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锦绣大明 > 第623部分(第1页)

第623部分(第1页)

倘若是几个月前,万历倒是可以接受这个循序渐进的建议。但现在,因为之前的顺利,让万历不觉有些自大与飘飘然起来。让他觉着只要自己够强势,那些朝臣最终还是会臣服在自己面前的,既然如此,又何必旷日持久地想办法呢?现在自当乘胜追击,把事情给定下来。

所以很快地,天子就摇头道:“你这法子太过保守,朕不想采用。朕打算亲自表明态度,让群臣从命便是。”

得,自己这么多话算是白说了。但杨震在看着天子那郑重的眼神后,却知道对方心意已决,不是自己所能改变了,只好长叹一声,不再劝说。

他很清楚,接下来万历会遭遇到什么样的反对。大明毕竟不同于辫子朝,那时的皇帝才真正算得上是个独裁者,立哪个儿子当太子不过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那些自认为奴才的臣子根本不敢对此发表什么意见。尤其是在麻子帝后,这一光荣传统更是被保留到了最后,不然臣子就是有图谋不轨之心,恐怕连小命都会保不住。

大明的臣子可是一个个以主人翁精神站立在朝堂之上的,在他们看来,立太子这样的事情不光是皇帝的家事,更是国事,关系到每一个朝中的官员!

只可惜,如今的万历已被之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完全不认为自己会失败,毅然决然地在两日后的朝会上公然表露了自己的心思,还直言那位上疏的官员是公忠体国的典范!

这一下子,算是彻底捅了马蜂窝了。

本来群臣就因为之前商税之事而耿耿于怀,现在皇帝突然说出如此言论来,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还击的机会,一时间批判之声充斥朝野,无数官员以各种借口反对天子立朱常洵,更有许多人以辞官相要挟,让天子改变主意……

第一千零六章 郁闷的万历(下)

这一回万历是完全错判了形势,更高估了自己的威信。虽然他身为天子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在大明朝这些早习惯了当家作主的臣子们面前,他这个年轻的皇帝依然没能达到叫人畏惧的程度。

为什么太祖、成祖和世宗能让群臣俯首?这不光是因为他们的权力,更因为他们深谙制衡之道,能用朝中官员间的矛盾来做牵制,最终让自己彻底凌驾于群臣之上。而显然,他万历还没有祖宗们的如此手段。

另外就是在此事上,万历其实并不占理。为何早先的商税一事群臣会无力反抗?正因为那时的皇帝占了理,理直则气壮,使得群臣找不出任何正当的反对理由来,只能俯首从命。

但现在却不一样了,这不过是天子的一意孤行,不但与理不合,更是颠倒朝纲的事情,群臣反对起来自然没有任何的负担。而且,因为之前在天子面前吃了这么大亏,群臣还憋了一肚子的气撒不出去呢,现在逮到了机会,自然是要发泄一番的。

于是乎,万历就悲剧了。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而且这些人还能拿出无数大道理来压他,从天道到国法,没一件是他能正面辩驳得了的。

在一开始的惊慌和愤怒之后,天子还想强自推行自己的意图,可是结果却惹来了臣子们更加强烈的反对声浪,之后不久,更有人以辞官相要挟,让他打消立朱常洵为太子的念头!

开始时只是几名无足轻重的小官这么做,但渐渐地,一些重要衙门里的官员也纷纷效仿,以自己的官职来威胁天子,这让万历彻底没了办法。

因为他很清楚,倘若真准了这些人的请辞,这朝廷只怕在短时间内就会停止运作了。虽然万历很想赌这一口气,顺势就准了他们的奏请,但最终还是没敢下这么大的决心,毕竟关系到大明的江山稳固哪……

可这一口气,却堵在了万历的心头,让他很是难受,久久的都无法发泄出来。

事实上,历史上的万历正是因为这次的事情而闹得和朝臣失和,最终性格内向的他做出了把大明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的决定——从此避居深宫,除了几个要紧的官员外,再不见其他外人。

事实上,这时候的万历也转过了相似的念头。但好在,如今的他至少还有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可以请教——杨震!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自己之前的判断有多么失误,而杨震所说的才是正确的。

