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网游三国之大汉雄风逐风散人 > 第58部分(第1页)

第58部分(第1页)

是某些大臣,将领的无能才导致接连大败!”

光绪帝忍不住叹了口气,慢步走回到自己的龙椅上坐了下来,接着说道,“李鸿章,今儿朕就将这身家性命都交给你了,你如果大败日本人,保住这北京城,朕给你准备庆功宴,但是如果你守不住这北京城,那朕也只有到九泉之下去和列祖列宗谢罪了!”

“臣等惶恐!”众文武百官一齐说道。

“老臣斗胆请皇上三思!”李鸿章大声说道。

“李鸿章,你的意思是说这北京城是守不住了?”光绪帝瞪视着李鸿章大声问道。

“如今倭寇兵锋正盛,老臣没有十足的把握!”李鸿章老老实实的说道。

光绪帝脸上忍不住现出一丝怒色,“那任超不是已经收复烟台和威海了吗?倭寇的后路已经被切断了,没有了补给,倭寇就算能打到北京城下,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你竟然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打败他们吗?”

“回禀皇上,北京虽然尚有数万大军,但是大多都是八旗,绿营,这些部队战斗力实在有限。就算是淮军,承平已久,疏于训练,此时也已经今非昔比,况且淮军主力部队大多数还在辽东,老臣已经紧急调动船只,加紧输送,一时之间也难以赶到北京!”李鸿章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废物!饭桶!难道就没有人可以为朕分忧吗?”光绪帝忍不住大声骂道,“任超的虎贲军不是已经收复威海了吗?立刻传旨,命他立刻赶赴北京勤王护驾!李鸿章朕不管你如何调度兵马,但是有一点你给朕记住了,北京城绝不能丢!”

“老臣领旨!”李鸿章无奈只能叩头领旨。

散朝之后李鸿章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了金銮殿,此时李鸿章的心情可以说是糟糕透顶,淮军屡战屡败已经令李鸿章颜面尽失,而如今倭寇近逼京师,北京岌岌可危,而光绪帝又下了严旨,无论如何也要守住北京城,但是李鸿章心里真的没底,这北京城真的能守住吗?也许只有老天爷才知道答案。

“中堂大人留步!”就在这时后面有人高呼了一声,精神恍惚的李鸿章,似乎没有听见一般,任然机械般的向前行走着。

明太祖为了进一步集权而废除宰相制,宰相的权力转移到内阁。清朝继承了这个做法,内阁的首辅大学士以及协办大学士都被称为中堂,即宰相的别称。清制六部;每部有尚书二个,一汉一满,在大堂上左右对坐,分庭抗礼,而如果大臣以大学士的身份管部;则坐大堂中间,称为“中堂”,这只是虚名,并不代表实际权力,实权由军机处掌握。军机大臣几乎都兼有内阁大学士头衔,所以都尊称为“中堂大人”(当面称呼),现在满朝文武刚刚散朝,能被称为中堂大人的也不止李鸿章一个,所以即便李鸿章没有走神,也不一定会想到后面这人叫的是自己。

李鸿章正走着,一个人气喘吁吁的拦在了李鸿章面前,“中堂大人,我叫你你怎么不应,害的我这一路小跑的,差点累死我!”

李鸿章抬头一看,这拦路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军机大臣孙毓汶。孙毓汶,字莱山(亦作来杉),山东济州人,咸丰八年,丁父忧。咸丰十年(一八六○年),在原籍举办团练,以抗捐被劾,革职遣戍。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以输饷复原官。寻迁詹事,视学安徽。擢内阁学士,授工部左侍郎。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入直军机,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十五年(一八**年),迁刑部尚书,旋调兵部,赠太子少保。毓汶为西太后“最得意信任之人,且与李莲英结兰谱,得以侦探内宫消息,视皇上(光绪)如虚器焉”。

即便是李鸿章对于这个孙毓汶也不敢轻视,见孙毓汶气喘吁吁的样子,李鸿章连忙拱手赔罪道,“孙大人见谅,刚才我正在琢磨抗击倭寇之事,一时没有留意孙大人叫我,还请见谅。”

“中堂大人客气了!”孙毓汶客气了一句,又猛的喘了几口气。这老家伙平时养尊处优的,身体早已经不行了,现在跑了这么两步道就累成了这样。

“不知孙大人唤我何事?”李鸿章开口问道,此时李鸿章满腹心事,也没有心情和孙毓汶客套了。

第149章誓死守护京师

万分感谢书友“三酒三酒”“umbn”的慷慨打赏!!!

“中堂大人请借一步说话!”孙毓汶左右看了一眼,见有人经过,连忙将李鸿章拉到了一处没人的地方。翁同龢看到两人鬼鬼祟祟的,忍不住冷哼了一声,非常不屑的瞪了两人一眼,然后甩了甩袖子扬长而去,军机大臣李鸿藻也忍不住摇了摇头,扭过头去,来了个眼不见为静。翁同龢和李鸿藻两人是主战派的代表性人物,而李鸿章和孙毓汶都是主和派的,两人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不愿意轻起战端,两帮人政见产生分歧,自然不对付。

孙毓汶对此毫不在意,拉着李鸿章走到没人的地方,一脸恳求的问道,“我的中堂大人,你能不能给我交个底,这北京城还能守住吗?”

李鸿章看了一眼一脸焦急之色的孙毓汶,试探着问道,“这是你要问呢?还是西边的意思?”李鸿章所说的西边自然指的是西太后慈禧太后了,这孙毓汶乃是慈禧身边的红人,这个时候找到李鸿章,而且又是问出这样敏感的问题,李鸿章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这孙毓汶多半是受了慈禧的指使。

孙毓汶无奈的叹了口气,“中堂大人所料不差,这正是皇太后的意思,您也知道太后她老人家已经归政于皇上,自然不便召见军机大臣,以免落了那些言官的口实,这才让我来找您,太后她老人家还急等着回话呢?”

李鸿章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即伸出右手,五指张开在孙毓汶面前晃了晃,孙毓汶心急如焚,哪有心情和李鸿章猜哑谜呀,连忙问道,“中堂大人这是何意呀?”

“你不是问我这北京城能不能守住吗?五五之数!”李鸿章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

“这么说来,中堂大人心里也没底儿?”孙毓汶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李鸿章点了点头道,“这北京城能不能守住,已经不在于我们了,而是在于日本人,他们的弹药补给能否支撑到他们打到北京城,才是北京城能否守住的关键。”

“这~!”孙毓汶微微色变,“中堂大人的意思是,如果日本人弹药充足的话,我们无论如何都守不住北京城?”

“我可没这么说,这话是你说的。”李鸿章摇了摇头说道。

孙毓汶闻言微微一愣,非常不满的说道,“我的中堂大人呐,这都到了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跟我逗闷子呢?”

“逗闷子,我可没那心情。”李鸿章伸手扶着面前的汉白玉石柱,望着远处的宫门,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我实在没有想到,不过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淮军也已经堕落到不堪一击的地步,如今放眼全国,已经没有一支可用之兵了!”

看着一脸落寞的李鸿章,颇有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孙毓汶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不!我说错了,还有那支虎贲军呢,这一支仿佛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部队。也只有他们才能挡住日本人的兵锋,只是可惜这支部队还在胶东,一时半会儿恐怕也难以赶到北京,远水解不了近渴呀!”李鸿章突然想起了虎贲军,眼中忍不住迸发出一丝希望,只是这丝希望转眼即逝,说到最后李鸿章再次忍不住深深的叹了口气。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孙毓汶不甘心的追问道。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