的,所以我们有了唐初盛世。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