这也让他在见到杨震后显得颇有些惭愧,甚至还委婉地自承了错误。

看着皇帝那副模样,杨震也是一阵叹息。他看得出来,这次天子是真的受挫不小,甚至都有些自我怀疑在里头了:“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理,导致万历最终再不见外臣的吧……”他不觉在心里作着判断,但脸上却看不出半点心思来。

“陛下,其实就臣看来,这立储之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根本与我大明国运没有太大的关系,谁来做这个太子其实并无太大区别。”在这个时候,杨震知道万历他需要的是什么,正是自己的支持和劝慰。

果然,在听他这么一说后,万历终于稍微振作了一些。事实上之前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错误的了,毕竟满朝官员都直斥自己是错的,让他对自身都产生了强烈的怀疑。愣了一愣后,他才道:“杨卿这话是怎么说的?”

在来宫里时杨震就已有所准备,闻言便取出了两粒种子来,在皇帝面前一亮:“陛下觉着这两粒种子哪一颗种出的树木能更高大茁壮一些?”

“这……朕又不懂栽培之事,如何能知?何况现在它们都只是种子罢了,就是在高明的智者也看不出其中的区别吧?”万历虽然有些疑惑,却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陛下英明,此事确实没人可以预先知道。”杨震肃然点头:“但是有一点臣却是可以给出答案的,只要臣在回去后让家中园丁仔细照顾这一颗种子,时时为其浇水施肥,有了虫害了则及时打理一番……而另一颗则随手种下,再不理会……如此,前者就必然会茁壮过后者,陛下以为然否?”

万历毫不犹豫地一点头,这个道理就是三岁孩子都能明白,他当然不会有什么疑问。但随即,他便是一怔,明白了杨震这话的意思,对方是在拿种子作比喻,来说两名皇子哪。

是啊,选谁做太子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差别,只要自己悉心栽培,就像当初的张师傅教导自己一样,那这个儿子将来就一定能成为一代明君。反之,若自己对被立为太子的人不理不顾,情况便截然相反了。

原来一切都是自己过虑了,自己选谁做太子,肯栽培谁都不是错。

杨震见他已醒过神来,便又是一笑:“其实早在之前臣劝说陛下时就是打的如此想法,只要陛下肯悉心教导常洵皇子,将他当成太子栽培,那等到他成年之后,朝中官员自然会选择对大明更有利的那人为太子了。这正是臣以为此事不可操之过急,而当缓缓图之的原因所在了。”

倘若杨震是在一个月前如此解释,当时正自信满满的万历是完全不会听进去的。但现在,已经受了挫折的皇帝却很容易就接受了这番说话,还频频点头。随后,心里也是一阵自责,这么看来,完全是自己的失误,才导致了常洵可能将永远失去竞争太子之位的机会了。

这个认识,让万历更觉心灰,神色也显得比之前更加灰暗起来,并不由自主地长长地叹了口气:“是朕一意孤行,致使事情变成如此模样,悔不当初没有采纳杨卿你的进言哪。”

“陛下不必如此灰心丧气,事情倒也不是完全没有转机。”见皇帝已知错,杨震也不再继续打击对方,反倒安慰了起来。

“怎么?还能有办法改变群臣的意思么?”万历的精神陡然一振,只要有万一的机会,他还是希望能让朱常洵当这个太子的。这一点,从历史上的他苦撑数十年就可看出来了,哪怕之后都立朱常洛为太子了,他都还在找机会,足可见万历不是个肯随意放弃的人。

“倘若能说服朝中一些要紧大员支持常洵皇子,情况或许会有所改善吧。”杨震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提出了一个不是太成熟的建议:“比如申阁老,比如六部的那几位尚书大人。若能让他们中几个为常洵皇子说话,朝中风向必然会大变。到时,陛下再出面说一下,此事便大有可为了。”

想来也是可怜,堂堂天子在这种事情上居然需要去拉拢手下的臣子,让他们为自己说话,这放在后面的那个朝代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但这就是大明的现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阁成员和六部尚书可比皇帝的影响力要大得多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