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锦绣大明 > 第100部分(第1页)

第100部分(第1页)

“怎么,各位都拿不定主意吗?”杨晨又追问了一句。

这下,他们再无法装聋作哑了,一个人突然开腔:“大人是要咱们出粮?”正是最沉不住气的俞长丰。在得到杨晨肯定的答复后,他又忍不住道:“可大人您也该知道,要说粮食,咱们县里谁也比不过郦家,我们这么些家凑一块儿也拿不出多少粮食来哪。”

“这个,本官自然省得。”杨晨没料到这位居然如此直接,但一时又不好发作,只得苦笑道:“但郦家最近却也拿不出多少粮食来,本官这才不得不求助各位哪。宣员外,你怎么说?”既然众人都不肯主动表态,第一个开口的又是这么个说法,他只好主动挑人问了。

他所以挑选宣卫森,除了认为此人是这些大户中的首脑,只要他点头其他人都不得不跟随外,更因为相信以宣家的财大气粗一定不会太过小气。

果然,杨晨的这一下是赌对了。在被他点名后,宣卫森便一咬牙道:“既然大人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我们宣家所以能有今日也靠的是诸暨乡亲父老的帮衬,我们就不能袖手旁观。”

“好!”杨晨满意地笑道:“却不知宣员外肯认捐多少粮食呢?”

“还请大人恕罪,我们宣家并不以贩粮为业,所以这粮食实在拿不出太多,只能给县衙捐上两千五百斤粮食。不过,我们还能捐出五千两白银,以帮助受灾的乡亲。”宣卫森道。这是他来之前,就与兄长宣卫鑫商量好的,所以倒也没有太多的犹豫。

其实若是放在其他时候,五千两银子可不是笔小数字,杨晨若是听了也会感到高兴。可现在却不是平常,在这个节骨眼上,有银子也买不到粮食哪。但他也知道宣家的难处,至少对方肯拿出两千五百斤粮食已经带了一个好头了。便笑着拱手道:“都说宣家是我诸暨的大商家之首,果然所言非虚。如此,本官就代受灾百姓多谢你了。”

“不敢当,这是草民一家该做的。”宣卫森忙谦虚地回礼道。

既然宣家开了这么个好头,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虽然那些大户依然对拿出粮食来很是肉痛,但还是你八百斤,我一千斤,他五百斤地表了态度。这么一算下来,杨晨就从这些大户的手中弄到了一万五千多斤粮食,再加上近一万两银子的银子捐助。

虽然这数字对眼下的局面来说依然远远不够,但杨晨心下还是有些感动的。他抱了抱拳道:“各位肯为县中百姓出钱出粮,本官一定铭记在心。而且各位大可放心,这些银钱粮食本官绝不会白要了你们。待这次水灾平息之后,官府一定会给各位做出补偿。”

听他这么说来,那些大户心里还真有些惭愧了。在他们以为,官员总是高高在上的,即便有求于他们,也只是暂时的利用而已。既然他们都认捐了,自然不敢反悔,那杨县令就不必再如之前般低声下气。可现在看来,这位杨县令可与他们所想的完全不同。这让其中几人突然生出一个念头来,是不是能多捐出些粮食来,以帮助这位县令大人呢?

郦家后院书房之中。

郦承纲正似笑非笑地听着手底下人的禀报:“那些员外们已经出了县衙,看他们的样子,似乎确实认捐了不少粮食。”

“是吗?”郦承纲很不屑地道:“他们能捐出多少粮食?一万还是两万?对眼下的县城里的百姓来说,这点粮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最多只能维持个五六天罢了。那这之后呢?”

“这不是他杨县令没了其他办法吗?不然你叫他一个只知道读书的书生去哪变出粮食来?”那手下人凑趣地说道。

“哼!我早说过了,这次一定要让他杨晨丢官。只要县城里断了粮,无论是灾民还是城里百姓必然会把帐都算到他的头上,我倒要看看他还能有什么办法。”郦承纲满是得意地道。

“可是大哥,我听说杨晨他有意派人往府里求粮。你说绍兴府衙那儿,会不会帮他解了这个困局?”郦承缙有些不安地问道。

郦承纲很不以为然地一摇头:“要是没有这场大雨,他或许能成。但有了这场大雨,我们绍兴府哪儿不遭灾,府衙就算肯给粮食,怕也不会只给诸暨县衙一家。狼多肉少,你觉得能解决根本问题吗?”

“那他要是在省里求…购粮食解此燃眉之急呢?”

“这更不可能。因为多余出来的粮食都在我们的仓库里,别说他杨晨没多少银子了,就是有,也买不到粮食。”郦承纲阴阴一笑。自己几个月来的安排,眼见就要成功,如何能叫他不欢喜呢?

郦承缙这才没有再说什么。但不知怎的,他总觉着这次有件事情被他们给忽略了,一种隐约的不安情绪在心间萦绕。但一时,他又想不出来。见大哥兴致正高,他自然不好再说什么丧气话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 麻烦不断

即便杨晨已竭尽所能地向县城大户要来了一批粮食,但城中缺粮的情况依然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只因随着时间的推移,避进县城来的难民数量不断上升,同时原来城中百姓家中的存粮也越来越少,而城外的大水却还没有退却的意思,这使得原来还能自给自足的县城百姓也慌了神。

如此一来,县城中那些还在开张的粮铺里的粮食顿时就成了所有百姓们眼中的肥肉,只短短两日工夫,那些粮铺的存粮也全部售罄。

之前,县衙的粮食只需要供给难民,但在三月初四之后,一些本来家境就不是很好的百姓也开始来县衙分发粮食的摊子前拿取粮食。而后这风气就一发不可收拾,待初五之后,几乎整个县城的人都来此领取免费的粮食,领粮的队伍顿时就排出了好几里地去。

而如此一来的后果,便是衙门存粮的急剧消耗,本以为能撑到赵邦甫回来的存粮很快就只剩不到一半,眼看着就连两三日都耗不过去了。

看着粮食不断减少,负责分发粮食的蒋充愁得连头发都要白了,要知道他才不过四十五岁年纪哪。此刻,他正满嘴燎泡,愁眉苦脸地对杨晨诉说着眼下的为难处:“大人,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不然不等赵县丞他回来,我们仓库里的粮食就要分发光了,到时百姓们就只能饿肚子了。”

其实杨晨这两日也很不好过,脸上多了两个大黑眼圈不说,双眼更是布满了血丝,喉咙也是干干的,这都是强大的压力所导致的身体不适。见蒋充这么说话,他更是感到脑子一阵发疼:“本官知道事情难为,但还是让我们勉为其难吧。民以食为天,我们总不能让百姓们饿肚子吧?只要库里还有存粮,我们就得让百姓们吃饱。”

“大人,下官并不是这个意思。”蒋充忙道:“可照此下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以下官愚见,咱们是否可以不分发粮食,而改为分粥?”

“嗯?”杨晨毕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一听他这建议,便是一愣:“这有何区别吗?”

“这区别可大了去了。”蒋充一听他如此说话,便知道这是县令大人完全不懂如何应付灾民的表现了。便耐着心仔细解释道:“若是分米,则每人每日都会分去半斤左右,如此消耗极大。可要是换成了粥,因为里面搀了大量的水,一人一天不过三到五两粮食而已(此时的称重是十六两一斤,半斤八两,路人按),这可比直接发粮要省了许多。如此一来,我们倒是可以再多撑上两日,等着赵县丞他把粮食运来。”

杨晨先是忍不住点头,觉着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但随后又担心地道:“可如此一来,百姓们岂不是要饿肚子了吗?一碗粥可未必能让人吃饱哪。”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